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真实隋唐,罗成无其人尉迟恭策划宣武门之变

以史为鉴 2023-07-01 15:52:48

真实隋唐,罗成无其人尉迟恭策划宣武门之变

评书《隋唐演义》是单田芳先生的名作,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一部演义小说,《隋唐演义》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三十六友侠肝义胆,十三条好汉武艺高强,瓦岗寨众将替天行道,对武功的细致描写和单田芳先生的倾力表演,使隋唐英雄们深入人心。近来,此类电视剧越来越多,前有《隋唐英雄传》,中有《隋唐英雄》,后有《隋唐演义》(据说有单田芳先生投资),一时再度掀起隋唐热。那么,这些英雄真有其人吗?他们真实的经历是怎样的呢?

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同秦末、汉末一样,时势造英雄,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家各为其主,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统一天下。

程咬金——记载不多的规矩武将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程咬金留名千古。程咬金是《隋唐演义》里最有特色的人物,武功平平,凭三板斧子打天下,脸皮厚,歪点子多,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堪称福将。

也许有些观众会认为,程咬金这样一个人物是小说家虚构的。但还真不是,而且他就叫程咬金,不过这个名字显然太俗,后更名为程知节。《旧唐书》有他的本传,载:“程知节,本名咬金”。他的兵器也不是大斧,“少骁勇,善用马槊”。

程咬金的经历倒是与演义有些相像,但他可没当过什么“混世魔王”。他先投靠李密,李密手下有八千勇士,分为四队,程咬金领一队。先是打败了王世充,待李密失败后又投靠了王世充。但他看出王世充并非人主,于是与秦琼一起投奔大唐。此后为大唐南征北讨,东挡西杀,以功封宿国公(演义中是鲁国公)。后被李渊猜忌,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也参与其中。李世民登基后,不断升迁。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去世,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可见,正史中的程咬金没那么“二”,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武将,记载也不多,总体上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也许小说家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正好在《旧唐书》里他与秦琼、尉迟恭同传,因此就选他了,把普通的武将程知节塑造成个性鲜明的程咬金了。

秦叔宝——武功比演义中描写得还高

秦琼秦叔宝,《隋唐演义》的重要人物,十三条好汉第十三位(第十三位是由两个人组成的,上半截秦琼,下半截尉迟恭),跨下黄骠马,手使一对熟铜双锏。秦叔宝之所以能成为重要人物,不单看武功,更要看人品。

秦琼是《隋唐演义》中人品最好的(没有之一),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黑白两道都有朋友,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宋江。

《旧唐书》载,隋文帝时,秦琼在隋朝大将来护儿(演义中四猛之一)手下。秦琼丧母,来护儿遣使吊唁。士卒问来护儿为什么其他人的丧事不吊唁,独吊唁秦琼?来护儿说:“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后来正如来护儿所言。

隋末农民大起义,秦琼跟随隋将张须陀。张须陀一万人被十万敌军包围,秦琼主动请战,与罗士信(演义中第一猛将,傻小子,秦琼干弟弟)率千人袭击敌军大营,敌酋仅以数百骑逃窜。秦琼一战成名,“由是勇气闻于远近。”

后来他与程咬金的经历差不多,先投靠李密,后投靠王世充,最后投奔大唐。李世民对其厚加礼遇,拜为马军总管,“功最居多”。

秦琼的武功似乎比演义中要高,他随李世民出征,敌军中有骁将耀武扬威,秦琼跃马提枪(秦琼马上使枪,演义如是),“必刺之万众之中”。

秦琼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拜左武卫大将军,天下平定后多病(与演义一样),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病逝,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的功劳太大了,可以说是大唐第一开国元勋,李渊的话最能够说明问题:“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真可谓是得秦琼者得天下。因此小说家对他浓墨重彩,把所有优点都加在他身上,也就不足为怪。

尉迟恭——

“玄武门之变”真正策划者、实施者

尉迟恭,字敬德,先追随刘武周,后归顺大唐(与演义一样)。由于其他人叛变,尉迟恭也一度备受怀疑,但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士为知己者死”,尉迟敬德誓死效忠李世民。

在《隋唐演义》中,尉迟恭洛阳城外单鞭夺槊是非常著名的一段。李世民观察敌情被单雄信包围,尉迟恭大战单雄信(单雄信手使金钉枣阳槊),单鞭夺槊,这可是真事。李世民洛阳城外被王世充包围,尉迟恭刺单雄信于马下。而且尉迟恭特别善于夺槊,“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抢了人家的槊刺人家,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齐王李元吉不信,与尉迟恭比试,“俄顷三夺其槊”,这个演义里也有。

尉迟恭的经历与演义颇似。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收买尉迟恭不成,诬陷下狱,被李世民救出。如果说秦琼、程咬金只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那尉迟恭就是真正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在玄武门之变前,尉迟恭力劝李世民下决心政变;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射死李元吉。贞观元年,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去世,年七十四,陪葬于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演义中,尉迟恭也是个大老粗,与程咬金是好朋友。但从玄武门之变前夜的谋划来看,尉迟恭绝对智勇双全。可能是演义中需要这种性格,也可能是正史中晚年的他颇看不起文官,行为失当,因此为小说家埋下了伏笔。

徐懋公——用智慧打仗的统帅

《隋唐演义》中,徐懋公是瓦岗寨的军师,足智多谋,是个诸葛亮式的人物。正史中,徐懋公名世勣,后赐姓李,再后为避李世民的讳,单名勣。

徐懋公先投靠李密,后投靠大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各路反王。在隋唐英雄里,他应该是活得最长的。除平定天下的战争外,他还北击突厥,东征辽东,一辈子都在为大唐拓土开疆。

李世民十分信任徐懋公,徐懋公生病,李世民听说需要“龙须”入药,就剪下自己的胡须为其和药。

我觉得徐懋公最大的影响,还是在武则天的册立上。李世民临死前,贬谪徐懋公。他对太子李治说:“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这是一个很著名的用人的例子。李治即位后(唐高宗),重用徐懋公,徐懋公自然效忠李治。

李治时代的徐懋公早已退休。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激烈反对。李治招徐懋公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商议,徐懋公称疾不至。李治密访徐懋公,询问他的态度。徐懋公只说了一句话:“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新唐书·李勣传》)这句话看似没有表态,实际上却是支持李治的选择。这时大唐开国元老只剩下硕果仅存的几个老人,而徐懋公无疑是名望最大的,他这句话的结果是“帝意遂定,而王后废”。(《新唐书·李勣传》)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徐懋公去世,年八十六。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贞武,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从正史上看,徐懋公参加的战役虽多,但确实没有冲锋陷阵的记录,可知他是一个用智慧打仗的统帅,所以小说家把他塑造成为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是有道理的。

单雄信——一个悲剧英雄

单雄信也是《隋唐演义》的重要人物。瓦岗山散将后,他投靠王世充,做了王世充的女婿,率军抵抗瓦岗兄弟率领的唐军,被俘后誓死不降,被杀,是一个悲剧英雄。瓦岗山之所以没有像水泊梁山那样成为忠义的典范,就是因为他们有始无终,最后各为其主,兄弟相残。

单雄信在《旧唐书·李密传》中附有小传,“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他先投李密,再投王世充,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被斩于洛阳。如三国、水浒一样,单雄信的形象也有个演变的过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至年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南宋孟元老在其描写北宋首都汴梁的《东京梦华录》中写道:“东曲首向北墙畔单将军庙,乃单雄信墓也,上有枣树,世传乃枣槊发芽生长成树,又谓之刺家子巷。”至少北宋时,单雄信已经被传为使用枣阳槊了。

至于单雄信与秦琼等人的关系,在《旧唐书·李勣传》中能看出些许端倪,“初平王世充,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勣表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请以官爵赎之。高祖不许,临将就戮。勣对之号恸,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矣。’仍收养其子。”可见徐懋公与单雄信的感情,也许小说家从中得到了启发。

罗成——正史中无其人

罗成也是《隋唐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是北平王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弟,英俊潇洒,骄傲自负,心狠手辣。手中一杆罗家枪天下无双,但是在扫北时马陷淤泥河,被乱箭射死,年仅二十三岁。罗成的形象颇具教育意义,正面的赞扬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反面的告诫人们不能骄傲自大,要心存善念。

西河大鼓、太平歌词中都有一段很有名的唱段《罗成算卦》,讲的就是罗成一生中做过五件亏心事,折去阳寿五十年,告诫人们要积德行善。正史中无罗成其人,可能是小说家结合了其他一些将领的事迹,虚构出这样一位少年英雄。

不管是正史有名还是演义虚构,这些人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隋唐演义》太深入人心了,这是一部英雄戏,还是要突出那一股英雄气,在天地间驰骋纵横。

真正的隋唐第一猛将是谁呢?

隋唐也是一个猛将如云的时期,但言称?真正的猛将?,就是在说历史上必须确有其人其事,故而李元霸啊、宇文成都等隋唐好汉们,即必须排除在外了,一切都按史料记载来看!

最有资格争夺隋唐第一猛将的有两位。几乎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两大门神,秦琼和尉迟恭。因为李靖等属于统帅,不属于战将。而薛万彻等虽也属于猛将,但在隋唐时期却没啥名声,他们真正的功劳都是在大唐建立之后。故而,只能看这两位门神之间的比较了。

先说尉迟恭。他本来是刘武周手下,但自从追随了李世民之后才算到了全面爆发时期。如,李世民曾说过?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李世民对尉迟恭这个定义可太高了,等于承认尉迟恭是?万人敌?这个层面的猛将了。尉迟恭也对得起这个?万人敌?称号,如他曾击败过另一位猛将单雄信,救李世民。这便是尉迟恭单鞭夺槊,还比如玩一样戏耍李元吉等等。

许多人都记住了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时的作用,故而经常听到一种论调说,是由于玄武门功劳导致。但实则尉迟恭是一刀一枪,靠真本事搏杀出来的威名!万人敌的尉迟恭,自然属于隋唐第一猛将的争夺者了。

其次说秦琼。秦琼的经历比尉迟恭复杂,出道也比尉迟恭早许多。早在当小兵头的时候,就引起了隋朝大将张须陀的关注,认定秦琼日后必成大器。随后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在瓦岗山上,还是在王世充手下,秦琼都妥妥的是猛将之风。但非常可惜的是,这一段时期他一直被单雄信给压制着。

单雄信,号飞将!资格比秦琼老,名声比秦琼要大。却哪料败给了尉迟恭,故而秦琼想要证明自己,就必须要击败尉迟恭,否则哪怕他号称?单挑王?都没用。

历史还真就让两人发生过一次大战。这就是著名的美良川大战。秦琼在这次战斗中,跟尉迟恭硬碰硬的展开较量,最终的结果是,尉迟恭被杀得大败而逃,2000多人被斩杀,且这一战也是唐军第一次战胜刘武周的部队,并一举解除了对长安的危险。兴奋得李渊当即给秦琼写信,言称:听闻你还没媳妇,倘若你看上我家哪个姑娘了,我就嫁给你。其实别说子女了,就算是你想吃我的肉,我也给你吃!

李渊这个书信,算?不像话?到家了。但却能反应出,当时秦琼战败尉迟恭,对大唐意味着什么!也正是因有了这一战,李世民才能招来尉迟恭投降!

所以,真正的隋唐第一猛将是谁?这只能是秦琼了,美良川一战定乾坤!而黑爷尉迟恭,则屈尊第二,哪怕他战败了单雄信,也无可奈何!

李世民隐瞒了什么:真实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唐朝的首都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中忌惮,就与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同时李世民亦不愿臣服于太子,双方持续争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偏袒下,李建成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据传当时李世民逼其父李渊立自己为新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是为唐太宗。

扩展资料:

玄武门之变后续:

1、秦王登储。政变后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高祖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颁布诏书:“从今天起,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部委托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报告给朕。”

2、尽弃前嫌。政变后的第一天,当初帮助李建成的些许官员都自动出来负罪。有的人躲起来李世民还多次让人明示让他们出来。李世民认为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为义士,便赦免了他们。

3、高祖退禅。武德九年7月14日,高祖亲笔诏书表达了自己要退位和内禅的想法。颁布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太宗在位期间文治昭昭,武功赫赫,史称“贞观之治”。

4、追谥过继。太宗即位后,追封已故太子李建成为息王;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安葬那一天,太宗在宜秋门大哭一场,显得十分哀痛。并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幕僚属官都去送葬。

贞观十三年(公元640年1月5日),太宗封自己庶出皇子李福为赵王,过继给已故皇兄李建成为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1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