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为什么会下定决心废除宰相,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吗

众妙之门 2023-07-01 08:10:52

朱元璋为什么会下定决心废除宰相,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吗

玩过中国象棋的朋友都知道,在将/帅身边除了贴身护卫的士以外,就属相/象与将/帅的关系最近,这其实也是现实中皇帝与宰相关系的反映。在传统的政治结构中,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是国家的象征,但实际上处理政务时更多由宰相负责。君权与相权就像拔河一样,此消彼长。直到明朝时,朱元璋废除宰相,分权于六部,宰相这一制度才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形成了皇权独大。

其实,朱元璋本来也是想承袭旧制,继续设立宰相制度的。在还没有建立明朝,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其帐下便设有左、右丞相的职位;到建立明朝以后,还设有中书省,左、右丞相仍为中书省的长官,直到洪武十三年才正式废止。

在这期间,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都曾担任过宰相一职。朱元璋也是在与这四人的相处过程中,愈发感觉君权与相权冲突不可避免,最终为了子孙们的基业而痛下杀手,除掉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废除了宰相制度。

在这四人之中,徐达担任的时间并不长,而且长年领兵在外,因此与朱元璋的矛盾并没有太大的冲突。虽然留传着朱元璋用烧鹅害死徐达的故事,但多是坊间传闻,不可尽信。而徐达死后也极尽哀荣,“帝为辍朝(即停止临朝),临丧悲痛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这一点和李、汪、胡三人赐死抄家的悲凉截然不同,因此徐达之死也算是个善终了。

真正令朱元璋下定决心废除宰相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当上皇帝以后与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三人中,又属朱元璋和李善长的恩怨纠葛最深。

在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部将时,李善长就已经是朱元璋手下得力的谋士了。据说郭子兴曾经还想挖李善长,但被拒绝了。对朱元璋来说,李善长起到了张良加萧何的作用,“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因此朱元璋对李善长极为赏识和信任,在赏赐勋臣时,李善长甚至超过徐达、常遇春被列为功臣第一位,封为公爵。

可是两人的关系在明朝建立以后就慢慢破裂,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李善长此人独断专行,很多事情都不向朱元璋请求而自作主张,让朱元璋感觉被忽视了,权力被架空。李善长也感觉到了与朱元璋关系的恶化,于是在洪武四年便以生病的借口上疏致仕。朱元璋自然也就乐得顺坡下驴,同意了李善长致仕的请求,并且出于拉拢功臣的心思,对李善长的家人特加恩礼,还把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长子李祺。

李善长走了,丞相的活总得有人干吧。于是在李善长致仕当天,汪广洋接替了李善长右丞相的位子。汪广洋也是追随朱元璋多年的老人,是个遇事深思,小心谨慎的人,朱元璋将他提拔上来就是看重他“谦明持重,善理繁剧”的特点。

可汪广洋这人看上去老实,却也是个人精,他敏锐察觉到了朱元璋与李善长之间的问题,于是他选择了和李善长“独断专行”相反的行事方式,那就是遇事处处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一看,我请你来是帮我干活的,你这什么事情都要我拿主意,那要你有什么用呢?于是朱元璋便将李善长推荐的胡惟庸提拔为丞相,并将汪广洋贬为广东参政。

对于胡惟庸,朱元璋一开始对他是很满意的,因为他既善于任事,又不像李善长那样专断独行。可是等汪广洋被贬后不久,朱元璋发现胡惟庸遇事隐瞒、专断,甚至贪婪好利。于是朱元璋又把远在广东的汪广洋叫了回来,希望能通过汪广洋来制衡胡惟庸。

汪广洋此人本来就小心谨慎,经过上次被贬,更是犹如惊弓之鸟。他以为胡惟庸被提为左丞相,是深得朱元璋宠幸,更是不敢和胡惟庸作对,只是一味虚与委蛇,甚至在刘基之死上隐隐有为胡惟庸辩护之意。这让朱元璋大为光火,立即以“朋欺”(庇友欺君)的罪名将汪广洋发配,后面想到汪广洋破坏了他制衡胡惟庸的计划,更加恼怒,于是派特使前去赐死汪广洋,汪广洋于是便死在了流放途中。

经过汪广洋一事,朱元璋发现胡惟庸已经无人能制衡,而且愈加嚣张跋扈,坚定了朱元璋除去胡惟庸的决心。最终胡惟庸以谋逆罪被处死灭族,而且在查案过程中,朱元璋发现胡惟庸与李善长的关系密切,索性几年后也将李善长一家处死,只留下了李祺、临案公主及其儿子。丞相制度也正式被废除,从此权力收归朱元璋一人所有。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职位,并且严令后世不得重新设立?

简单点说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的大部份权利能掌控在自己手中 下面是具体原因和资料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宰相制度自秦朝开始建立,到明朝废除,试分析宰相制度"立"与"废"各有何利弊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皇帝独操权柄,固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是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古代篡夺皇位的人,基本是当朝的权臣,重臣,如王莽,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朱温,赵匡胤等人.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在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另一次是诛杀李善长案.

胡惟庸案: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其中胡惟庸在中书省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再加上他和当时被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密相往来,朝廷政治首脑和军事贵族结合在一起,使朱元璋有所警觉.而胡惟庸由于权势日盛,骄横跋扈,不知节制,这正好给朱元璋以把柄.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并立下法度,以后不许再设丞相一职.朱元璋还利用胡案,将凡是心怀积怨,行为跋扈,对皇家统治有危险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都陆续列为胡党,处死抄家.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处死已经退休多年,77岁高龄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及其家七十余人.因胡案被诛死或已死被追夺封爵的功臣共计有21侯,株连而死者共达3万余人.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2.设立内阁

明朝终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矛盾,但之后皇帝的政务实在繁忙,那么,明朝皇帝怎么做才能处理好国家政务呢

朱元璋另外成立一个秘书机构,称为内阁,所委派的秘书称为"大学士".大学士的官阶很低,只有正五品,比各部首长(尚书正二品)要低三级.

朱元璋对自己的决策沾沾自喜,认为这样就可以永远保持明政权于不坠.所以他下令"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果有人如此请求,凌迟处死."朱元璋来自民间,政权又由他创立,对于繁琐的政务,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开国几代后的帝王中却不乏是生于深宫之中花花太少,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各种政务,必然手足无措,最后只有依靠内阁,甚至是委权于宦官.这样,就使大权渐渐落入大学士之手,像张居正成为没有宰相名份的宰相,内阁成为没有中书省名份的中书省,明后期甚至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宦官专权局面.

皇帝对于内阁和大学士的防控对明朝中后期的政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给宦官参政开了方便之门,是导致明朝中后期政治统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检讨,侍讲,侍读等翰林院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宫(太子宫府)旧臣,升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荣等迁尚书职,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敕房,制敕房(内阁的两个辅助机构,负责机密文件的誊录,保管工作)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明史》卷72《职官志》

高皇帝(明太祖)罢中书省,以天下事委之六部,文皇(明成祖)乃有阁臣之设,亦仅持文墨议论耳,渐而票拟,渐而称辅臣,浸失初意.至嘉靖以后严嵩,张居正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盖阁臣之外重势而蒙恶声至,此而极.

宰相制度施行了一千五百多年,朱元璋为何却将其废掉?

在明代以前,宰相制为何一直存在着呢,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在中央与地方上的关系上,是不断扩大中央的权力,在中央政权内部,是不断强化皇上的权力。这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和稳定所必需的。在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状态是有分有合,分分合合,地方势力始终未被中央政权整合起来,这便需要在中央政权内部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地方势力。


而在元代以后,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终于战胜地方割据势力,实现了中央集权,使地方势力无力对抗中央政权,即便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很快就会结束战乱,走向统一,而不会像元代以前长期处于割据状态,因而,中央政府能够节省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中央内部的事务。


  到了明代,在中央内部强化皇权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朱元璋运用强力手段,开始着手强化皇权。需要指出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与强化皇权在历史从未间断过,并且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侧重点不同,到了明代,主要侧重于强化皇权。


  作为强化皇权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消弱甚至消灭相权,而只有废除宰相制,才能彻底消灭相权。明初连续出任了四位宰相,朱元璋对他们都不满意,但是一直没找到时机搞掉存在已久的宰相制,到了第四位宰相胡惟庸,终于让朱元璋抓住把柄。胡惟庸过于独断,又结党敛财,有人告他谋反,朱元璋趁机逮捕了胡惟庸和一大批官员,从此不再设宰相,并把原来宰相的权力一分为六,由六部分管,直接效命于皇上。此,朱元璋废除了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中国历史的专制时代,自明代始,一直延续到清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1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