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辽国到底有多少军队居然能暴打几千万人口的宋朝

众妙之门 2023-07-01 02:23:41

辽国到底有多少军队居然能暴打几千万人口的宋朝

西夏国的总人口不超过300万,平时的常备军不超过10万。但是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西夏立刻进行战争总动员,可以集结几十万大军。今天,我们来聊聊大辽国的情况。大辽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强于西夏,否则也不会能够长期暴打宋朝。那么,大辽国到底拥有多少人口呢。对于辽国来说,自己能够集结多少军队呢?其实,辽国军队的成分非常的复杂。

辽国是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王朝,在建立的初期,辽国的总人口只有200万人。但是在石敬瑭割让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辽国的国力大幅度增强。在辽国鼎盛时期,辽国控制的总人口超过了900万。与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宋朝相比,辽国的人口还是偏少。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辽国军队的数字。辽国的军队分为宫帐军、部族军和京州军,宫帐军是辽国皇帝的亲军,只服从辽国皇族的指挥。不过,宫帐军的数量不是太多,只有几万军队。

除了宫帐军,还有部族军,部族军就是各地大王们指挥的军队。比如南院大王乔峰,就能指挥几万部队。宫帐军和部族军是辽国军队的主力,总计也只有20多万而已。最后的京州军,其实就是各地维持治安的汉军部队,有点类似于宋朝的厢军,虽然数量很多,但战斗力有限。由于经常和周边国家开展,辽国也和西夏一样建立了战争动员机制。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争,辽国可以动员全国的京州军和壮丁。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辽国军队的数字非常可观。

当然,辽国一般不会这么做。在平时,辽国的常备军只有20多万。对于辽国军队的准确数字,各种资料上存在争议。有的说法认为有23万,还有的说法认为有27万。但是大家都认为不超过30万,与宋朝相比少的可怜。宋朝禁军的数字不断攀升,到了宋英宗时期,宋朝拥有160多万禁军。在宋真宗时期,辽国萧太后率领20万大军南下,辽国军队的主力几乎倾巢而出。对于宋朝和辽国来说,都根本就输不起。

辽国军队的战斗力起初很强悍,而宋朝拥有人口和经济上的优势,最终双方势均力敌,谁也占不到便宜。澶渊之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达成的,宋朝花钱买太平。在与宋朝、西夏的战争中,辽国一般都是出动几万军队,最多的一次不过20万军队。虽然数量上,但动用的都是辽国的精锐。到了辽国的末期,在对付女真部落的过程中,辽国动不动就集结几十万大军。数量上非常的吓唬人,但实际上都是那些京州军,宫帐军和部族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幅度削弱。

辽国建立之后,汉化的程度非常快。尤其是进入中期之后,辽国也出现了科举制度。辽国贵族的名字很有特点,在辽国前期,贵族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随意想出来的。但是到了辽国中期之后,贵族的名字开始体系化,和中原王朝一样有内涵。与辽国相比,西夏和后来的金国就差得远了。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哪怕是再强悍的游牧部落,进入中原地区之后,都会被逐步汉化。例如契丹、女真、鲜卑等等,无不例外都是这个命运。

宋与金联盟灭辽,出兵二十万攻没落的辽军,结果如何?

宋朝的二十万大军死伤惨重,虽然已经灭了辽,但是金看到这么弱的宋朝就有了一些想法。

宋朝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军事实力并不如之前厉害,大部分都是在发展经济。经济实力很强,但是军队总体较弱,而且当时辽总是来骚扰宋朝。

而这个时候女真族开始崛起,出了一个厉害的人物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称帝之后,继续这灭辽的战争。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政治上也很远见。于是就想和宋联手,灭了辽这个大威胁。

当时的皇帝是宋徽宗,出了名的只会吃喝玩乐。但是完颜阿骨打的理由很诱惑人,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



收复幽云十六州已经是宋朝的执念了,面对这个理由不可能拒绝。于是宋朝就秘密的来一个协定,宋朝只要幽云十六州,其他的土地都归金。而且所有的粮草补贴由宋出。

本来一切很完美,但是没想到战争一开始,二十万的军队与辽一接触立刻就散了,将领领着士兵往回跑。结果死伤无数。辽军在后面没少补刀。

但是就是一战宋朝犯了个大错误。宋和辽本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面对金的崛起,不但不打压反而去帮助他灭辽,结果辽灭了,下一个对象就是宋了。

而且借此机会,金摸清了大宋军队的实力。没有想到宋会这么弱,所以后来金崛起之后,才会对宋朝进行打击。而宋朝当时朝臣和皇帝都很无能。最后导致了灭亡。

北宋初年宋军真的打不过辽军吗?为什么呢?

一般历史上的王朝,在初期都能保持比较充沛的武德。北宋在创始人赵匡胤的时代,也的确有几分这样的意思。然而当宋军开始走上征伐辽国的征程,一系列的失败便由此展开。似乎宋军从一开始就在对辽作战时非常吃亏。这种历史上很少见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杯酒释兵权开启了宋朝不同于前代的武装政策

北宋初年的军队就已经打不过辽国,或者说在赵匡胤死后就没有击败辽军的可能了。这主要是因为北宋和辽国在根本上就处于两种不同的制度建设之下。制度差异决定了他们军队的强弱对比。

辽国军队或者说是契丹人的军事组织,并不是在北宋建立后才与中原军队交手的。唐朝时期的早期部落伏击战不说,五代时期就有过数次契丹军队南下征讨中原的记录。在同当时的五代军阀交手中,双方是互有胜负的。然而辽国军队从未占据绝对优势,或者说是在某个方面获得巨大优势。甚至还有包围五代的军阀部队后,被对手破釜沉舟的冲出阵地,击溃全军的尴尬记录。

五代时契丹人就同中原军队多有交手

但也是在五代时期,各地军阀或者说节度使or地方军事团体,都对中央集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五代的政治发展脉络,就从最初的晚唐模式,渐渐发展为北宋模式。这个发展路径在军事上,就集中表现为抽调地方精兵到首都的禁军里服役。北宋后来的边防部队羸弱,就是这个演化路线的最终结果。

赵匡胤自己就是最后一个五代大军阀

当然,在赵匡胤依然在世的时候,北宋军队还能吃上唐朝到五代留下的最后老本。赵匡胤虽然是宋朝开国皇帝,自己其实也是最后一个五代大军阀。他的禁军里依然保留了很多后汉、后周时期的精锐力量。在他们认可的领袖赵匡胤的带动下,战斗力是不会低的。这也是赵匡胤掌握禁军之后,能够迅速扫平周围势力的原因。除了作为晚唐藩镇残余,并有辽国支援的北汉外,其他势力基本上都已经退化或被打的半残。

依靠手里的禁军 宋朝比较顺利的消灭了周边势力

但赵匡胤死后,上位的赵光义就没有哥哥的军中资历。经历过五代变局的人,对这种事情是会感到非常恐惧的。于是赵光义便着手进一步削弱将领的军权。最后发展到自己在后方用书信去遥控指挥前线将领的决策。

传统上出产优质兵源的地区 都不在宋的实际控制区内

另一方面,作为唐朝时战斗较强的几个边区藩镇,北宋基本上是一个都没有摸到。除了占据部分河东地域外,幽州和整个河套都不在自己的实际掌控之中。这些地方却恰恰是从汉朝到唐朝,最容易产出优质兵源的地方。因为当地人长期生活在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交界线上,习武而善战,民风彪悍无比。大量来自中亚和草原的投诚番将,也会被安排在当地驻守。这些条件都是内地兵源所无法企及的。

武将阶层在宋朝被压制的非常低下

既然兵源基础就不行,将领军权和地位又没有保障,军队自然不能有很好的战斗力。哪怕是继承了赵匡胤留下的禁军与当时依然残留的沙陀骑兵,也会很快在这种充满压抑的体制下出现主动退化。

以上这些问题在辽国那边是基本不存在的事情。虽然耶律阿保机的朝廷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在基层组织上却实行比较宽松自由的制度。各地方会在认可辽国皇室统治的基础下,保留自己原有的习惯自治。这也让一些原本唐朝的边境藩镇势力,在对比北宋与辽国的情况后,更坦然的归附辽国。因为在他们看来,辽国更像是之前唐朝制度和文化的继承者。而北宋则是会拿自己地位与习俗开刀的谋逆者。

辽国也搞集权 但更像联邦

辽国的中央军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大量具装骑兵部队和相应的轻骑兵力量。地方上还有很多原本的契丹贵族部队,以类似私家军的形式存在。但这些私家军却从未变成推翻耶律家的颠覆性势力,这就是辽国联邦体制的优势。地方上的普通士兵,也是依靠土地为生的封建骑兵。有一定地位的人,就会拥有一小批附庸。在战斗中,他们就会组成一个最小单位的骑兵部队。

地方自治为辽国提供了实力较强的地方军

至于其他族裔组成的地方部队,包括汉人、奚人、渤海人、蒙古人和部分的沙陀人,都有自己的步兵和骑兵组织。前者可能依托城市和村落为单位,后者则可能以骑兵或封建领为单位存在。他们在面对宋军时,经常愿意为辽国效力。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管的更多的北宋朝廷所侵蚀。

以上这些就是北宋在开国时代就打不过辽军的原因。这个原因也伴随着两个王朝共存的所有时期,哪怕是辽国政权被金国女真人消灭的阶段,还在发挥作用。

联金灭辽时,宋军打不过辽国残兵,真的只是战斗力问题?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在北宋一百多年"积贫积弱"历史上,要论输得最现眼的一仗,当属"联金灭辽"。 面对辽金战争形势一边倒,昔日雄踞东北亚的辽国一败涂地,燕王耶律淳割据燕云"火线称帝"的大好形势。 乐坏了的宋徽宗大手一挥,扛着"联金灭辽"大旗的宋军兴奋猛扑燕云大地,本想着趁机捡个现成,却被严阵以待的辽国残兵揪住乒乓暴打。 最后,宋军还是靠着"盟友"金人助拳,才算勉强"收复燕云",却把自家的软肋暴露个遍。 几年后噩梦般的"靖康之耻",大宋半壁山河沦陷的悲情,都是从此挖坑。 更出人意料的是,"联金灭辽"时的北宋军队,并非是低谷期,相反还是北宋军事史上非常强大的阶段。 "联金灭辽"之前,北宋的精锐禁军,早就在西北与西夏打了几十年仗,堪称尸山血海里滚惯了的精锐部队。 曾经力扛宋辽的西夏,在宋徽宗年间时,已被宋军打得横山地区尽失,战略要地全数丢光。 甚至,以许多宋史学者观点,倘若没有那场突发的辽金战争以及愚蠢的"联金灭辽",西夏,恐怕早已被北宋抹掉。 也就是说,"联金灭辽"前,宋军并非不能打,至少到不了十几万人被人家残兵吊打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上了战场,却败到这么惨? 首先就要先弄清楚,作为对手的辽国"天锡皇帝"耶律淳,实力究竟有多"残"? 耶律淳在燕京称帝时,辽天祚帝已经跑路,金军已势如破竹。 但此时的金军推进过快,虽说快速拿下西京各州,但辽国境内反抗叛乱不断,兵力有限的金军,也就被绊住了脚步。 "称帝"的耶律淳,也主动提出宋金双方通好。 但他的手里,却依然有三万"常胜军",这些军队虽然数败于金军,而且忠诚度并不高,但战斗力确实有,逼急了真能打,足以支持耶律淳做困兽之斗。 更重要的是,宋军从南向北攻击燕京,地理上的劣势也非常大。 正如开战之前,北宋名臣宇文虚中分析,燕京的坚城经营多年,原本就易守难攻。 而辽国如果凭着快速的骑兵优势,从西山出兵断宋军的粮道,从平州出兵攻击宋军侧翼,哪怕宋军兵力绝对优势,也将瞬间陷入混乱里。 这仗,本就不好打。 而比起这看上去"残"的敌军,绝对捡便宜的宋军,战略思想更是坑:既然下决心打,当然就要打真格。 可开打之前,宋徽宗却自作聪明,给宋军主帅童贯下达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兵不血刃拿下,中策是耶律淳主动投降,下策是辽国抵抗激烈,那就见好就收。意思也很明白:想占便宜,又不想付出代价。 要执行如此坑爹策略,北宋的打法,当然也可以想象。 童贯大兵压境后,一心只是派人去燕京"招抚",哪怕几批招抚使者都被耶律淳杀掉,辽国军队已经和宋军对峙,宋军还下达了"不许妄杀人"的死命令。 宋将李明又在辽国军阵前宣读"招抚榜文",当场换来辽军一通箭雨炮石。 瞪红了眼的辽军一顿暴打,原以为自己来招抚的宋军,瞬间大败亏输。 理论上说先败一阵,那也能找回场子。 偏偏得知消息的童贯,立刻下令撒腿跑。 宋军顿时稀里哗啦,被辽军追着 *** 一顿打,从雄州到莫州的战场上,一片"死尸相枕籍"。 与其说,这是因为宋军不能打,不如说,开打前的宋军,就被自己人捆住了手脚,伸着脖子叫辽国杀。 而到了宋军第二次攻击燕京时,形势更是好的不能再好: 上次给了宋军痛击的耶律淳已病故,未来的西辽皇帝耶律大石执掌了大权,燕京一阵内讧后,大批辽国军将投奔宋朝,这等于是肉送到了嘴边。 于是大宋再次重拳出击,云集了西军精锐的宋军,集中全力猛扑燕京,非要把这到嘴的肉吃进去。 这一次出师,比起上一次打脸的"招抚",也是顺风顺水,就连耶律淳生前极度倚重的"常胜军",也在主帅郭药师的带领下投奔了宋军。 宋军随后还使出奇招,数千"常胜军"加六千宋军,打了个漂亮的迂回奇袭,一举攻破了燕京城门。 谁知当惊慌的辽军回援时,原本作为宋军援兵的赵鹤寿部,却是掉头撒腿逃跑,把杀入燕京城的宋军袍泽扔在了原地。 如此一来,数千宋军精兵被辽军包了饺子,只有四百多人突围出来。其中一位浴血突围的小兵,就是多年后的抗金大英雄岳飞。 而在这次宋军奇袭失败后,辽军反过手来,给宋营来了个奇袭,宋军主帅刘延庆撒腿就跑,群龙无首的宋军互相踩踏,"死者百余里",志在必得的伐辽战争,宋军再次被打到灰头土脸。 复盘整个过程,宋军的士兵们,在个别的时段,确实打出了漂亮的表现。 可是昏聩的指挥,各级将领的互相倾轧拆台,足以把任何一支强大的部队,消耗到孱弱无比。宋军,就是这样一个虚胖的巨人,纵然块头再大,却已毫无战力。 这样荒唐的场面,也不止发生在"联金灭辽"。 复盘北宋一百多年的军事史:宋太宗北伐幽州时,大好形势下,就是因为宋太宗的瞎指挥,白白断送了大好机会,坐着驴车被人打回来。 宋仁宗西征西夏时,宋军士兵都打出了决死的气概,却无奈高层的无脑,让西夏多次笑到最后。 宋神宗的五路伐夏战役,更是在战局大好时,主帅高遵裕却有权任性,跟名将刘昌祚耍起了内斗,大军在兴庆城下磨起洋工,直到被西夏人扒开大坝,一顿洪水淹个精光…… 一群无脑的高层官员,一帮自私自利、日常互撕的军将。面对如此折腾,宋军即便是超人,又能如何? 真正"积弱"的,不是前线浴血的士兵,是昏聩的高层,坑爹的指挥。可怜多少将士的鲜血,就这么白白抛洒,更无法阻止接下来痛彻心扉的灾难。 参考资料:《宋史》、 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录》 被迫「 ”投敌”的兵部尚书,崇祯推他去死,也推没了大明王朝 古代的飞鸽传书,真能用在战争中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4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