看惯了清朝宫斗剧的我们,可能对后宫中的尔虞我诈习、腥风血雨以为常,这一点《后宫·甄嬛传》展现得淋漓尽致,什么一丈红了,真是残忍至极。可是,真正历史上的妃子怎么会随意惩戒,乾隆惇妃打死一个宫女都被降了级,更何况是身为皇帝女人的妃子了。然而,清朝历史上却有一名妃子是被吓死的,她便是常妃。
常妃是清朝中期道光帝的一名极其普通的妃子,道光帝我们就不用说了,一位极其平庸的皇帝,除了节俭以外没有任何闪光点,外战受辱也就罢了,对自己后宫的女人脾气倒是不小,动不动就降级惩戒什么的。而常妃虽然普通,幸运的是,却没有被降过级。
道光九年,22岁的赫舍里氏被封为常贵人,此后她在道光一朝的位分再也没有任何提升。咸丰即位后,43岁的赫舍里氏被尊封为皇考常嫔,终于获得了内廷主位,生活待遇也有了很大提升。
据说,常嫔赫舍里氏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洗澡,所以圆明园成为她最喜欢居住的场所,令人想不到的是,圆明园也成为她一生的归宿。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郊外的圆明园,在此之前,咸丰已经带着老婆、孩子和大臣逃到了热河,不知为何,常嫔赫舍里氏却留了下来,大概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经不起路上的这番折腾了吧。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后,大肆抢劫和焚掠,身为皇妃的赫舍里氏何时见过这种场面,竟然受到了惊吓,不久便去世了。
咸丰获知此事后,虽然龙颜大怒,但却无可奈何,毕竟京城还让人家给占着,瞬间便没有了底气,于是便下令将赫舍里氏草草得葬在了西郊的田村殡宫。
咸丰十一年,年仅6岁的同治帝继位,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禧皇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追封赫舍里氏为常妃,算是为了让赫舍里氏在地下更加心安一些吧。不久,常妃便被迁葬入慕东陵中。
在封建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更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在古代,官本位思想很严重 位高者大,连普通男子都有好几个妻子,作为一个国家权利的掌握者 妃子就更多了,作为一国之君,后宫佳丽三千,虽然并没有所说的那样,妃子三千,但从今天故宫嫔妃住的房间来看,即使没有三千估计也得一两千吧。电视上经常播一些宫廷剧,比如说《甄嬛传》《延禧攻略》这些宫廷剧,通过看这些剧,我们也对古代君王的后宫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知道,就是是进宫当一名宫女,也要经过层层的选拔才能合格。而作为一名妃子,则不仅仅是需要长得漂亮,有时候长得好看却不能在后宫生存下去。在近几年播放的剧中,大部分都是关于乾隆的,据历史的记载,在各朝各代的皇帝中,活的最长的应该就是乾隆,当然,他的妃子也是比较多的,乾隆是个多情的人,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会被封到后宫。在古代,许多人的梦想就是进宫当妃子,很多大臣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廷的地位,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中。
然而做妃子真的就那么幸福吗?当然不是,像平民百姓家的女儿进宫只是她们获得大富大贵的机会,富人家的女儿进宫只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力,她们也许并不在乎幸不幸福,因为这可能是她们唯一的机会。她们为了取得皇帝的注意,尽力地去表现自己,有很多人并不喜欢乾隆,她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皇宫里的凶险她们都知道,但为了生活和自己的家族,她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去讨好皇帝,宫里女人众多,各种陷害层出不穷,能生存下去并且活的好还是需要花些功夫的。
有一位女子,她18岁一进宫就直接被乾隆封为了嫔,这是前所未有的,她也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她被封为循嫔,当时惹来了后宫众多女子的嫉妒,有很多人觉得她很不一般,竟然如此得帝王喜欢。但是我们知道,在步步为营的后宫,怀上龙裔是得皇帝恩宠并且保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循嫔却迟迟没有怀孕,并且一生无子。到后来封妃还是因为乾隆帝普天同庆时给她封的,即使被封了妃,因为没有孩子,她还是低人一等。后宫佳丽众多,没有孩子,根本难以立足,会遭到各种排挤和陷害,而皇帝也是无暇顾及的,所以一旦进了宫,生生死死便很难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乾隆活着的时候,曾经让画师给循嫔画过一幅画像,看到这幅画像的人都在感叹,循妃太美了,我想,她如果有一个孩子,境遇与当时肯定大相径庭吧。在乾隆逝世后,她就更没了依靠,任人宰割,她的晚年过的比较凄凉,一个如此美貌的女子,一辈子的美好芳华就在紧缩的城门之中度过。如今这位美丽的女子的画像在美国的一家博物馆被当做珍贵的文物珍藏。
和珅是乾隆帝的绝对宠臣,二人相差近40岁,却因为乾隆帝的爱女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二人反倒是成了平辈的亲家,和珅这辈子倚靠着乾隆帝达到了人生巅峰,可谓权倾朝野、敛财无数,但乾隆帝逝世后,嘉庆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理了和珅,这也不禁让人疑问,乾隆帝为何如此信任和珅呢?
演员蒋欣饰演的华妃(原型年贵妃)
有传言大致是这样的:乾隆帝在年少时遇到了正在梳妆的贵妃,这位贵妃是父亲雍正帝的宠妃,弘历忍不住去触摸她,谁知贵妃下意识用梳子反手打了弘历,贵妃一见是弘历很是惊恐,弘历劝她不要慌张,自己不会告诉母亲,可是母亲一见之下再三逼问,弘历只好说出,弘历的母亲便处置了贵妃,弘历十分痛心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了贵妃的死,于是在她的脖子上按上一道红印,以做来世见证,当乾隆帝遇到和珅时,竟发现他的脖子上有一道红色胎记,十分惊愕,他认为和珅是贵妃的转世,于是想要补偿当年过错,格外重视、重用和珅。
故事很是传奇,似乎也充满了温情,通过野史笔记广为传播,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谕礼部。奉皇太后懿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鲁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尔部察例具奏。—《清世宗实录》
演员张丰毅饰演的雍正帝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辨别,雍正帝一生在位13年,先后册封过两位贵妃,一位就是年贵妃,也就是《甄嬛传》中华妃的原型—敦肃皇贵妃,另一位就是熹贵妃,她就是乾隆帝的生母,后来的崇庆皇太后。但这二人的地位却不是并列而封的,在雍正帝即位时,侧福晋年氏是贵妃,弘历生母只是熹妃,不仅身份上差一级,甚至在排序上还比不过三阿哥弘时的生母齐妃。熹妃成为贵妃已经是雍正八年的事了,那时年贵妃已经去世五年了。
年贵妃不仅深受雍正帝宠爱,而且也不像电视剧中那样跋扈,她温柔体贴,为雍正帝诞育了数个子女,是雍正帝毕生挚爱,雍正帝为她数次破例,从册封到追封、下葬等事数次逾越规制,并且让她随葬泰陵,足见宠爱。而熹妃在年贵妃在的时候只是妃位,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随意处置地位比她高的贵妃,皇后尚且要顾忌盛宠的年贵妃,何况熹妃,所以这个故事的确是有些太过随意了,这个传言其实并没有太多讨论的空间,因为此事都不成立了,乾隆帝当然不是因为此才对和珅如此信任。
颜控乾隆帝的眼光
傅恒画像
乾隆时期流传下来的宫廷画很多,兼具中西的画作栩栩如生,比如著名的《心写治平图》《孝贤纯皇后朝服像》《慧贤皇贵妃朝服像》等,这些画像的主体都是乾隆帝的后妃,这些后妃面貌端正,有不少是担得起美人之名的,其实不只是后妃,乾隆帝对臣子的颜值似乎也有所要求,比如乾隆帝重用的大学士傅恒、一等公阿桂等,至少都是面貌端正,而和珅那可真是美男子。
四十五年,命偕侍郎喀凝阿往云南按总督李侍尧贪私事。侍尧号才臣,帝所倚任。和珅至,鞫其仆,得侍尧婪索状,论重辟,奏云南吏治废弛,府州县多亏帑,亟宜清釐。上欲用和珅为总督,嫌於事出所按劾,乃以福康安代之。命回京,未至,擢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及复命,面陈云南盐务、钱法、边事,多称上意,并允行。—《清史稿?诸臣传》
乾隆帝重用和珅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美男子,他能得到乾隆帝的青眼也是因为他的确有真才实学,就拿乾隆四十五年的云贵总督李侍尧案来说,和珅可谓是把职场摸了个透。
1.精明处事:乾隆帝接到云南按察使海宁的揭发后,命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 御史钱沣前往云南查案,可李侍尧在云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何况他深得乾隆帝信任,如果事情属实,那肯定是伤了乾隆帝的心,如果不属实或者没有结果,乾隆帝又会觉得他们劳而无功,是无能之辈,如何拿捏事情的尺寸让和珅颇为苦恼。
其实,此案并没有一帆风顺,在和珅一行初到云南时,苦查而无果,于是他另辟蹊径,拘拿了李侍尧的亲信仆从赵一恒进行严刑拷问,赵一恒毕竟是一介仆从,在大刑之下供认了向李侍尧行贿的官员名单,和珅自然不会拿着这个名单去找李侍尧对峙,对于这样一个小小仆从的话,李侍尧岂能承认,他把那些向李侍尧行贿的官员招来,晓以利害、连哄带骗,这些官员纷纷背离李侍尧,揭开了这场云南大案,乾隆帝闻听后十分惊讶,但对和珅的精明处事十分感叹,加封他为吏部尚书等职。
演员霍建华饰演的乾隆帝
2.揣度上心:和珅最厉害之处还是他对乾隆帝心思的揣度,在李侍尧案中,和珅不仅以精明手段拿下了李侍尧,还多走了几步。和珅深知乾隆帝对云南这个地方的重视,要不然也不会让宠臣李侍尧来此任云贵总督,于是在云南期间,他通过走访调查将云南当地的民情、经济、文化等汇总成折上奏,这原本并不在乾隆帝授予他的任务之中,但收到此折的乾隆帝焉能不喜。回京后,和珅又向乾隆帝面陈了云南的情况,不仅罗列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方案,乾隆帝自然更是欢喜,他的很多建议得以施行。
作茧终自缚授御前大臣兼都统。赐婚其子丰绅殷德为和孝公主额驸,待年行婚礼。又授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籓院尚书事,宠任冠朝列矣。—《清史稿?诸臣传》
《乾隆王朝》中丰绅殷德和和孝公主大婚
和珅因为才干和善于揣度上心而得到乾隆帝的宠信,就在和珅从云南回来后不久,乾隆帝决定为五岁的爱女和孝公主定亲,而定亲的对象就是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得到了如此强大的助力,和珅的野心更是急剧膨胀。
在乾隆四十五年到乾隆六十年的十五年时间里,和珅的官是越做越高,官职是一加再加,渐渐地,朝野内外都是和珅的人,许多弹劾和珅的人反被和珅诬陷栽赃,而和珅一方面继续想办法讨好乾隆帝,一方面打击异己,进一步独揽朝政。但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乾隆帝虽然年老,但他真的昏聩到不知道和珅的所作所为吗?当然不是,乾隆帝对和珅的许多行为是心知肚明,但是他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和珅了。
令懿皇贵妃画像
《令懿皇贵妃挽诗》
儿女少年甫毕姻,独遗幼稚可怜真。(皇十五子昨年始毕婚。七公主、九公主皆近年甫下降。皇十七子则方十一岁也。)
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戺殷勤懿孝纯。
了识生兮原属幻,所惭化者近何频?(前年豫妃、去年庆贵妃、今年皇贵妃,连遭薨逝,是以为惭而。)
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帏度念谆。
乾隆帝25岁即位,多情风流的他一生有很多宠妃,先有原配慧贤皇贵妃、孝贤皇后相继逝世,淑嘉皇贵妃、纯惠皇贵妃以及他爱恨交加的继后那拉氏也在十数年内相继离世,在乾隆帝的主要后妃中,后期地位最高的庆贵妃陆氏和令皇贵妃魏氏也在半年内先后去世,乾隆帝曾在缅怀魏氏的诗文中自注,感慨在三年之内豫妃、庆贵妃、皇贵妃相继离世,大有悲凉凄苦之感。
演员陈锐饰演的和珅
这一年,乾隆帝已经65岁了,人到老年,可是身边那些曾经亲近的后妃、宠臣一个个离去,而在这时,惇妃诞育了十公主、和珅也开始崭露头角,得到了这样一个英俊帅气还会说话办事的下属,这对乾隆帝的内心何尝不是一种安慰,所以他越来越信任和珅,对于和珅的很多事,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和珅也是想尽一切办法给乾隆帝找乐子,这样的下属有谁不喜欢啊,虽然二人相差40岁,在那个年代就是爷孙辈,这对忘年之交也算是一代君臣典范,只不过这对典范君臣起到的作用是负面多于正面。
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大僚恃为奥援,剥削其下以供所欲。—《清史稿?诸臣传》
乾隆帝禅让后,乾隆帝的身体尚好,只是头脑健忘、说话不便,而和珅是唯一能听懂乾隆帝说了什么的人,他在中间传递话语,真可以说是朝廷二皇上了,他也借此继续扩张自己的力量,对新皇帝嘉庆帝多有压制。按说和珅也是一个聪明人,他难道不知道乾隆帝命不久矣了吗?他难道不担心乾隆帝崩逝后新皇帝对他秋后算账吗?他难道不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吗?
和珅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他真的也是欲罢不能了,他盘根错节的势力和跋扈多年的积怨已经注定他将成为新皇帝亲政后用来立威的工具,他唯有倚靠住乾隆帝,希望乾隆帝长寿,他知道只要乾隆帝在一天,他的好日子就多一天,可是乾隆四年正月,乾隆帝驾崩,嘉庆帝随即将他诛灭。
善恶到头终有报
《乾隆王朝》中的嘉庆帝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语意在说和珅财富之广,而他在乾隆帝去世后15天就被赐死,也让许多人惊异,嘉庆帝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乾隆帝很了解和珅,当然也很了解儿子顒琰,他难道看不出儿子会对和珅动手?既然他如此爱护和珅、宠信和珅,为什么不想办法护住和珅呢?只要他拟下一道旨意,和珅凭借这份遗诏就可以留下一条命,可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其实,乾隆帝真正的心思已不可考,作为后人我能只能结合史料稍作推理,乾隆帝毕竟是一位皇帝,从25岁到89岁,前后执政63年,他知道对于国家和政权来说孰轻孰重,和珅或许就是他留给儿子嘉庆帝的一个大礼包,嘉庆帝通过和珅得到了大笔财产,对于剿灭当时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必然大有裨益,而诛杀和珅肃清朝政又能帮助嘉庆帝树立权威,联系当年雍正帝为儿子弘历铺路,乾隆帝难道就不会为儿子顒琰铺路吗?更何况自己都死了,还需要一个宠臣干什么?既然能给儿子带来这么多好处,又何乐而不为呢?
恭王府(原和珅宅邸)
和珅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奸诈、谄媚却也能干、有才,他跋扈、嚣张但对乾隆帝也是忠心耿耿,他是乾隆帝晚年孤独的陪伴者,也是乾隆帝逐渐放松后的必然产物,就像李隆基励精图治时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相,而当李隆基懈怠后又开始用李林甫和杨国忠,正所谓宰相之才德照应皇帝之心志。和珅虽然没有“华妃转世”的传奇,但他的出现符合历史上那些从盛转衰的皇帝所必然经历的规律,他因规律而生,也注定他的命运因规律而终,善恶到头终有报,如此而已。
因为她长相酷似乾隆死去的皇后,乾隆把对那位皇后的爱都放在她身上了。乾隆未登基时有一个福晋,这个福晋不仅相貌美丽,而且出身名门望族。这福晋嫁给乾隆之后就一直默默辅助乾隆,当时雍正还未确定好接班人,需要皇子们做出功绩来获得雍正的青睐,而福晋家中有关系,可以帮助乾隆在战场上稳住军心,从而立下战功。
正是有了这位福晋的帮助乾隆才可以顺利登上帝位。不过这位福晋在乾隆登基后没多长时间就死于南巡途中了,乾隆非常伤心这位皇后的离世,甚至几天没有上朝。他怀念皇后为自己做过的事,赐给这位皇后孝贤作为谥号。皇后死后,乾隆一直没有遇见喜欢的女子,终日郁郁寡欢,希望有像孝贤皇后一般的女子出现。
有的大臣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就寻找与已故皇后样貌相似的女子,有人发现富察氏有一妙龄少女长相酷似孝贤皇后,于是就将这女子献给乾隆,乾隆见了果真十分喜欢,将这女子封为贵人。乾隆虽然喜欢这个女子,不过他也明白自己此时年龄已经不小了,和这女子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了,于是他将对孝贤皇后的爱都转移在这女子身上。
这位富察贵人一直无子也是正常现象,毕竟当时乾隆已经八十多岁了,拥有生育能力的概率是很低的,而且乾隆还觉得不能让这女子拥有孩子是对这女子的一种亏欠,所以他更是对这女子加倍宠爱,希望可以弥补这女子无子之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1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常妃住在圆明园,死后却连葬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