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说: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张良深得此道,汉朝建立后立马急流勇退,尤其在目瞪韩信、彭越等人的下场后,想起了范蠡“蜚鸟尽,良弓藏”的故事。
他选择隐出朝政,因此在汉朝功臣中是少数得到善终的。
然而同样是开国皇帝,李世民和赵匡胤却并没有选择大杀功臣,这其中是为什么呢?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但实际上在整个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渊都相当没有存在感;
唐朝一半的江山几乎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破薛举、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奠定了前期唐朝的稳定;
中期开疆拓土,征服周边民族,把唐朝的疆域推上巅峰。
几乎可以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唐朝的建立。
而李世民和赵匡胤不杀功臣,其实并不是李世民和赵匡胤心地善良,毕竟李世民弑兄,赵匡胤篡位,这些都是狠角色。
李世民和赵匡胤之所以不杀功臣,是因为当时的势力格局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李渊家族是典型的门阀世家,远的不说,就说从李渊的父亲开始,李氏一族就在西魏、北周和隋朝历任高官。
作为关陇贵族中的典型代表,陇西李氏本身就是门阀士族的一员。
最能体现这种门阀冲突的就是“玄武之变”,这场政变并不单纯是皇族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背后,也是门阀士族在角力。
譬如李建成的背后有河东裴氏、王珪、魏征和薛万彻这些人在支持他;
李世民的背后也有京兆杜氏、房玄龄、陈叔达、长孙无忌等人在支持,也有像徐世勣、李靖,宇文家族这些世家在观望。
两个派系之间相互攻击,譬如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李世民诬陷李建成谋反。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大封功臣,就是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看这二十四功臣的出身就会发现,几乎鲜少有布衣出身的,只有像魏征、程咬金、秦琼完全是布衣出身,其它基本上都是世家门阀出身。
尽管隋唐交际时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但是在经历北周到隋唐相交的动荡后,许多门阀士族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相反乱世反而给予这些士族大家们孕育发展的机会,像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刘政会这些都属于世家大族。
柴绍、长孙顺德更是出身皇族,所以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彼时朝中还有之前遗留下来的许多北周、隋朝时代的官宦世家。
像徐世勣、李靖和宇文家族,几乎可以说隋唐交际以后的势力格局变化并不大,只不过国号变了一下,皇帝换了一下。
杨坚是李渊的姨丈,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所以你会发现势力还是原来的势力。
另一方面李世民家族本身又是一个大门阀,庞大的士族资源反而让李世民不必担心自己的统治会受到威胁。
反而是像刘邦、朱元璋这种布衣出身的皇帝非常喜欢大杀功臣,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赵匡胤是后周旧臣,他建立的宋朝几乎也是什么也没有变,就是国号变了一下。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赵匡胤虽然没有大杀功臣,不也是采用了“杯酒释兵权”吗?
实际上这是因为这时候的赵匡胤面临的形势已经大不相同,赵匡胤比不上李世民,背后有一个陇西李氏在支持他。
赵匡胤是半推半就被推上皇帝宝座的,为了获得后周旧臣的支持,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变动。
你原来是做什么官,就继续做什么官。
但是赵匡胤免不得还是担心,就像他对那些武将说的:
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意思就是谁不想荣华富贵,如果把黄袍披在你身上,就算你不想,难道还由得你吗?
赵匡胤这番话是掏心窝子的话,道出了他自己的担忧,同时也暴露了他的困境。
因为这时候宋朝的政局还没有稳定,换言之赵匡胤虽然是皇帝,但是他并没有绝对的实力和权威可以支配这些后周旧臣。
他自己心里都是心虚的。
换言之,赵匡胤自己也不敢轻易杀功臣,因为这很可能会逼反他们。
这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是刘邦那时候无法相提并论的,汉朝江山市刘邦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下来的,他有权威。
但赵匡胤不同,他是被人家推上去的。
就像他说的,别人可以把他推为皇帝,当然也可以把另一个人推为皇帝。
所以赵匡胤自己心里也害怕,最终才想了一个“杯酒释兵权”,这种比较委婉的方式。
赵匡胤没有大杀功臣,但是也通过内部改革的方式来制约武将们的权力。
他重用文官,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也算是对后周旧臣们的一种笼络。另一方面赵匡胤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认为最大的隐患在于武将。
为了笼络大臣,宋朝的恩荫制度那是出了名的,士大夫的待遇之好也是历朝历代不能相比。
这些实际上都是赵匡胤对官僚集团的一种笼络,而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赵匡胤还对官制进行了改革。
虚化了官员们的实际权力,所以宋朝官员活得相当滋润,既不用管事,但福利还不差。
可见,李世民不杀功臣是有恃无恐,毕竟人家就是门阀士族出身;
而赵匡胤则是有点心虚,不敢杀,所以只好极力笼络。
编者按:中国历史上有句古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后,那个王朝的开国功臣往往会遭到各种猜忌与迫害,比如刘邦对待功臣的那些手段,以及明初的几次洪武大案。而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以至于如“杯酒释兵权”这样的不流血收权甚至能被当成佳话。但奇怪的是,唐朝开国之后却鲜见“大杀功臣”与类似“杯酒释兵权”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电视剧《秦王李世民》刘文静
说起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让开国功臣保持兵权,还让大多数功臣得到善终的朝代(开国功臣刘文静之死与其持才傲物,以及跟李渊宠臣裴寂有尖锐矛盾关系很大)。要知道,就连隋朝都有一些功臣因猜忌而被杀。比如平陈大将贺若弼最后也被逃脱厄运。那么为什么唐朝开国功臣很少有类似事件?难道唐朝统治者心大?这就得从唐朝打天下的方式说起了。
关于李氏家族,史书上写的比较明确,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属于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有两大特征:
1、“融治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例如八柱国家族成员);
2、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从中,可以看到关陇集团普遍能力很强,还拥有巨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地位。而李虎的子孙在北周和隋朝也是多是出将入相的显贵,在两朝中都有大量的人脉,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因此,唐朝君主的庙号中,唐太祖是李虎而不是李渊。简单一句话,李家的亲友团都非常厉害!这从李渊起兵的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李渊起兵的基本力量是其原来管辖,加上招募的三万军队。而这股力量,分别由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统领。除了,李渊的儿子,李渊的女儿,还有李渊的兄弟子侄,也参与到起兵反隋的行动中。
▲李神通剧照
比如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在太原起兵后,拥有部众超过一万人。他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并任命史万宝为副手、裴勣为长史、柳崇礼为司马,任命隋朝东城县长令狐德棻为记室。在唐朝建立后,他又多次在山东河北地区作战,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总体上还算是一个能打仗的王爷。李神通还有个弟弟叫李神符。李神符在武德元年(617年)被封为襄邑郡王。在武德五年(622年),他曾经击败东突厥进犯,因功授任太府卿,后升任检校扬州大都督,也是个能打的。
▲电视剧中的李道宗
在评书演义里被黑得不行的李道宗,其实历史上也很能打。唐高祖李渊曾评价:“道宗今能守边,以寡制众。昔魏任城王彰临戎却敌,道宗勇敢,有同于彼。”而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是:“贲、育之勇何以过!”“当今将帅,惟李勣、道宗、薛万彻。勣、道宗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万彻若不大胜即须大败。”在贞观年间,李道宗还参加过对吐谷浑、高句丽,以及薛延陀的战争。
▲李孝恭剧照
在李唐宗室中,战功最高则应该是李孝恭。说起来,这位可真是有些功高震主了:经略巴蜀,攻占三十余州;灭萧铣,成功招抚岭南诸州;攻打辅公祏,一年时间平定江南。甚至有段时间,北起淮河,东至长江,越岭而南,尽归他统管。连大唐军神李靖都给他当过高级参谋,而且两个人配合的还不错。不过,他曾在石头城中修筑宅院,设立哨所往来巡察,以护卫自己。石头城是南朝旧都,此举自然犯忌讳,结果有人诬告他谋反。因此他被召还京师,被追究盘问。所幸有惊无险,被赦免为宗正卿(无实权),最后成为礼部尚书、河间郡王。
▲李孝恭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总之,从那些唐朝宗室的经历可以看出,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宗室出了大力。外加李家自身在关陇集团中的影响力,在李渊向关中进军的途中,也有不少关陇旧部投奔。所以,唐朝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西魏武勋贵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因此虽然那些异姓功臣功劳卓著,但是包括兵权在内的真正核心力量,其实还在李家手里。打个比方,其他王朝开国,皇帝是董事长,而那些功臣是股东;唐朝开国,那些功臣那大多只是个打工的,而股权还在老大那里。所以唐朝自然没有必要去大杀那些异姓功臣。毕竟有宗室作为勋贵的制约,皇帝对勋贵的猜忌也会小得多。
▲洛阳虎牢之战
而唐朝对于李家宗室的倚重,也持续了很长时间。比如唐太宗时代到唐玄宗开元之前,亲王们成年后通常会被派往外地作刺史,来增强唐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当然这也跟唐朝初期统兵和调兵权是分离的,宗室成员就算掌兵也难以威胁到皇权有关。所以,相对于明朝那些终日被拘束、无所事事的明朝宗室,以及那些只能做个普通读书人、难以施展抱负的宋朝宗室,唐朝初年的那些宗室无疑自由和有朝气的多。
▲唐朝仪仗队
但这种制度也有自己的弊端。功高震主的异姓功臣没有了,就自然会出现功高震主的同姓王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因为平定刘武周、薛举、王世充、窦建德等四方豪强,使得唐王朝先后获得整个山西陇西以及中原。但是李世民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虽然李建成也取得过攻取长安、防御突厥,以及最终消灭刘黑闼等功绩。但是这些功绩相对于李世民还是大为逊色。这种情况,最终酿成了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
▲唐代武士
也鉴于这种情况,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及之后,亲王们就不得出京了,要被安排在十王宅里,基本上要被软禁一辈子了。但起码那些相对较远的旁支宗室,从军从政、一展抱负的几率还是高,除了能正常做官,甚至能出将入相。
比如第一次石堡城之战,击败吐蕃人的唐军统帅就是吴王李恪之孙李祎。根据《旧唐书》记载:先是,石堡城为吐蕃所据,侵扰河右。敕祎与河西、陇右议取之。……(祎)督率诸将,倍道兼进,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器械,其数甚众。仍分兵据守,以遏贼路。上闻之大悦,始改石堡城为振武军,自是河、陇诸军游弈拓地千余里。史书上还记载;唐宰相以宗室进者九人。李林甫奸谀,几亡天下。李程和柔,在位无所发明。其余以材称职,号贤宰相。秦、隋弃亲侮贤,皆二世而灭。周、唐任人不疑,得亲亲用贤之道,飨国长久。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唐哀帝剧照
但是,从来没有完全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远亲宗室和李唐皇室的关系逐渐疏远甚至断裂,而近枝皇室又被猜忌和禁锢,李唐宗室可用之人也就越来越少。最终,当唐朝宗室人才枯竭时,李唐王朝也走到了自己的终点。
参考资料
唐代宗室诸王若干问题研究 邱贤文 《西北大学》 , 2010
唐代前期的宗室政策述论 李彦群 《理论界》 , 2009 (4) :158-159
论唐代前期宗室参政 刘智超 上海师范大学 , 2011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开国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对功臣都非常忌惮,以至于大肆屠杀。不过李世民似乎是个例外(普遍认为,李渊并非开国皇帝,李世民才是),他在当皇帝的时候,并没有那样做。并且他还专门修了一个凌烟阁,把功臣的画像供在里面,供后人凭吊。那么,李世民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呢?
(李世民)
我认为李世民之所以是这样的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不能杀。
首先我们要对开国功臣做一个界定。这里的开国功臣,主要是掌握兵权的那些功臣。实际上就算杀功臣,对于文臣也是用不着太提防的。刘邦杀了不少功臣,但文臣他一个都没动。赵匡胤也只是杯酒释兵权,并没有解除文臣之权。像朱元璋那种,文臣武将都一块儿杀的,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就是说,如果李世民要杀开国功臣的话,他要杀的,也应该只是武将。
不过,李世民实际上是不能杀武将的,因为虽然唐朝已经建立了,但是边关实际上还很不太平。突厥和高丽,还对唐朝新生的政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唐朝还需要继续对边关用兵。如果把那些能征善战的开国功臣杀掉,对边关用兵的问题,可就没办法解决了。
实际上刘邦杀功臣,就造成了这样的麻烦。如果刘邦不杀功臣,那么白登之围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刘邦自己也感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他自己回故乡的时候,就发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
(魏征)
二、不想杀。
李世民不知道开国功臣很危险吗?他为什么不想杀呢?因为李世民这个开国皇帝的情况很特殊,他是通过玄武门政变获得皇位的。
历史上,所有通过政变获得皇位的人,如果他是清醒的明智的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想团结更多的人,不愿意再行杀戮。比如杨坚发动政变夺位后,就没有做过杀功臣的事情。赵匡胤之所以要“杯酒释兵权”,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进行更多的杀戮。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消除政变产生的恶劣影响,避免落人口实,同时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给别人树立一个榜样,避免别人跟着学,也采用这种方式夺位。三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化解矛盾,不构成新的决裂。
李世民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在玄武门政变之后,立刻就采取了宽恕一切的姿态。他对李建成、李元吉的那些部下都一概宽恕。就算他们在玄武门政变中,试图伤害李世民的家人,李世民也不予计较。他对李建成的首席谋士魏征,更是极为重视,言听计从。李世民既然对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都能宽容,他当然能够宽容那些功臣了。
三、不用杀。
实际上,李世民也是不用杀功臣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功臣,都是自己的人。哪里还用得着杀呢?
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因为无论是彭越、英布,还是臧荼、陈豨,这些人其实都不是刘邦的人,是中途投奔过来的,他们是不服的。就算韩信是刘邦的人,但韩信一来是就表现出了要单干的样子,刘邦对他一直很忌惮。而刘邦自己的人,比如周勃、曹参、灌婴等,他却对他们非常信任,一个都没杀。
李世民不存在刘邦这种情况。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政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那些不是自己集团的功臣们给除掉了。一方面,他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集团的功臣(当然了,我说除掉,并不一定是杀掉,夺了他们的权力,也叫除掉)。另一方面,李世民通过夺位,李渊集团的那些功臣们,也都纷纷下课了。总之,当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朝中的功臣,实际上已经完全变成了他的人。变成了他的人,造反的可能性就不多了,因而他也不用杀了。
实际上,也并不是不存在开国功臣想造反的问题,因为是自己的人,李世民就好直截了当地说。比如尉迟恭有些张扬,李世民就直接说:“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这样直截了当把话说明,懂得道理的大臣,自然就会极为收敛。当然了,也有一些大臣,李世民反复说,他依然不听的。比如侯君集和张亮,那样一来,李世民也不会客气地杀掉他们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2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