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30年灭了韩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就派王翦为主将,分兵几路向赵国发起全面进攻,赵王迁昏庸无能,听信谗言,赵国最后的支柱倒塌,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下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战争的起因:
其实秦国第一个想灭的就是赵国,可是秦军在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到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与赵军交战就没讨到便宜,还吃了败仗,秦军伤亡惨重。而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之所以,再次派王翦领兵全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发生大地震和闹饥荒。秦国认为战机已到,于是决定立即出兵攻打赵国。
战争的过程:
赵国之所以没有第一个被秦国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个人的功劳。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秦军就没在他手里讨到便宜。公元前236年秦国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燕国竟然和赵国打起来了,秦国乘着赵国后方空虚,派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刚开始秦军很顺利,赵国的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都被秦军占领了。
可是此后赵国坚守城池,不与秦军交战,双方就这样相持住了。一直到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消灭了赵军10万,还把赵将扈辄给杀了。秦军乘胜进军,挥师北进,没成想在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被赵国大将李牧打的大败而逃,王翦都被打的没脾气歇了两年。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王翦决定改变战略,估计是想避开李牧,决定派部分秦军去袭扰邯郸城,然后自己率领主力由上党郡(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把赵军拦腰斩断,可惜了李牧早有防备,王翦只能无功而返。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国乘着赵国天灾闹饥荒,再次派王翦为主将进攻赵国。这次王翦学聪明了,王翦继续用上次的战略,但是王翦先用“反间计”让赵王迁怀疑李牧,秦国花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于是郭开在赵王迁面前诋毁李牧要造反,结果赵王迁真信了,用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大将,最后还把李牧给杀了。同样的错误,赵国竟然犯了两次,长平之战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有这样的赵王,硬生生的自断臂膀、自毁长城呀,赵国不灭亡老天爷估计都看不下去了!
战争的结果:
赵国发生了大地震,按中国古代的说法就是“亡国死君的征兆”。这不王翦少了李牧这位同为战国四名将的对手,上次的战略计划就很好用了,第二年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杀掉了赵军大将赵葱,平定了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还有个赵国大将颜聚逃跑了。没了李牧的赵国,完全抵挡不住秦国的大军,同年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赵王迁被生擒活捉了,只逃了个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了代国,俘虏了公子嘉,赵国宣布灭亡。
战争的点评:
赵国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可以说整个战国七雄,也就赵国的军事力量可以与秦国抗衡。可惜了不管赵国出了多少名将如廉颇、赵奢、李牧,特别是廉颇和李牧碰到了昏庸之主。相比秦国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赵国出了两赵王,自毁了长城两次,赵国才多大呀,经得起这样的挥霍吗,灭亡早已注定。参考文献《战国策》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 战争 。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 齐国 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 赵 、 魏 、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 春秋 以来长达500多年的 诸侯 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君主 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秦朝 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 的封建王朝。
一、战争准备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协助秦王政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
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天下。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统一战争开始了。
二、战争简要过程
(一)并韩灭赵
秦在发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进攻。秦军从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赵,但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以陷赵军于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冬,燕赵两国正在酣战之际,秦军兵分三路分别攻占阏与、韩阳和安阳,但受到赵国20万大军顽强抗击,被阻于现地。后三路合一路,由桓齮统率。
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桓齮率军再度向赵南部平阳进攻,赵军被击破,被斩首10万人,赵将扈辄战死。后来,赵王启用北部边疆名将李牧为统帅。李牧率赵军同秦军交战于宜安肥下地区,给秦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沉重打击,只有秦将桓齮带领少数护卫突围逃走。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秦王政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这样,六国之中韩国最先灭亡。
秦王政十五年,赵王迁四年(公元前232年),秦又出动南北两路大军攻赵。
赵军统帅李牧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先打击北面来犯的秦军,取胜后再攻击南面的秦军。李牧指挥的赵军机动灵活,风驰电掣,声势所及,锐不可当,秦军第3次大举进攻失败。
虽然赵军在李牧的统率下一再战胜,可是兵力损失后难以补充,单凭现有兵力无法对秦持久作战,必须立即寻求外援。而这时楚、魏业已削弱,燕、赵关系欠佳,只有联齐,争取齐国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与秦相抗衡。秦国察觉到赵国的这一企图,立即派遣一批策士到齐进行游说活动,极力破坏齐、赵两国联合,孤立了赵国。
秦王政十七年,赵王迁六年(公元前230年),赵国发生特大旱灾。
秦王政十八年,秦国再次大举进攻赵国。秦王政和他的谋臣认为秦两次伐赵均被李牧所阻,都深感秦兵闻李牧之名而夺气,既然在军事上无法取胜,遂改用反间计。花费重金收买赵王迁宠臣郭开,郭开在赵王迁面前诬蔑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赵王迁听信谗言,罢免了李牧、司马尚,改任赵葱、颜聚为赵军统帅,并错误地将李牧杀掉。赵王迁误中秦国的反间计,错杀李牧,自毁长城,为秦灭赵铺平了道路。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葱、颜聚奋战数月,最终被秦将王翦击败。赵王迁已丧失斗志,下令开城向秦军投降。
秦国攻下邯郸,赵国灭亡,公子嘉逃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是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下代城,公子嘉自杀(或说被迁西戎),建国250多年的赵国最终灭亡。
(二)灭魏
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
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黄河、鸿沟之水冲灌大梁城,3个月后,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三)灭楚
秦国并韩、灭赵、破燕、灭魏后,紧接着大举进攻楚国。当时楚仍为中国南方大国,拥有今河南西部及东南部,山东南部,湖北、湖南两省,洞庭湖以东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全部。
楚国此时尚有对秦作战所需要的实力。秦王政认为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曾以数千兵急追燕太子丹于衍水,并获得了胜利,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将领。于是便委以重任,并问李信说,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马?李信答复说20万人。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不同意王翦的意见,当即说:“王老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然壮勇,其言是也。”王翦以言不见用,谢病告老,归还频阳。李信则受命为秦军统帅,与蒙恬率兵20万对楚进攻。
但最终李信战败,损失惨重,多亏城父蒙恬军的掩护,李信得以突围逃回秦境,才免被俘。这是秦统一战争中宜安之战后,又一次重大的挫折。
秦军遭受重大挫折,秦王政虽然感到自己当初对统帅人选有误,但并未动摇灭楚之决心,仍然继续进行灭楚战争。他亲往王翦家乡邀请王翦挂帅出征,并答应王翦率领60万大军对楚作战。
王翦根据以往长期作战经验,知道楚军和赵军都具有坚强的战斗意志,是能战能守的军队。进入楚国后,即令部队在商水、上蔡、平舆一带地区构筑坚垒,进行固守,并令部队不许出战。休整待命,故双方相持数月没有大的交战。
面对秦军大举东进,楚也集中全部兵力应战。当时秦已灭三晋,无后顾之忧,有物力的大量支援,能够打持久战。楚则无论军事、政治都远为落后。统帅项燕仍然集中楚军主力于寿春淮河北岸地区,等待秦军的进攻。楚王责怪项燕怯战,派人数度催他主动进攻秦军。项燕军只得向秦军进攻,但既攻不破秦军的营垒,秦军又拒不出战,项燕无奈,引军东去。王翦立即令全军追击楚军,楚军为涡河所阻,双方交手,楚军被击破东逃。秦军追至蕲南,平定楚属各地。斩杀楚将项燕,王翦率兵直取楚都寿春,楚国首都被秦军攻陷,楚王熊负刍被俘。秦军进军蕲南,只经1年多的作战,号称南方赫赫之强国的楚,便冰消瓦解。
(四)灭燕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燕国。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杀掉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五)灭齐
齐国经过燕军进占,元气大为损耗,以至没有力量参与东方各国与秦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秦军并灭赵、韩、燕、魏、楚战争时期,齐国一直置身度外,坐视各国灭亡。过去当秦赵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赵向齐请求援助军粮,有政治远见的周子曾向齐王说:“且赵之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力主积极援赵。齐王竞没有接受这一具有战略远见的建议,尔后各诸侯国虽几度联合对秦作战,齐都避免参加,或者参战不力,企图讨好于秦。
齐王建即位40余年,三晋、楚、燕与秦战争连绵不断,齐由于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未被攻击,上下宴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不备兵革,不修战备,政治上达到了惊人的麻木程度。齐王建本人昏庸无能,齐相后胜又是一个贪财无厌之徒,秦多年来用重金贿赂后胜,后胜就为秦远交近攻的策略效劳,终日规劝齐王建臣服于秦,朝野上下已无丝毫斗志。所以尽管秦灭六国时,齐还拥有70余座城邑,但仍不堪一击。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无作战准备,竟无应战之兵。在齐相后胜的劝说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王建被送于共,饿死于松柏之间。
(六)南征百越、北击匈奴
秦灭六国后,还进行了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的战争,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同时还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对中原地区同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对匈奴、百越的战争后,秦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达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三、重大意义
秦王政用不到20年时间,并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多年的战乱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个大帝国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在“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四十五万将士损失殆尽,赵国国力大不如前。面对秦国一波波的灭国战争,李牧临危受命,利用其在军事方面高超的造诣连却秦军,未尝一败。
在秦军灭赵屡未得手的情况下,再一次使出了“反间计”,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赵王迁听信佞臣郭开谗言,将连却秦军的李牧杀害。自此秦军如入无人之境,三个月之后,邯郸被破,赵王迁身死国灭。后人在扼腕痛惜之余,不禁感慨,赵王迁如此糊涂,怎就看不明白良将死,国将灭的天下大势,李牧死的实在是可惜。
但当我们细读赵国史料时发现,李牧之死在结合当时赵国的国情与他本身的性格特点之后,似乎变成了一个必然之事。我们来剖析下李牧悲剧人生的必然性。
一、赵国当时国情特殊
很多人奇怪赵国为何屡屡中反间计,前有换下廉颇,换上赵括导致“长平之战”四十万大军尽墨,后有杀李牧而导致赵国灭亡。在赵国生死存亡之关头,能在同一个坑里连续载两个跟头,赵国必然是有其自身的原因。
1、赵国民风彪悍,政变频发
赵国地理位置特殊,地处连接中原与游牧民族的中间地带。常年来在与西北游牧民族的战斗混居过程中,深受游牧民族的影响,民风彪悍,强者为王的观念在国内盛行,秉承不服就干的原则。
据记载,赵国自赵襄子立国到赵王迁覆灭,赵国十二代中竟发生了九次大规模的政变。虽然经过数代赵国国君的努力,仍然未能遏制政变的发生。赵武灵王赵雍就深受其害,前太子赵章发动政变,在沙丘宫欲杀害赵惠文王后取而代之,未能得逞,被公子成与李兑等人派兵镇压。但是他们在镇压并杀死赵章之后,竟然一不做二不休将赵武灵王围困于沙丘宫活活饿死。
往近了说,一代名将廉颇,三朝元老竟也然在一怒之下率兵反叛,带兵逃往魏国: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史记·赵世家》
这段时期接连的政变,定然会给赵国君臣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最后这次兵变。三朝元老,素有忠义之称的廉颇竟能在一怒之下率军攻打同朝为官的乐乘,这类事件无疑会让赵国国君对于异姓将领不完全信任。君臣之间的这种不完全信任就容易被他国利用,导致赵国极易中其他国家的反间计,这种历史背景,为赵王迁中计,李牧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2、赵国法制不健全,不靠法治靠人治
赵国的法制问题可以说是赵国历史的遗留问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仅仅将赵国的军事实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国内的法制、经济等未做出相应的变革。后虽经过几代君主的发展,但仍未推行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赵国的国情,反而在穷兵黩武的路上越走越远。
赵国地理环境复杂,国内经济形式多样,加上“胡服骑射”之后灭中山、破胡林,在收纳其民的同时,无形之中也会使得赵国国内民族组成成分更加的复杂,这样国民与国民之间,国民与统治者之间矛盾就会变得更加突出。本身赵国民风就很彪悍,侠士风气很重,赵国国民自身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依靠自身的武力来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包括之前高层兵变也是一样,一怒之下就开始干,不计后果,这明显不利于赵国法令的推行。
在法令不健全,推行不彻底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人治”了。没有相关法令遵循,大事就得由国君来人为干预。长时间的人为干预,国君在处理国家大事之时,就会变得更加随意,犯错误的几率也就更大。由于处理国家大事时掺杂了众多的其他因素在里面,赵王迁个人在中了反间计之后,错杀李牧也就在所难免。
3、 朝堂佞臣当道
法治不行靠人治,这种政权管理模式如果能始终遇到开明的君主,在朝堂上贤臣林立,或许也能够将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但赵国一直以来的一大悲哀就是拥有骁勇的士兵,却无清明的庙堂。秦国发动的灭赵战争是秦国统一过程中打得极为艰苦的几场大战,秦军几次惨败几次又卷土重来,尽管赵国不乏忠臣良将,廉颇、李牧等无疑都成了弄权者和反间计的牺牲品。朝堂之上无明主良臣,政治腐败为赵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李牧生涯开始于赵孝成王,就是那个在“长平之战”中反间计更换廉颇的昏庸之主,结束于赵王迁。一个更加昏聩的君主,他听信郭开之言,中秦反间计,一代名将毁于其手。不得不说李牧生错了时代,良臣却未能遇到明君,成了他一生的悲哀。
二、李牧自身的原因
除了赵国本身存在的君臣互相不信任,法制不健全,朝堂无明主贤臣等客观因素,李牧其自身的原因也是导致其悲剧的另一大因素。笔者结合李牧的生平作为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李牧于边关独立自治,养成了不受君命特立独行的习惯;
李牧受君命镇守边关,自成一体。“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史记》
雁门边关任免官吏,财政税收的大权都在李牧的手中。而且在对抗匈奴的过程中,他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匈奴来攻,收兵入寨,每日练兵,等待良机一击致胜。在长期的这种模式下,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但是李牧养成了不受君命特立独行的习惯,为之后李牧不尊王命埋下了伏笔,是李牧悲剧的一大关键因素。
2. 李牧手握重兵,树大招风;李牧成名在于其北抗匈奴,将雁门关打造成铜墙铁壁,令匈奴闻风丧胆,不敢越雷池半步。后在对抗秦军之时,用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连却秦军数十万虎狼之师的进攻。李牧在有此卓越才能的基础上,他又是一手握重兵之人。可以在他击败匈奴的记载中窥得一二: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史记》
“杀匈奴十余万骑”,从李牧取得的战绩可以推测到,李牧手握重兵,士兵又骁勇善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牧已具有割据一方的势力了。再加上平日里李牧爱兵如子,士兵皆愿为之效命。如此这般在朝堂之中,他下遭奸臣妒忌,上被君主猜忌,是李牧悲剧又一大因素。
3.李牧性格倔强,缺乏灵活性;假如李牧是一个才高权重而又性格圆滑之人,多半不会遭到杀身之祸。但是有才华的人多会恃才傲物,李牧也不例外,长期的独立自治加上本人确实有着超高的才华,使他养成了一个倔强的性格,不会也不屑于委曲求全,他只要是认为对的就会不折不扣的执行。赵孝成王对李牧“保存实力,伺机而动”的作战方式提出质疑,让李牧主动出击,但李牧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赵孝成王一怒之下将其换掉,但新换将领频频作战失利,赵孝成王又不得不“复请李牧”,李牧直接托病不出门,直到赵孝成王认可他的战术才才回雁门关上任。
这样的所作所为无疑会招致君主的反感与不满,给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留下可乘之机。因而在秦国攻击不顺时再次使用了反间计,挑唆赵国君臣,以赵葱、颜聚代替李牧,此刻李牧一心为大局着想竟拒不受命,宁折不弯,错失了最后一次保命的机会。单纯从这一点上来看,老将廉颇在长平换将之时的选择无疑更加明智。
综上所述,李牧悲剧的发生既有赵国多政变、民风彪悍等传统因素导致的君臣不信任,以及赵国法制的不健全和庙堂的昏聩亲佞等客观原因,也有其才高权大,性格倔强,不善溜须拍马,过于坚持原则,不知或不屑于圆滑处世的自身原因。更有赵王迁昏聩无能,是非不辨,不知道谁才是社会真正之所依,自毁长城等原因最终导致李牧惨死。
对于李牧之死,生不逢时也好,自身宁折不弯也罢,时代与其自身性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好多时候,能做到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
秦王嬴政十一年(公元前236),秦乘燕、赵交兵,赵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呈相持局面。十三年,秦军副将桓□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扈辄。接着挥军北进,为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石家庄东南)。十五年,王翦改变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自率主力由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将赵拦腰截断,因李牧预有防备,受阻还师。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遣军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秦军多次受挫于李牧,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次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克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二十五年,秦灭代,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或
战国后期,秦国加快了兼并诸候六国的战争步伐。赵国的大将廉颇、李牧多次出奇谋,使秦军屡屡吃败仗,赵国很快成为唯一与秦国抗衡的诸候国。但是,赵国孝成王继位后,由于祖孙三代君王昏庸无能,屡中秦国反间计,重用奸佞之臣郭开,听信谗言,驱逐廉颇,捕杀李牧,将赵国175年的基业毁于一旦。《资治通鉴》第五卷、第六卷,记载了赵国灭亡的悲剧。
廉颇是战国后期的名将,能征贯战,统兵有方。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与廉颇交战于长平关。廉颇见秦军兵多将广,士气旺盛,采取增高堡垒,加深壕沟,以逸待劳的战术与秦军对峙。“秦数则赵兵,廉颇坚壁不出。”秦军屡次三番向赵军挑战,赵军坚守城堡不出,秦军耗了四个多月毫无办法。秦昭襄王采用范睢“使人行千金于赵”的反间计,在赵孝成王近臣郭开身上使用大量金银。让他散布对廉颇谣言。昏聩的赵孝成王,听信郭开“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军,廉颇易与,且降矣!”的谗言,将谦颇调回,以赵括为将与秦军决战。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仅与秦军打两仗,便中了埋伏,全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被困46天后,赵括带兵突围被射杀,全部赵兵被迫投降。秦军害怕他们反叛,一夜间将40万赵卒“尽坑杀之”。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继位,这小子并未吸取他老子刚愎自用、用人不慎的教训,刚上台就更换大将,“使武襄君乐乘代廉颇”,削掉廉颇兵权,驱逐廉颇流亡魏国、楚国。公元前245年,赵军与秦军交战被围困,悼襄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思复得廉颇”,廉颇不计前嫌“亦思复用于赵”,悼襄王派使者前往看视廉颇是否还能带兵打仗。佞臣郭开与廉颇有仇,他“多与使者金”,令其进谗言毁廉颇。“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但使者受贿,却向悼襄王奏廉颇“顷之三遗失矣。”悼襄王听说廉颇一会儿拉三次屎,知其老不可用,“遂不召”。廉颇思念赵国而患病,郁闷致死。可惜一代名将,被郭开所害。
李牧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他屯兵雁门关采用“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的战术,多年来与匈奴周旋,赵军无伤亡,边境人民安居乐业。匈奴单于笑李牧胆怯,郭开却常在悼襄王面前说三道四。悼襄王令李牧主动打击匈奴,李牧仍采用敌来我守的战术。悼襄王发怒,将其撤换。替换李牧的将军主动与匈奴作战,每战必败,边境人畜常被匈奴虏走。悼襄王又起用李牧。李牧统兵后,再次采用坚守不出的战术麻痹匈奴。在全军将士“皆愿一战”的呼声下,他挑选战车一千三百乘,马一万三千匹,平常得“百金”之士五万人,善于射箭士兵十万人集中进行训练。匈奴单于向来认为李牧是胆小鬼,听说其组织军队训练便“大率众来入”。李牧布置许多奇阵,“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李牧率军“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十余岁不敢近赵边”。至此,李牧威震匈奴,被誉为“赵之北边良将也”。公元前229年,秦军大将王翦率兵伐赵,李牧、司马尚统兵与秦军开仗,秦军多次败阵,王翦采用反间计,用重金贿赂嬖臣郭开。悼襄王死后,子幽缪王迁继位,他听信郭开编造的,李牧要“欲反”的谗言,调赵葱替代之。李牧遭此陷害很不服气,不受调遣,幽缪王派人“捕而杀之”。李牧死后第二年,秦军大举攻赵“遂克邯郸,掳赵王迁”。赵国至此被秦国所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4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战国时期秦灭赵之战简介
下一篇: 和裕皇贵妃,出身低微,却生下皇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