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后梁的建立者朱温,是三百年繁盛大唐的掘墓人。他靠背叛起家,一生背叛了无数人,靠着背叛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后梁。可以说,背叛已经成为了他的座右铭,成为了刻入他骨子里的印记,为了成功他可以背叛任何人。
而这种印记显然也成为了后梁的印记,朱温最后死于儿子的背叛,也算得上是家族遗传了。
靠背叛起家
朱温小时候与母亲一起寄居在地主刘崇家里,从小就是在街上横行霸道的混混。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中。凭借自己的勇猛无畏而积累了战功,开始受到了黄巢的重用。
公元881年,朱温受黄巢命令攻下了邓州,极大的稳定了新建的政权局势。朱温也因此一跃成为了黄巢军中大将,深受黄巢重视和信任。而朱温也没有辜负黄巢的期望,屡次率大军大败唐朝军队。
因此,朱温是在黄巢的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了一个能率领千军万马的大将。黄巢对于朱温有极大的知遇之恩。但是黄巢军队在公元882年以后开始军心涣散,屡次失利。
而朱温看出来了黄巢已经到了末路,所以他毅然的背叛了黄巢投靠了唐朝廷,甚至被唐僖宗赐名为“朱全忠”。
背叛了黄巢的朱温,反过头来狠狠的咬了黄巢一口,加剧了黄巢的灭亡。而朱温靠着背叛黄巢,被唐朝廷任命为了宣武节度使,驻守汴州,从此有了自己的大本营。
靠背叛发展
有了自己根据地的朱温,日子其实并不好过。朱温所在的汴州当时是破烂不堪,而且四周众敌环伺,发展极其艰难。
朱温在攻打陈州时,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援。李克用与朱温合作,两人一起与黄巢军队决战,并大败黄巢军队。
而有过亲密战友关系的朱温,却在汴州庆功时在李克用居住的上源驿客栈里,悍然放大火想要烧死李克用。因为朱温觉得李克用是能称霸天下的枭雄,日后必定成为自己争霸天下的对手。
也正是因为上源驿的这把大火,让李克用与朱温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即便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也将灭亡后梁视为人生第一大目标。
朱温在河南地区发展壮大的过程,更是一部充斥了背叛的历史。他利用郓州朱瑄和朱瑾协助自己击败了秦宗权,最后却毅然攻灭了郓州。
正是靠着不断的背叛,朱温迅速的在中原地区得以发展壮大。公元907年,朱温强势逼迫唐哀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建立后梁。他最后终于背叛了大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死于背叛中
朱温一生靠着背叛他人无往不利,建立起了强大的后梁。但是背叛显然已经成为了朱氏家族的基因。
朱温最后是死于儿子朱友珪的手中,原因是因为朱温想要立养子朱友文为继承人,这引起了朱友珪的极大不满,最后被朱友珪杀死。
纵观后梁太祖朱温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斥了背叛与被背叛。他靠着背叛黄巢起家,靠着背叛大唐成功,最后却死于儿子的背叛,实在是罪有应得。
唐朝属于古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开放的时期,在当时很多外来人都可以到唐朝做官,甚至就算掌管军队的一些武将也可以是外来人口。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时唐朝收拢了很多的人才,而仆固怀恩就是其中之一。仆固怀恩本身就是一名武力值很高的将军,他在外跟随自己的先辈打了很多年的仗,精通各种各样的兵器和军法。当时唐朝让他作为将军,他很是感动,所以一直想要报答唐朝。
在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就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当时安禄山等人发动了叛乱,很多的唐朝军队都跟着起兵造反,而仆固怀恩当时就率先骑兵跟叛军作战,当时唐朝的正规军面对这些叛军都没有一战之力,而仆固怀恩带领的军人不仅可以获得胜利,而且把当时的叛军打的节节败退,甚至到了后来唐朝的兵力严重不足,仆固怀恩就跑到自己的部落当中,把青壮的男人都拉过来成军,还像其他的部落借兵,就是为了要帮助唐朝。
在收复了洛阳之后,10万的叛军终于全部被击败,收复洛阳也是恢复唐朝统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可以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家族中46个人暂时在了沙场之上,他的一个儿子因为战败投降到了敌方的麾下,后来趁机逃了回来都没有被他放过,他亲手把自己的儿子斩首,由此可见对唐朝的中心。
但是到了唐朝的后期,宦官成为了当时的掌权人,武将再也收不到皇帝的重视。而宦官为了打压武将不断的陷害他们,仆固怀恩作为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就是他们陷害的对象。463年的时候,仆固怀恩带着自己的女儿女婿回老家看一下,本来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宦官却认为他们要跟外族勾结想要谋反,皇帝也知道仆固怀恩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不会轻易的相信宦官。只要仆固怀恩澄清一下,皇上自然不会相信宦官的话,但当时仆固怀恩已经被陷害的有点儿草木皆兵了,看到又有奏折陷害自己。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但是战争还没有开始多久她就因病去世了,可能是在跟唐朝的作战中把自己给气病了。
要说中国古代那个朝代经济最繁荣,大家很多人会想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最为鼎盛时期,以至于长安成为当时国际大都市,四方来贺!就是在盛极一时大唐王朝,却因为安禄山谋反遭受到严重打击,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落!正值国力鼎盛之时,安禄山为何拥有三镇兵马就能把唐玄宗赶出长安,逃往蜀地避难?而且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之久,为何唐军不能迅速解决战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聊聊唐朝安史之乱吧!
说到安史之乱,我们不能不提唐朝的军队编制。在唐朝军队编制是以藩镇为单位,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由于唐玄宗重视边防军务,致使唐朝的军队是为重内轻,军队人数大量在边塞,长安都城复地兵力并不多,这才使得安禄山造反,唐玄宗逃离都城长安!
玄宗时沿边以数州为一镇设九节度使、一经略使,藩镇既指节度使及所部军队,首长由重臣出任,赐双旌双节、揽军政大权,十镇共拥兵48万人。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严重威胁中央统治。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安禄山常年戍守边塞,军队战斗力要比京城士兵强的多。
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容纳了很多的异族士兵将领,并且平等对待。安禄山本人就是异族,而他手下兵大多都是异族将领。据史料记载,安禄山本是一名商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随后他官运亨通,在北方做官期间得到奇珍易宝,每年都会送往长安讨取唐玄宗喜欢!他还在长安设置眼线,虽远在千里对京城事情了如指掌!而在执政后期唐玄宗和杨贵妃沉迷于享乐,所以安禄山极的唐玄宗喜爱,以至于后来统领三镇兵马!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唐玄宗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和朱温隔河对峙的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有精兵数万,他投降过起义军,在唐僖宗逃到蜀地后号召各地将领围攻起义军时又重新叛归唐朝。由于兵少,朱温几次战败,只得向黄巢求救,但书信总是被负责军务的孟楷拦阻扣压,再加上起义军内部混乱腐败,朱温一筹莫展。谋士谢瞳趁机进言献策道:“黄巢起家于草莽之中,只是趁唐朝衰乱之时才得以占领长安,并不是凭借功业才德建立的王业,不值得您和他长期共事。现在唐朝天子在蜀,各路兵马又逐渐逼近长安,这说明唐朝气数未尽,还没被众人厌弃。将军您在外苦战立功,政权内部却为庸人所制约,这就是先前章邯背叛秦国而归楚的原因。”
朱温看谢瞳说的句句在理,正合自己的心意,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前途,便杀掉监军使严实,率部投降了对面的王重荣。唐僖宗在得到朱温归降的消息后,不禁大喜,兴奋地说:“这真是天赐我也!”他似乎看到了复兴祖业的希望之光。但万万没有想到,引进来的却是一只真正的“狼”。唐僖宗喜过之后,立即下诏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赐给朱温一个名字:全忠。但朱温并没有完全忠于他,忠于唐朝,就像原来没有忠于黄巢、忠于大齐一样,而是完完全全地叛了唐朝、灭了唐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5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他一生辅佐三朝皇帝,去世后却被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