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破虏,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角色,在《倚天屠龙记》被提及,郭靖与黄蓉的儿子。郭破虏一生跟随父母姐姐守襄阳,直至襄阳城破时,他奋力逃生后,消失于世间,屠龙刀就此下落不明。
现代金庸的小说里有很多身世可怜,坎坷成长的人物,但最可怜的当数郭破虏。郭破虏的可怜正是因为他显赫的身世名震天下的郭大侠郭靖和丐帮帮主黄蓉的独子。
和自己的两个姐姐一比,破虏好像不是郭家的人似的。大姐郭芙就不去说,二姐也甚受长辈疼爱。丐帮选帮主那一章,黄药师和杨过自天而降,杀死了霍都,黄老邪和自己的女儿女婿见面后首先就想到郭襄,拉着郭襄的手左看右看,问长问短,好不喜欢。见过了外孙女总该见见外孙吧,可怜的破虏眼巴巴的等着见见这位从未谋面的外公,但没想到人家说走就走,连正眼也没瞅郭破虏一眼,把破虏当隐形人一样。身为郭靖之子,其所到之处、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笼罩在父亲郭靖的巨大光环、背影及影响力之下;把事情做得好了功劳并非属于自己,做错了事情还要被人指指点点;最重要的是会被人拿出来与自己的父亲郭靖做对比,这是其次不过也影响不了侠义之心,英雄之名,有句话说的好,有时候低调往往并不是坏事,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即使武功再高,别人在暗处你在明处也防不得了,但有时往往遇到贵人或者是意想不到的福缘,襄阳城破,郭破虏重伤昏迷,等醒来时,周围血海尸山,父母殉城,亲朋罹难,淳朴的少年逢此大劫,不免心伤若死,行尸走肉般到处流浪。忽一日,晨钟暮鼓,惊醒了浑浑噩噩的心,郭破虏突出重围,来去几百里的路,冥冥中似指点着此后的人生,日后就进入了附近的小村庄落脚之后默默地静修等待有缘人再临化解这场武林浩劫。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用和郭芙比;就是连自己的双胞胎姐姐郭襄也比不上。郭襄出场虽晚,但是风头甚健;可爱的小郭襄赢得所有人的喜爱,在成年后更成为峨嵋派的创派祖师兼第一任掌门人;与武当派掌门人张君宝一样声名远播。但郭破虏在世时却没有任何建树;唯一让我们有可以记住的事情就是在襄阳城破的时候和父母一起殉城而亡,悄然离世。离世前似乎也没结婚,也没留下子嗣。而从小说上看,郭靖的儿女、弟子之中只有破虏跟随父母一起殉城;而其他人却全部活着离开了襄阳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阴谋。郭襄开创了峨嵋派;郭芙虽然结局不明但肯定没死,否则灭绝师太一定会提到其他人的现况。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当时除了耶律齐与郭芙两夫妇外,大小武夫妇也是平安。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江湖,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这句话说的固然是倚天屠龙中的秘密,但又何尝不是郭氏姐弟的写照呢?我相信这句话一定是有人嘱咐郭破虏在临死前当众散播出去,以便制造混乱让抵挡蒙古财团的行动继续进行下去。屠龙刀,倚天剑。嘿,好一个大侠之后!侠之大者,英风如是!
孤城无援,靖蓉夫妇二人在无后援资金到位的情况;取出最后的杀手锏——惊世巨大宝藏收藏于所铸刀剑之内,并以屠龙刀赐郭破虏。因郭公破虏沉静端宁,处事间大有父风,应已得家传降龙及九阴经商宝典,又其性刚烈、不愿遁迹江湖暴露行踪,遂携刀内秘密战死襄阳城内。后世因此流传“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江湖,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英风侠骨,万世流芳。
郭破虏殉国的时候已经30多了,
要说也成家了。可能也有孩子了。
郭芙如果有孩子也应该10几岁了吧。
但是可以肯定岁数都不大。
他们的后代带着九阴真经和桃花岛武学远走塞外是射雕三部曲的另一条暗线。
为什么呢?
他们不可能留在中原,更不可能回桃花岛。
因为蒙古人肯定是要赶尽杀绝郭靖黄蓉夫妇的后代的。
如果留在中原,武林人士反元义士肯定会找到他们的,
凭黄蓉的才智肯定也预见到自己的后代子女会卷入江湖和政治仇杀中,
黄蓉肯定不愿意自己的子女继续过这种沉重的日子。
所以,他们的后代最大的可能是远走他乡。
往哪里去呢?
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投靠华筝公主。
凭华筝公主跟郭靖的情谊一定会保护小孩子的。
丐帮势力也蛮大的,
到西域都会有丐帮势力保护孩子的。
而且郭靖在蒙古西路远征军的部下也有可能会暗中保护他们。
这条暗线最终会在倚天里有交待,
你们想想,
倚天里谁是从西域来中原的就知道了。
也许你认为华筝公主未必可靠,那以黄蓉的聪明当然也想得到。
所以郭家后人手里还有另一张王牌。
二、
倚天里说过上代中土明教就丢了圣火令,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灭了中土明教,
所以圣火令也许是到了黄裳手里。
郭靖黄蓉是唯一知道全部《九阴真经》的人,
《九阴真经》最重要的是梵语总篇,
知道这个总篇的只有郭靖黄蓉还有一灯洪七,还可能有逆练九阴的西毒。
所以,他们也可能是唯一知道圣火令在哪里的人。
那么,是不是黄裳拿走了圣火令呢?
虽然我们还无法断定中土明教的圣火令丢失的具体时间,
但是根据这段原著,
我们知道圣火令落在丐帮手里是确定无疑的。
---------
灭绝师太说道:“魔教历代教主,都以‘圣火令’作为传代、的信物, 可是到了第三十一代教主手中,天夺其魄,圣火令不知如何地竟会失落,第 三十二代、第三十三代两代教主有权无令,这教主便做得颇为勉强。
----------
--------------
原来这六枚圣火令乃当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所铸,刻着他毕生武功 精要。六枚圣火令和明教同时传入中土,向为中土明教教主的令符,年深日 久之后,中土明教已无人识得波斯文字。数十年前,圣火令为丐帮中人夺去, 辗转为波斯商贾所得,复又流入波斯明教。
-----------------
到倚天时明教是第33代教主阳顶天,
但是已经有20多年没有教主了。
所以明教的第31代教主丢失圣火令的时候,
正好应该是襄阳城破之时。
郭靖黄蓉夫妇,郭芙耶律齐夫妇,郭破虏战死襄阳之后,郭襄出家,抗元活动转入地下。
所以,圣火令就算不是黄裳拿走的,
也应该是黄蓉,耶律齐拿走的。
到此,我们推测出在神雕之后襄阳城破之前的13年里,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1,黄蓉,耶律齐从明教手里夺走了圣火令。
2,丐帮与明教之间发生过一场冲突事件。
3,黄蓉铸屠龙刀倚天剑,为襄阳城破以后中原抗元斗争做准备。
4,黄蓉为郭家后人远走西域未雨绸缪。
很多人认为黄蓉的聪明是小聪明,属于急智类,缺少深谋远虑,至此这种论调可以休矣。
明教的总教在波斯,
倚天里说圣火令后来又回到了波斯总教,
那么是谁把圣火令从中原带去西域的?
这是射雕三部曲里最令人唏嘘的暗线。
通过以上的逻辑推理,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
1,黄蓉铸造倚天剑屠龙刀使用的工具可能是明教的圣火令。
2,当郭家后人带着明教的圣火令远走西域。
3,郭家后人在西域的身份是波斯商贾。
这些结论的证据将在下面的说明中得到证实。
三、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明显的论证前提,就是中土明教为什么与丐帮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明教圣火令被丐帮抢走?
原因其实不难分析,
丐帮是抗元主力,郭靖黄蓉是事实上的中原武林盟主,
此时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武林势力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会找丐帮进行大规模江湖仇杀之类的活动,
所以导致明教与丐帮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必定是政治因素。
当郭靖黄蓉领导下的中原武林与蒙古进行襄樊大战的时候,
托雷的另一个儿子正在进行第三次西域远征。
这次远征西域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1,波斯明教投降了蒙古。
2,西征蒙古军消灭了一个在西域搞暗杀的神秘组织。关于这个组织,倚天的附录里是这样交代的。
蒙古人有三次大西征。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率领,第二次是拔都率领,第三次西征的统帅是旭烈兀。
拖雷的第七个儿子叫阿里不哥,当大哥蒙哥大汗逝世时,四哥忽必烈在
攻打中国,六哥旭烈兀在西征,他自己在老家蒙古的和林大本营留守。
四、
射雕里出现的五绝之一西毒欧阳峰是不是与洪七公在华山同归于尽之后,白陀山的武学就没有传人了?
通过上面的附录,我们得到如下几个合乎逻辑的推测。
1,“鹫巢”是白陀山总舵的另一个称呼。射雕里讲过欧阳峰是西域人士。所以地域上是一致的。
2,“山中老人”霍山是白陀山武学在西域的传人。
为了说明这个远在西域的神秘暗杀组织与白陀山武学的继承性,
我们先看看射雕里欧阳克使用的灵蛇拳的描述。
--------------
欧阳克心下焦躁:“今日不显我家传绝技,终难取胜。我自幼得叔叔教导,却胜不了老叫化一个新 收弟子,老叫化岂不是把叔叔比了下去?”斗然间挥拳打出,郭靖举手挡格,
哪知欧阳克的手臂犹似忽然没了骨头,顺势转弯,拍得一声,郭靖颈上竟是 中了一拳。
郭靖一惊,低头窜出,回身发掌,欧阳克斜步让开,还了一拳。郭靖不 敢再格,侧身闪避,哪知对方手臂忽然间就如变了一根软鞭,打出后能在空 中任意拐弯,明明见他拳头打向左方,蓦地里转弯向右,蓬的一声,又在郭 靖肩头击了一拳。郭靖防不胜防,接连吃了三拳,这三下都是十分沉重,登 时心下慌乱,不知如何应付。
洪七公叫道:“靖儿,住手,咱们就算暂且输了这一阵。”
郭靖跃出丈余,只觉身上被他击中的三处甚是疼痛,对欧阳克道:“你 果然拳法高明,手臂转弯,转得古怪。”
--------------
------------
欧阳克心中一凛:“叔叔传我这套‘灵蛇拳’时,千叮万嘱,不到生死
关头,决不可使,今日一用就被老叫化看破,如给叔叔知道了,必受重责。”
------------
前面说了,圣火令乃当年西域的神秘暗杀组织的首领-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所铸,刻着他毕生武功精要。
我们再来看看倚天里圣火令的武功描述。
------------
张无忌身形一转,向左避开。不意拍的一响,后心已被辉月使一令击中。
------------
------------
波斯三使愕然变色,辉月使双字两根圣火令急挥横扫,流云使突然连翻三个空心筋斗。张无忌不知他是何用意,心想还是避之为妙,刚向左踏开一步,眼前白光急闪,右肩已被流云使的圣火令重重击中。这一招更是匪夷所恩,事先既无半点征兆,而流云使明明是在半空中大翻筋斗,怎能忽地伸过圣火令来,击在自己肩头?
------------
所以,灵蛇拳与圣火令的武学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
到此,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合理的逻辑推测。
1,白陀山的传人拿着圣火令来到中土成为了中土明教的教主。
2,波斯明教总教投降了蒙古以后,中土明教教主又是白陀山的传人。
关于这个从西域来中土的白陀山欧阳峰的传人,我们从倚天里得知他姓石。
-----------
那虬髯的流云使将两块黑牌相互一击,铮的一声响,声音非金非玉,十分古怪,说道:“这是中土明教的圣火令,前任姓石的教主不肖,失落在外,今由我等取回。自来见圣火令如见教主,谢逊还不听令?”
------------
这就是中土明教为什么与丐帮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明教圣火令被丐帮抢走的原因。
黄蓉抢走了明教圣火令之后,为郭家后人在西域立足找到了另一张王牌。
同时,中土明教经此一战,不再对波斯明教总教言听计从了。
后来的中土明教教主都以抗元为宗旨。
但是中土明教在中原正派的心目中仍然是邪派的同义词,
被中原各大名门正派所不齿。
丐帮经抗元襄樊大战以后,大批帮中精英损失严重,从此势衰,
成为了江湖中2,3流的角色。
到了史火龙接手的丐帮,已经难以成为中原武林的领袖。
另外,《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灭了中土明教的时候,
一定与明教的代传武学乾坤大挪移等西域武学对过招式。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九阴真经》里有很多形如鬼魅的奇特武功。
黄裳的《九阴真经》上部是道教的内功心法,下部应该是介绍和破解各门各派武功的法门。
但是,从射雕里我们只知道下部写了介绍各门各派武功的练功法门,
比如九阴神抓,摧心掌之类的,
却没有任何关于破解各门各派武功的法门。
有人考证黄裳就是隐姓埋名的独孤求败,
破解各门各派的法门另外成书,名曰独孤九剑。
与射雕三部曲无关,这里不作考证。
另外,我们从郭靖的武学体系里也可以找到一些基于西域武学的武功,并且是记载在《九阴真经》里的功夫。
1,摄魂大法。
2,隔物传功。中间物体不受影响。这跟藏边五丑的武学很相近。也跟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阵相似。
但是王重阳本来就是根据《九阴真经》创造的天罡北斗阵。说到底,是西域武学体系。
3,类似与斗转星移,乾坤大挪移类的借力打力。郭靖用这个破了天罡北斗阵。
4,易筋缩骨功。
五、
下面从倚天里透露的黛丽丝和小昭的身世信息来分析射雕三部曲中关于郭家后人的暗线。
关于黛绮丝的身世
-----------
谢逊“嗯”了一声,仰头向天,出神了半晌,缓缓说道:“二十余年前, 那时明教在阳教主统领之下,好生兴旺。这日光明顶上突然来了三个波斯胡 人,手持波斯总教教主手书,谒见阳教主。信中言道,波斯总教有一位净善 使者,原是中华人氏,到波斯后久居其地,入了明教,颇建功勋,娶了波斯 女子为妻,生有一女。这位净善使者于一年前逝世,临死时心怀故土,遗命 要女儿回归中华。总教教主尊重其意,遣人将他女儿送来光明顶上,盼中上 明教善予照拂。
------------------
黛绮丝的父亲是中华人士,这说明
1,远赴西域的郭家后人中必有一个男孩。
2,这个男孩带着圣火令来到了西域,他的子孙辈成为了波斯商贾。
前面说他们去西域找华筝所在的钦察汗国,位置应该不和。
理论上,古波斯包括钦察汗国的南部和伊尔汗国的一部分。
所以,可以认为子孙辈南下去了古波斯明教总教是不矛盾的。
3,因为圣火令的原因,郭家后人称为了波斯明教的净善使者。
那么,黛绮丝如果是郭家的后人,她是否知道刀剑中隐藏的秘密呢?
根据倚天里黛绮丝走遍天涯海角寻找屠龙刀倚天剑的信息,
我们可以推论她似乎也知道刀剑的秘密。
------------
赵敏道:“我 听这老婆子在废园中说道,她走遍了天涯海角,终于向一位故人借得到了柄 宝刀,要和灭绝师太的倚天剑一斗。‘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要和倚天剑 争锋,舍屠龙刀莫属。难道她竟向你义父谢老前辈借到了屠龙刀?我适才仗 剑和她相斗,便是要逼她出刀。可是她手边又无宝刀,只叫我随她去一试。 似乎她已知屠龙刀的所在,却是无法到手。”
-----------
黛绮丝知道了屠龙刀下落以后却不急于获得屠龙刀,反而来问峨嵋派寻要倚天剑。
这与一般不知道刀剑秘密,为了得到其中一个就不遗余力的寻常江湖人士完全不同。
---------
金花婆婆见她躇踌不答,笑道:“你不肯堕了峨嵋派的威名,那也罢了。 你将倚天剑借我一用,我就解救你的同门。”
---------
既然,黛绮丝是郭家后人,她就不可能不知道郭家另一脉郭襄的事情,
所以,黛绮丝对峨嵋派的态度就表现的非常不同。
-----------
金花婆婆沉吟半晌,道:“不知道。我原想知道尊师和我到底谁强谁弱, 是以今日才到大都来。唉!灭绝师太这一圆寂,武林中少了一位高人。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峨嵋派从此衰了。”
---------- -----------
金花婆婆拉着周芷若的手,柔声道:“乖孩子,你跟着我去,婆婆不会 难为你。”
-----------
那么,黛绮丝回中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答案很明显。绝不是简单的其父临死时心怀故土,遗命要女儿回归中华。
黛绮丝刚回中原,没有任何功勋就在中土明教里位居四大法王之首的原因是什么?
黛绮丝告诉了明教第33代教主阳顶天一个秘密,那就是圣火令在波斯总教。
因为黛绮丝是波斯三圣处NV之一,有可能成为波斯总教的教主,
所以,中土明教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拿回圣火令号令教众了。
阳顶天的遗嘱是这么写的
这是黛绮丝受到不寻常待遇的原因。
我们还可以从黛绮丝的女儿小昭的身上寻找到更多的携带郭家后人基因密码的信息。
----------------------------
赵敏忽道:“张公子,有两件事我想了很久,始终不能明白,要请你指 教。”张无忌听她忽然客气起来,奇道:“甚么事?”赵敏道,“那日在绿 柳庄外,我遣人攻打令外祖、杨左使各位,是这位小昭姑娘调派人马抵挡。 当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明教教主手下一个小小丫鬟,居然也有这等能耐, 真是奇了”谢逊插口问道:“甚么明教教主?”
-------
可见小昭会排兵布阵,小昭的兵法知识绝不是西域学的,
因为书中明确写了小昭运用了阴阳五行等中土才有的阵法特征。
-----------
赵敏道:“我想请问小昭姑娘,那些奇门八卦、阴阳五行之术,是谁教 的?你小小年纪,怎地会了这一身出奇的本事?” 小昭道:“这是我家传武功,不值郡主娘娘一笑。”赵敏又问:“令尊 是谁?女儿如此了得,父母必是名闻天下的高手。”小昭道:“家父埋名隐 姓,何劳郡主动问?难道你想削我几根指头,逼问我的武功么?”
----------------------
杨逍道:“教主明鉴:文士所学的易经,和武功中的易理颇有不同。倘若小昭所学竟是她父母所传,那么她父母当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了,又怎能受蒙古官兵凌辱而死?
-----------
注意这里小昭自己说是家传的。
一个父母,爷爷奶奶都在西域长大的波斯女孩儿怎么会有家传的中原奇门八卦,阴阳五行之术呢?
而且,以见多识广从小就戎马生涯的蒙古郡主和明教光明左使来看,
小昭的父母在中原一定是名闻天下的高手。
这就说明只有14,5岁的小昭懂的知识绝不是肤浅的。
在射雕三部曲里,只有桃花岛的武学体系在这方面可以称得上天下第一,
还有谁的奇门八卦,阴阳五行比桃花岛黄老邪黄蓉的水平强?
如此多的基因特征就绝不是巧合了,
我们只能通过这些表象得到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
黛绮丝和小昭是郭家远赴西域的另一脉的后人。
我们甚至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得到相同的结论,
比如小昭跟她的外祖母一样,喜欢给情郎唱歌。
------------
小昭一双明净的眼睛凝望着他,说道:“张公子,你该当怪我才是,倘 若我不带你进来那便不会不会”说到这里,伸袖拭了拭眼泪, 过了一会,忽然破涕为笑,说道:“咱们既然出不去了,发愁也没用。我唱 个小曲儿给你听,好不好?”
--------------------
仅仅唱歌也许还没有说服力,歌词的含义倒是更然人值得回味。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
“富贵哪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于是我们不难想象,襄阳城破,残阳胜血,在通往西域的关道上,
一匹瘦马载着一个小男孩儿,伴随着几个乞丐,慷慨悲歌。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第一,郭破虏和郭襄是龙凤胎,也许是为了避免黄蓉两次都生育女儿的缘故给添加的一个情节,因此有了郭破虏角色的出现,也算是黄蓉给郭家添了一个男丁。第二,郭破虏在襄阳失守的时候,有了一个光荣的牺牲结局,同时也为宝刀屠龙在江湖上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拿着宝刀战死在襄阳的郭破虏生动展现了郭靖的忠贞性格。
第三,郭破虏存在的意义最主要的是对郭靖的补充。郭襄明显更像黄蓉的精灵古怪,侠义心肠也遗传自父亲。郭破虏最像郭靖,完全继承了他的憨厚老实,沉稳大气,忠贞爱国等品质。第四,作者对郭家男丁的忽略也说明全书对待女性角色的重视,不仅是郭芙郭襄,就连黄蓉,小龙女,李莫愁等都说明作者刻意塑造女性的恩怨情仇。也许武侠小说就是为了和现实生活对抗,因此在小说中反而没有了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情节安排。
郭破虏姐姐是郭襄郭芙,郭芙嫁给了耶律齐,郭襄因为和杨过的联系也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女侠。郭破虏性格和父亲很像,低调沉稳。黄蓉在怀他的时候正值宋国遭遇外侵,因此郭靖给儿子取名破虏,寄托了郭靖守家卫国击破虏敌的愿望。郭破虏在书中没有出现太多的描述,只有在襄阳城破的时候,交代了他的殉城。郭破虏之死在书中所这样交代的。襄阳成为孤城,没有外援,郭靖夫妇在城中铸造刀剑,把宝刀屠龙刀送给了儿子郭破虏。郭破虏性格沉稳大气有父亲风范,已经练得了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郭破虏性格刚烈在襄阳失守的时候,不愿意失败离去隐居江湖,于是拿着屠龙刀战死在襄阳城。后世因此流传着武林志尊,宝刀屠龙的美名,称赞郭破虏英风侠骨,万世流芳。襄阳殉城中似乎只有郭破虏战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的牺牲是郭靖爱国的表现,郭破虏身上显示出了郭家对宋国的贡献。
由此看来,虽然郭破虏在书中描述不多,郭破虏之死的情节却画龙点睛的揭示了郭破虏遗传家风守家卫国的高贵品质。郭破虏也是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的存在给屠龙宝刀的出现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有很多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配角,他们没有主角的光鲜,可能也不会受到那么多人喜欢,神雕侠侣中具代表的当属郭靖的儿子 郭破虏了。
单纯说郭破虏这个人,可能认识他的人真不多,但是要提到他的父母,可能在整个神雕江湖中,是无人不知的。也就是说,他是活在父母光环下的一个人物。
更可悲的是,时不时会有人拿他跟大姐和二姐作一下对比。他的大姐咱们暂且不提,毕竟郭破虏成长起来的时候,郭芙那都是奔四的人了。但是,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郭襄,凭什么要比他出彩那么多呢?
只看郭襄,她太幸运了,初出江湖就有神雕的主角杨过跟她搭戏。也因为她才有了神雕中的经典名句:"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重要的是,郭襄到四十岁时,居然还成为了开山立派的峨眉掌门人,而且整个峨眉在她的带领下,甚至都能与张三丰的武当派并驾齐驱。郭襄的声望,也因此而与张三丰并排在了一起。
当然,郭破虏他是大侠郭靖的儿子,如果说郭靖的英雄光环是他自己通过一生的不断努力去创造出来的,那么郭破虏呢?如果说他也有英雄的光环,那也是在他父亲的影响之下,别人强加给他的。
在这种特殊身份下,他个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至少那是平常普通人难以体会到的。就好比一个小学生,他的爸爸是个英雄,那他也一定在班级里表现的与众不同,平常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等等。至少,他不能让人觉得,他比父亲差太多。
其实,做人往往低调了,也是不无好处的。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也不乏低调的人,比如林朝英,她的武功甚至可能要比王重阳还要高一些,但是她却从来不爱抛头露面。所以,世界上的人也都不认识她。
郭破虏可能也是这样一种性格的人,虽然他的武功高低,我们不太清楚,但是他确实是非常低调的一个人了。但低调有低调的好处,特别是作为名人之后的子女。
襄阳城破那天,郭靖夫妇战死,郭破虏却是生存了下来的,也许这是他不抢眼的结果。金庸书中介绍,襄阳城破之日,他也跟着消失不见了。那时候的他可能也身受重伤,当他从昏厥中醒来之时,看到襄阳城破,周围一片狼藉,同时他还得知了父母战死的消息。
郭破虏虽然没有像自己的英雄父亲那样战死前线,但他也是身兼重任活下来的。我们何尝不可以理解为,他之所以低调行事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他所肩负的重任呢?如此说来,他的重要程度丝毫不比郭襄差。
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好倚天剑和屠龙刀。也就是说,屠龙刀和倚天剑流传于后世,与郭破虏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在这件事上,金庸先生并没有浪费太多的笔墨。
正是由于郭破虏的付出,才有了我们后来所看到的"武林至尊,屠龙宝刀,号令江湖,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经典;也正是由于郭破虏的努力,我们才得以在继《神雕侠侣》之后,看到了作者所缔造出的另一段江湖传奇《倚天屠龙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9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赵国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