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一代忠臣被人害死,死后凶手被流放,一百多人为其陪葬

以史为鉴 2023-07-01 07:24:36

一代忠臣被人害死,死后凶手被流放,一百多人为其陪葬

历史上的魏征,则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何曾几时,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已成为衡量君臣关系的标杆,一个直言敢谏,一个英明豁达,这就是历史上君臣渴望的完美知遇。然而,我们若从数据上分析,魏征并非唐朝最喜欢说实话的朝官,根据史籍记载,唐朝上奏疏直谏最多的是一个名叫李绛的大臣。

李绛家族世居河北,属名门之后,祖上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李牧。河北正属赵郡,李氏与其他六个家族并称为“五姓七宗”。这些家族在朝廷的势力极大,隋唐时期的朝官,十有八九都出身于“五姓七宗”,可见,这七大家族在朝廷的势力已根深蒂固。

由于出身的原因,李绛的仕途注定顺风顺水,但是,他能成为宰相,绝非仅靠家族关系上位,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力与人品。李绛并未因为自己是望族出身而随波逐流,而是秉公执法,明辨是非,一生中曾无数次向皇帝冒死直谏。

若说李绛最瞧不起的,那就是朝中的宦官,尤其是那些只会在皇帝身边摇唇鼓舌的太监。

而恰巧,当时宦官吐突承璀深得唐宪宗宠信,这使得李绛颇有微辞。唐宪宗宠幸吐突承璀到了什么程度呢?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明朝英宗对王振一样,撒手放权,任由一次仗都没打过的吐突承璀带兵上阵。

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吐突承璀难免屡吃败仗,饶是如此,唐宪宗从未怪罪过吐突承璀,反而,赐其高官厚禄。

某次,吐突承璀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主持翻修了安国寺,在工程接近竣工时,又命人在寺庙中央建立一座牌楼,在其中竖起一座巨大的“圣德碑”。何为圣德碑?顾名思义就是写满了替皇帝歌功颂德的石碑,这块石碑十分宏伟,堪比唐玄宗的“华岳碑”。之后,吐突承璀上奏唐宪宗,希望请翰林学士撰写碑文,自己还拿出了一万贯的“润笔费”。

唐宪宗自然不反对这种替自己歌功颂德的美事,于是,便找来李绛,想由李绛执笔。谁知,李绛竟说道:“三皇五帝从来没干过树立石碑替自己歌功颂德的事,历史上只有秦始皇做过这种面子工程,不知陛下想做三皇五帝还是想当秦始皇呢?”听了这番话,唐宪宗顿时老脸一红,连忙命人将石碑连同牌楼一起拆除。

吐突承璀为了“圣德碑”费尽心机,眼看自己的“马屁大计”就要付诸东流,自然心下不满,便对皇帝说道:“陛下,这石碑太过庞大,根本拖不倒!”唐宪宗怒道:“那就找几头牛来拉!”最终,吐突承璀找了一百头牛,才将巨大的石碑拖倒。这一件小事,自然不会影响吐突承璀在唐宪宗心里的地位。

平日里李绛还经常谏言,说:“宪宗身边的太监太过飞扬跋扈,皇帝不该放任宦官。”李绛的奏章一针见血,又直白又尖锐,每次都说得唐宪宗下不来台。某次,唐宪宗终于不耐烦了,找来李绛对其痛斥道:“他们虽然是宦官,但是,他们是每天都陪在朕身边伺候的人,你总是这样诋毁他们未免太过分!”

见自己的一番好心被宪宗当成驴肝肺,李绛悲痛地说道:“倘若我为了我的前途、我的地位和身家性命,不敢得罪强权,那就是臣辜负了陛下的浩荡皇恩;但是,如果我选择直谏,而陛下又因我说的太刺耳而发火,那就是陛下辜负了臣。”

这一席肺腑之言使唐宪宗备受触动,他对李绛说道:“说到底还是朕的不是,爱卿始终向朕说别人不敢说的事,让朕能够听到真话,你才是最忠心的臣子,今后一定要保持下去,不必给朕留情面。”

从这一天开始,李绛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变得像明镜魏征一般,成为唐宪宗自我约束的警钟。

某次,朝廷打了败仗,心情抑郁的唐宪宗,打算外出围猎稍作放松。一行人才走到半路,宪宗便调转马头,对臣下说道:“倘若,李绛听说我要外出打猎,肯定会劝阻,我们还是不要去了。”说罢,便回宫继续批阅奏章了。

唐朝的“相权”与其他朝代有些不同,更像是明朝时期的“阁权”。

也就是说:官员中并非宰相一家独大,还要有几位宰辅同时拍板。所以,当李绛被升任为宰相后,许多国家大事仍要与李吉甫等宰辅共同协商。李吉甫是个喜欢拍马屁的人,某段时间,朝廷的教坊使从民间搜罗了不少良家妇女,文武百官都对这件事颇有微辞。

这时,性格直率的李绛忍不住想上奏宪宗,李吉甫则从旁劝阻,希望李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李绛还是对皇帝说了这件事,唐宪宗解释道:“现在皇室的婢女太少,不得不从民间补充,没想到,教坊使会错了意,这才让大臣们颇有微辞。”

随后,被带进宫里的良家妇女被尽数释放。其实,类似这样的冲突还有好多次。

例如:李吉甫某次找李绛商量,说:“宪宗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总是用你的道德标准标榜皇帝,逼着皇帝心不甘情愿地做事。”李绛立即反驳道:“身为皇帝的臣子,必须能纠正皇帝的不当之处,就算惹得君王发怒,也得指明得失。向李宰辅这样的作为,也配谈忠诚二字?”

两人经常因为细节爆发小冲突,但是,在治国的整体方针上还算协调,在工作中配合得相得益彰。李绛虽敢于直谏和纠正错误,但是,他并不擅长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工作的实施通常由李吉甫来完成。久而久之,李吉甫做的事反而比李绛要多。

换句话说,李绛的能力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很多东西难以投入实践,反而是墙头草一样的李吉甫办了不少实事,这才使国家事务未停滞不前。

李绛入仕之初,在长安担任监察御史。这个职位有点像是现在的纪委书记,与他直言敢谏的性格非常吻合。就是因为这份工作的影响,培养了李绛保护言官、疏通言路的责任心。比如:我们熟悉的白居易,如果,没有李绛的帮助,恐怕白居易早就被贬回老家了。

就在吐突承璀带兵攻打藩镇失败后,爱面子的唐宪宗感觉懊恼无比,又没法直接向文武百官承认错误,害怕御史们会指责自己,所以,连续一个月告病不上朝,索性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这时,白居易进宫求见,当着唐宪宗的面说道:“陛下,这次你大错特错了。”

白居易这番指责使唐宪宗变了脸,扭头便走。

过了几天,唐宪宗对李绛说:“白居易只是个小官,说起话来一点都不讲究分寸,赶紧把他调离长安,从今往后,我都不想再见他!”李绛则苦言相劝道:“陛下,这人除了性子比较直率外并无过错,白居易只是涉世未深,不知婉转圆滑罢了。但是,他忠心耿耿,这是有目共睹的,倘若将他调出长安,恐怕天下人都会说您不英明。”

唐宪宗听完后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不跟白居易置气,没将他赶出长安。这次,李绛算是袒护了大文豪一回。对大文豪如此,李绛对其他人同样一碗水端平。

唐朝的御史们虽不如明朝的御史骨头硬,但说起话来也是尖酸刻薄,善用夸张叙述,经常抓住政敌的小辫子不放,举一反三。唐宪宗看着这些言官的奏折十分头痛,于是,便找来李绛协商。唐宪宗说:“言官与朕探讨的问题,很多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污蔑,我想把御史里最喜欢夸大其词的家伙发配到边疆去,杀鸡儆猴,爱卿你怎么看?”

李绛立即答道:“陛下万万不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性命全在您一念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敢于说实话的人太少了。就算有,也是经过仔细斟酌后,内容多次修改,才呈现到陛下的面前。在这么多次的修改中,奏章里的真实想法已经所剩无几,难道陛下连着仅剩的实话都听不进去吗?”

李绛又说道:“明君之所以成为明君,是因为他们会听取不同的声音,明君最害怕的事就是朝野无声,生怕听不到一点实话,又怎能贬谪言官呢?倘若,陛下一意打压言官,无异于堵住了天下人的嘴,于江山社稷来说这才是最大的灾难。”

听了李绛的劝告,唐宪宗打消了将几名御史发配边疆的想法。

可惜的是,历史很少给忠臣安排皆大欢喜的落幕,李绛亦是如此。

文宗三年,蜀地告急,李绛奉旨率兵入蜀平乱,同行的还有监军杨叔元。这杨叔元是个太监,因为李绛打压宦官,平日里与李绛素有矛盾,便打算陷害李绛。军队将敌军击溃后,按照规定临时征召的士兵要遣散回乡,李绛要从军饷中拨出一笔钱作为他们的遣散费。

然而,当时的军饷紧张,每个被遣散的士兵仅领到少量的遣散费,退伍的士兵纷纷表示不满。杨叔元借机散布谣言,污蔑李绛侵吞军饷,最终,导致兵变,愤怒的退伍兵将李绛和他的幕僚尽数杀害,一代忠臣就此陨落,终年六十七岁。

之后,杨叔元谎奏李绛收取新军士卒赏赐钱物,以致兵乱被杀。而三省长官为李绛诉冤,谏议大夫孔敏行奏呈杨叔元激怒乱兵事实,皇帝方知真相。不久,尚书右丞温造奉命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定计诛杀乱兵八百余人,囚禁杨叔元。

温造将手刃李绛的人剁为肉酱,并且,将发布杀害李绛命令的人,处以极刑。取一百首级祭奠李绛,三十首级祭奠王景延等人,其余的全部投入汉江。杨叔元最终却被流放康州,当时之人则以温造不杀杨叔元为遗恨。

司马孚此人到底是大魏忠臣还是大晋忠臣

司马孚和司马懿一样,是魏国的老臣,从曹操时代就担任文学掾,辅佐了魏国前后五个皇帝,最后官至太傅。

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权势已经隐隐超越了皇权,已可以操纵皇帝的废立。他们废了毫无作为的曹芳,立了曹家的天才少年曹髦。

没想到这个曹髦之智慧直逼当年的曹冲,十三岁称帝时就进退有度,有帝王风范,钟会对他的评价是:“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就是文和曹植一般,武和曹操接近。

司马师死后,这个曹髦觉得时机到了,说出一句著名的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说完这句话就带着自己的亲卫浩浩荡荡的去斩杀司马昭了,结果才出宫门就被司马昭的死忠部队阻截,混战中被一枪刺死,享年19岁……

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件,百官们都被吓傻了,连司马昭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只有一个老迈的身影飞奔到了现场,把死去的皇帝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大哭:“杀陛下者,臣之罪也!”

这唯一敢为皇帝遇难痛哭,又坚持上书追查凶手的老人就是司马孚,那年他已八十岁……

又过了五年,当魏国最后一个皇帝曹奂把皇位禅让给司马炎,离开洛阳时。又是司马孚,握着曹奂的手,“流涕唏嘘,不能自胜”,对着已经下台的曹奂表忠心,我司马孚生是大魏的人,死是大魏的死人,“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司马孚最终活到了92岁,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此时司马炎已做了七年皇帝,皇位稳固,天下归于司马家。但司马孚依然只认自己是魏国的贞士,兑现了对曹奂的诺言,所谓至死不渝莫过于此。

一代名相为国家鞠躬尽瘁,居功至伟,为何死后却被满门抄斩?

秦朝的李期因为得罪了赵高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在我国古代可以看到很多名人志士为了国家鞠躬尽瘁,舍己为人,最后下场都非常惨,主要是因为即使他们有这样雄才大略,报效国家的心和丰功伟绩,还是会被一些奸臣所算计。

比如说秦朝的李期,他就是因为得罪了赵高,最后被满门抄斩,还有岳飞,虽然他不是相,但也是得罪了奸臣,满门抄斩,说到这些真的非常让人痛心,所以说自古以来,唯小人奸臣不可以得罪。

即使是这样,自古以来,还是有忠臣去得罪那些人,更有许许多多的郁郁不得志。他们忠心报效国家对于那些奸臣来说,就会有防碍他们的利益,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管国家,百姓。许多事情就会得罪那些贪官奸臣,然后他们就联合起来,陷害忠臣,严重的还要跟外人一起干一些叛国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都是那些统治者昏庸无能,听信谗言,造成社会腐败,导致那些人的死亡。在古代社会都有通过政治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权利,势力的皇帝。那些妃子可能就会是奸臣的女儿之类,跟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说几句,他们也会死。就比如商朝的纣王因为妖后妲己的话,害死了许多忠臣,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纣王皇叔比干。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名相得罪了皇帝,皇帝发怒,满门抄斩。有些不明智的明君,所谓忠言逆耳,有时候忠臣的话不委婉,说的令皇帝生气,然后奸臣在添油加火的说一些坏话,让皇帝生气。

狄青(狄青是谁害死的)人物介绍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狄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狄青是谁害死的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宋朝狄青简介?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康定元年(1040年),经尹洙的推荐,狄青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并对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遂发愤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由于狄青勇猛善战,屡建奇功,所以升迁很快,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皇佑四年(1052年)六月,推枢密副使。
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东。宋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几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就在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之际,仅作了不到3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宋仁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并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当时,宋军连吃败阵,军心动摇,更有个别将领如陈曙等,心怀私利,不以国事为重,竟因害怕狄青抢功而擅自出击,结果大败而归,死伤惨重。狄青受命之后,鉴于历朝借外兵平叛后患无穷的教训,首先向皇帝建议停止借交趾兵马助战的行动。他大刀阔斧整肃军纪,处死了陈曙等不听号分之人,使军威大振,接着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从各地调拨、屯集了大批的粮草。依智高的军队看到后,以为宋军在近期内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而狄青却乘敌不备,突然把军队分为先、中、后三军,自己亲率先军火速出击,一举夺得昆仑关,占取了有利地形,接着命令一部分军队从正面进攻。他执掌战旗率领骑兵,分左右两翼,绕道其后,前后夹攻,一战而胜。
班师还朝以后,论功行赏,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然而种种祸患也就由此而生。
宋惩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兵变频仍之弊,自开国以来,极力压低武将地位,以绝其觊觎之心,把右文抑武作为基本国策。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分割禁军统帅权力,到实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直至发展到凡将帅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阵图,训令,将帅只能按图作战的荒唐地步。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随着狄青官职的升迁,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早在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时,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认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右司谏贾黯上书皇帝,论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亦皆附和。在依智高纵横岭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之际,朝廷在欣喜之余,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后因谏官李兑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是不足法。”朝廷也迫于形势紧急才作罢。到狄青凯旋还朝作了枢密使时,这种疑忌和不安达到了顶点。臣僚百官纷纷进言,不仅始终反对狄青作官者如王举正竟以罢官威胁,就连原来屡屡称颂狄青战功,誉之为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对任命狄青。难道是狄青居功自傲,怀有异心而招致众议吗?恰恰相反,狄青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在他作了枢密副使之后,脸上仍保留着宋代军士低贱的标记——制字。宋仁宗曾劝他用药抹去,狄青回答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气,而不是自己作官的尊严。
狄青出身贫贱,曾有谄谀附阿之徒附会说他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后,狄青并不为改换门庭而冒认祖宗,他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在依智高败逃之后,有人曾主张报依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却以为“不敢诬朝廷以贪功”。史称他“为人缜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队伍,明赏罚,与士卒同饥寒劳苦尤喜推功与将佐。”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当时朝野广为传颂,京师的百姓相与谁说:“诵咏其材武。青每出入,辄聚观之,至壅路不得行。”就连力主罢免他的文彦博也称他“忠谨有素”。欧阳修在嘉佑元年(1056)七月上书请罢狄青,洋洋数千言,举不出一条得力罪证,反而称赞他:“青之事艺,实过于人”,“其心不恶”,“为军士所喜”,任枢密使以来,“未见过失”。那么罪名是什么呢?不得不假托虚妄的阴阳五行说,把当年的水灾归罪于狄青,说:“水者阳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爷因为狄青任官而显示的征兆。简直是无中生有,罗织罪名。为什么朝廷如此急于除掉狄青呢?文彦博说得明白,就是因为“朝廷疑耳”。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嘉佑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康复,如制诰刘敞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优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树为朝廷最大的威胁。在这种猜忌,疑虑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谣言纷起,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正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连京师发水,狄青避家相国寺,也被认为是要夺取王位的行动。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仅作了4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但因无过,被加宰相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民间称“从士兵到元帅、从布衣到宰相”,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
到陈州之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惟恐再生祸乱,不到半年,发病郁郁而死。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狄青生前,被视为朝廷的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他含冤而死,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终自食其果,在后来的民族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到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秋青家祭奠之灵,并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但已于事无补,只能是叹息国势日颓,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狄青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狄青北宋的名将之一,骁勇善战被大家称之为面涅将军。在他的一生中南征北战了25次,最大的成就就要属击败过西夏,平侬智高之乱。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
狄青是哪里人?他有哪些功勋战绩?
狄青出身贫寒,来自少数吴国,精通骑马,武艺超群。宝元之初,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的指示。
当时,前线的将军持续输给西夏,很多士兵心怀恐惧。狄青勇敢有谋,勇敢善战,一切行军作战总是打头阵,与战士同甘共苦。作战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次战斗,箭伤八次。
攻占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碎咄、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落,焚烧西夏储备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顶,俘虏五千七百多人。
另外还建设了桥子谷城,建设了招安、丰林、新堡、大郎等城,这些城扼住了敌人的要害。在安远之战中,他受了重伤,听说西夏的军队来了,挺身而出。
士兵们也争先恐后地奋勇前进。临敌作战时,斗篷理发,戴铜口罩冲锋陷阵,西夏军风驰电掣,无人敢阻拦,威名渐远。
仁宗狄青屡立战功,想传唤他问他军国大计。西夏元昊臣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
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升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制观察后,又任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早年狄青在军营里担任四名骑兵,后担任散置之职。西夏元昊起义时,狄青随军向西夏平定李元昊。北宋军队屡战屡败,狄青率兵作战时,始终担任前锋。
狄青作战共4年左右,共参加了25场战斗。在此期间,狄青夺取了宥州等地,杀害了尚罗、岁香等部落。为了保障北宋边境的要地,狄青率兵修建了招安等城。
狄青冲过沙坑的时候,经常拿着铜口罩英勇杀敌,但西夏军谁也不敢对抗。狄青在西夏之战的英勇表现,已经备受瞩目,得到了统治者和朝中大臣的认可。
宋代狄青是谁?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武艺高强,因幼时犯罪脸上被刺有金印,狄青出身贫寒但是英武不凡,后来折节读书,成为名将。据说他每次和敌人交战都会事先带上铜面具,勇猛无敌,人称“狄天使”。狄青因赫赫战功被封为枢密使,不过在重文轻武的北宋,狄青备受朝廷猜忌,最后抑郁而死,死后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在民间故事中,狄青被誉为武曲星下凡,和文曲星包拯一文一武,共同辅佐宋仁宗开创太平盛世,不过这都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而已,在真实历史中狄青作为一个执掌大军的武将遭到了很多无端的猜忌,受了很多委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