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登基之初,朝堂上权倾一时的人物首推魏其侯窦婴,也就是汉武帝祖母窦太后的堂侄;后来窦家衰落,扳倒窦家的主力是田蚡、田胜兄弟,也就是汉武帝母亲王姪同母异父的两个兄弟,田氏兄弟从此在朝堂上则变得炙手可热,田蚡还先后担任过太尉和丞相等职务。从本质上可以说是汉武帝母亲一家干掉了汉武帝祖母一家。
随后兴起的就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家族。比如大将军卫青,他一方面是卫子夫的弟弟,另一方面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和汉武帝的姻亲关系很是紧密;又如骠骑将军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也属于卫子夫一派。而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另一个兄弟霍光也正是沿着这条关系网走入到了汉朝的权力中心。
说到霍去病与霍光的关系,还稍微有些复杂。是平阳公主府中的小吏霍仲孺与平阳公主的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后来又回家娶妻生子,于是才有了霍光。不想这个卫少儿是卫子夫的亲姐姐,于是随着卫子夫一朝得了圣上恩宠,霍去病也以此得势,正统出身的霍光更是意想不到地借了这个私生子兄弟的光。
所以此时大汉朝堂之上祖母窦氏一族和母亲王氏一族都已日薄西山,最能够呼风唤雨的当属皇后卫氏一族。而卫子夫家里这几个亲戚也确实得力,卫青、霍去病征伐匈奴,名垂青史;霍光也是处事得体,颇得汉武帝赏识,事业发展可谓平步青云。
祖父与外祖父的争夺
随着卫青、霍去病的先后去世,卫氏家族的实力逐渐开始走了下坡路。而随着巫蛊案的爆发,太子刘琚被杀,几年后皇后卫子夫自杀,卫氏家族的辉煌也彻底宣告结束,唯有霍光一脉还在朝堂之上保存了自己的影响力。
此时汉武帝立小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也就是汉昭帝。但此时的刘弗陵只有八岁,汉武帝可能是因为担心新帝年幼,钩弋夫人会成为第二个吕后,也可能怕正值风华的皇太后钩弋夫人在自己死后惹出绯闻,对自己名声不利,所以立子杀母,并为年幼的汉昭帝定下了四位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和桑弘羊。
后来随着不断地权力角逐,霍光与上官桀权势最大,而霍光的女儿又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两家结为了儿女亲家,关系变得更为密切。更厉害的是,上官安与霍家女儿所生一女,后来又嫁入宫中,并顺利当上皇后,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上官皇后。但这如此密切的姻亲关系却半路翻了船,霍光与上官桀因事交恶,上官父子想出手干掉霍光并另立新君,但事情很快败露,最后上官家被灭了全门,只有上官皇后被留了下来。对于上官皇后而言,正是她外祖父家灭了自己祖父与父亲一门。
不久汉昭帝刘弗陵早夭,没有留下子嗣。于是霍光拉来了汉武帝与李夫人的孙子,刘髆的儿子——昌邑王刘贺,让他过继给死去的汉昭帝和上官皇后为子,继承大统。但此时的刘贺已经19岁了,而他过继后的母亲上官皇太后却只有15岁。
好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也没延续太久,27天后刘贺就被霍光废了帝位。霍光又拉来了前太子刘琚的孙子刘病已继承皇位。只是当了皇帝的刘病已名字中的两个字太过常用,为了让百姓们避讳时更方便,于是他改名刘询,即是后来的汉宣帝。而沿着“刘病已—刘琚—卫子夫—霍去病—霍光”这条血缘来论的话,霍光还是这位汉宣帝的表舅姥爷。
此时已经位极人臣的霍光家族仍不满足于现有的势力,霍光的妻子还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送入宫中,成为汉宣帝刘询的皇后,而这个新任皇后在家族论资排辈,却是当朝上官皇太后的小姨。也就是说皇后霍成君在宫里需要天天管自己的外甥女叫“皇祖母”。
西汉前期着几代宫廷之中,有母孙两代分别嫁给两任皇帝的,有母亲一家扳倒祖母一家的,有朝廷大将和皇帝互为小舅子的,有外祖父一家灭掉祖父父亲满门的,还有小姨要称自己外甥女为祖母的……真是乱的可以。如果说清宫戏里的家庭关系够复杂,《冰与火之歌》中各家关系够乱的话,那么汉代前半期宫廷内外的这些人物关系也绝对是毫不逊色的。
窦宪出身窦氏家族,窦氏家族从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开始发迹,自此之后家世显赫。到了窦宪的曾祖父窦融,成为东汉开国功臣,更是奠定了窦氏家族在汉室江山的地位,在朝廷享有崇高的威望。
虽然窦宪的祖父窦穆、窦勋犯了事被处死,家道中落,但窦宪的妹妹还是做了汉章帝的皇后,也就是史称的章德皇后窦氏,窦宪以外戚身份平步青云。公元88年,汉章帝驾崩,年少的儿子汉和帝继承皇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家族作为外戚,权势更加大,窦宪更是专横跋扈,连皇室宗亲都不放在眼里。
窦宪是一个气度狭窄、有仇必报的人,他仇视负责审判其祖父窦穆、父亲窦勋的官员韩纡,暗中命人杀害了韩纡,又把深受窦太后宠信的近臣刘畅杀害,并嫁祸给宦官蔡伦(正是造纸的蔡伦)。后来窦宪的所作所为败露,窦太后非常愤怒,要处死窦宪。
窦宪自知死罪难逃,但他还想着可以将功赎罪,他知道威胁了汉人数百年的匈奴仍未消灭,于是他主动请求领兵作战,北上消灭匈奴,为大汉开疆拓土。在西汉末年的时候,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臣服汉朝,而北匈奴则一直侵犯中原,窦太后念在窦宪是自己的兄长,同意了窦宪的请缨。
就这样,一个死囚摇身变成讨伐匈奴的大将军。
公元90年,窦宪带着副将耿秉,各领四千骑兵,并联合臣服汉朝的南匈奴和乌桓国,一共三万多兵马北上。窦宪继承了祖上善于用兵的优点,通过敌军的动向,就能够很精准打击敌军要害。
窦宪指挥汉军首次在稽落山(在今蒙古国境内)击败北匈奴,此后乘胜追击,在燕然山(在今蒙古国境内)大破北匈奴主力,令北匈奴无力再战,北匈奴单于狼狈逃亡。窦宪为了纪念第一次征讨北匈奴大获全胜,在燕然山的石块上刻下战功,史称?燕然勒功?。
公元91年,窦宪第二次征讨北匈奴。这次,窦宪坚定了彻底灭掉北匈奴的决心,在金微山(在今新疆境内)彻底击溃北匈奴,北匈奴单于再次逃亡不知所踪。至此,北匈奴彻底灭国,威胁了汉人数百年的匈奴隐患被窦宪彻底消灭。
窦宪灭掉了北匈奴,改变了当时的疆域格局,做到了当年卫青、霍去病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的历史功绩不应该被后世遗忘。
窦宪灭掉了北匈奴,换来的当然是崇高的威望,他不再是那个死囚,而是战功显赫的大将军。不过,窦宪立了大功仍然不思悔改,仗着身份与一众窦氏外戚为非作歹、专横跋扈,连当今的汉和帝也不放在眼里,并且一度有想篡位的想法。
黄龙元年,宣帝去世,太子刘_即位,是为元帝。自元帝始,中兴局面一去不返,西汉王朝走向衰亡,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
西汉晚期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则,阶级矛盾尖锐化。元、成、哀、平时期,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土地兼并不断加剧。官僚、贵族、豪强等势力,疯狂追逐财富,聚敛金钱,兼并土地,霸占田宅、畜产、奴婢。百姓处境,正如汉书鲍宣传所载,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
导致此种局面出现的原因,鲍宣也明白指出: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所谓七亡之亡,是指危害百姓生计的七种情形,比如水旱灾害、赋税沉重、徭役繁苛、豪强兼并等;所谓七死之死,是指导致百姓丧命的七种情形,比如酷吏殴杀、盗贼横发、岁恶饥饿等。成帝荒淫奢侈,前后为自己修建陵墓两座,耗费巨大,费时十余年之久。府库亏空,用度不足,成帝于是大兴徭役,重增赋敛。此时,外戚王氏当政,王氏成员大修宅第,蓄妻妾以百数、僮仆以千计,且仗势侵夺土地。红阳侯王立在南阳强占垦草田数百顷,贫民所假少府陂泽而开辟之田也在其占夺之列。后来,王立又将霸占的土地卖给国家,所得报偿超过一亿钱。丞相张禹占有泾水、渭水间可灌溉极膏腴上贾的田地四百顷。哀帝时,宠臣董贤得赐田二千余顷;董贤死后家产被斥卖,高达43亿钱之多。官贪吏残,加之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无能,百姓无以聊生;因之以严重的水、旱、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百姓不得不流亡为盗贼。正因为如此,元、成、哀、平时期,盗贼并起、盗贼并兴,成为此时皇帝诏书、政府文告以官员奏议中频繁出现的语汇。成帝时,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相继爆发农民和铁官徒暴动。阳朔三年,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率众起事,杀死官吏,抢夺武库兵器,自称将军,经历九郡。永始三年,尉氏樊并等暴动,杀死陈留太守,自称将军;同年,山阳铁官徒苏令等攻杀官吏,夺取武库兵器,转战19郡国。哀帝时,民众暴动频繁,兵锋直犯京畿,纵横三辅。
二则,宦官、外戚窃权。西汉自元帝以降,出现皇权旁落问题,故有西汉后期的宦官、外戚窃权、专权之局面。此时的宦官擅权,确切地说,是弘恭、石显擅权。宣帝信用宦官,弘、石就是典型人物。两人在宣帝时就掌控朝廷机要,元帝时石显继弘恭任中书令之职。元帝有病,不亲政事,因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大小,因显白决,贵幸倾朝。元帝在石显等人挑唆下,迫使师傅、辅政大臣萧望之自杀。更有甚者,凡上书元帝或被元帝召见而揭发石显之人,均被石显以其他借口报复,或死或刑。
石显专权十余年,成帝继位后,石显失势离权,外戚势力代之而起。成帝时,元帝皇后王氏家族势力崛起,大权操纵于母舅王凤等人手中。成帝很欣赏宗室刘歆的才华,准备拜他为官;左右提醒成帝说应告知王凤,成帝相当不以为然。成帝将此事告知王凤,结果被否决。王氏专权,引起朝臣忧虑。京兆尹王章就说,今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建议罢黜王凤、选用贤能。在母后王政君的逼迫下,成帝竟令尚书弹劾王章,王章下狱,被迫害致死,自是公卿见凤,侧目而视,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王凤死后,其兄弟子侄轮流执政,横行无忌,为非作歹。宗室刘向多次上奏劝诫成帝,外戚王氏膨胀势必威胁刘氏政权。成帝虽知刘向之苦心用意,但惟感叹、悲伤而已,丝毫没有收回威权的胆略、勇气。哀帝时,虽收回被王氏长期把持的大权,但受制于祖母傅氏和母亲丁氏之党。傅、丁二氏挟制哀帝,取代王氏的尊贵地位。他们扩展权势,作威作福,家族成员盘踞要津。宦官、外戚专权以及外戚间之争权,使朝廷陷于动荡不安中;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掌权的宦官、外戚多谋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更进一步加剧已经尖锐的阶级、社会矛盾。
面对西汉晚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哀帝采取自欺欺人之措施:采纳阴阳灾议论者的主张,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消除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自己改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改元太初元将。这些乖谬而无济于事的举措,反显现出统治者的绝望心情。此时,蓄积实力与威望已久的王莽,开始了其改制、称帝、建新朝的历史。
王莽是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他自幼刻苦博学,恭俭克己。他对母亲恪尽孝道,对寡嫂孤侄尽心照料。成帝时,伯父王凤病重,王莽侍奉左右,亲自煎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后来,王莽任职渐重,越发严于律己,谦恭待士,用自己的车马衣物赈济宾客,以至于家中无余钱,但因此交结大量宾朋,随之而来的是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绥和元年,王莽被拜为大司马大将军,成为王凤等诸叔伯之后王氏家族的第五位辅政者。
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一年后,成帝去世,哀帝继位。哀帝在位期间,重用外家傅氏、丁氏,王莽一时间失势。元寿二年,哀帝去世,元后王政君出面收拾残局。她于哀帝去世当日就驾临未央宫,收回象征权力的传国玉玺。哀帝无子嗣,她与王莽商议立9岁的刘_为帝,是为平帝。她临朝称制,王莽掌握实权。大权在握的王莽,打击异己,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说者,莽皆傅致其罪,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同时,他网罗儒生,树立党羽,培植亲信,以获取更多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上书称颂王莽功德以及献祥瑞、呈符命者络绎不绝,这些人都力图证明汉祚已尽、王莽当为天子。元始五年,平帝死,在王莽的拥立下,两岁的孺子婴立,王莽继续辅政,主持祭祀时称假皇帝,臣民谓之摄皇帝。宗室刘崇和东郡太守相继起兵反对王莽,均被镇压。居摄三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曰新。
新朝建立,仍要面对旧问题。为解决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王莽依托、附会周礼,陆续颁布法令,进行托古改制。改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王田私属政策。王莽认为土地与奴婢问题,是当时主要问题症结所在,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制于民臣,颛断其命。始建国元年,王莽下诏将天下之田更名为王田、奴婢为私属,严禁买卖;规定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者,应将多余者分给族人、邻里,没有田地的民户按一夫百亩制度受田。王莽颁行此诏令是想通过禁止买卖土地、奴婢的方式,来解决土地兼并和农民奴婢化的社会问题。事实是,地主、官僚和工商业者,继续买卖土地和奴婢,以此获罪者不可胜数,他们强烈反对这个诏令。始建国四年,王莽不得不取消这个诏令,宣布土地、奴婢买卖不再治罪;王莽政权彻底崩溃前夕,才最后废除王田、私属之制。此项改革以失败告终。
第二,五均六_制度。始建国二年,王莽下诏实行五均六_,试图改善对工商业和财政的管理,节制商人对农民的残酷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并使国家获得经济利益。
五均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每季中月,司市官评定本地物价,亦即市平:物价高过市平,市官按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听民买卖。五谷布帛丝绵等生活必需品滞销时,由司市官按本价收买。百姓因祭祀或丧葬需要钱,可向钱府借贷,不收利息;欲经营生业而缺本钱者,也可低息借贷。六_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名山大川,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
六_中除五均赊贷一项是武帝时平准法的新发展外,其余在武帝均施行过。王莽用大商贾推行五均六_,但由于无力控制这些商贾,结果这些人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愈病。
五均六_施行十多年,并没有取得理想收效,也以失败告终。
第三,改易币制。王莽在称帝前后,数次改变币制。居摄二年,王莽加铸错刀、契刀、大钱三种钱币,与五铢钱一并流通;规定以五铢钱为一钱,大钱一值五十,契刀一值五百,错刀一值五千。始建国元年,王莽废错刀、契刀与五铢钱,另作小钱,与大钱一值五十者并行,并禁挟铜炭,以防盗铸。次年,王莽又进行第三次币制改革,改作金、银、龟、贝、钱、布,名曰宝货,凡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百姓抵制繁杂的莽币,私用五铢钱,官府又无法控制。不久,王莽就废龟、贝等物,只行大、小钱,并加重盗铸禁令,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地皇元年,王莽又尽废旧币,改行货布、货泉二品。王莽屡易币制,加速百姓的破产,加剧经济秩序的混乱,以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称数。
第四,政治制度方面。王莽兼综今文经九卿之说及古文经六卿之说,形成数目搭配很整齐的九卿制;一公辖三卿也有明文规定,这直接促成了东汉三公九卿制之演生。他先后据尚书尧典、尚书禹贡,改武帝时的十三州为十二州、九州;置东西南北中五部监,每监监25郡,二至三州。与之同时,恢复周朝的五等爵制,分封公、侯、伯、子、男及附城,并授以茅土;特别是公一级,据诗经之记载,于州、郡、县外另立地方行政单位公国,如庸部、曹部、魏部等。诗国十五加上定安公国,半数置牧,半数置监,与州牧同级。天凤元年,又每五郡置一郡监,共25郡监。五部监、25郡监之名,易与诗国十五的部牧、部监相混淆,但两者实际上是不同的行政及监察制度。这些举措除行政及集权考虑外,还处心积虑的与经书记载吻合。阎步克:文穷图见:王莽保灾令所见十二卿及州、部辨疑,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阎步克:诗国:王莽庸部、曹部探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此外,王莽改易地名,往往一年中反复变更,有的郡名甚至五次变易,最终却是恢复原有之名。地名频繁变更,吏民不能明辨。当朝廷颁行的诏书涉及地方时,需要在新地名后说明原先地名。
王莽改制的一些内容,救治社会积弊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引发更大的混乱。为挽回威信、拯救新朝,王莽一方面继续以符命来证明自己与政权的合法性而欺骗百姓,一方面发动对北方的匈奴、东北的高句骊以及西域诸国的不义战争。沉重的赋役征发,战争的持续进行,残酷的刑罚惩治,几乎断绝百姓生路;加之严重的天灾频繁发生,百姓的生存处境更为窘迫,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于是青、徐、荆楚之地往往万数。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在各地农民暴动风起云涌之时,就有了推翻王莽新朝统治的战争,以及重建汉朝法统的光武中兴之局。
外祖父就是外公,“外祖父”比较正式一些,“外公”比较口语化一些,都是亲属称谓。“外祖父”出自《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恭哀皇后;葬杜南,是为;杜陵南园。后五年,立皇太子,乃封太子外祖父昌成君广汉为平恩侯,位特进。”
“母亲的父亲”在南北地区的不同称呼:南方地区称外公,家公,毑公。北方地区称外爷,姥爷或外姥。
外祖父以前是指公公的父亲或者外子的祖父,也指母亲的父亲,王父,出处:《尔雅·释亲》:“王母之母为曾王母,王母之父为曾王父,曾王母之姊妹为从曾王母,曾王母之兄弟为舅曾王父,曾王父之姊妹为姑曾王母,曾王父之兄弟为从曾王父。”
外公是亲近的亲人之一,应该爱戴他们。尊老爱幼不因只是表面现象,更要学会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不要等到后悔莫及之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