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成帝为什么非要立侄子为太子原因是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7-01 02:00:31

汉成帝为什么非要立侄子为太子原因是什么

太子者,国之本也。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没有亲生儿子的汉成帝,自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了。

公元前9年,汉成帝下诏让中山王刘兴、定陶王刘欣,这两个世上跟他血缘关系最近的刘姓人,来长安朝觐。

其中,刘兴是汉成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刘欣则是汉成帝异母弟刘康的独生子,这时,刘康已经去世多年了。

作为家里的独苗,刘欣他奶奶傅太后对他这次出远门特别不放心,就带着太傅、丞相、中尉三个人陪着孙子去了长安。

而中山王刘兴呢,因为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就只带了太傅一人。几个人见面后,汉成帝就问刘欣为什么要带那么多人来?

刘欣回答:“汉朝礼法规定,诸侯王朝见天子,可由国中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陪同。他们仨都在二千石以上,所以就让他们都来了。”

汉成帝一听,觉得刘欣回答得有理有据,不错不错。然后,汉成帝又问刘兴:“你只让太傅一人陪着来,有什么礼法依据?”

刘兴心里话,老子又不是未成年的小屁孩,让那么多人陪着干嘛!但是这话只能在心里腹诽,不能拿在桌面上说啊!于是就未作答。

汉成帝有点不高兴,问你话呢,把脸扭向一边算怎么回事,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毕竟是有求于人,汉成帝也没当场发作。

汉成帝又让刘欣背诵《诗经》,刘欣不仅把关关雎鸠什么的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够一一解释,汉成帝一看,孺子可教也!

汉成帝又让刘兴背诵《尚书》,刘兴又背不上来。为什么背不上来呢?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很容易理解。

举个例子,虽然大鹏的儿子才9岁,但两卷《笠翁对韵》那是张口就来;回过头来再看大鹏,也就记得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了。

但是你能说,我的学问就不如我儿子吗?肯定不能这样简单理解,但是,汉成帝不懂这个啊!他心里就有点看不起刘兴。

他心想,虽说《尚书》确实比《诗经》难背一点,但是,你也比刘欣大着十好几岁呢!这么多年都活到狗身上了!

后来,刘兴又陪同皇上哥哥吃饭,汉成帝已经撂下筷子,不吃了,刘兴还在滋喽一口酒,吧嗒一口菜的大吃二喝。

刘兴吃完后起身告退,袜带松开了也没有察觉。汉成帝因此看不上刘兴而欣赏刘欣,多次当众称赞刘欣有才。

刘欣他奶奶傅太后为了让孙子当上太子,也四处活动,私下里贿赂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以及骠骑将军王根。

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以及骠骑将军王根也想留条后路。于是,他们在汉成帝面前轮番称赞刘欣,劝汉成帝立他为太子。

公元前8年,汉成帝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骠骑将军王根进宫,讨论刘兴、刘欣两个人谁更适合继承皇位。

除了孔光外,其余四个人都认为:“刘欣是皇上的亲侄子。《礼记》上说:‘昆弟之子,犹子也。为其后者,为之子也。’刘欣适合立为嗣子。”

孔光说:“依照礼仪,立嗣应以血缘关系为依据。比照《尚书·盘庚》记载的商朝君王的传位方式,理应兄终弟及。中山王是先帝的儿子,皇上的亲弟弟,应该被立为后嗣。”

孔光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呢?有的!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肯定比伯伯和侄子之间要近得多,要不人家怎么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呢!

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宋朝的赵匡胤死后,尽管自己有亲生儿子,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为的就是巩固国家政权。

但是,汉成帝不想这么办,他看不起兄弟刘兴,认为刘兴没有才能,不适合接班;再者,兄弟二人的牌位不能一同进入宗庙。

其实,他这个说法也属于强词夺理,因为吕后去世后,功臣集团造反,就以汉惠帝无子嗣为由,迎立了汉惠帝的弟弟刘恒。

所以大鹏认为,除了这两点,汉成帝不想让兄弟刘兴继位,还有几个上不了台面的原因,比如说:

刘兴的舅舅都很有本事,一旦刘兴登基,冯家肯定会抢了王家的风头,自己的母亲王政君、自己的几个舅舅,肯定要受排挤。

而把刘欣过继过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是刘欣是过继过来的,要喊王政君一声奶奶;二来傅家也没什么可用之才。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虽然死了,但是宫里还有赵飞燕、赵合德两大美人呢,小叔子刘兴与嫂嫂们一见面,后果不堪设想。

而让刘欣即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是岁数上有差距,刘欣未必看得上赵飞燕;二来赵飞燕毕竟是是刘欣名义上的妈。

为了让王家过得去,为了不让头上有点绿,汉成帝下诏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为了安慰刘兴,又给他增加了三万户采邑。

上文也说了,刘欣是刘康的独生子,汉成帝过继了刘欣,就没人给刘康烧香了。于是,汉成帝又下令立楚思王刘衍之子刘景为定陶王,承嗣刘康。

事实证明,汉成帝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不仅刘欣后来追尊自己的父亲刘康为恭皇帝,他一心照顾的王家最后也造反了,王莽篡位当了皇帝。

汉哀帝刘欣是怎样顺利继承伯父汉成帝皇位的?

说起汉哀帝刘欣,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或者因为谥号,想当然地认为他是一个悲哀的衰仔。但如果我说“断袖分桃”中“断袖”的人就是他,大家有木有多想起来一点什么呢?当然了,有“断袖之癖”的汉哀帝刘欣虽然是公元前的同性恋,但人家可也是一个年轻有为之君呢,至少他在位期间,被称为“穿越者”的王莽混得那叫一个惨!


刘欣虽然是汉元帝的孙子,汉宣帝的皇曾孙,但奈何他的爸爸是汉元帝的庶子,本来其实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可是呢,他的伯父汉成帝刘骜却没有儿子,所以,这也就给了他一个机会。不过这个机会却不是那么好把握的,因为他还有一个堪称强劲的竞争对手——他的叔叔中山王刘兴。

不过,在这次皇位的竞争中,当时尚且年幼的定陶王刘欣却笑到了最后。他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固然有母亲的贿赂和赵飞燕的私心作祟,但他本人的聪明伶俐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加分项呢。不过,考虑到刘欣的封地定陶就是今天的山东定陶,所以这事儿也就有合理的解释了,山东自古出学霸嘛!


当他和自己的叔叔刘兴同去长安时,他直接把自己封国内的王太傅、国相和中尉全都带上了,而他的叔叔却只带了王太傅。当汉成帝提出自己的疑问时,他回答说:“我汉家规矩,诸侯王朝觐长安时,封国内的两千石(dan)大员都要跟着去,王太傅、国相和中尉都是两千石的重要官职,自然要全部跟着了。”

从这个回答里,我们就能看出刘欣的聪明来。他的这个回答就像是在向叔叔汉成帝表态说:“叔叔,我很乖的,作为藩王,我绝对忠于中央,连朝觐都是把重要班底全部带来,不在封国内搞小动作!”可以说他这个回答是说到皇帝叔叔的心坎里了,试问谁不想自己手下的藩王是这样的乖孩子啊!

接着,汉成帝作为伯父,决定考校一下这个侄子的学习,于是,他便让这个侄子诵读几首《诗经》中的诗篇。当时还没有成年,仅仅十七岁的定陶王刘欣不仅不怯场,反而侃侃而谈,不仅能把诗篇背出来,还能说明其中的含义,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不得不说,山东出来的娃,就是够学霸啊!

与聪明的刘欣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他的竞争对手刘兴了,你说你叫什么不好,偏偏和《家有儿女》里的刘星同名,这种情况下,你能是个学霸吗?果然,当自己的皇帝哥哥故作威严地问:“哪条规定允许朝觐的时候只带王太傅了。”面对这种问题,刘兴怂了,“不能对”。然后,作为长兄的汉成帝又要考校自己这个少弟的功课,便让他诵读《尚书》。关于这次考校,《汉书》的《哀帝纪》用了两个字作评价,即“又废”。从这个“废”字里,我们也能看出这个刘兴真不愧于“刘星”同名啊,至少在学习上还真是学渣属性。

有了这两人的优劣对比后,当接受了刘欣母亲贿赂的赵飞燕(汉成帝的宠妃)和王根(汉成帝的舅舅)在汉成帝面前夸奖刘欣,劝没有子嗣的他立刘欣为太子时,汉成帝自然是不会拒绝了。充分见识了侄子的学霸和弟弟的学渣后,汉成帝自然更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侄子了。所以,虽然汉成帝当时没有立侄子刘欣为太子,但他却亲自为侄子加冠,主持了对古人来说最重要的成年礼,为下一步立太子做了铺垫。


之后,第二年,当刘欣长到十八岁时,汉成帝便命人专门前往山东,让他这个学霸侄子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去做太子。之后,又过了一年,汉成帝驾崩后,他的侄子定陶王刘欣,当年的山东学霸便成为了汉朝下一代皇帝——汉哀帝。

古代有侄子继承皇位的吗?

汉成帝刘骛传位侄子哀帝刘欣,因为他儿子都死他前头了
唐武则天想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子,结果武家人不争气放弃了
宋仁宗赵祯传侄子宋英宗赵曙,因为仁宗没孩子,所以早早收养的赵曙
宋高宗赵构传堂侄宋孝宗,因为高宗没有生育能力
宋宁宗赵扩传堂侄宋理宗,自己的孩子都死了
宋理宗传侄子宋度宗赵禥,理由同上

那些没有传位给儿子的汉朝皇帝——汉成帝刘骜

汉成帝刘骜,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年轻时喜读经书,宽容待人,性格洒脱,颇有明君典范。

他的父亲是汉元帝刘奭,他的爷爷就是那位民间皇帝汉宣帝刘询,刘询在民间的时候娶许平君为妻,称帝之后,故剑情深不忘发妻,力排众议立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太子。

刘奭好儒,父亲刘询治国常用“霸道”,刘奭看到父亲如此严苛,向父亲进言应该多用柔政,刘询听后大怒说到:“自古汉家天下,都是王霸兼用,怎么只能王道?那些儒生只会空谈误国,如果不加以威慑,必然会误国误民”。当时的太子刘奭没有明白父亲刘询的良苦用心。刘询苦叹:乱我汉家天下者,太子焉!而刘询的另外一个儿子刘钦聪明才气很像自己,刘钦的母亲张婕妤也很受汉宣帝宠爱,宣帝心中多次萌生废立之意。但汉宣帝刘询每每想到流落民间时,许平君的朝夕相伴、不离不弃,终是没有下定决心废掉太子刘骜重新另立。

当时因为还是太子的刘奭不近女色,没有子嗣,刘询很是着急,吩咐后宫为儿子选荐秀女,为了不惹父亲生气, 刘奭不情不愿随手指了指台下的秀女,靠近刘奭最近的王政君被选上,随后王政君为刘奭剩下儿子刘骜, 宣帝很是欢喜,喜爱这个孙子。

元帝即位也多亏了自己的儿子刘骜,刘骜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祖父刘询的喜爱,刘骜出生时,刘询亲自为他取名:骜,意为千里马。

元帝刘奭在位期间不喜欢王政君和她的儿子刘骜,宠幸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刘康,多次有废立太子重立想法,因为刘骜是宣帝爱孙,才没有废掉刘骜的太子之位。

汉宣帝刘询和汉元帝刘奭这位父子真是奇葩,都想废掉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目的不同,结果却相同,最后却不约而同的把西汉王朝推向不可往复的深渊

公元前33年,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汉成帝即位后逐渐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任用外戚,朝廷大政均有母亲王政君把持,开启了西汉外戚专权,同时为王政君侄子王莽议政夺权埋下了伏笔。

太后王政君的7个兄弟相继封侯,王家一时富贵无比。

成帝刘骜没有朝堂政事的思虑,把心事都放到了女色身上,宠幸男宠张放,张放被王政君驱逐之后。刘骜另寻新欢赵飞燕,就是那位 体轻能为掌上舞 的赵皇后,赵飞燕得宠后把自己的妹妹赵合德带进宫中,姐妹俩专宠,无人能比。

赵飞燕和妹妹赵合德为了保持身形和容貌,得到刘骜专宠,使用一种特殊的药丸,安放在肚脐之中,可保女性容颜不老,可这种药有剧毒性,会引起女性不孕。

刘骜本来和原配许皇后生有一儿一女,却先后早夭;与嫔妃班婕妤育有一子,也早夭,赵飞燕姐妹不能生育,所以元帝刘骜一直未有子嗣,后宫其他嫔妃和宫女一有身孕或者诞下皇子。皇后赵飞燕的耳目提前报告给赵飞燕,赵飞燕就会对女眷和皇子痛下杀手。

后来嫔妃许美人怀孕,汉成帝暗中派御医去探视,又送给许美人三粒名贵的养身丸药,做保胎之用。许美人生了儿子以后,赵合德知道了,大哭大闹了一场,最后胁迫成帝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赵氏姐妹的残忍令人发指,汉成帝真是昏聩之至。 民间因此留下“燕啄皇孙”的谚语。

赵氏姐妹独霸后宫,汉成帝眼看自己身体日渐衰弱,漆下无子,最后选取同父异母弟刘康的儿子刘欣为子嗣,即位皇位继承人。

这位刘欣的父亲刘康就是当初和刘骜争夺皇位失败的那位,刘康虽然在皇位争夺中败给了刘骜,可最后皇位又兜兜转转回到了刘康这边,真是戏剧

一夜,汉成帝刘骜夜宿未央宫,赵合德侍寝,一夜狂欢之后。第二天早晨起来,刘骜准备更衣,突然眼前一黑,身体僵硬,直挺挺躺在了赵合德身上,被酒色掏空身体的刘骜由于中风不久撒手人寰,死在了赵合德怀抱中,王太后责备治罪,赵合德畏罪自杀。

这位被汉宣帝寄予厚望的“千里马”,终究没能带领大汉王朝驰骋天下,相反的是刘骜“这匹马”把汉王朝推向了万丈深渊。究其原因是刘骜的好色享乐之风占据了他,刘骜没有先祖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先祖文景二帝的持重稳健,他有的只是徒有虚名,辜负了爷爷宣帝的期望

汉成帝刘骜无子即位,大有可能是因为身体常年沉溺酒色,生子多早夭;还有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赵飞燕姐妹的宠幸放纵 ,竟然能做出亲手杀害自己儿子的事,真是昏聩到家了,冥冥之中注定他无后了。

赵飞燕的结局:

赵合德的姐姐赵飞燕因为对拥立刘欣为储君有功,(刘欣为取得储君之位,赠送珠宝玉器巴结当时冠绝六宫的赵皇后,赵飞燕也对汉成帝刘骜吹枕头风,因为刘骜无子,刘欣投靠她的膝下,以后刘骜去世,刘欣即位,自己也好提前再选靠山)。

刘欣巴结赵飞燕是为了皇位,赵飞燕在刘骜身边为刘欣说好话是为了以后的靠山,两人各有心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达成共识

刘骜去世之后,侄子刘欣顺利即位,是为汉哀帝,赵飞燕因为对汉哀帝的即位有拥立之功,被汉哀帝封为皇太后;没想到汉哀帝是个短命鬼,在位仅7年后就去世了,汉哀帝辞世后,赵飞燕再无靠山,被废太后之位看守皇陵,后不堪其辱,自杀而亡。

汉哀帝刘欣也无子嗣,其弟刘箕子即位,是为汉平帝。

笔者将在下面进行介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3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