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晋国预言家士蒍的一生

以史为鉴 2023-07-01 07:52:06

揭秘,晋国预言家士蒍的一生

在整个晋国小宗代大宗的战争历程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及后来的公族子弟发挥着重要作用,到晋武公时代这些子弟更是在攻破翼城的决定性战役中冲锋在前,是为晋武公的最大功臣。不过在晋武公的心中对这些子弟多半是充满担忧的,晋武公可取翼城大宗而代之,这些宗族功臣一朝得势,自然也能取晋武公家族而代之,因此在对嫡子姬诡诸的教育中可能也充斥着这种对宗族功臣的忌惮之意。后来姬诡诸成为晋国国君后,即更是深以为患,《左传》载:“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

而我们要讲到的晋国权臣士蒍正是借此而进入朝堂。士蒍,名为祁蒍,也是晋国有名的贵族子弟。说到这个士蒍,其家族的历史也极有渊源,追溯到上古时代是尧舜身边的重要力量陶唐氏,到夏王朝的时候也是为夏王圈养神龙的御龙氏,这个家族历经朝代更替,虽是起起落落,但似乎其生活环境始终处于周唐之地。后来出了个杜伯因劝谏得罪了周宣王被杀掉,杜伯儿子隰叔避难到晋国担任士师之职。 “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士师是掌管刑罚禁令之官员,也就是军中之执法官。

士蒍即是隰叔的后人,这即是说当春秋伊始,士蒍这支部族虽不如当年兴旺,但在晋国之地也算是望族。当时的时代很多名门贵族有个传统,就是被封官职,就会以官职为姓,比如有司马、司城、司寇的,皆是以官职为姓。隰叔担任士师而后,这支部族从此也就称了士姓。而且晋国似乎也为士师这个官职定了世袭之习,隰叔担任的士师,到后来士蒍也是担任的士师,有着家学渊源的士蒍从来就是晋国刑法的精通者,因此晋武公而后的晋献公时代,士蒍始终都是晋国刑法之权威。

士蒍并不是仅仅满足于士师这样的官职,对于晋献公对宗族公子的担忧之心,士蒍也是筹谋日久,遂才提出了颇有远见的策略:“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 士蒍在诸公子间采取的是挑拨离间之策,导致诸公子间先是发生内部自相残杀,其后待时机成熟,把诸公子迁至聚邑之地,这个聚邑可不简单。本来当时就是这个时期的富庶之地,诸公子在这里声色犬马,两三年间即被磨灭了雄心,晋献公遂是围而歼之,而聚邑则反而成晋国都城,易名为绛地。诸公子的血倒是成了新都城的见证。

此战而后士蒍更受晋献公之重视,升职为司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其后晋国的重要城池蒲地、屈地两座城池,皆为士蒍所修筑,而蒲地、屈地恰好又是晋献公的重耳、夷吾两大公子的驻地,可见士蒍已将政治力量延伸至晋公族的全域范围。

士蒍对申生有所偏爱,当申生征伐取胜归来,士蒍以“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预言申生之灾,“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於新城”,可是有先见之明。后来士蒍还说过:“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就是对申生、重耳、夷吾三大公子的太子争夺战非常不满,跟荀息的愚忠于晋献公不同,士蒍因有此念,对三大公子就没有明确之站队,因此即便其后夷吾、重耳先后为君,对士蒍这只老狐狸也是相当敬畏的。

历史上在晋国发生过什么精彩的谍战情节?

曲沃势力入主翼城

曲沃势力入主翼城的战争,桓庄之族在血与火的锤炼中,伴随着小宗变大宗的历程,也逐渐强大起来。到武公之子晋献公之时,权力的游戏,就是晋献公的最大忧愁。

这个桓庄之族,乃是当年曲沃恒叔、曲沃庄伯的庶子,他们在攻伐翼城的战场上是最为卖命的,也因此而培养了强大的实力,在新的晋国内形成具有挑战权威的联盟。

与曲沃武公分属同辈,算起来就是晋献公的长辈。晋献公亲眼看着父辈们小宗取代大宗,对桓庄之族的威胁体会相当之深,晋献公绝对不愿意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那么,晋献公该怎么办呢?

在上古时期,曾经有部兵书《六韬》,传说为西周功臣姜子牙所著,其中有“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间谍”,也就是说,至少在两周之际,就有间谍的存在。晋献公在这场夺权之战中,用的计谋正是“无间道”,正统的间谍战。

晋献公选拔的间谍人选,可谓是精挑细选,正是晋国著名谋臣士蒍。这个士蒍来源不凡,祖上曾是周宣王身边的大夫杜伯,由于杜伯得罪周宣王,遭致惨死,而士蒍的父亲杜隰叔逃亡到晋国,为晋国所重用,为士官。后来士蒍继承父亲爵位,在晋国发展壮大起来。


士蒍还是个颇有远谋之人

重要的是,这位士蒍还是个颇有远谋之人,所谓间谍战即是士蒍与晋献公商议的最终结果。桓庄之族作为晋献公的心腹大患,树大根深,来硬的必要引发朝局动荡。士蒍为晋献公提出的决策,即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士蒍以身试法,只身打入桓庄之族的圈层,与诸公子交好,选择从当时最为强大的富氏家族下手。士蒍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进入桓庄圈子后,即开始离间诸公子与富氏之矛盾。所谓枪打出头鸟,这个富氏在这个时候过于强大,遭致其他诸公子嫉妒。士蒍一抓一个准,诸公子不久之后便开始攻击富氏。

初战即获胜果,晋献公和士蒍极为振奋,桓庄诸公子却尚自蒙在鼓中,依然相信士蒍之言论。《左传》载:“士蒍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晋献公和士蒍之间的交流,似乎颇为密切。而晋献公对士蒍之信任,亦与日俱增。

富氏主要人物逃离晋国

富氏主要人物逃离晋国,已不足为患。而士蒍的枪口,又对准了第二强大的游氏。这个游氏显然尚且沉浸在发展壮大的梦想中,即与桓庄之族的其他公子产生了矛盾。谁也不知道这矛盾来自何方,他们只是对相互之间的利益分配极为不满,谁也不明白,这一盘棋,到底是谁在下。不久之后,游氏全族被屠杀殆尽。桓庄之族最为强大的宗室家族的灭亡,决定着桓庄家族的实力渐趋均衡,当然,说是实力削弱更为贴切。

对晋献公而言,显然对诛灭桓庄之族之念,越发迫切。此时晋国的基础建设仍然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旧城改造已经不能满足桓庄之族的贪念,以士蒍为发起者的造城运动再度掀起,按照晋献公与士蒍的筹谋,其中有座城池聚邑,建得金碧辉煌,非常适合贵族子弟居住。

晋献公便顺水推舟,将聚邑赐予桓庄之族,并将其族群全部搬到聚邑中来。桓庄之族兴高采烈的入住新城,正欲享受破旧出新之喜乐,就被晋献公突如其来的大军来了个瓮中捉鳖,桓庄之族被全全围歼。晋献公终于解除了心中的顽疾,以血腥的手腕,将长辈们、兄弟们送上了不归黄泉路。大宗与小宗争夺爵位的隐患,自此终于在晋国被彻底消除。但在晋献公的决策之中,却隐藏着新的危险。这种危险是什么呢?且看近日的海叔说春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1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