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我们的印象里,文人都是一幅文质彬彬,满口“诗云子曰”,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然而,在必要的时候,文人发起飙来也是很厉害的。
比如,明朝中期的文人于谦,在关键时刻率领北京全城军民打赢京师保卫战,让明朝避免了覆灭的危险,续命200年,堪称“力挽狂澜”。
于谦,字廷益,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生于1398年。俗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自古以来,江南就以盛产才子而著称。于谦在文风鼎盛的江南一带长大,勤奋读书,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1421年,23岁的于谦考上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于谦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诗词。林黛玉唱过一曲的《葬花吟》,于谦也写过一首《落花吟》:
“昨日花开树头红,今日花落树头空。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人生行乐须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怜。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韶光有限蝶空忙,岁月无情人自老。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
在于谦的诗里,没有林黛玉式的自艾自怜,却有一股“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的豪迈和洒脱,不逊色于唐诗宋词。
于谦的内心深处,自有柔情万种。妻子董氏病逝后,于谦写了《悼内十一首》,表达对亡妻的追忆与怀念。其中写道:
“独对青灯坐夜阑,客边衣薄不胜寒。因思旧事关情切,欲把遗书掩泪看。花落香消人寂寂,台空镜破月团团。梦魂割断幽明路,死别生离欲见难。”
整首诗读来,让人肝肠寸断。
然而,于谦一旦发起飙来,也是让人受不了。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于谦步入仕途之初,曾经在朝廷担任御史。1426年,汉王朱高煦发起叛乱。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时,于谦也跟随在身边。朱高煦招架不住,投降了。朱高煦是朱瞻基的叔叔,朱瞻基不便亲自出马,便命令于谦前往数落朱高煦的罪行。于谦见了朱高熙,骂得他狗血淋头,战战兢兢地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于谦“一骂成名”,被朱瞻基提拔重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二、1435年,朱瞻基去世,其长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宠信太监王振,文武百官都争先恐后给王振送钱。只有于谦进京时,从不给王振送礼。
别人提醒于谦时,于谦说:“我送了礼物啊,一首诗!”这首诗一共4句话:“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王振虽然气焰嚣张,可在于谦面前一点脾气都没有,不敢为难他。
当然,于谦一生最经典的表现,还是京师保卫战。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领大军南侵。朱祁镇“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带着20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被也先部队重重包围在山西大同土木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朱祁镇成了俘虏。
明朝陷入覆灭的危险。
当时,也先部队趁势而下,围攻北京。朱祁镇弟弟郕王朱祁钰被任命为监国,主持朝政,命令群臣讨论如何应对敌人。徐有贞建议迁都南京。于谦一听,火冒三丈,厉声说道:“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徐有贞被于谦一顿抢白,大为沮丧,再也不敢发言。
既然不能南迁,那就组织抵抗吧。在皇太后、朱祁钰以及朝中大臣的支持下,于谦负责组织京师保卫战。
摆在于谦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明朝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已经被朱祁镇带到土木堡,“送”给了也先部队。侥幸逃出来的部队,士气沮丧;留在京师的部队,人心惶惶。怎么呢?于谦奏请朱祁钰,从全国各地调集部队前来勤王。同时,提拔了一批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委以重任。对城外大小关隘进行加固整修,形成拱卫京师的防御力量。
难能可贵的是,于谦知道京师保卫战不能单纯依靠军队。他有效地发动了全城百姓,投入到这场注定将激烈无比的保卫战中来。老百姓很清楚,“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因此非常积极地加入到京师保卫战中来。
因此,当也先部队抵达北京城下时,面临着固若金汤的防御力量。双方对峙5天后,也先见勤王部队源源不断地赶来,害怕陷入重围,便撤军而去。
于谦打赢了京师保卫战,为大明王朝续命两百年(从1449年到1644年,有195年),创造了文人打仗的奇迹。
明保卫京师之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明军在京师(今北京)击败蒙古瓦剌军进攻的都城保卫战。
十四年八月,明军在土木堡之战中遭到瓦剌军袭击,全军溃败,英宗朱祁镇被俘。不久,瓦剌军首领也先即率军大举进攻京师。当时,明廷无主,京师守军不足10 万,人心震恐,形势危急。侍讲徐剌主张迁都;兵部左侍郎于谦则建言: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大势尽去,应速调河南、山东等地将士入援。这一主张,得到皇太后和居守京师的皇弟剌王朱祁钰的赞同。
八月十八,朱祁钰监国(九月初六即帝位,是为景泰帝),随即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指挥军民守城。于谦立即调遣将士严守长城关隘,荐举京师三大营(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主将,迅速扩充军队,赶运、修制兵器,加强城防,筹措军粮,整肃军纪,缉拿剌细,激励士气,誓师坚守京城。
十月初一,瓦剌军分路南下。东路2万人入古北口,以钳制明军;西路10万人由也先亲率,挟持英宗,经大同(今属山西)、阳和(今山西阳高),进占白羊口(今山西天镇北),攻占紫荆关,直逼京城。这时,于谦拒绝单纯守城的主张,决心在城外迎击瓦剌军,遂以一部兵力守城,将22万大军列阵京城九门之外,并与京师总兵石亨亲临德胜门外督阵。
十一日,也先以主力列阵西直门,欲行决战。明军避其锋芒,不断以小队袭击,屡有斩获。当晚,明军在彰义门又偷袭瓦剌军营获胜。也先见明军严阵抵抗,便施议和之计,诱于谦和石亨等到瓦剌军营迎接英宗,企图将他们擒获,使明军不战而溃,其计被于谦识破。十三日,瓦剌军主力转攻德胜门。于谦即令小队精骑迎战,诱瓦剌军进至设伏地区。副总兵范广指挥神机营发射火铳、火箭,瓦剌军阵势大乱。石亨率五军营乘势冲入敌阵。瓦剌军仓皇溃退,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等中炮身死。
随后,瓦剌军又转攻西直门。城外守军力战不支,城上发炮助战,石亨派军增援,再次击退瓦剌军。次日,防守彰义门的明军也多次出击,挫败瓦剌军的进攻。与此同时,京城附近州县的民众,也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明军抗击瓦剌军,使其陷于四面受敌的困境。也先惧怕久战粮草不济,归路被截,于十五日下令乘夜撤退。明军乘胜追击至固安(今属河北)、霸州(今河北霸县),杀伤瓦剌军万余,俘其将领阿归等48人,夺回被掠人畜无数。十一月初,瓦剌军退往塞外。
此战,明军面对危局,迅速备战,军民互相配合,依托坚固城防,积极歼敌于城外,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600多年前的明朝,杭州庆春门太平里清河坊祠堂巷,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有一位瘦弱的少年骑着一匹羸弱的老马到吴山脚下的三茅观读书, 这里是一个清幽之所,非常适合学习,这位少年除了学习当时明朝书生们必修的八股文之外,还喜欢研习各类课外读物(包括兵书), 这位少年的名字叫于谦!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屡犯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一心想当英雄的军事白痴——太监王振的挟持下亲率二十万明朝京都精锐北征蒙古瓦剌,结果在土木堡遭到瓦剌军的合围,全军覆没!
瓦剌军首领也先在歼灭了明军主力并俘虏了明朝皇帝后,并不知足,他继续率领士气高昂的瓦剌大军向明朝的首都北京进发,意图乘胜一举攻克明朝国都,实现灭明复元的野心和报复!
时任明朝兵部侍郎的于谦正是在这个时候临危受命,负责保卫北京城!
瓦剌军队当时只有5-6万人,何以能够合围并歼灭明朝最一流的军队(这里包含了蒙古军队曾闻风丧胆的明军三大营:即明朝军队中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组建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原因不难解释,一支一流的军队,人数是20万,在一个白痴的统领下实力降到了最低点,就好比一头绵羊带领着20万只狮子作战一样。
而瓦剌首领也先就是一头猛兽,他率领着5、6万的剽悍蒙古骑兵,在这种情况下明军胜算的几率是很小的。所以瓦剌军能战胜强大的明军绝不是一次神话!
于谦意识到自己是个文官,对军事指挥总的来说仍算是个外行,必须找一位深谙兵法并有实战经验的助手才行,这个人他选择了兵败土木堡逃回京城的明军主将之一——石亨。
在于谦看来,这个失败的将领并不是无能之辈,只要能够善加使用,他是能够成就大器的。 事实证明,于谦的判断是正确的,石亨将成为一柄锋利的复仇之剑,插入瓦剌的胸膛。
但当于谦真正了解到目前京城的情况时,他才认识到,摆在眼前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撇开那些逃跑投降派不说,军事上的压力就实在吃不消,土木堡失利几乎把所有的老本都赔干净了,京城里连几匹像样的好马也找不到。士兵数量不到十万,还都是老弱残兵和退休人员。
这倒也罢了,关键还在于士气不振, 一流部队被抽调出去作战,却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侥幸逃回来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自然会把敌人描述得极为厉害。
城内的二流部队听到这些前辈们的议论,自然心里害怕,在他们的眼中,也先和他的蒙古骑兵简直就是外星怪物,一人长了好几个脑袋,怎么也打不死。
但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代理皇帝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自己也没有信心,朱祁钰也不算是个胆小的人,可是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也没有了主意,虽说目前他同意抵抗,但如果再打个败仗,朱祁钰也是很有可能改变主意的。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军心。
于谦在听完属下的汇报后,沉思不语,仔细研究过军事布防图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军令: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1、备操军。包括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预备役部队)
2、备倭军。包括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预备役部队)
3、运粮军。包括江北所有运粮军;(后勤部队)
4、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战斗力较强)。(唯一的南方野战部队)
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军令必斩!”
以上部队共计十余万人,可以看到,这些部队并非主力,大多是预备役或是后勤部队。
主力部队去了哪里?
全埋在土木堡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精锐的京城三大营以及京城附近的主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寥寥无几,即使逃回来的,也早已被吓破了胆,士气全无了,要想保卫京城,只能靠这些预备役和后勤部队了。
守卫京师的虽说是二线部队,但是北京城异常坚固,明军军队数量又较也先占上风,且当初留在北京的预备役神机营部队的火药也是也先所没有的,所以从军事角度而言,明军也有把握打好这一仗。
除了士兵外,要守住京城还需要一样更加重要的东西——粮食。
京城人口众多,要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就必须囤积运输大量的粮食。
虽然目前京城内的粮食还充足,但要是被长期围困,这个算盘就不好打了。其实就在离京城不远的通州,储存着很多的粮食,多到什么程度呢?“仓米数百万”。这么多的粮食足够京城的人吃一年,是当时最大的粮仓。
但大臣们似乎并不想用这些粮食,甚至主张把通州粮仓烧掉。
这又是一件怪事,好好的粮食不用,为何要烧掉?
要知道大臣们并非脑袋进了水,实在是因为这些粮食看得见,用不成。
当时的通州并不是北京城的一部分,事实上,它和京城还是有着相当一段距离的,通州粮仓里的粮食虽然很多,却很难运进京城,因为如果要安排民工运输,耗用大量人力不说,还很危险。
当时也先的骑兵部队已经在京城关外附近耀武扬威,而运输却需要很长时间,没准在运输过程中,对方的骑兵已经攻了进来,一旦也先军队突破紫荆关,通州指日可下。而那些粮食自然就成了也先的军粮,所以要运输粮食,就必须派出军队护卫。
可现在这个局势,保卫京城的军力都不足,哪还有多余的人去护卫粮食呢?
这是一个难题,看来除了一把火烧掉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可是于谦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
这就是他的第二道军令:
“所有受召军队进发时应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问题就此解决,通州的粮食将由十余万士兵运送入京。
于谦终于再次组建了一支由后勤军和预备役组成的20万的明军!
在战争中,恶狼和绵羊的角色是经常替换的,这一次,主演恶狼的是明军。
在土木堡之战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战友甚至亲属, 满腔怒火正无处宣泄,现在这些杀戮自己同胞的仇人竟然还敢找上门来,真正是岂有此理!
当瓦剌的士兵来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明军正感慨此仇不报,更待何时!
于是他们抽出了腰刀,睁着发红的眼睛,在猛将石亨的率领下大呼“杀敌”,以万钧不当之势向瓦剌兵冲去……
石亨——是后来夺门之变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明朝中后期战斗力最强的其实并不是京城的三大营,而是边防军:这很好理解,天天吃空饷的三大营怎么可能打得赢天天和蒙古骑兵打照面的边军呢?石亨恰恰起家于边军,他对瓦剌骑兵非常了解,并且根据其特点训练出了一支能够抗衡瓦剌的骑兵队伍驻守在北京安定门。安定门一役中石亨在神机营火铳和弓弩的帮助下大破也先,随后赶到西直门支援“力战不支,欲入城”的孙镗,稳定了整个战场的局势。应该说石亨是北京保卫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还沉浸在土木堡胜利中的飘然的瓦剌军以为到了京城只是迎接一场受降仪式而已,面对眼前的一群恶狼,他们一触即溃,四散奔逃……
于谦终于以他大无畏的精神、果敢和能力成功地保卫了明朝的国都,使明王朝又得以延续统治近200年!
“于谦,你真的毫无畏惧吗?不,我畏惧过,我并不是武将,我没有指挥过战争,尽管我曾读过兵书,但我毕竟没有打过仗,没有亲手杀过人,在过去二十余年中,我的工作只是在文案前处理公务和政事。那你为什么要站出来挽救危局,指挥战争?在我看来,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走上战场,去指挥你从未经历过的战争?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少年时,我曾立志做一个像文天祥那样的人,无论寒暑,我在孤灯下苦读不辍,踏入仕途,我曾青云直上,也曾郁不得志,曾经登堂入室,也曾身陷牢狱,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我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我已无所畏惧。” 是的,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国家兴亡,我来担当!
有了足够的军队,有了足够的粮草,有了正统年间第一勇将的石亨,更有保家卫国报仇雪恨的信念与勇气,于谦战胜敌人的信心满满。正是因为正确的资源整合(人才的使用、军心的稳定、士气的激发、地形的利用、攻防战术的转换、合理的组织调度和充分的后勤准备),使一支二流的明朝军队实力倍长,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瓦剌军队, 这仍然是实力的见证,而绝不是一场神话!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