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黄鹤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此诗被《沧浪诗话》评为“唐人七律第一”,此外后世还有“独步千古”、“千秋绝唱”等等评价,诗坛大家都丝毫不吝赞誉之言。而这首诗令诗仙李白不敢再题黄鹤楼的故事也脍炙人口。
能让诗仙李白甘拜下风,诗人崔颢的大名也与《黄鹤楼》一起名垂千古。如今人们说起崔颢,无不想起其《黄鹤楼》诗,也会联想到李白无奈认输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
不过对于崔颢的生平,很多人并不了解。实际上,崔颢可以说是唐代最好色的诗人,这一点,就连北宋“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张先都有所不如。崔颢年轻时以轻薄浮艳著称,好酒、好赌、好色。
他的好色与众不同,别人最多不过是多娶几个小妾,常去烟花之地流连。而崔颢却是不断娶妻休妻再娶妻,而且只有一个标准:漂亮。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是很重视夫妻关系的,即便是古代人三妻四妾,但对娶正妻也是很严肃的。崔颢却是娶一个妻不久后就休妻,始乱终弃,然后猎艳再娶妻。如此独门风范的行为,就算老年娶妾的张先也得甘拜下风。
好酒好色,又是诗人,自然少不了写写一些风流情诗。早年的崔颢作诗以闺事情诗居多,比如其著名的《长干曲》:“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便是此类!这些诗作未必艳情不堪,但闺中情、风流事总归格调不高,因而当时诗坛称他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下面这首《王家少妇》就是崔颢早年的得意之作,也是他自毁前程的一首诗:
王家少妇
唐·崔颢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这是一首闺情诗,是以一名少妇的口吻描述婚后生活情景。大意就是十五岁就嫁给王家少年,婚后恩爱无比,而自己不仅貌美如花,还能歌善舞,闲来玩玩斗草的游戏,以至于忘记时间,连梳妆都忘记了。整首诗看似平淡,却写尽了小女人的活泼情态和心理,在文字表现力方面确实称得上是诗意盎然,难得佳作。但思想格调不高也是事实。
然而这样一首格调不高的诗却被崔颢当做得意之作。据说崔颢年轻时才名远播,有一个名叫李邕的大官曾邀请崔颢前来家中做客,想要提携晚辈。按例登门拜谒应献上自己的诗作,崔颢也确实献上了诗集,坏就坏在他把这首《王家少妇》放在诗集中的第一篇。
拜谒长者献诗,最应在诗歌中表现出高尚情怀、远大志向,以这样一首闺情之作置于篇首拜谒长者,可以说是很失礼了。李邕看到这首诗后大呼“小儿无礼!”,并且将崔颢赶出门外,不再接见。崔颢也因此错失一次平步青云的机会。
后来的崔颢虽然考中进士,但因其作诗轻薄,为人始乱终弃的劣迹,导致他的名声不好,无奈离开京城,流浪江湖。直到20年后才回到长安入朝做官,跌宕一生,到死也不过是个司勋员外郎的小官。
不过可喜的是,浪迹江湖20年,风尘洗尽铅华,晚年的崔颢性格成熟稳重,诗风格调也变得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成为诗坛巨匠。名垂千古的绝唱《黄鹤楼》正是他晚年之作。
一诗自毁前程,一诗令诗仙认输,崔颢这一生也算是起伏跌宕,尝尽了人间甘苦,死后却名垂千古,令人唏嘘感慨!
这句李商隐的讽刺诗就是“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是一首咏史诗,李商隐在诗中将矛头直指唐玄宗,将君王贬得一文不值,却广受好评。
这句诗出自他的《马嵬》,全诗如下: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传说,天下九州之外,还有大九州。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但是来世的缘分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又与谁知呢?回想起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已经不见宫室的繁华,短短几天之间就物是人非,斗转星移。谁能料到玉颜已成空。马嵬兵变了,六军不发,只为了逼唐玄宗下令处置杨贵妃。可笑的是,当年他们在七夕的时候曾讥笑牛郎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而他们能相守一生。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可是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想来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还不如卢家的莫愁女了。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一代天子竟然连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也是非常悲哀了。人们不仅感叹世事无常,这句诗也被广为流传。
高适是李白的朋友,为何他得势后没有帮助李白?
高适入仕当大官,李白一不小心站错队成了囚犯高适少年时期家境贫寒,曾在梁、宋一带当过叫化子。但他从小雄心勃勃,勤奋学书学剑,与李白性格相同,不屑通过常规科考入仕,寄希望于天子慧眼识珠,破格进入正式编制。
第一个原因,两人政治阵营不同,造成了关系越来越远。之前,李白、高适和杜甫的关系非常的好,可是在安史之乱后,李白和高适走了不同的政治道路。李白投身永王,为永王的幕僚。
和李白一样,担任过官职之后,才发觉官场是如此无趣。于是,高适辞掉职务,还是回归军旅,他到了大将哥舒翰军中做幕僚。和李白不同的是,高适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规划。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但是他的仕途并没就这样结束了,他因为参加战争战败被捕,幸好当时碰到了唐玄宗,唐玄宗很欣赏他的才气,觉得他是一个可用之才,在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之后,被提拨为了西御史,后来李白被关进监狱后,他却没有救他。
而李白也是如此,他支持李_,并为其献策助威,也是不留余力。只不过,李白的能力以及政治嗅觉没有高适来得灵敏罢了,最终才酿成了悲惨的后果。高适虽然失去了朋友,但是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人生越发辉煌。
李_叛乱被平定后,李白也因谋反罪被投入大牢。据说当时的李白也曾写信向高适求救,然而不知何故高适却对李白不理不睬,甚至还烧了两人来往的信件,友谊的小船就这样翻了。
李白和高适为什么绝交了
以高适和李白的关系,高适理应当的替李白说几句好话,而以唐肃宗对高适的宠信,或许会对李白开恩。所以李白在狱中就给高适写了首诗,请他高抬贵手,帮自己一把。
李白、杜甫和高适不是三个人,本来就不是特别路人,所以他们之间的友情并不是特别牢固。与其说他们是绝交,不如说他们是在时代变化之下,打乱了生活节奏,按照各自的人生性格,各自漂流而去。
这不是说李、杜的感情不好,而是年龄、层次之上的自然区别。所以我们看到分手后杜甫给李白写的诗多,而李白回得极少。杜甫、高适没有绝交杜甫的官运极差,跟他本人的个性有关,而高适则正相反。
曾是好兄弟的李白与高适,在安史之乱后为何形同陌路?
1、只不过,李白的能力以及政治嗅觉没有高适来得灵敏罢了,最终才酿成了悲惨的后果。高适虽然失去了朋友,但是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人生越发辉煌。
2、虽然说乱世各为其主,本没有绝对的对错,但从这个事情也可以看出,李白的政治眼光远逊于高适,论起行军打仗李白则根本没那个机会。
3、就这样,他们三人形同陌路,因为各为其主,为了前途必须尽心竭力。只能说李白的政治眼观没有高适的厉害,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
4、第一个原因,两人政治阵营不同,造成了关系越来越远。之前,李白、高适和杜甫的关系非常的好,可是在安史之乱后,李白和高适走了不同的政治道路。李白投身永王,为永王的幕僚。
5、高适和杜甫都是李白的小弟,在他们眼里,李白就是个平易近人的大哥。那时候他们的友谊固若金汤,高适和杜甫还曾经写过多首诗来称赞李白。
6、高适之所以对好兄弟李白见死不救是以下三方面缘故导致;第高适担心自己和家族会因为援救李白而遭到牵连;第高适认为李白如今遇难都是他自找的,不值得同情;第高适与李白分别多年,彼此的感情恐怕早已今非昔比。
李白与高适
1、从政治上说,李_是高适的敌人,李白当然也是高适的敌人。高适作为一个政治家,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他时刻都在考虑与政敌划清界限。而对于天真的诗人李白来说,他不会考虑到这一点。
2、高适之所以对好兄弟李白见死不救是以下三方面缘故导致;第高适担心自己和家族会因为援救李白而遭到牵连;第高适认为李白如今遇难都是他自找的,不值得同情;第高适与李白分别多年,彼此的感情恐怕早已今非昔比。
3、也正是因此,就使得李白与高适之外的第三人,即他们的共同好友杜甫也是和高适有了隔阂。在我看来这个高适完全不适合作为一个朋友,他虽然可以和朋友一起同享乐,却不能和朋友共患难,可以说这种人就不是一个好朋友的人选。
4、我想高适和李白在安史之乱中不同的结局,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政治眼光是完全不一样的。李白在安史之乱中选择了永王一方,但是可惜之后永王兵败,永王还被朝廷判下了反叛的罪名,李白也是受到牵连被抓入了大牢。
5、高适与李白,杜甫的关系李白、高适和杜甫是大唐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三人曾在最失意的时候相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又在十年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从而有了不同的结果。
6、都不是。初唐是唐朝李渊到唐睿宗二次为君时期。李白属于唐睿宗的儿子唐玄宗时期。高适是李白哥们之一。属于大概同时。应该是盛唐时期。初唐诗人是骆宾王,王勃等。
李白杜甫高适为何绝交?
单从这里来看,杜甫的选择显然是最明智的,如果按照正步发展,他最有可能最先飞黄腾达。李白的选择没有收益也没有丰风险,勉强排第二;至于高适,那就是典型的自毁前程,将来就算被唐肃宗给干掉,也绝对不会再任用。
李白和高适的绝交是在一次打仗的过程当中,高适取得了胜利,而李白也成为了高适的阶下囚,在此期间,李白也是向高适表达自己希望通过两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对自己进行赦免。
这不是说李、杜的感情不好,而是年龄、层次之上的自然区别。所以我们看到分手后杜甫给李白写的诗多,而李白回得极少。杜甫、高适没有绝交杜甫的官运极差,跟他本人的个性有关,而高适则正相反。
小笠原流礼法是什么?
1、小笠原流煎茶道的作法是以小笠原流礼法为基础而形成。
2、“小笠原流”已经成为日式礼仪的代名词,它仍然主导着其他的礼仪流派。总的来说,在社会混乱动荡的时代,法律和形式是不成形的。所以政治家往往会感受到礼法的重要性。长期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是以尊重的形式维持的。
3、德川家康把小笠原流立为官学以来,通过藩校讲授使小笠原流礼法广泛传播。1632年《小笠原家礼书》出版。日本江户所采用的是受朱子家礼所影响的武家小笠原流礼法以及伊势流礼法,这是现代日本礼仪和现代和服的基础。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开放、最自由的时代,被历朝历代视为诗词歌赋的巅峰时代。直到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之上,都有很多是唐代的诗歌。唐代最有名的男诗人,如李白、白居易、杜甫、刘禹锡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另外,女诗人应该大家都了解甚少,可能只知道李商隐一人。其实,唐代还有一位比较出名的女诗人,她写出了一首诗,中间两句流传千古,最后两句让她落下千古恶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唐代,程朱理学还为出世,人们并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唐代的女子可以和男人们一样,进行写诗歌,社会气息也十分开放。据统计,有被收录入《全唐诗》中的诗人有两千二百多人,女诗人就达到了两百多人。可见,唐代,女权思想开放,女性也可以进行写诗歌,所以后世才会成为最为开放自由的封建朝代。
而,这位女诗人就是鱼玄机,是唐代女诗人四大代表之一。鱼玄机在封建社会是一个极其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一边人们认为她的诗歌很好;一边又认为她一个作风放荡不守妇道的女人。在当今社会看来,鱼玄机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是备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女子,人生的道路极其坎坷,一生未能求得真爱。
鱼玄机出生于长安的平民之家,从小就聪明,颇有智慧,喜欢读诗书,更是对有才华的人,心生向往。成年后,鱼玄机长得亭亭玉立,在一次诗歌会上遇见了新科进士李亿,两人文人相惜,情窦初开的鱼玄机就嫁给了李亿。本来是才子佳人,生活应该过得美美满满,可惜鱼玄机并没有看清李亿的真面目。
原来,李亿在老家早就有了妻子,而鱼玄机只不过是李亿贪图美色,浪迹于花丛中的一个玩物而已,很快就会被抛弃。李亿的正妻知道此事后,要求李亿把鱼玄机送到道馆里做女道士。果不出其然,李亿确实是一个负心汉,玩腻了以后,就将鱼玄机送入道馆之中。
刚开始,鱼玄机还是对李亿非常痴情的,正所谓陷入爱情中的女人都是执迷不悟的。鱼玄机在道馆之中,还想着李亿哪一天能够来接她,每天都非常思念李亿。于是,鱼玄机便在思念之时,将思念化为诗句,写下来托人交给李亿。不过,负心汉又怎么会回心转意呢?因此,鱼玄机那心中的念头,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失去信念。
最后,鱼玄机彻底对李亿这个负心汉失望了,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赠邻女》:“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这首诗的中间两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从此成为了天下不幸女子的共鸣,因绝妙的对偶,被流传千古。而最后两句“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表达了女子不要一直等待负心汉,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最后两个句就算在唐代那么开放的时代看来,都是怂恿女人出轨的邪句,更别说程朱理学之后,女性地位那么低,更将这两句视为违背礼教的诗句。
如今,在我们看来,最后两句非常正常,就如你不爱我,我干嘛还要去爱你,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就好了嘛,这不就是我们的爱情观吗?要恨只能恨鱼玄机生错了时代,到最后,连自己的真爱都找不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0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吐蕃简介,王朝的历史上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