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世民为什么还是没放过李建成的儿子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1 01:09:09

李世民为什么还是没放过李建成的儿子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太子党和李世民集团双方持续明争暗斗,李建成和李元吉没少陷害李世民,而李世民也不服太子。双方经过数年的斗争后,矛盾中终于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发。李世民带着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亲手射杀了兄长李建成,李元吉则是被尉迟恭射杀。

三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颁布诏书说:“从今天起,朝廷上的各项事务,不论大小,全部委托太子处理,然后再报告给朕。”至此,李家的皇位之争才勉强告一段落。一下失去两个儿子的李渊,想让李世民放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李世民念在亲情的份儿上,答应了父亲的请求,保留兄长和四弟的后代。

然而,李世民麾下的大臣们却提议要斩草除根,还说不要忘记汉朝的刘安。此人是淮南厉王刘长的儿子,刘邦的孙子。刘邦去世后,刘恒登基,刘长对此非常不满,故生了反叛之心。最终刘长被废除王位,在流放的途中去世。刘恒顾念亲情,没有处理刘长的子孙们。

刘安继承父亲的王位后,依然贼心不死,多次与儿子刘迁、女儿刘陵密谋篡位。造反的事情败露后,刘安自刎而死。后来刘迁也效仿父亲造反,这一次,汉武帝终于斩草除根了,将他和刘陵、其母以及公卿宾客等数千人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李世民的门客们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辙,要斩草除根,不然会春风吹又生!衡量再三后,李世民将十个亲侄子全部杀害,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了他们的名字。据说李世民害怕兄弟的鬼魂前来索命,遂让尉迟恭和秦琼担任门前守卫。两人因年老无法长期担任,只好绘制他们俩的画像挂在门口,这也是“门神”的由来。

此外,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全部被李世民纳入后宫,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成为了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一个生下子女的嫔妃。于是有部分学者诟病李世民,认为他霸占弟媳,有悖伦常。李世民还准备把一百多名太子党亲信全部诛杀,被尉迟恭多次阻止,此事才作罢。当天,李渊就颁布了赦罪的诏书,叛逆的罪名只嫁给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他们的党羽一概不追究。不过,太子党的人担心有诈,或者李世民秋后算账,不少人都逃离了京城。

武德九年九月三日,李渊颁布退位诏书,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为太上皇,仍居住在太极殿。次日,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杀死哥哥李建成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嗣的?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杀死哥哥李建成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嗣的?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他的兄弟,迫使他的父亲退位。他成了皇帝,历史上被称为玄武门的变化。这场政变在唐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不用说其他影响了,至少皇帝的地位已经成为李世民的脉搏。李建成在这次政变中被杀了。

李建成有六个儿子。除长子太原王李承宗去世外,其他五个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义)在政变发生时还活着,但他们还没有长大,最大的李承道只有16、17岁。

对李世民来说,如何处理这五个侄子,无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砍草不除根是一大禁忌,但毕竟大事已经成功,关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时候,重兵会守卫和监视,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相对失去良好的声誉,还可以说一举多得,不用担心术不正的人。

造反成功后,朱棣软禁了建文皇帝的儿子朱文圭

这一关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导致朱文圭不是一个大字,类似于一个废人。但即便如此,至少没有杀死建文皇帝。李世民可以用这种方法。虽然这五个儿子年轻懂事,但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根本无法造反。然而,李世民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匆忙地杀死了他所有的五个侄子。当然,与李建成混在一起的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没有好下场,一起被杀。

这真的应该是那句话,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同年同月同日死

由于李建成的五个儿子还年纪大,也没有结婚,随着这五个人被杀,李建成一脉完全绝了。后来,李世民把儿子李福过继给了李建成。当然,李福不会反对李世民。他不仅可以延续李建成的世界,而且可以永远消除未来的麻烦。这似乎是一箭双雕,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只能表明它是残忍的。

如果说李世民不自信,也不能说过去,他对很多李建成的心都很重要。虽然他通过政变登基,但他的影响力并不小。事实上,李世民残忍杀害李建成儿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情况。李建成多年来一直是王储。虽然他没有李世民那么出色,但他仍然有影响力。

他也善于探索人才,善于认识他人,善于承担责任

他周围有一群有才华的人。因此,不能说,随着李建成的死亡,一切都结束了。在李世民看来,太子的旧部门和工作人员仍然有可能建立李承道和其他人。更不用说他们能否成功,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新一轮的战争。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只能同时斩草除根,杀死五个侄子,虽然时人不敢反对李世民的做法,但后人批评很多,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一大污点。

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的儿子全部被处死,为什么李世民对他如此绝情?

为了稳定局势。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冒险成功后,朝野震动,因为除了秦王府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力挺李世民,包括李靖李_等朝中重臣都把宝压在了李建成身上,都觉得李建成稳操胜券,更别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太子府和齐王府嫡系了。现在剧情神反转,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嫡系率领精兵拒不放下武器,而是聚集在太子府和齐王府负隅顽抗,直到李渊的诏令下达后方才作鸟兽散。

而他们前脚撤出太子府和齐王府,后脚李世民就派人把十一个侄儿全杀了。只能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帮人准备立李建成的一个或几个儿子和李世民死磕到底。李世民为了尽快稳定局势,只好釜底抽薪,把这些侄儿们都杀了。

扩展资料: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李世民却搭弓射向李建成,将他射死了。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马来。

可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

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李渊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终年二十四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元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身为太子却败给了李世民,他败在哪里了呢?

李建成是唐朝的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也是李世民的大哥。可是这个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却没能顺利的继位,成为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弟弟李世民射杀。李世民射杀太子后不久,逼父亲李渊退位,登上皇位,李世民成了唐朝第二位皇帝,即唐太宗。

李建成为何落下如此下场呢?身为太子的他为何败给了秦王李世民呢?

现在很多有关唐朝影视剧里,唐太宗李世民绝对是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挥斥方遒的一代君王,反观李建成,那简直就是地地道道的小人。他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处处为难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宽宏大量,一忍再忍。最后实在是被太子李建成逼的没办法,才在李建成精心策划的玄武门之变中,无奈的射杀了太子李建成。李世民成了无辜和无奈之人,他是迫不得已。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历史往往是被当权者创改的历史,大家在了解历史的时候,一定不要被误导。真实的太子李建成,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而且为人低调,宅心仁厚。李渊在起兵前,就安排李建成在河东广揽人才,李建成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很短的时间里就笼络了不少人才,后来鼎鼎有名的魏征就出自他的麾下。他为李渊建立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无疑对他是信任和欣赏的。在不少战役中,李建成也充分表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秦王李世民也是非常优秀的,他文治武功也是有口皆碑,虽不是太子,但他手握重兵,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也是战功赫赫,正因为他具备这些优势,让他成为了仅次于太子李建成的核心人物,因此也有了同太子对抗的资本。李建成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发现了李世民的野心,于是兄弟之间矛盾越演越烈。

最终李世民先发制人,干掉了太子李建成,自己登上了皇位。纵观他们之间的较量,我认为太子李建成失败有如下三个原因:

1、狠劲不够

李建成虽说对李世民有所防范,但毕竟是兄弟,他又是合法的继承人,虽有除掉李世民的想法,可迟迟没有动手,处事优柔寡断,这给了李世民时间和机会。李世民比他狠多了,直接下手,让他丧命,随后连他5个儿子也没有放过,斩草除根。

2、树立仁德储君形象

这点正应证那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李建成明知李世民是危险,却为了顾全自己太子的形象,表现出宽厚仁慈的假象,总觉自己是太子,李世民也不敢怎样。

3、势力弱小

李建成是太子,可没有强化自己的团队,为了让父亲李渊放心,他并没有扩充自己的实力,李世民则不同,他是蓄谋已久,待时而发,是有准备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因此他的失败是注定了的,怨不得谁。还好李世民也是个有道明君,登基后,开创了大唐的盛世贞观之治。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2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