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其顿军事体系的变化
马其顿军事体系曾经十分完善,各兵种的搭配也几近完美。
短短几十年,这个希腊北部的弹丸小国,竟然能迅速成长为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帝国军队的中坚力量,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长矛方阵——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在整个军队中占据绝对数量优势,成了亚历山大军队的主力。在他的天才指挥下,庞大的泼斯帝国被区区4万之众打得分崩离析、亡国灭种。
可惜天妒英才,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抛下了他生前所缔造的庞大帝国,赫然辞世、撒手人寰。他手下的部将,个个都对这广袤的土地虎视眈眈,纷纷各自为政、自立为王,声称继承了亚历山大的正统衣钵。西方史学家管这些自命正统的人叫“继业者”(the Successors),他们的国家理所当然就是继业者王国。
在所有继业者王国中,比较大的有塞琉古帝国、托勒密帝国和马其顿王国。这些大国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小国,为了只有毫厘之多的蝇头小利,费尽心机尔虞我诈,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权力的游戏。
在长达数十年的继业者混战中,原先的马其顿方阵为了适应长矛互戳式的战争,渐渐发生了改变。在亚历山大时期,马其顿方阵中真正作战的士兵只有前三排,后排的士兵必须等着前排的人受伤或者战死,迅速补上空缺的位置。进攻之时,马其顿方阵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大多数军队仅仅是看上一两眼便心生胆寒,不撒丫跑就已经算是“士气高昂”了,如何指望获胜?
可战争方式在不断的改变,任何时候都不会例外。
到了继业者时代,各位自称亚历山大正统的将领发现,两边都在用一模一样的马其顿方阵。原先对付其他敌人掌握的经验,到了这时候不那么灵验了。怎么办?一寸长,一寸强。只要我的长矛比你长,我就能戳到你。原来的长矛也就3米到4米的长度,为了戳到对面方阵的人,长矛渐渐长。
别的将领一看这方法挺管用,于是也纷纷跟风,加长长矛。最后原本就已经很长的长矛,变成了6米到7米的超长矛。最后所有人都学会这招了,仅仅提高长矛的长度就没有原先压倒性的优势了。继续增加矛的长度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所有的棍子其实都会略微向下弯曲,只不过长度不够显不出来罢了。如今本来就细细的长矛已经增加到了6米多,再一加长肯定向下弯得厉害,到时候枪头肯定又软又飘,根本不可能戳到人。
既然在长度上不能再做文章了,那就在密度上做做文章。原先马其顿方阵只需要前三排士兵共同作战,对面的人过来就要同时应付三个枪头。现在他们改革了,用超长矛可以让前五排士兵共同作战,对面的人冲过来就要多对付两个长矛。在希腊将领的不断改革下,这种新式的马其顿方阵最终被各继业者王国采用。打仗的时候远远望上去,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钢铁刺猬。不过这个看似无敌的大刺猬,虽然有着无比强大的正面进攻能力,却有着一个致命缺陷——灵活性太差了。
步兵产生巨大改变的同时,骑兵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在亚历山大时期,马其顿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并不是数量庞大的方阵士兵,而是作战素质堪比波斯的马其顿骑兵部队。可以这么说,虽然马其顿方阵有这无比强大的正面作战能力,但是真正决定胜败的,却是骑兵部队。
亚历山大大帝手下最精锐的骑兵称为“伙伴骑兵”,当方阵正面接敌时,很少有人会主动去碰马其顿方阵,大多数都会停滞不前。趁这个时机,马其顿的骑兵就会绕到敌军从后面,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冲击。如果将方阵看作是切菜用的砧板,那骑兵自然就是一把锋利无比的菜刀,因此这种战术就形象的称为“砧板战术”。
后世的继业者们也知晓亚历山大屡战屡胜的秘诀,于是极力模仿砧板战术。可是后世的将领们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他们对骑兵的认识不足,只是机械地抄袭亚历山大的战术动作,而忽略了骑兵的质量。在几十年的继业者战争中,各国的骑兵战斗素质不断下降,到了最后成了看起来非常美好的花瓶。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其顿的军事体系越来越偏离亚历山大的初衷,最终发展出一种以改版的马其顿方阵为核心的畸形军事体系。而马其顿王国最后一位国王珀尔修斯,敲响了马其顿方阵最后的丧钟。
二、罗马人的优势
罗马人起初采用希腊古典方阵,后来因为屡次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和蛮族作战,进行了改革。卡米卢斯将军将罗马军团按照年龄,分成了青年军、壮年军和后备军。青年军和壮年军仿效西班牙部落战士,每人携带两支标枪,冲锋前投矛一波。经过特制的标枪扎在敌人的盾牌上,根本不可能拔出来,迫使其弃盾作战。后备军则采用希腊重步兵的作战方式,持长矛和盾牌作战。
而军团采用一种更加适合复杂地形的阵势,叫做三线阵。三线阵顾名思义就是三条阵线,青年军布置在第一线,壮年军布置在第二线,后备军布置在第三线。作战时按照青年军,壮年军和后备军的顺序轮番上前,进退有序。在比较复杂的地形,军队可以灵活变动,没必要完全依赖整齐的队形。经历了改革后,罗马军团对阵大多数蛮族都是稳操胜券。
随着罗马越来越强大,军团终于染指巴尔干半岛,和马其顿王国相遇。
三、彼得那之战
罗马人迅速展开了对希腊的军事行动。于是在公元前214年和公元前200年分别爆发了两次马其顿战争。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以腓尼基合约告终,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则以马其顿的失败告终。不过两次战争均未伤到马其顿的元气,马其顿国内也一直对罗马怀恨在心。
从公元前171年开始,罗马人就不断派遣军团进攻马其顿,结果屡战屡败,我们可以看到,马其顿的军事体系即便已经发展畸形,仍然可以大概率击败罗马军团。不过上天对马其顿并不公平,罗马共和国实力强大,可以承受无数次巨大失败,并且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马其顿却只能失败一次。
公元前168年,罗马元老院命令60岁的保卢斯,前往马其顿作战。这位老将一上来就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战略思想。他利用夜色偷袭,将马其顿国王珀尔修斯赶到了彼得那。
彼得那是一个平原,有利于方阵作战。珀尔修斯在此前已经考虑得十分详尽了,然而却百密一疏。
公元前168年6月21日,罗马和马其顿的汲水人员发生冲突。马其顿方面借此机会迅速派兵突袭罗马,保卢斯也不甘示弱将军团列出,彼得那之战就这样爆发了。
起初,马其顿军队作战凌厉,攻到了距离罗马大营仅仅只有250步的距离。面对马其顿方阵,罗马人毫无还手之力,一路溃败到山坡之上。
珀尔修斯没有下令停止进攻,令骑兵追击罗马军团,而是继续用方阵推进。在推进过程中,方阵与方阵之间,因为地形崎岖不平出现巨大的空隙。已经溃败的罗马人莫名其妙地钻到了这些空隙之中,结果绕到了马其顿方阵的背后。
面对背后突然窜出的一支军队,马其顿方阵根本来不及掉头,因为方阵的机动性在改革之后变得非常差。完全不适应近距离贴身作战的马其顿士兵,被罗马军队砍成碎块。这一战,马其顿军队共有2万人被杀,1.1万人被俘。好不容易积攒的军队,顷刻之间便灰飞烟灭。
而珀尔修斯眼见大势已去,抛下自己的方阵,带着骑兵部队逃回了佩拉,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抗罗马的入侵。而曾经天下无敌的马其顿方阵,也因为此战开始被罗马方阵取代,最终消失了数百年。后来哥特人利用马其顿操典复兴了方阵,这种实用的作战方式才得以重见天日。
每当在历史圈提到马其顿方阵,就有很多人出来大骂,说这是西方的伪史。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为了向世界宣扬他们的伟大,才编制出来的一套谎言。甚至还有人说,这是什么共济会搞出来的玩意,目的是向全世界洗脑。到底有没有共济会,我真的很好奇。我们抛开各种猜测,仅以现有的史料来进行分析马其顿方阵。很多人都把马其顿方阵理解错了,认为它仅仅只是步兵玩的东西。其实马其顿方阵是一个多种兵种组合起来的混合战队。它的厉害之处到底在哪里呢?
马其顿方阵包括手持长矛的步兵,拥有坚甲策应的护卫兵,还有伙伴骑兵,甚至还有炮兵(投石机)和车盾兵……马其顿方阵最出名的地方还是它的方阵枪兵。看图片我们就知道,士兵拿着这样的长矛,身上再配带一个三脚架和一些拆卸配件。不但可以阻止对方骑兵的冲击,在队友的协助之下,还能攻守共进,行动如山。每一个人拿那么长的一个玩意,几万人组合起来,就是一座可以随时移动的城。这种长矛不但打仗时可以用,过河时也可以用,甚至还可以用来搭建攻城的阶梯……这种多功能的拆卸兵器,很像今天孩子玩的雪花片,可以组装成他们想象到的任何东西。
被称为无坚不摧的马其顿方阵和中国古代的八卦阵、鸳鸯阵、六花阵、一字长蛇阵……差不多。关键不是在于如何布置,而是在于使用这个阵法的人。难道就戚继光自己会用鸳鸯阵吗?诸葛亮真的用过八卦阵吗?历史过去了那么久,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我们今天的人能够说得清楚吗?西方的战术和东方还是有区别的。在马其顿方阵里,除了最著名的枪兵之外,还配备了大量的投掷兵。看看我们今天的体育运动里,中国人有几个重视标枪的?而古代的西方人,把标枪看得很重要。看过电视剧《斯巴达克斯》的人都知道,西方古代的战场似乎更喜欢肉搏。
其实马其顿方阵的最厉害之处还在于团队协作水平。前面有枪兵挡住对方的攻击,把对方死死咬住,然后亚历山大指挥重骑兵从侧翼或后方对敌人进行猛烈的突击。这种以奇制胜,灵活掌握战场变动性,抓住战场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才是别人复制不了的。不是马其顿方阵不厉害,而是亚历山大和拿破仑一样,都是一个军事奇才。
就凭枪兵那些长矛,那么远的距离,能穿透敌人的盔甲吗?而且那玩意儿攻坚能力也很一般啊。不要告诉我冷兵器时代打仗不穿盔甲。另外马其顿方阵里的弓兵,也是相当牛的。其实马其顿方阵很象二战时德军的钢甲战队。步兵保持强大的队形,骑兵和弓箭手随时可以出击。他们像一个大车轮一样,向敌方残酷地碾压过去。
亚历山大大帝将马其顿方阵运用得炉火纯青,打造出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马其顿方阵,主要有4个军种构成,排在最前面的是手握长矛和圆盾的重装兵,他们的任务就是组成盾牌阵和枪阵阻击敌人骑兵冲击,手握的长枪长度可以达到18英寸,相当于6米多长,长枪末端也是设置了固定装置,可以插在地面上,这样当对方骑兵冲过来的时候,可以增强长枪硬度,强大其攻击力。
排在重装步兵之后的是轻装步兵,轻装步兵有的拿着长枪和盾牌,这个长枪要稍微短一点,有的拿的短剑和盾牌,他们的灵活性要比最前列的重装步兵要灵活得多,主要负责击杀冲入马其顿方阵的敌人。排在轻装步兵之后的是散装步兵,他们最主要的武器就是标枪和弓箭。排在最后的是辅助兵,辅助兵的任务是为其他步兵提供武器和进行后勤供应。
马其顿方阵通常被称之为刺猬阵。如果地形比较平坦的话,可以稳步向前,就像一辆装甲车一样所向披靡。但马其顿方阵有其难以克服的弱点。其重装步兵要拿长6米多的长枪,又要拿圆形盾牌,这个负担是非常重的,其灵活性是非常差的,单兵作战能力受到极大限制。灵活性差导致整个马其顿方阵的侧部和背部是最大的弱点,如果敌方的骑兵突袭其侧部和背部,该方阵难以及时做出调整,很容易被敌人的骑兵给冲垮。
再者,当马其顿最前排的重装步兵被敌人冲垮之后,由于其队形很密集,纵身又不是很深,纵深大概只有16个人,轻装步兵的战斗空间受限,整个阵营很快就会被冲散。马其顿方阵只适合在平原地带作战,如何遇到了山林、峡谷,高低不平的地形,马其顿方阵很容易被别人攻破。而罗马方阵就不一样了,罗马方阵士兵与士兵之间的间隔最少在两米左右,并且士兵拿的都是盾牌和短剑,近距离搏斗更有优势。罗马方阵变阵是非常灵活的。所以最终马其顿方阵被罗马方阵淘汰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9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那些已经开棺的帝王遗体都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