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中,侵扰、掠夺、吞并、交战在不断的上演。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能有一件合适的兵器乃是重中之重。好的兵器甚至决定了战斗的生死成败。当然,光有好的兵器还不够,如有一套抵御利器的装备穿在身上,只要敌人干不死我,我就能干死敌人。
三国时期,这套装备还真出现在了乌戈国的士兵身上,此兵被称为藤甲兵。士兵穿上藤甲,刀砍不断,剑插不进去,弓箭射不穿,中原的士兵对这种部队愣是没辙,上去就是白白送命。这藤甲怎么就这么厉害?原来,这藤取材自常年不见天日的山洞里,乌戈国人砍下后用油浸泡,取出晒干,如此反复十多次,编织藤甲,装备部队。
工序复杂,但是效果奇好,这藤甲不仅刀枪不入,甚至能浮水渡河,它的实战效果可想而知。说这藤甲兵屡战屡胜,战无不胜也不为过,孟获当年在刘备死后发动了叛乱,想叫乌戈国的藤甲兵团为其撑腰。没想到乌戈国首领兀突骨一口答应。好啊,有了这些弟兄们,他诸葛亮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果然,当时随诸葛亮迎战孟获的魏延屡败屡战。打一次赢一次,这也不出孟获所料。但有一件事不得不防,诸葛亮那人诡计多端,可要担心他找到藤甲兵的软肋啊。那边诸葛亮听了魏延回来的汇报,这打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但是这藤甲兵到底是什么来路,我也没有听说过,连对手的底细都不清楚,还怎么破敌。
孟获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诸葛亮虚心求教当地居民,哦,他们原来是这般这般。诸葛亮心中有数了,告诉魏延,咱们如此如此。魏延再与藤甲兵交手,必败,十五连败的战绩出来了。孟获心中大喜,魏延一路退,藤甲兵一路追。终于把这烦人的部队引到了死谷之中。
时机成熟,诸葛亮一声令下,山上滚下了无数的石头树干堵住了山口,封住了藤甲军的回路。藤甲兵早已乱了阵脚,这还没完,诸葛亮又下令把预先安排在山谷中的油车点燃,三万藤甲军被活活烧死。诸葛亮计谋奏效,应该会很高兴吧。魏延回头一看诸葛亮,眼泪纵横。造孽啊,这事虽然为蜀国立了大功,但老天爷看到我这样无情,必然折我的寿啊。诸葛亮死的时候,54岁。
后来,还真有好奇的人尝试做这藤甲,而且还是当代人。根据《三国演义》书中描写,做出的两件藤甲果然刀枪不入,现收藏在国家军事博物馆中。藤甲军也名留史册。那到底诸葛亮短命是否与藤甲兵的历史有关,无从考证了。
藤甲军全军覆没了,但是藤甲军的故事仍然口耳相传。我们中华大地上的智者、勇者,为灿烂的中华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又一页,而三国中诸葛亮的善恶,终究还是人性的善恶,终究还是忠心耿耿与怜悯众生之间的无法自拔又无法解脱。
藤甲兵顾名思义,就是用藤甲武装成的士兵,藤甲就是用野生的藤制作而成,野藤取之于自然,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据说制作一件藤甲需耗时2年。藤甲的优点就是轻,比起青铜盔甲和铁制盔甲来说,藤甲的唯一优点也只能是重量轻了,但是论到防护能力,藤甲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青铜盔甲和铁制盔甲的。
藤甲据说起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南中时期,诸葛亮率领大军攻打孟获时,孟获请来了乌戈国国王兀突骨助战,这个兀突骨身长12尺,约合2.77米,手下有3万藤甲兵,这些藤甲兵由于防护较好,刀枪不入,蜀军无法击败藤甲兵,最后诸葛亮还是靠魏延诈败,将兀突骨及手下3万藤甲军引诱入山谷,再以火攻,再将藤甲兵完全消灭。整个三国,也只有诸葛亮在南征时期出现藤甲兵,其实藤甲兵出现在益州的西南方向,不是没有道理的,古人讲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三国时期益州的南部,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和原始部落,当地盛产野藤,再加上当地独特的气候,适宜野藤的生长,所以才会被拿来制作藤甲。
再一个原因,藤甲兵只有在原始森林中作战,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一是因为藤甲轻,士兵穿起来不会觉得行动不灵活,有利于作战;二是森林中,藤甲能起到伪装作用;三是森林中树木多,植物多,无法展开多兵种作战,弓箭都失去了作用,讲究的是单兵作战,而藤甲兵作战就有优势。
如果是在森林中,诸葛亮不用火攻的话,是无法击败藤甲兵的,但是藤甲兵一旦离开了森林,进入山地或空旷地带作战,就没有优势了,如同普通士兵一样。藤甲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装甲,但和铁器比起来,防护能力还是差远了,诸葛亮想要进行的是北伐,北伐就要求蜀军通过八百里道路崎岖的秦岭山路,再与魏军进行作战,魏军的主力是步骑混合,使用的兵器是铁器,如果藤甲兵遇到铁甲兵或都骑兵,都是被屠杀的对象。
就算不用火攻,魏军采用多兵种配合作战,以骑兵配合弓箭冲击,以铁甲兵对藤甲兵,就算诸葛亮制造再多的藤甲兵,能取胜也还是得靠将帅的谋略和战术。换句话,战争取胜的原因,不会是一两件兵器,而是谋略和战术。藤甲兵只是一种普通的兵种,不用夸大他的作用,什么刀枪不入也是相对性的,藤甲兵如果对付原始部落的士兵,那是绰绰有余,拿来对付中国之地的士兵,无论是文明,还是经济、科技等等各个方面,曹魏都是吊打藤甲兵,藤甲兵的作用远远没有大到能改变战争的胜负。
就算藤甲兵对诸葛亮来说,真的很有用途,我们来算一笔帐,诸葛亮造藤甲兵的成本是多大?藤甲产自西南,诸葛亮如果要制造,就得从西南采集原材料野藤,然后在当地制作,每一件藤甲制作的周期是2年,制作好了之后,再从西南运到成都要2个月时间,从成都再运到汉中前线又要1个月时间,就算同一时间蜀汉能制作1万件藤甲,诸葛亮如果要装备3万人的藤甲兵,就得需要6年时间。
这还是时间成本,诸葛亮整个北伐也只有6年时间,诸葛亮的一生有几个6年时间,打仗能等这么长时间吗?不能。再算一下这些藤甲制作的成本,就算野藤是在大自然采集的,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工,1万件藤甲至少需要2000人制作,1000人运输,由此产生大量的人工成本,却不能成为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是得不偿失的。
诸葛亮如果有这份闲心和财力,那还不如多制造些铁甲兵有用,在北方关中及陇右战场,大部分是山地战和平原战,藤甲兵起不到多大作用。滕甲兵远远没有你想像中那么历害,藤甲兵再历害也不如铁甲兵。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藤甲这防具是能够抵消绝大多数伤害的,实际上在三国时期还真有藤甲这一防具,而且也确实是防御惊人,虽然不可能是那种钢铁般的硬度,但绝对是比皮衣麻衣要耐砍。在《三国演义》中孟获手下的三万藤甲也是让诸葛亮吃了不少苦头,最后诸葛亮也是突发一下使用火烧的方法,来击败孟获。
在近代也是有人去研究这藤甲,也是在贵州省发现了相关痕迹,那儿留下了的藤甲确实是刀枪不入。不过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容易获得,因为这个藤甲的原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野生藤蔓,只会生长在西南蛮荒之地,即使是有材料想要制作也是非常困难,要有祖传的手法而且还要时间累积,据说一套藤甲要2年时间才能完成。
那做好藤甲是不能直接用的,先要泡在桐油里浸泡1周,目的就是让藤甲有韧性,后面放在太阳底下暴晒2个月。然后接着泡和晒,重复3-5次才能正式上战场。虽然时间是很久但绝对是值得的,首先藤甲没有盔甲那样笨重,其次是刀箭都拿藤甲没办法。即使是海战也照样发挥用处,还能当游泳圈。
但是缺点也是太明显,这也是诸葛亮不敢使用的原因。首先就是原材料,一套藤甲前前后后要2年时间,还不算运到蜀国的时间,那个时候的蜀国是危在旦夕的时候,不能坐以待毙。而且蜀道难,这大量货物的运输比造藤甲还难上加难。
而且那个时候诸葛亮并不是很清楚藤甲的制作方法,只是略懂一些,而且还没尝试。这技术是蛮夷特有的,一般情况下的也不会外传更别说给人拿去打战了。而且还有就是地域的问题,南方是空气潮湿,但是北方干燥。大家都知道藤甲怕火,也不说用火箭了,放在一旁都有可能自燃。
其实这东西也是历史悠久,近代西南那片的土匪也是有着祖传的藤甲,虽然是拦不住子弹,但是从林里面密密麻麻,大家还都是拿着刀剿匪的,不过近代就是近代,刀是一回事,还有腰带旁边的手雷,管你什么甲都要完蛋。
这就得分场合了。
山地,当然是藤甲兵,骑兵的马在山地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水军也没什么用出,光着膀子可以游泳,但是没有护甲对上刀枪不入的藤甲,肯定死很惨
平原,当然是骑兵的天下,冲击力就是最大的武器,其实直接砍死的还是很少的,主要都是被马撞死,或者踩死的,藤甲兵虽然刀枪不入,但是重量问题无法解决,就像拿个大铁锤打藤甲,虽然你刀枪不入,但也能打死你,让你内伤,马踏就是这样。水军就更不用说了,比山地死的更快
河流和大江,肯定是水军,骑兵不用说了,肯定死的快,藤甲兵还能好点,因为藤甲能浮于水面,至少有件救生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5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