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梁士彦为什么会选择谋反呢,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1 05:59:18

梁士彦为什么会选择谋反呢,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梁士彦(生卒年不详),字相如,他是北周定安乌氏(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年少时行侠仗义,不愿在州郡做官。性情刚烈果敢,喜欢评判别人的是非曲直。好读兵书,并涉猎经史。北周时凭军功拜为仪同三司。周武帝将要与北齐作战,听说梁士彦勇敢果决,便把他从扶风郡郡守提升为九曲镇将,晋位上开府,封为建威县公,北齐人对他非常畏惧。不久,调任熊州刺史。后随周武帝攻下晋州,晋位柱国,拜官使持节,晋、绛二州诸军事,晋州刺史。

周武帝回京后,齐后主高纬亲自统领六军围困晋州,梁士彦孤军死守晋州,外无援兵,军心震恐,但他仍镇定自若。齐后主调集所有精锐部队攻打,城楼全部被摧毁,城墙仅剩七八尺高。双方将士有时短兵相接,有时兵马相交冲进杀出。梁士彦看形势危急,便对将士们说:“看来今天要战死在这里了,那就让我作你们的表率吧!”于是将士们勇烈奋发,喊杀声惊天动地,无不以一当百。齐军渐渐退却。梁士彦趁机动员自己的妻妾、城中军民和儿童一道日夜抢修城防,三天就修复了城墙。

周武帝也在这时率大军赶到,齐军于是撤退到城东十余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梁士彦拜见周武帝,抚摸着周武帝的胡须,流着泪说:“我差一点儿见不到陛下了!”武帝也泪流满面。当时,周武帝认为将士们已十分疲惫,想要班师。梁士彦拉住马缰劝谏道:“现在北齐军队遁逃,军心动摇,趁着他们心理畏惧乘胜追击,一定能够大获全胜。”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大军大举进发。武帝握着梁士彦的手说:“我现在拥有晋州,是平定齐国的基地。如果不巩固晋州,事情就不好办了。

我不担心前线,只怕后方发生变故。你替我好好守住它。”等到平定齐国后,封他为郕国公,晋位上柱国、雍州主簿。周宣帝即位后,任命梁士彦为东南道行台、使持节、徐州总管、三十二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在参与陈朝的战争中,梁士彦与乌丸轨一起在吕梁擒捉了陈将吴明彻、裴忌。又率军攻下黄陵,平定了淮河以南的地方。隋高祖杨坚作相时,梁士彦改任亳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周宣帝死,其子宇文衍继位为静帝,杨坚以静帝年幼,辅立静帝,以左大丞相职衔,总揽朝政。

周相州总管尉迟迥看到杨坚有篡夺皇位的野心,发动叛乱,起兵声讨杨坚,杨坚遣兵镇压。这时朝廷任命梁士彦为行军总管,随韦孝宽出征平叛。到河阳,与叛军对峙。梁士彦命令家僮梁默等数人作为先锋,自己带部属跟随而进。大军所向披靡,乘胜追击到草桥,尉迟迥又纠合自己的部队抵抗,梁士彦率部进击,大败叛军。等到围住邺城,从北门攻入,又驰马冲开西门,放宇文忻部入城。平定尉迟迥叛乱后,梁士彦授官相州刺史。高祖猜忌他,没多久,把他调回京师。他在家闲居,无事可做。

他自恃功高,心怀怨恨,和宇文忻、刘日方等人图谋反叛。打算率领僮仆,在宗庙祭祀之前,趁高祖车驾出来之时,图谋起事。又想在蒲州起兵,攻取黄河以北的地方,拿下黎阳关,阻断河阳要道,拦截朝廷征调的布帛去做军需,招募流寇来充当兵士。他外甥裴通事先知道他们谋反的事于是上奏高祖。高祖没有宣扬这事,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想观察他的动静。梁士彦高兴地对刘日方等人说:“这是天赐良机啊!”又请求高祖让仪同薛摩儿做长史,高祖答应了他。

梁士彦后与众公卿一起朝见高祖,高祖令卫士从官列中把梁士彦、宇文忻、刘日方等抓了起来,责问他们:“你们这些人图谋反叛,怎么敢产生这种想法?”梁士彦等起初还不认罪。当时恰好薛摩儿被押到了,于是便当庭对质。薛摩儿把谋反的经过全部讲了出来,并说道:“他的二儿子梁刚流泪苦苦劝谏他不要谋反,三儿子叔谐却说‘作猛兽就要作兽中之王”梁士彦听后,脸色骤变,回头对薛摩儿说:“是你杀了我啊!”于是伏法,终年72岁。

隋文帝杀死哪些开国功臣武将

《隋书》中据编者独孤雁的不完全统计,隋文帝一朝杀死开国功臣武将有7人,虽然数量无法与朱元璋相比,但已经超过汉高祖刘邦了,而且这7个人的身份地位在隋初都是非同小可的。下面按7个人被杀的时间顺序,简单介绍一下。
开皇五年(585年),郢国公王谊因”言论丑恶,胡僧告之,公卿奏谊大逆不道,罪当死“,隋文帝还假惺惺在群臣面前说清,后念在两人曾是同学的关系,将其赐死于家。王谊对隋朝的建立是立有大功的,当年杨坚矫诏辅政时,地方上掀起三股叛乱,王谊坚定站在老同学杨坚一边,并率军平定司马消难的叛乱。
开皇六年(586年),郕国公梁士彦、英国公宇文忻、舒国公刘昉以谋反的罪名被杀。以上三人在隋文帝称帝过程中都曾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刘昉,正因为他的暗箱操作,杨坚才有机会矫诏辅政,梁士彦、宇文忻在平定地方叛乱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隋文帝称帝后,三人均不被重要,难免有所怨言,后被人揭发,定为谋反罪处死。
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的老同学、开国武将元谐被人告发,隋文帝不辨真伪,直接将其处死。元谐“少与高祖(杨坚)同受业于国子,甚相友爱”,少年时建立的友情,没能抵过权力带来的猜忌,元谐以及他的亲朋故旧被一并“伏诛,籍没其家”。
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朝”四贵“之一的虞庆则在平定岭南的叛乱后,派部属回京汇报工作,不料部属竟然举报其谋反,隋文帝二话不说,直接把虞庆则处死。王谊、刘昉等人在北周年间与杨坚既是故交,同时几个人的身份地位相差不大。而虞庆则不同,他完全是杨坚的亲信党羽,积极推动杨坚称帝。隋朝建立后,虞庆则曾担任宰相,并在瓦解突厥上立下功劳,但他最终依然躲不过被诛杀的命运。
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朝名将史万岁因在言语上得罪隋文帝,结果惨死在朝堂之上,史书称”死之日,天下士庶闻者,识与不识,莫不冤惜“。史万岁是隋文帝杀死的开国武将中名气最大,影响最大的。史万岁参与平定河北的叛乱,大破突厥,平定江南,为隋朝的建立、统一、巩固立下赫赫战功。史万岁死后,隋文帝就有些后悔,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下诏说史万岁“多受金银”、“怀诈要功”。
按照这些功臣武将的出身、死因等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王谊、梁士彦、宇文忻、刘昉、元谐。他们是隋文帝的同学故交,在北周年间,他们的身份地位大致相同。隋文帝通过不光彩的方式取得皇位,因此对这些人格外防范,这有点像赵匡胤,通过兵变取得皇位,因此对武将不信任。而隋文帝在这些故交的支持下,取得皇位,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交往过密,有所图谋。
第二类,虞庆则。从表面上看,虞庆则的死有些戏剧性,是因为他的内弟与自己的宠妾通奸,然后被内弟告发的。但事实上,此时有些“功高震主”的虞庆则已经完全失去杨坚的信任,因此他的死也就不出意外了。第三类,史万岁。隋文帝晚年,性情变得刻薄,喜怒无常,经常以严刑待人。性情耿直的史万岁无意之中触怒隋文帝,加上杨素的诬陷,最终导致一代名将的冤死。

隋朝开国帝王杨坚,为何没有像刘邦、朱元璋大杀功臣,还将功臣视为国宝?

因为刘邦和朱元璋害害怕这些功臣会在自己做坐定江山之后,成为内部的威胁。而隋朝开国帝王杨坚并不是没有杀功臣,只是杨坚登基皇位比较快,而一些大臣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帮他谋划出让人瞩目的攻击,所以如果被杨坚杀掉的话,也不会有什么人注意到的。并且还有很多小人帮助杨坚登基,所以被杨坚杀掉的话,大家也只是会觉得大快人心,并没有放在心上,最终逐渐忘记。

其实杨坚杀害功臣的时候,所牵连的各方势力会比较小,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子,在杀胡惟庸、蓝玉的时候,就要牵连到上万人。还有杨坚认为可以不杀掉的功臣,基本上都是会保留他们的性命的,只是会去将他们的大权削掉而已。

还有杨坚非常的在意自己的历史名声。曾经杨坚说过“去年杀虞庆则,今兹斩王世积,如更诛颎,天下其谓我何!”杨坚之所以没有将高熲直接杀掉的原因,其实就是在顾忌大家的评论,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历史名声。

总体上来说,协助杨坚登上皇位开国功臣,他们在历史上的功绩并不怎么显赫的,所以人们都不怎么认识他们,并且还有一些只是搞权谋的小人。而杨坚在除掉功臣的时候,选择的方式也是比较低调的,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杨坚并没有杀害功臣。其实只是这些事情不被人们所知道罢了。隋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是比较短暂的,人们对于它的关注,也就只是建立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8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