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能够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实现夺位成功,是显得有些奇怪的。为什么说奇怪呢?当时,明代宗朱祁钰虽然病了,但还活得好好的,第二天还准备上朝。同时,兵权也掌控在兵部尚书于谦手里。而且吏部尚书王文、礼部尚书胡濙等人都拥戴朱祁钰。当时他们正在讨论立谁为太子,让谁来接朱祁钰班的问题,而且方案已经确定。可为什么,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就能够轻松帮助朱祁镇夺位成功呢?
我觉得石亨等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朱祁钰不信任于谦。
在朱祁镇被瓦剌也先俘虏,瓦剌也先用皇帝当人质,要挟明朝的时候,于谦力排众议,拥戴朱祁钰为新的皇帝,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后来又亲自指挥,打败了瓦剌也先对北京城的围困。可以说,居功至伟。
朱祁钰在位的时候,看起来对于谦非常信任,大小事都会和他商量。但实际上,他心里一直提防着于谦,害怕于谦夺位。尤其是害怕他病重去世后,于谦夺取了明朝江山。因此,在他病重期间,不是找于谦来商量事情,而是把石亨找来,给他交代。虽然交代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经不清楚。但他这样做,明显地就是用石亨来牵制于谦。
正因为他不相信于谦,而相信石亨,才让石亨看出了他的病情,并且有了复立太上皇朱祁镇为皇帝,投机建立不世之功的想法。否则的话,不了解朱祁钰病情的石亨,也不会有那样的动议。
我说朱祁钰并不相信于谦,还有一个证明。第二天,本来说朱祁钰要上殿,讨论谁当太子的问题。当时朱祁钰正在梳妆,忽然听到上殿的钟声想起,当时朱祁钰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于谦吗?他的意思是,于谦当皇帝了吗?后来听说是朱祁镇复位后,他连说了三个“好”字,回躺到床上睡去了。他这样的表现,明显就是提防于谦。
如果朱祁钰相信于谦,石亨既不会有想法,于谦也会把一切都安排好。甚至立太子的事情,不必第二天上殿,在朱祁钰的病榻前,大家讨论一下就完成了。只要立了太子,朱祁镇就没有希望了。
二、于谦并不想擅权。
如果于谦是一个擅权之人,他就明白,在朱祁钰病重,同时朱祁钰又没有继承人的时候,是多么的敏感。既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那就要在这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留心一下朱祁钰找过谁谈话?京城里有没有什么动静?敏感人物朱祁镇身边有没有什么异样?
等他知道朱祁钰找石亨谈过话以后,他在心里自然就会嘀咕一下,朱祁钰找石亨做什么呢?由此,他一定会严密监视石亨的一举一动。只要监视了石亨,石亨后面的那些阴谋,也就不可能得逞了。
但正是因为于谦没有想做权臣,没有想把持朝政,他完全没有提防这一点。因此,他在和王文、胡濙等人把方案讨论好后,就安心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当于谦看见朱祁镇坐在大殿上的时候,他竟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他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如果他有做权臣的想法,他在见到朱祁镇的一瞬间,就会立刻有所动作,毕竟他是兵部尚书,而且朱祁钰还活着,他手上的筹码并不少。这样一来,朱祁镇当皇帝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三、朱祁钰做事无章法。
朱祁钰千不该万不该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但既然已经废了,而自己的儿子又没活下来,那你就得早做立太子的准备。
如果你想要等再生儿子,其一,这儿子不知道猴年马月才生的出来。其二,生了儿子以后还得养,至少又得一个20年。这么长的时间,能够确保稳定吗?
要知道朱祁镇和朱见深都还好好地活着,他们的存在,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当然了,我并不是说朱祁钰应该心狠手辣除掉朱祁镇和朱见深。但如果你做不到心狠手辣,你就把太子之位还给朱见深。否则的话,一旦发动政变,你是很危险的。
而朱祁钰最后在听说朱祁镇复位以后,竟然在连说了三个好字以后,就安然地睡去了。难道他就没想过,他能容忍朱祁镇、朱见深的存在,朱祁镇却肯定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吗?
所以,没有章法手段稚嫩的朱祁钰,就这样被人家活活地夺取了皇位,接着又被夺了性命。
明代宗朱祁钰,算是明朝十分可惜的一个皇帝,亦算是明朝之中少数称得上明君的皇帝。他在明朝最危机的时候挺身而出,却在明朝繁荣以后被明英宗取代,死后甚至被谥号为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那么,为何明代宗在当了八年的皇帝以后,还能被明英宗成功复位呢?难道八年的时间还不够他彻底巩固自己的皇位吗?
一、嫡长子继承制的威力明英宗是嫡长子,而明代宗是庶子,这仅仅一个字的差距,却使得他们的命运产生了天差地别的差距。
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之时就存在的,其基本含义就是:嫡长子是爵位的继承者,不容置疑,其他庶出的孩子只能被分封出去,开枝散叶。
这样的制度,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会有人围绕着爵位展开你死我活的争夺。事实上,嫡长子继承制在西周一直被很好地执行着,直到春秋时期发生第一起弑君事件才标志着嫡长子继承制的破坏,而那时候已经是礼乐崩坏的时期。
朱元璋在开辟明朝的时候就已经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这样的制度也确实对明朝的巩固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除了朱棣以外,嫡长子继承制在明朝一直被执行得很好。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大臣们对于嫡长子继承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才为后面明英宗的复位埋下了伏笔。
当初,土木堡之变以后,明英宗被俘虏,明朝大臣为了避免瓦剌人用皇帝做要挟,便扶持了朱祁钰为皇帝。饶是如此,大臣们也没有放弃过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因为孙太后在立朱祁钰为太子的时候,还特意将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立为了太子,意思很明显,皇帝永远是明英宗嫡系一脉的,明代宗朱祁钰只是一个过客。
事实也的确如此,明代宗逐渐掌握朝政以后,废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只是没想到,朱见济在第二年就去世了。而在朱见济去世以后,就有朝臣跳出来说道:“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太子刚死,还有朝臣出来往明代宗身上刺一刀,足可见嫡长子继承制的威力有多么的大。
二、明代宗病危,被投机分子看到了机会
明代宗做了八年皇帝以后,就进入了病危的状态,且膝下无子。这就给一些投机分子看见了机会。因为明代宗膝下无子就意味着谁能够及时拥立下一个皇帝,谁就拥有着不世之功。
这让石亨等人看见了机会。而他们之所以会如此迫不及待地发动政变,迎立明英宗复位,皆是因为大学士王文等人在当时已经有意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
然而,这样一来,拥立新皇帝的功劳就不是他们的了。于是,他们便将目光放在了太上皇明英宗身上。
?事实证明,石亨等人就是投机分子,后来他们在取得了权势以后就开始骄横跋扈,甚至意图造反,最后凄惨落幕。
因此,明代宗之所以会被如此轻易地取代,仅仅是因为他膝下无子,且自身病危。至于明英宗的复位,只能算一个巧合吧。
朱祁钰已经坐稳皇位八年之久,朱祁镇之所以还能够复辟成功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朱祁钰病重,已经逐渐失去了对朝局的掌控能力,其次朱祁钰并没有活着的子嗣,这也就使得朱祁钰的势力集团没有了效忠的对象,还有就是大臣以及皇室成员对朱祁镇的认可。
公元1457年深夜,在大明王朝的首都发动了一场改变朝局走向的政变,但是不同于历史上的那些政变引起的腥风血雨,这次的政变几乎没有流血事件发生,影响到的人范围很小,甚至很多大臣上朝发现皇帝换人了也都默认了这个结局,之所以这样还要从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俘虏,明朝在于谦的主持下,重新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并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避免了明王朝重复宋朝的悲剧,不过短短一年之后朱祁镇就被释放回来,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朱祁钰的皇位虽然来的偶然,但是并没有杀掉朱祁镇,而是将其囚禁在南宫八年之久。
直到八年后,朱祁钰的身体原来越差,更为重要的是朱祁钰的子嗣早夭,并没有人来继承皇位,如果说有的话也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这时就有一些政治投机分子,比如大将石亨与副都御史徐有贞、司设监太监曹吉祥等为了政治投机,发动了夺门之变,其实这场政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朱祁钰死后,最终权力势必会回到朱祁镇手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次的夺门之变进行的非常顺利,改朝换代之后,大臣们也都默认了这个结局。
你知道朱祁钰已经坐稳皇位八年之久,朱祁镇为何还能复辟成功吗?欢迎留言讨论。
1、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是病死的。公元1464年,朱祁镇病逝,享年三十七岁,葬于裕陵,庙号英宗。朱祁镇晚年任用忠臣,善待百姓,还废除了殉葬制度,被后人所称赞。
2、朱祁钰优柔寡断,朱祁镇趁机复位。
朱祁钰性格优柔寡断,既狠不下心斩杀兄长与反抗者,又自我怀疑自己的正统地位。早在朱祁镇回来之际,朱祁钰就为皇位一事担心不已。因为他从小也深受理学影响,心中不免对嫡长子继承制有所忌惮。但皇位来之不易,实在不愿主动交出。
当他生病时,少有人关心其龙体,更多人则趁机发起夺门之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朱祁镇成功复位乃朱祁钰一手造就。
3、朱祁钰独宠于谦,数权臣妒忌生念。
朱祁钰将一切政务皆交给他运作,而且对他的生活也关怀备至。比如他生病了,朱祁钰派御医诊治,他所需药材乃皇家专享,朱祁钰二话不说直接赐予。这般信任与爱护,一些有想法的大臣自然羡慕嫉妒恨。他们为了离间皇帝与于谦的亲密关系,到处散播谣言。可是这一切毫无作用,皇帝仍旧信任于谦。由此他们逐渐意识到只要朱祁钰在位一天,就无法撼动于谦的地位,而他们则没有取而代之的可能。只有将朱祁钰连根拔,他们方能出人头地,此外于谦秉性刚正,从不在意权谋,从始至终他既没有建议朱祁钰当心英宗复位,又没有注意到石、徐、曹等人一面争取孙太后支持,一面与英宗暗中谋划。所以直到夺门之变来临,朱祁钰都毫不知情,而朱祁镇则悄无声息地成功复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0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