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弦高本是市井之徒的牛贩子,后来竟妙计退秦兵

众妙之门 2023-07-01 06:29:30

弦高本是市井之徒的牛贩子,后来竟妙计退秦兵

在距今2700多年前,一个本是市井之徒的牛贩子,面对危险困境,采用了一条妙计,拯救了自己的祖国。

公元前627年春,秦国国君穆公任命孟明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6万秦军悄悄东进,企图对郑国发动突然袭击。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秦国君臣自以为这次军事行动神不知,鬼不觉,是能够取得奇袭的大捷。实际上,消息还是泄漏了。那是秦国部队出发后的第二天。泄漏者是参与制订作战计划的一位大臣。在招待老朋友的家宴上,他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价和权势,大醉之下,竟然口无遮拦地将这次军事行动说给了老朋友听。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大臣的老朋友却记住了这件事,他叫杨育。杨育这个人,和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个商人,与郑国有贸易交往,而且和弦高也是老朋友了。“看来,弄不好郑国就要灭亡了。”杨育心里暗想。从秦国大臣的府第告辞出来,杨育就带着货物,动身去黎阳津作一笔生意。对于商人来说,政治并不是最重要的。

然而,无巧不成书,郑国的贩牛大贾弦高,赶着300多头牛到洛阳去卖,路过黎阳津,恰巧在客饯里遇上了杨育。老友相见,格外亲热,自然免不了要吃喝一顿。弦高出手阔绰,包了一个房间,叫满了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二人边吃边聊,各自诉说着这些年来人生的经历和变迁。俗话说,“酒逢知已千杯少”,弦高和杨育越谈越投机,话题从生意扯到政治。看到弦高为人仗义慷慨,言谈中又很热爱自己的祖国,杨育忍不住把泰军进攻郑国的消息,告诉了弦高。

弦高虽然是个商人,但又是个忠君爱国的志士。于是,弦高一面派心腹星夜赶回郑国报信;一面假扮成郑国的使臣,挑选了80头肥壮的牛,迎着秦军的来路而去。弦高想,如果不出什么纰漏的话,两天后,在滑国的延津或孟津之地,将会碰到秦国的大军。这次秦国出兵攻打郑国,并不是想占领或灭亡郑国,因为这时的秦国并不像以后、特别是经过商鞅变法后那样强大。对于完全攻占郑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这次东进的目的是迫使郑国订立城下之盟:要么割地,要么赔款。是一个准备大捞一把的“海盗”式的行动。

对于这一点,秦军主将孟明的心里非常清楚。突然,前军来报,说是有郑国使者弦高,赶着大批肥牛,想求见秦军统帅!起初,孟明怀疑自己听错了,直到军使连报了三次,才相信耳朵没有毛病。不过,他的心十分纳闷和惊讶;怎么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遇见这样一位赶着牛群的郑国使者呢?

白乙丙建议先看看再说。孟明觉得有理,就率领左右将校骑马赶往前军,来到弦高面前。

*您是秦国孟将军吗?”弦高恭恭敬敬地行过使臣的礼节,说:“我们郑国的国君听说孟将军、西将军和白将军率领部队来,特意准备了一点薄礼,派我前来迎接和慰劳你们。因为我国处于几大强国之间,外侮不断,所以厉兵秣马,我国军民常备不懈,枕戈待旦,希望你们见了这些情况不要介意。”孟明在震惊之余,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他觉得自己的军队劳师袭远,是为了攻其不备,突然袭击。但是,出兵的消息早就泄漏,郑国也有准备了。

孟明下令,全军就地驻营,埋锅造饭,杀牛吃肉,并安排“郑国使者”到中军休息。本来秦国攻打郑国,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胜利,只是想谋取利益罢了,加上听说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撤军回国才是上之上策。望着循着来路远远撤走的秦军,弦高心里一块悬石落了地。这时,他感到浑身充满了莫名的恐惧和疲劳,竟然不能翻身上马……回郑后,郑国国君钦佩弦高的卓越胆识和高超智慧,拜他为上卿。弦高坚辞不受,继续做他的贩牛生意。

爱国商人弦高在自己的祖国处于危急关头时,没有退缩,没有旁观,而是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毅然担负起破坏秦军东进企图的重任。他不但觉悟高而且善用权谋,假扮郑国使者,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计策,在秦军东进路上迎面截住他们,从容不迫地演了一幕欺诈戏。这对于一个不谙政务和外交的商人来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的。也可以说,是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赌注。历史因为出了一个弦高,就没有按照预先的轨迹发展。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变为物质力量。

弦高退师文言文答案

1. 弦高退师 全文翻译 弦高退师 原文 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

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日:“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

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

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

《淮南子 .人间训》) 译文 秦穆公派孟明发动军队袭击郑国,经过周地就往东走。郑国的商人玄高和蹇他一起商量说:“秦国的军队行军千里,又几次经过各诸侯国的土地,他们的势头一定是要袭击郑国。

大凡偷袭别国的,都认为别人没有防备。如果让他们看出我们知道了他们的真情,他们一定不敢前进了。”

于是假托郑伯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他们。秦国的三个将领一起商量说:“大凡袭击别人的,都认为别人不知道情况,现在郑国已经知道了,防备一定很坚固,进兵一定不会取胜。”

于是调转军队返回秦国了。

2. 弦高退师的课文及译文 摘录的,引自:/view/51940弦高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

鲁售公三十三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惰,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

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当郑国君主要奖赏弦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弦高智退秦军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

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 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

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次了。咱们本国兵马已足够对付郑国,何必去麻烦人家呢?” 晋文公说:“也好,不过秦国跟我们约定,有事一起出兵,可不能不去请他。”

秦穆公正想向东扩张势力,就亲自带着兵马到了郑国。晋国的兵马驻扎在西边,秦国的兵驻扎在东边。

声势十分浩大。郑国的国君慌了神,派了个能说会道的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准得亡国了。但是郑国和秦国相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

它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要是秦国和我们讲和,以后你们有什么使者来往,经过郑国,我们还可以当个东道主接待使者,对您也没有坏处。您瞧着办吧。”

秦穆公考虑到自己的利害关系,答应跟郑国单独讲和,还派了三个将军带了两千人马,替郑国守卫北门,自己带领其余的兵马回国了。 晋国人一瞧秦军走了,都很生气。

有的主张追上去打一阵子,有的说把留在北门外的两千秦兵消灭掉。 晋文公说:“我要是没有秦君的帮助,怎么能回国呢?”他不同意攻打秦军,却想办法把郑国拉到晋国一边,订了盟约,撤兵回去了。

留在郑国的三个秦国将军听到郑国又投靠了晋国,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连忙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要求再讨伐郑国。秦穆公得到消息,虽然很不痛快,但是他不愿跟晋文公扯破脸,只好暂时忍着。

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死,他的儿子襄公即位。有人再一次劝说秦穆公讨伐郑国。

他们说:“晋国国君重耳刚死去,还没举行丧礼。趁这个机会攻打郑国,晋国决不会插手。”

留在郑国的将军也送信给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保管成功。” 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

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蹇音jiǎn)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长,还能瞒得了谁?” 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大军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孟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来干什么。 那“使臣”说:“我叫弦高。

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接着,他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

孟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郑国使臣老远地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

说罢,就灭掉滑国,回国了。 其实,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

弦高是个牛贩子。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

他看出了秦军的来意,要向郑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

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把刀枪磨擦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备。

他就老实不客气,向秦国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实在供应不起。 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

三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连夜把人马带走。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1.C;2.B;3.C;(1) 淹:停留 (2) ①以:介词,用;②以:介词,用来,让;③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④之:代词,代指“郑国”。

(3) 从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可看出,这两段文字所记载的事情应发生在烛之武退秦师之后。 参考译文: 《肴之战》 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

(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我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客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

(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词,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

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刘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

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4. “儒师”文言文中怎么翻译 【释义】①旧时泛指读书人:腐儒|儒医|老儒.②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学派:儒家|儒术|儒学.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儒 (形声.从人,需声.本义:术士)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又如:儒师;儒仙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儒rú⒈旧时指读书人:者.生.。

5. 《弦高退师》全文翻译是什么 弦高退师

原文

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日:“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淮南子 .人间训》)

译文

秦穆公派孟明发动军队袭击郑国,经过周地就往东走。郑国的商人玄高和蹇他一起商量说:“秦国的军队行军千里,又几次经过各诸侯国的土地,他们的势头一定是要袭击郑国。大凡偷袭别国的,都认为别人没有防备。如果让他们看出我们知道了他们的真情,他们一定不敢前进了。”于是假托郑伯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他们。秦国的三个将领一起商量说:“大凡袭击别人的,都认为别人不知道情况,现在郑国已经知道了,防备一定很坚固,进兵一定不会取胜。”于是调转军队返回秦国了。

6. 巧退秦兵文言文翻译 译文

秦穆公派孟盟带兵攻打郑国。过了周国以东。郑国的商人弦高和蹇他在一起商量说:"部队行军几千里,穿过多个诸侯国,他一定是来袭击郑国的。凡是偷袭其他国家的,都是以为(对方)没有防备。现在让他知道(我国)知道情势,一定不敢进攻"。于是假装奉郑伯(郑国的国君)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秦军的将领一起商量说:“凡是偷袭他国的,以为他国不知道。现在(郑国)已经知道了。守备一定很严密,进攻一定不能成功。”于是就退兵回国了。

原文

秦穆公使孟盟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①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②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淮南子·人间》

弦高是个什么样的人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弦高 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鲁售公33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当郑国君主要奖赏弦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弦高犒师智退秦军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 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次了。咱们本国兵马已足够对付郑国,何必去麻烦人家呢?” 晋文公说:“也好,不过秦国跟我们约定,有事一起出兵,可不能不去请他。” 秦穆公正想向东扩张势力,就亲自带着兵马到了郑国。晋国的兵马驻扎在西边,秦国的兵驻扎在东边。声势十分浩大。郑国的国君慌了神,派了个能说会道的烛之武 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准得亡国了。但是郑国和秦国相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要是秦国和我们讲和,以后你们有什么使者来往,经过郑国,我们还可以当个东道主接待使者,对您也没有坏处。您瞧着办吧。” 秦穆公考虑到自己的利害关系,答应跟郑国单独讲和,还派了3个将军带了2000人马,替郑国守卫北门,自己带领其余的兵马回国了。 晋国人一瞧秦军走了,都很生气。有的主张追上去打一阵子,有的说把留在北门外的2000秦兵消灭掉。 晋文公说:“我要是没有秦君的帮助,怎么能回国呢?”他不同意攻打秦军,却想办法把郑国拉到晋国一边,订了盟约,撤兵回去了。 留在郑国的三个秦国将军听到郑国又投靠了晋国,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连忙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要求再讨伐郑国。秦穆公得到消息,虽然很不痛快,但是他不愿跟晋文公扯破脸,只好暂时忍着。 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死,他的儿子襄公即位。有人再一次劝说秦穆公讨伐郑国。他们说:“晋国国君重耳刚死去,还没举行丧礼。趁这个机会攻打郑国,晋国决不会插手。” 留在郑国的将军也送信给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保管成功。” 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蹇音jiǎn)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长,还能瞒得了谁?” 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300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第2年2月,秦国的大军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孟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来干什么。 那“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接着,他献上4张熟牛皮和12头肥牛。 孟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郑国使臣老远地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说罢,就灭掉滑国,回国了。 其实,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个牛贩子。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来意,要向郑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 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把刀枪磨擦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老实不客气,向秦国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实在供应不起。 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 三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连夜把人马带走。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弦高退师 原文: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於谋日:“师行数千里,又数过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淮南子 .人间训》) 译文:秦穆公派孟明发动军队袭击郑国,经过周地就往东走。郑国的商人玄高和蹇他一起商量说:“秦国的军队行军千里,又几次经过各诸侯国的土地,他们的势头一定是要袭击郑国。大凡偷袭别国的,都认为别人没有防备。如果让他们看出我们知道了他们的真情,他们一定不敢前进了。”于是假托郑伯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他们。秦国的三个将领一起商量说:“大凡袭击别人的,都认为别人不知道情况,现在郑国已经知道了,防备一定很坚固,进兵一定不会取胜。”于是调转军队返回秦国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9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