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魏忠贤的故事。
崇祯登基后,立刻对权宦魏忠贤展开了清剿行动。他先将魏忠贤贬去凤阳,而后又派锦衣卫前去捉拿,最终逼得魏忠贤一条白绫了却此生。
然而,等到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却突然怀念起魏忠贤来,还专门派人秘密将魏忠贤的遗骸妥善安葬了。
那么,亲手逼死魏忠贤的崇祯,为何会在明亡之际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一、整顿吏治
《明史》记载,魏忠贤当权后,党同伐异,陷害忠良,肆意残害东林党人,险些灭了天下读书的种子。
粗看之下,任谁都觉得魏忠贤是个大奸臣,简直死有余辜,然而细读《明史》后,我们却惊讶地发现还有另一个样子的魏忠贤。
史书上,魏忠贤党同伐异的背后,分化瓦解明朝早已尾大不掉的文官集团。明朝末年,文官集团结党营私,贪腐成风,已然严重危害了明朝的吏治与财政。
在魏忠贤之前,以无锡一带的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把控舆论话语权,一边拼命为地主士绅谋福利,一边高唱赞歌俨然清流领袖。
在他们的一番神操作下,大明王朝越来越穷,而文官集团却说这是"藏富于民"。
明王朝穷得揭不开锅之际,魏忠贤断出手了。
他利用东林党与楚党、浙党之间的内部矛盾,大使离间计挑拨他们互相攻击,客观上罢免了一大批腐朽无能的官员,大明吏治为之一清。
二、拯救财政
处理完文官集团后,魏忠贤又开始想方设法弥补文官集团弄出的巨大财政黑洞。
底层出身的魏忠贤深知平民百姓的苦难,因此魏忠贤并没有去盘剥百姓,而是将筹钱的目标锁定在东林党人代表的江南士族身上。
为了挽救大明岌岌可危的财政,魏忠贤推出了工商税,还组建了以太监为主的征税班子,从而保证东南的赋税能够真正进入大明国库中。
这项政策一经推出就为大明的财政打了一剂强心针。
天启时期,江南的茶税一项就有高达20万两银子的入账,而东南上缴的商税总额更是占据了大明王朝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魏忠贤死后,重掌大权的东林党人立刻取消了让他们恨得牙痒痒的矿税,结果崇祯时期的大明财政立刻重新陷入了低迷期。
实在没钱的崇祯也想过多征收点商税,可每次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文官集团以一句"皇上怎么能与民争利"堵回去了。
江南税收大减后,朝廷实在穷得不行。文官集团担心崇祯又要打江南士族的主意,抢先祸水西引忽悠崇祯去向西北贫苦百姓征税。
哪知恰逢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百姓们已然穷得吃不饱饭了,还要面对朝廷加税,结果崇祯钱没收到多少,还弄得天下民怨四起。
三、对抗强敌
《明史》记载,魏忠贤贪污腐败,奸盗内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诚然魏忠贤当政时期确实没有亏待自己,但他也用朝廷的钱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
西北受灾时,魏忠贤可以让国库拿出钱来救灾,从而保证明朝政权的稳定。辽东打仗时,也是魏忠贤筹来了钱发饷,让大明的骑兵有能力和女真一战。
除了高超的理财能力,魏忠贤还能大胆启用人才。
在他当政时期,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等一大批武将能够在大明北疆驰骋沙场,女真人望着锦州防线哀叹不已。
在魏忠贤掌权的七年中,大明王朝内无百姓大举起义,外能死守辽东边疆,反而是东林党上台掌权后,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不断,最终让闯王李自成打破了北京城的歌舞升平。
据《明季北略》记载,城破之日,崇祯召集百官,竟无一人前来,唯一陪着崇祯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这时候,崇祯突然想起几天前太监曹化淳对他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绝望中的崇祯似乎明白了天启重用魏忠贤的用意,然而这一刻却来得太迟了。
崇祯派人秘密地收葬了魏忠贤遗骸,然后带着王承恩走向景山,留下一抹君王死社稷的血色残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兰陵王战功赫赫,为什么最后被赐毒酒
下一篇: 权倾朝野的蔡京,最后下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