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扶余国出现于什么时候简介其历史发展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1 05:21:38

扶余国出现于什么时候简介其历史发展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一说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称是“亡人”。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东胡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东北南部的貊族开始大迁移。一部分南迁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北移与濊族接近。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东北南部为古商族(汉族)系;东北西部为东胡族系;东北东部为肃慎族系;东北中部为濊貊族系。《长春县志》记载这一时期的长春古族多以肃慎族为主。据专家的考证,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春地区人口约有3万左右。古代长春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先后有肃慎族(肃慎南支)、扶余族、高句丽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长春地区从原来的单民族聚居区,发展为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史籍《后汉书·东沃且传》、《三国志·沿传》都记载当时在长春一带濊族等多个民族活动的情况。

西汉初年,扶余人成为长春地区的主体居民。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史称扶余国。其前期和后期的王城就在今吉林市和长春市农安县一带。扶余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东汉末年,扶余王城共有3万户,总人口约20万。

扶余国的都城是扶余王城,扶余族所建,吉林市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之一。扶余王城是木栅城。城市形状是圆形。扶余王城分前期和后期。前期王城在吉林市,后期王城在长春市农安县。西晋以后扶余国势衰落。公元285年西部鲜卑族入侵,扶余王自杀,扶余国第一次灭国。第二年晋武帝派兵帮助复国。公元346年扶余王城由喜都迁到农安。470年南部高句丽族入侵,破城54座,村落1400个。493年,北部勿吉族(满族先民一支)入侵,扶余王逃到高句丽,其国灭亡。扶余建国600多年。农安一带为高句丽所占领,又统治了200多年。到了唐朝时期,为防唐朝征讨,高句丽沿辽河南起营口,北至农安修筑了一道长长的土垒,史称千里长城。

北魏至唐初,东北东南部为高句丽疆域,原来的扶余故都为高句丽的扶余府。668年,唐破高句丽,这时属唐的河北道。由渤海都督府管辖。713年,肃慎族的后裔粟末靺鞨在其首领大祚荣的率领下,建立了渤海国,并设5京15府62州,在原扶余都城所在地设立扶余府(一度又称为书山府、隆州府),定为国都,其下辖有扶州、仙州。后迁都“敖东城”,但扶余府仍为渤海国文化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总人口已近50多万。

925年,居住在东北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女真族强大起来,首领耶律阿保机率兵征渤海,四月围扶余府,次年春攻下扶余府。传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回师扶余时病故。当时城内上空出现飞升的黄龙,辽遂将扶余府改为黄龙府,并建有佛塔一座。辽国分上、中、西、南、东京等5个道,上京辖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为政治中心。而黄龙府属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统5州(益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3县(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是辽的政治军事重地。

在军事上,黄龙府郡部署司统领信州(今吉林怀德县秦家屯古城)彭圣军书度使、宪州(今农安靠山乡广元店古城)怀氏军节度使、祥州(今农安万金塔乡万金塔古城)瑞圣军节度使、益州(今农安县小城子乡小城于古城)观察使、威州(今农安县三宝乡小城子古城)刺史。这些军队都驻在黄龙府附近。

黄龙府是辽金的名城。南宋名将岳飞曾誓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岳飞所说的黄龙府,就是今天的农安古城。

黄龙府是各族人民聚居之地。由于辽代移民的结果,这一带不但居住着契丹人、渤海人(和女真同族,满族先民)、女真人、汉人,而且还有铁骊、兀惹、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在黄龙府辽圣宗时代(983-1030年)修建的佛塔至今犹存。塔高43米,中实、砖造、密檐式,8角13层。年久经浸蚀,塔基破坏,但仍未倒塌,说明辽代劳动人民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才能。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1953年国家曾拨款修复到10层,在修复的过程中,于塔的上部中心一小砖室中,发现银佛2件,以及木制圆骨灰盒、骨灰布包(内有舍利子)、瓷香炉、瓷香盒、银质小圆盘、银质单线刻划的银牌佛缘各一件。1983年由国家拨款,将古塔修复如初。如今塔身每层都塑有狮子、麒麟等瑞兽,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层各檐角都挂有风铃,一遇风雨锵锵铮铮,金铁皆鸣。

1114年9月,女真各部不堪辽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率兵攻下黄龙府。在攻打黄龙府的战斗中,女真大将完颜娄室立下了卓越功勋、他首先断绝了辽兵外援,控制交通要冲,并乘风纵火,督军力战,火燃战靴至足而不知,一举攻下这座军事重镇。完颜娄室是长春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它的家族墓地遗址至今还留在长春东南的净月潭山南坡上,是吉林省重要的金代遗迹之一。

完颜娄室从古至今引起学者的关注。据《金史》、《柳边纪略》记载:因完颜娄室攻克黄龙府有功,被封为黄龙府万户。以后,他又擒获了辽国天祚帝,战功显赫。1130年,完颜娄室病故于军中,终年53岁。金太宗亲自派队护送完颜娄室灵柩,归葬于黄龙府东南的奥吉里,即今石碑岭。

金国攻克黄龙府后,改黄龙府为济州,置利涉军节度使。金之所以把黄龙府改为济州,是因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兵南渡混同江(今松花江)时,水深无舟,便命一人在前探导,乘赫白马渡水,后续兵马按他鞭子所指的方向而行,水深仅及马腹,全军顺利过江攻入黄龙府。后来,使人测所渡之处,水深不得其底,大军无船而顺利涉过,乃是天意,正合“济州”,“涉利军’之意,后改为隆州。金末,蒙古族兴起,金为加强东北的军事力量,于1140年,将隆州升为隆安府,这里又成为金王朝北方的军事重镇。辽金这两个北方民族的国家,都曾经进入中原,用兵于长城以南甚至长江流域。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虽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居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

此后蒙古日益强大,攻占宽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攻下来,蒙元由于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认为这里是景教的不详之地,才会久攻不下,遂下令将宽城子城墙拆毁,百姓迁移到辽阳和中原等地,这座千年古都变为一片废墟,又将废墟挖地三尺,夷为平地,所以今天几乎上找不到这座古城的任何痕迹,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点留下一点残存的遗迹。

1234年,蒙古族灭亡了金帝国,后来统一中国,成为元帝国。在元帝国统治期间,长春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治所在隆安府。蒙古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以后,元帝国力量的主要残部,败退到东北。

明洪武20年(1387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率师20万北伐”。同年六月,由于纳哈出的投降而结束了这场战争。“初,纳哈出兵分为三营:一曰榆林深处,一曰养鹅庄,一曰龙安一秃河。”其中的“龙安”即今农安,“一秃河”即伊通河。当时投降的纳哈出部下20余万人,“羊马驴驼辎重亘百余里”。

平定东北以后的明帝国,设立奴儿干都司,在长春地区设置了隶属奴儿干都司的亦东河卫和亦速河卫,地址就是现在的伊通河和饮马河流域。

明帝国虽然在长春附近设立了军政机构,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民族居住状况。从12世纪蒙古族由西北向东南移居开始,直到18世纪中叶为止,除去蒙古部族之间的争夺之外,一直是蒙古族游牧的地方。

当满族势力在东北兴起时,蒙古族郭尔罗斯部的一支就在1633年投降了后金并参加了反明战争,因此其部族的首领在1636年被封为札萨克辅国公。所以在长春设治以前,这里是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辅国公的封地。

清军于1644年入关以后,着手修筑东北的柳条边(简称柳边或称柳条边墙、条子边等)。这里所说的柳条边墙是指在边墙外有沟,引满了水,以阻止行人私自入边。边墙高3尺,宽3尺。墙上栽种3行柳树,以阻行人,因此称之为柳条边或柳边、边墙。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分。老边建于清初(顺治年间),曾在辽河流域修筑了一条东起凤凰城,经开原到山海关的边墙,全长1900余里,名为“盛京边墙”。因其修筑时间较早,也叫老边。新边是指吉林省境内的柳条边。据《盛京通志》记载:“东自吉林北界,西抵开原县威远堡边门,长690余里,遮罗奉天北境,插柳结绳,以定内外之柳条边,亦名新边。”

“老边”自东向西设边门16个。“新边”自南向北设边门4个。它主要指布尔图库边门、克尔素边门、伊通河边门、法特哈边门。

除边门以外,还随边墙的走向设有许多边台。新边的头合在今吉林地区舒兰县法持乡东10里处的头台村,而法特哈门是二台,以松花江为天然屏障,过江后在长春地区九台县境内接着是三台、四台(今上河湾镇四台村)、五台(今上河湾镇五台村)、六台(今六台乡六台村)、七台(城子街七台村)、八台(今苇子沟乡腰八台附近)、下九台(今九台镇)。清朝对新边采取从一台排到十台,然后再重复从一台排到九台,称上十台、下九台。饮马河台也叫头台,在今放牛沟乡荆家村饮马河头台屯。二台在今放牛沟乡腰站村二台屯。在九台县境内共有边台达9处,全长262华里。

从九台县放牛沟乡任家屯村北双项子向西南走去,柳条边就出了九台县境,进入长春郊区三道镇四合村东南盛家岗子和双阳区泉眼乡岗子村后屯交界处。这是进入长春市郊的一个边台(后台屯),向南一华里到西边屯、净月乡小河台(第二个边台)。过幸福乡的靠边吴屯、新立城乡的靠边孙、靠边王到邢家台径直向南进入今新立城水库。在乐山乡同永春乡交界点的东面(今新立城水库内)向西南转向处,即新边的伊通边门旧址。在长春郊区范围内有柳条边的一个边门——伊通边门、三个边合、全长80华里。总计柳条边在长春地区为342华里,路经九台县、双阳县和长春市。清代柳条边每个边台设台丁150名至200名,台厂是“由汉人入籍人充之,种地免税”,俗称“边台人”。边台并不像墩台与烽火台一类的土台子,而是柳条边区域性的行政管理机构驻地。经过修筑清代的柳条边,进一步明确了的长春市,以及农安、德惠和九台币的部分乡镇都处于边外(新边以西),是属于郭尔罗斯前旗的土地。

清军入关并在北京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以后,为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抗,从顺治朝开始就不断有一批批“罪犯”及其家属被流放到东北。当时流放的地点很多,其中也包括了柳条边沿边的各个门、台。旧志中有:“有流人居边门,父子葺破屋以栖,尝大雪,老者僵卧,其子晕绝尸旁……询所苦,知初从关内来者。”由此可知300多年前就有清代人流入到这里。但在清初,流入还是比较少的。

到了康熙朝,郑成功的继承者遭到清帝国的镇压,以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的叛乱,也被平定了。因此,就有了大批的“反叛”官员、军人及其家属、近亲,被押送到东北。其中包括闽、浙、鲁等沿海省份和慎、黔、湘、桂、粤等省的民人。

明清交替之际,沙俄势力达到了黑龙江上游的中国边境地区。在平定“三藩”之后的1682年春,康熙皇帝东巡到达船厂和大乌喇虞村等地,开始策划反击侵略者的边境战争。

1683年春天,康熙皇帝下令考察辽河的航运办法,派遣“吉林宁古塔副都统瓦礼祜等,自伊屯口至伊屯门、伊尔门河口,验视水势。到迫使侵略者签订尼布越条约为止的几年中,伊通河上的航运相当繁忙。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通过这条水道,运往雅克萨前线。对于这场战争的胜利,沿线居民,流人出身的水手和造船工匠,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辽东的历史

1.东北的历史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尚书·禹贡》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

其中分冀州东北是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

东胡为东北重要的古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最早见于《山海经》东胡在大泽(呼伦湖)东,夷人在东胡东;

东胡以戎族为主体发展起来,发展为山戎、东胡、鲜卑、乌洛侯、室韦、契丹、蒙古各族。

元末元顺帝(元惠宗)回到东北祖先之地:东北的岭北行省东部和辽阳行省是元朝大本营;

他的后代达延汗1470年又重新在东北察哈尔建立北元中心,元朝设立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东部,统辖东北全境。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

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扩展资料:

东北古代为女真族,近代为清朝,对于 *** 来说东三省历史相对较短。但在近代也出现很多名人,左右着中国历史。尤其清朝的康熙盛世时期,中国四方一片繁荣。

代表人物: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多尔衮,康熙,乾隆,雍正,刘墉,和绅,张作霖,张学良, 曹雪芹,高鄂,冯仲云,赵尚志,吴克仁等等。

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重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 *** 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

2.高句丽的历史 高句丽与中国的关系,或许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带过,其实高句丽的战略意图还是很清楚的。打开地图,高句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敌:西面为汉辽东、玄菟〔注:第二玄菟郡〕二郡,南为乐浪、带方二郡,北面是夫余,东边有沃沮。因此,除了对周边小邦和夫余、沃沮进行吞并、打击外,对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时战时和的态度,但中心是围绕着蚕食、兼并上述四郡进行的。一旦中原王朝强大时采取称臣纳贡的恭顺态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国家分裂,即乘机入寇侵掠,以收渔人之利。中间虽几经反复,有几次还因受到中原或地方朝廷的报复性讨伐而几乎亡国,但在五世纪初还是完全达到了其战略目标:上述四郡先后入其囊中,夫余等也先后征服,西至辽河,东、北已无强敌,东南与百济、新罗接壤。其后鉴于北魏已兴,向中原内地进取的可能性不大,长寿王于427年从丸都城迁都平壤,致力于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以打击百济、新罗为主;对中国则以辽河为界,采取守势。当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后,高句丽以其倔强,击败了隋炀帝大军的进讨。后来又与唐朝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战争,最后终于在内部分裂,外部强敌压境的局面下灭亡。

1、高句丽与东汉:打打停停

2、高句丽与公孙氏:远交近攻

3、高句丽与曹魏:毋丘东征

4、高句丽与前燕:千钧压顶

5、高句丽与后燕:攫取辽东

6、高句丽与南北朝:封贡不绝

7、高句丽与隋朝:炀帝三征

8、高句丽与唐朝:最终败亡

上面1-8是标题,全文内容太长超过百度的限制,没法发出来,你要有兴趣的话可以直接问我要。

3.东北三省的历史 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

称“关东”,清朝时期至今也称之为东三省。事实上在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设置行省之前,虽然是将军辖地,但“东三省”就已经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比如《清高宗实录》中记载:“定简放东三省副都统城守尉例。论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向因风俗淳朴,地方宁谧,是以三省旗员皆放本处之人,即副都统、城守尉大员亦有简放本处者……”例嘉庆《大清会典》中明确指出:“留都曰盛京,其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龙江,是为东三省。”嘉庆时西清所撰《黑龙江外纪》一书中也称:“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可见在清朝前期,即使还未设省,就已称呼东北地区为“东三省”了。到清末,“东三省”这一用语更加普遍,比如1885年曹廷杰所著《东三省舆地图说》、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

1907年,东北改制,清廷正式将原属将军辖地的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设为行省,各省任命巡抚,并置东三省总督一员。至此东三省成为正式名称,同时也称之为东省地区。尽管后来有东四省、东北九省、东北四省区等说法,但“东三省”或“东北三省”是最流行的,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契丹,女真,汉族,蒙古等中华民族同胞自古繁衍生息于此,民族团结和睦。

东北三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华北是东北的腹地,有京、津等大都市,我国原来的东北三省是: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包括内蒙古蒙东地区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

舜帝(约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把中国分为十二州,闾山被封为东北幽州的镇山即北镇。

公元前11世纪,箕子在辽西建立箕子侯国(即箕子朝鲜),为周王册封。周朝典籍明确记载“肃慎吾北土也”表明中原与东北的关系即东北就是周朝的北土。

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破东胡,开辟辽东。

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河因此而得名。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遂亡。秦在东北地区设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公元前2世纪,扶余国建立。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国。

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燕王,建乎府于龙城(今朝阳市),史称前燕。

668年,唐朝灭高句丽统一了东北全境。

698年,满族先祖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渤海国。

713年,渤海国接受唐朝册封。

926年,辽国灭渤海国统一东北全境。

1287年,元朝设置辽阳行中书省,统辖东北全境

1371年,明朝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后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

1409年,明朝在今俄罗斯境内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

1616年,后金(后改为清)政权建立。

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满洲是民族绝非地名!)

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中国。

1689年,清朝击退沙俄侵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沙俄侵占黑龙江以北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开始。

1906年,成立“满铁”。

1928年,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刺。

1928年,东北易帜,张学良名义归顺南京国民 *** 。

1931年,柳条湖事件。发生九一八事变。

1932年,伪满洲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粉墨登场。改长春为“新京”。

1934年,溥仪即位伪满洲国皇帝

1945年,苏军进入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日本投降,伪满洲国灭亡,东北光复,伪满“皇宫”的所在地被命名为光复路。国共同时进入东北。

1946年,四平保卫战

1948年,辽沈战役,东北三省全面解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4-1957年,北方工业基地形成。

4.有没有人知道关于辽宁的历史 越详细越好 谢谢了 辽宁省,简称"辽"。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始由奉天省改称辽字省,取辽河水域永远安宁之意。现辽宁省的建制是根据一九五四年六月中央人民 *** 的决定,由辽东、辽西二省合并,取历史上旧称于同年八月设置的。

辽宁历史悠久。根据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等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证明在原始社会的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辽宁地区繁衍生息。沈阳新乐文化遗址的发现,反映出早在六、七万年前,辽宁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据文献记载,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有华夏、肃慎、东胡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武王伐纣,肃慎曾遣使入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郡、县的行政区划建置。燕国开拓辽河流域,即置辽东、辽西郡,并筑长城至辽东,这时出现了襄平 (今辽阳)这样初具规模的古老城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全面设置郡县,辽宁因袭辽东、辽西郡。西汉时起设置幽州刺史部,直至三国,辽宁地区均属幽州。西汉在辽东、辽西、右北平郡的管辖下,置二十九个县邑。东汉时属玄菟郡、昌黎郡,并增设辽东属国分领县邑,三国(魏)时废辽东属国,仍置玄菟、昌黎二郡。西晋析幽州在辽宁境置平州,分领郡县不变。魏晋之际曾一度出现以襄平为据点的公孙氏割据势力。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前秦、后燕先后割据辽东,均置平州统领郡县。北燕建都龙城(今朝阳),这时高句丽割据辽河以东。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改平州为营州,统领辽东、昌黎、建德、营丘诸郡。隋时期在辽河以西置柳城、辽东、燕郡。

唐高宗总章元年 (公元六六八年)平定高丽后,置安东都护府,辖新城、辽东城、建安诸都督府,西部置营州,均属河北道。辽代属东京、中京道;金代属东京、成平、北京路。在辽、金时辽阳均为 “ 五京"之一的东京。元代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辖辽阳、沈阳、广宁府路和咸平府。明代属山东省的辽东都指挥使司,辖二十五卫。清代为盛京,辖奉天、锦州、承德府及所属县邑。一九0七年改盛京为奉天省。一九二九年改称辽宁省。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被划分成奉天、锦州、安东三省。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 *** 统治时期,划分为辽宁、辽北、安东三省及沈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在东北人民 *** 的领导下,设置辽东、辽西二省和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五个大区直辖市。一九五四年六月,辽东、辽西二省合并,八月正式成立辽宁省,迄今。一九五六年将原热河省东部朝阳等六个县划归辽宁;一九六九年又将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并入辽宁;一九七九年七月昭盟又划归内蒙。

/gk/200509/376920050921.

5.振兴东北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燕国在今辽东半岛一带设辽东郡(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秦汉魏晋因之。隋代辽东郡治移至通定镇(今辽宁新民东北)。元代于至元四年(1267年)设辽东路,治所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治辽阳(今属辽宁)。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段,人们就用“辽东”来称呼东北地区。因此,著名学者、作家、报人曹聚仁先生《万里行记》说:“古代的东北,乃辽河流域的东北。”

明朝一般用“辽东”一词指称东北,自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起,“关东”一词才逐渐被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建山海关城堡一座,山海关扼东北与中原之咽喉,东北一带因此被称为“关东”。山海关以内,俗称“关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分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此为“东三省”名称之始。

6.唐朝辽东是什么地方 唐代裴矩、温彦博等大臣提出“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卷61)以历史上中原王朝对此地区的直接统辖为依据,坚持大同江流域为中国领土,要求恢复中原王朝对这里的直接管辖。“辽东”的地理范围包括朝鲜半岛北部,特别是大同江流域,反映出唐朝人对中国疆域的认识。唐以前的历史事实证明,唐人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高句丽人对“辽东”内涵的认同,反映出高句丽人对中国的向心力。以“辽东”指称朝鲜半岛北部的说法在中原地区和高句丽国内的通行,恰是大同江流域古代为中国领土、高句丽民族是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一个有力证据。

由此可见唐朝“辽东"指朝鲜半岛北部大同江流域即当时高句丽地区

7.三国时期辽东有多少人口 三国时辽东地区,广义上说应为四郡: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大致范围相当于现在辽宁、吉林部分、朝鲜北部)周围有高句骊、东部鲜卑等少数民族政权。四郡地广人稀,汉末,当中原逐鹿的时侯,这里相对平静。一些中原士庶如管宁、邴原等相当一部分人,陆续到辽东避难。

四郡中辽东郡尤为突出,当时太守公孙度,曾阻绝汉使自兼乐浪一郡,实际上,他已控制四郡之地。公孙度祖籍襄平(今辽阳),此人能征善战,多年中东征高句骊,西伐乌桓,逐渐地成为辽东地区的实权派。至魏太和二年,(228年)其孙公孙渊,从掌权多年的叔父公孙恭手中夺取政权,从此公孙渊主政辽东。他为了壮大割据势力,奉行着游移孙、曹间,从中渔利的策略。孰不知,这将为以后的辽东,埋下灾难的深渊。

司马懿在襄平的残酷杀戮,公孙氏用以捍卫边疆的中坚力量同时被催毁,还有,避居辽东的中原士庶或后代,也被遣返故里,另外,郡民也多有流亡至少数民族地区。人口锐减,结果造成边防空虚,辽东与中原的重心将出现偏离。

其后数十年间,辽东地区人口骤减,从一些统计资料可以说明。《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141年)辽东郡,六万四千一百五十八户、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人;玄菟郡,一千五百九十四户、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三人、乐浪郡,六万一千四百九十二户、二十五万七千零五十人,三郡合计,共有十二万七千二百四十四户,三十八万一千九百二十七人,这还是未完全统计。《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平定辽东,景初二年,(238年)接收四万户,三十余万人。这里应有未统计的乐浪、带方人口数字,可见一个世纪中人口相差无几。《晋书·地理志》记载:晋太康元年,(280年)辽东郡五千四百户;玄菟郡三千三百户;乐浪郡三千七百户;带方郡四千九百户,四郡合计一万七千三百户,估计人口约在十万多左右。

在这四十二年间,人口减少为不足原来的一半,可想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辽东,人为的制造了地域隔阂,显著拉开了与中原文化的距离。这不能不说,与公孙渊谋反和司马懿杀戮有关。这种历史的倒退,为以后辽东地区的频繁扰乱,埋下了隐患。

扶余国的研究进展

索离国,也称为北夷索离国,为古代东北小国,是濊貊人的北支索离族人建立的。
在古代夫余祖先神话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在夫余旧部称王的解慕漱。最早记载解慕漱传说的现存典籍,是高丽文人金富轼(1075-1045年)编撰的《三国史记·高句骊纪》,其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先是扶余王解夫娄,无子,祭山川求嗣。……后其相阿兰弗曰:“日者天降我曰:‘将使吾子孙立国于此,汝其避之东海之滨,有地号曰迩叶原,土壤膏腹,宜五谷,可都也。”阿兰弗遂劝王移都于彼国,号东扶余。其旧都有人,不知所从来,自称天帝子解慕漱来都焉。  《三国史记》是朝鲜现存的第一部古代正史,作者在追求高句丽祖先传说时涉及到了夫余王解慕漱。除此之外,高丽文人李奎极的文集《东国李相国》集中有《东明王篇》,也讲述了有关解慕漱的传说。《朝鲜王朝实录》是朝鲜史官从1413年开始编撰的古代最大规模的史书,其中郑麟趾等编的《世宗实录》成书于1454年。该书把以前有关夫余的神话加以综合,解慕漱传说的情节更加丰富。以上几部文献所记载的解慕漱传说大同小异,主要情节一致,只是《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中解慕漱作海慕漱。这几部文献在记载夫余王解慕漱传说的同时,还收录了高句丽始兴之王朱蒙(又称东明)的故事。有关朱蒙的传说,可以和中国古代几部典籍的记载相印证,如《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所引《魏略》、《后汉书·东夷列传》、《魏书·高句丽传》。中国和朝鲜古代典籍有关朱蒙的传说是基本一致的,保持了它的原始风貌。解慕漱是在原夫余王远徙迪叶原、即今俄罗斯东部沿海州之后在夫余旧都称王。《三国史记·高句骊纪》称他“不知所从来,自称天帝子”。《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则称:“于旧都,解慕漱为天帝子来都”。解慕漱来历不明,至于称他为天帝之子,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的真实身份,也是对这位夫余王的神化。
瑕丘仲“不知所从来”,由此推断,他是从外地迁徙到夫余,而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考之于史书,这种猜测可以得到证实。《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写道:今夫余库有玉璧、硅、珊数代之物,传世以为宝,者老言先代之所踢也。其印文言“涉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涉,盖本涉貉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以也。  夫余香老自称亡人,暗示东扶余的流亡处境。(区别两种扶余,这里指的是东扶余)
瑕丘仲则是扶余国的一个名驿使,发音也与解慕漱截然不同。“慕漱“和“丘仲“的发音完全不一样。
瑕丘仲者,宁人也(指黑龙江“宁古塔”人,亦说是青海西宁人)。卖药于宁百余年,人以为寿类。地动舍坏,仲及里中数十家屋临水,皆败。  仲死,民人取仲尸,弃水中,收其药卖之。仲披裘而从,诣之取药,弃仲者惧,叩头求哀。仲曰:“恨汝使人知我耳,吾去矣。”后为夫馀胡王驿使,复来至宁。北方谓之请仙人焉:瑕丘通玄,诵脱其迹。人死亦死,泛焉言惜。遨步观化,岂劳胡驿!苟不靓本,谁知其请!  剔除这个传说的虚妄成分,它所披露的基本事实还是比较清楚的:瑕丘仲是宁地人,以卖药为生。家乡遭遇地震后,他流落到遥远的东北,当了夫余王的驿使,后来再次回家乡探望。北方流人瑕丘仲当了夫余王的驿使,是刘向得到的传闻,并把它记录下来。文中有“遨步观化。岂劳胡驿”之语,意思是说瑕丘仲既然成仙得道,能够云游四方,游观天地变化,哪肯辛辛苦苦做个胡人驿使。如不洞察本源,谁知他是珠光宝气。刘向是把这个传说的现实成分和虚妄因素混淆在一起,所以会有上面的疑问。瑕丘,本是地名。《礼记·檀弓上》有“公叔文子升于瑕丘”的记载。瑕丘后来又成为姓氏。《姓氏辩证》卷十二引《风俗通义》称:“鲁桓公庶子食采瑕丘,子孙氏焉,汉有瑕丘申阳。”瑕丘氏传说是春秋时期鲁桓公的后代,原本姬姓,因食采瑕丘而得姓。汉代有瑕丘申阳,而当了夫余王驿使的流人瑕丘仲,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二,他的名字已经标出这一点。
《三国志·夫余传》载的是“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明显是在高句丽的北方,挹娄的西方,即吉林省中部吉林市一带,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帽儿山古墓群为证。位于半岛地区纯属猜测,无考古学依据。有大型遗址么?  即便按照《三国史记》的记载,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朱蒙部从夫余分离出来也应该早于这个时间,因为朱蒙部扩展势力需要时间。如果东夫余是从“北夫余”中分离出来的,时间上也应该早于公元前37年很多年,所以什么285年分裂一类的都是没有根据的。  李健才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好太王征夫余征的就是吉林市一带的夫余,北夫余就是东夫余。吉林市一带有高句丽遗迹,什么时候征服的?必须有个说法,夫余的地盘不经过战争怎么会到了高句丽手里?  夫余王世系中国史书没有记载,网上能查到的都是韩国方面提供的,很可疑。韩国方面能找到也就是《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这两本,记的是传说还是信史很值得怀疑。  沃沮(东沃沮)是东沃沮,夫余是夫余。夫余人干的事中国史书会记在夫余账上,不会记在沃沮账上,否则不是合格的史学家。沃沮人干的事记在夫余账上,这是中国史书不会存在的。   解夫娄之迁迦叶原也,托之国相阿难弗之梦,迦叶、阿难皆是佛名,是时佛书犹未入中国,而犹云尔者,亦犹檀君之托桓雄也,是亦不足深究矣。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五四盎叶记则直接断言,夫娄率部东迁迦叶原为东夫余的传说/是后世僧徒伪撰。认为朝鲜古籍中有关东夫余的记载多不可靠。这也是现在中国学者中流行的观点。因而才将北夫余、东夫余都视为夫余的别称。
东夫余即西迁夫余之东的夫余,亦即以夫余前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  东夫余之名,始见于414 年建立的《好太王碑》,后来又见于12和13世纪,即宋、元时期撰成的《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但东夫余之名,不见于中国史书的记载。关于东夫余的问题,是中外史学界还有争论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东夫余之名的出现,当和夫余的西迁有关。”晋永和二年(346年)正月,“初,夫余居于鹿山,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而不设备”。从文献所载,当时夫余、高句丽、百济的方位和国内外情况来看,这里所说的“为百济所侵”是错误的。但有的认为当为“高句丽所侵之误”。笔者认为这一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346年前后,正是高句丽连遭前,后燕侵袭之时。342年,前燕慕容大举进攻高句丽,丸都被毁,宫室被烧。400年,后燕进攻辽东,“拔新城,南苏二城,开境七百余里,徙五千余户而还”。公元346年前后的高句丽,既无力、也无暇进攻夫余。同时在346年以前,也没有高句丽进攻夫余的记载。据载,夫余西徙近燕的原因,实为前燕所侵而引起的。夫余西迁之地,即夫余后期的王城,亦即后来渤海的扶余府和辽代黄龙府之地,在今农安。夫余迁都到今农安以后,直到494年,才被勿吉所逐而灭亡。405年,高句丽和前、后燕争夺辽东,玄菟两郡获胜后,在“辽东,玄菟等数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统摄”。高句丽占据辽东以后,乘夫余西迁后,部落衰散,而无设备之机,好太王二十年(410年)。一便以“东夫余旧是邹牟王属民。中叛不贡”为借口。大举攻占东夫余、所谓“中叛不贡”。有各种不同解释。笔者认为当指346年。夫余西迁后。依附于慕容燕。和高句丽中断了来往。长达60余年(346-410年)之久、《好太王碑》中所说攻占的东夫余即指原北夫余的东部亦即指在西迁夫余之东的夫余、这一看法的根据是:《新唐书·流鬼传》云:“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高丽(即高句丽)灭其国,遣人度(渡)那河,因居之,或日他漏河,东北流入黑水”。从“高丽灭其国”可确证是指高句丽好太王二十年(410年)攻占东夫余的问题。一部分东夫余人渡那河(那河或日他漏河,指今第一松花江)居住,建立达末娄即豆莫娄国。《魏书·豆莫娄国传》云:豆莫娄国“旧北扶余也。”《新唐书·流鬼传》云:“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这是东夫余即北扶余,旧北扶余的可靠证明。由此可知,东夫余是他称,而北扶余则是自称。所谓旧北扶余,是因北夫余即夫余已经灭亡,故云旧北扶余或旧夫余。还有,好太王攻占东夫余以后,派遣到该地的镇守官员是“北夫余守事”。好太王任命牟头娄为“北夫余守事”。这是以东夫余即北夫余的根据之一。
《好太王碑》中所说的“军到余城,而举国骇服”。这一余城,即北扶余王城,亦即夫余“初,居于鹿山”的夫余前期王城。这一看法的根据是:410年,高句丽好太王攻占东夫余城后,高句丽又沿用,成为高句丽北部边防重镇——扶余城。到668年,唐派“李绩劫等拔高丽(即高句丽)扶余城。”在这一高句丽的扶余城条下,胡三省注云:“扶余国之故墟,故城存其名。”可证高句丽的扶余城,即“扶余国之故墟”,亦即夫余前期的王城。
推定夫余前期王城在今吉林市龙潭山,龙潭山车站,东团山一带的根据是:这里是西团山文化(青铜时代文化)的遗迹。遗物分布最为密集,最丰富的地区。同时,这里还有汉代夫余和东晋以后高句丽时代的遗迹,遗物。今吉林市龙潭山,龙潭山车站,东团山一带,是长城以北,汉代文物最丰富的地区。从西团山文化和汉代文化分布的密集和丰富情况来看,这里当是古代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今吉林市龙潭山,东团山南部的帽儿山一带,已发掘出土大批汉代夫余人的木椁墓。这和夫余人死后“尸之国南山上”,以及“有椁无棺”的记载相符。把夫余前期王城推定在今吉林市龙潭山,龙潭山车站,东团山一带的根据,因在拙著中已有论述四,不再赘述。
夫余在346年,“西徙近燕”后,一分为二,一是以夫余前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即东夫余;二是西迁到今农安,以夫余后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410年,高句丽好太王攻占的是东夫余。494年,勿吉攻占的是西迁到今农安一带的夫余。《好太王碑云:高句丽始祖邹牟“出自北夫余”,而不说“出自东夫余”,因为邹牟王时,夫余即北夫余还没有一分为二,还没有东夫余之名,所以《好太王碑》云:邹牟王“出自北夫余”。《好太王碑》又云:好太王二十年(410年),攻占东夫余,而不是说攻占夫余或北夫余,因为好太王当时攻占的不是夫余的全部,而是夫余的一部分,即东夫余,并不包括西迁的夫余。由此可知,《好太王碑》所云:邹牟王“出自北夫余”,410年攻占的是“东夫余”。是非常确切可靠和符合历史实际的。  《三国史记》卷1和《三国遗事》卷1,皆云高句丽始祖东明(即邹牟,朱蒙)出自东扶余。但在《三国遗事》卷1北扶余条又云:“东明帝继北扶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川,为卒本扶余,即高句丽之始祖”。这都说明把东夫余看做北夫余的问题,二者是一个夫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东明出于东扶余也不是错误。但从东扶余出现的年代来说,还是《好太王碑》所云,邹牟“出自北夫余”的记载更符合历史实际,更为可靠。

古代的扶余国和现在的扶余县还有什么联系吗?

古代扶余国和松原扶余县没有直接关系,古代扶余国在北魏时期就灭亡了,而扶余县是民国三年(1914年)设立的。硬要说有关系,只能说扶余县属于古代扶余国的范围之内。我们分别看一下扶余国和扶余县的历史就知道了。

一、扶余县

扶余县现在应该叫扶余市了,属于吉林省。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的“闯关东”之前,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人烟稀少。清初,这里只有一个驿站,名叫伯都讷站。康熙三十二年,驿站之南设立了一个伯都讷新城。民国成立后,这里改为新城县。后来由于叫新城县的地方太多,河北、山东都有,于是就改成了扶余县。

二、扶余国

扶余国,又称为夫余,夫于,是我国古代东北部族濊貊的分支。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先秦典籍),名凫庾,是九夷之一。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越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

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据《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西汉时期,扶余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高句丽建国后,两国关系恶化,常有边境冲突。高句丽大武神王时期北伐,成功诱杀扶余国王带素,之后扶余开始衰落。

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晋书记载永和二年夫余为百济所侵西徙近燕。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鲜卑的攻击,进一步衰弱。到了晋太康时,为慕容氏所破,旋即复国(扶余王自杀,子弟亡走沃沮,子依罗后即位)。346年慕容氏又攻击扶余,最后在北魏时期,扶余国被勿吉(满族的先祖)所灭。

以上只是史书的记载,具体怎么回事,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考古证据,现在很难搞清楚当时的情况了。古代的扶余人也许在现在的扶余县土地上生活过,但是在之后约1600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要说关系,如果从怀古的角度来讲,也能勉强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