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僖是什么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皇太子是中国古代对皇帝之位继任者的专属称谓。能被册封为太子的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由于太子的身份比较敏感,所以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皇帝往往不册封太子。比如从唐末到宋初的这百余年时间里出现过多位皇帝,却没有出现过一位太子。直至宋朝建立后,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在位期间才出现了自唐末以来的第一位太子——赵元僖。
宋太宗有9个儿子,赵元僖在家中排行老二,在他上面还有个嫡长子赵元佐。所以从理论上说,皇帝宝座和庶出的皇次子赵元僖的关系不大。然而,凡是只要跟皇位沾上边后,往往就会变得特别复杂。
赵元佐聪明机警,在许多方面都与宋太宗很像,因此深得太宗的喜爱。可是,赵元佐有一点却和宋太宗完全不同,那就是他为人光明磊落,爱憎分明,而他的父亲却是个搞阴谋权术的高手。当然,父子之间这一点区别并不影响他在宋太宗心目中的地位。可是这个刚正不阿的性格却最终导致了赵元佐的悲惨命运。
宋太宗的皇位是从他的哥哥赵匡胤那边“继承”过来的,期间过程充满悬疑。为了能有个说得通的理由,宋太宗曾在继位之初抛出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大意就是指他们老赵家的皇位不传儿子,而是传给兄弟,待兄弟都百年之后,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如此反复循环。因此,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的第一继承人就不是他的儿子赵元佐,而是他的四弟赵廷美。可事实上,宋太宗压根就没打算将皇位传给弟弟。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魏王赵廷美卷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篡位阴谋中。当时满朝文武都对赵廷美避之不及,只有赵元佐挺身而出为他的四叔说情。不过,此事其实是由宋太宗一手策划,自然没有妥协的余地,赵廷美被勒令外放到西京(今洛阳)担任留守。不久后,宋太宗又以赵廷美不知悔改为由,削去他的一切官职,判其举家迁至房州。984年,赵廷美在房州忧愤而死,时年38岁。
在得知赵廷美的死讯后,赵元佐突然性情大变,动不动就拿刀去砍人,所有人都知道——赵元佐疯了!按理说,家里有人成了疯子,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然而此事对赵元僖而言却是天大的利好,原本赵元佐是公认的皇位继承人,如今他既然疯了,皇位自然不可能传给一个疯子,那么他作为家中的老二,理所当然要扛起这副“重担”。
果不其然,赵元佐疯了后,赵元僖的地位直线上升。宋太宗很快就将原来对赵元佐的所有期望都投入到赵元僖的身上。雍熙三年(986年),赵元僖被任命为开封尹兼侍中,进封许王,加任中书令。这一长串头衔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看上去最不重要的开封尹这个职务,因为自五代到北宋,开封尹都是皇帝登基前的标配职务,这也是宋太宗钦定继承人的强烈信号。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己亥日,赵元僖毫无征兆地突然暴毙,年仅27岁。当年赵元佐发疯对宋太宗打击巨大,如今赵元僖离世更是令他伤心欲绝。史书记载宋太宗“悲泣达旦不寐”,也就是说哭了一整夜。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子之情,宋太宗打破常规,追赠赵元僖为皇太子,谥号恭孝。赵元僖也因此成为了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子。
不过,这件事情到此却还并没有结束。由于赵元僖死因太过蹊跷,宋太宗下令让亲信太监王继恩负责调查此事。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内容不详。但宋太宗却在得知结果后却突然转悲为怒。他下令将赵元僖的宠妾张氏绞死,并捣毁张氏父母的坟墓。赵元僖身边的亲信全都停职免职。赵元僖追赠皇太子册封典礼也无限期停止,只以一品卤簿下葬。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切的巨变究竟是出了岔子呢?
按照宋朝官方史料上的说法,原因是赵元僖的爱妾张氏专横放肆,捶打奴婢、仆人,甚至有人因此死亡,而且张氏父母的墓葬僭越礼制,不合规矩。然而对于一个皇亲国戚来说,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大事,宋太宗至于为此大发雷霆吗?况且就算张氏有罪,那处罚张氏也就完事了,为什么要将赵元僖身边的亲信全都停职免职?又为什么要停止赵元僖追赠皇太子的册封典礼呢?因此上述理由显然说不通。
虽然宋朝史料上没有给出更具说服力的材料,但我们有理由认为,赵元僖很可能牵涉到了篡位阴谋之中。也只有这个原因才会使得宋太宗对爱子突然转悲为怒。虽然当时赵元僖已是公认的继承人,但皇位没有到手都还不算数,他很可能想学他的父亲那样,搞出一场类似“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然后正式以继承人的身份登上皇帝宝座。可是,一场意外死亡却让赵元僖的美梦化为了泡影。同时也让搞了一辈子阴谋的宋太宗感受到了晚景的凄凉。
北 宋 南 宋
宋太祖 赵匡胤(960年—976年) 宋高宗 赵构 (1127年—1162年)
[ 转自铁血社区 /post_6077091_1.html/ ]
宋太宗 赵匡义(976年—997年) 宋孝宗 赵昚 (1162年—1189年)
宋真宗 赵恒 (997年—1022年) 宋光宗 赵敦 (1189年—1194年)
宋仁宗 赵祯 (1022年—1063年) 宋宁宗 赵扩 (1194年—1224年)
宋英宗 赵曙 (1063年—1067年) 宋理宗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宋神宗 赵顼 (1067年—1085年) 宋度宗 赵禥 (1264年—1274年)
宋哲宗 赵煦 (1085年—1100年) 宋恭帝 赵显 (1274年—1276年)
[ 转自铁血社区 / ]
宋徽宗 赵佶 (1100年—1125年) 宋端宗 赵昰 (1276年—1278年)
宋钦宗 赵桓 (1125年—1127年) 宋幼主 赵昺 (1278年—1279年)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接受贤臣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地位,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比较安定。但是也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外族纷纷侵扰。但也因为重文轻武,使宋代文学、哲学、美术、科技异常发达。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岁。
[ 转自铁血社区 / ]
宋太宗 赵炅
宋太宗 (939—997),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位22年。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宋真宗 赵恒
宋真宗 (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他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期任用王钦 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 赵祯
[ 转自铁血社区 /post_6077091_1.html/ ]
宋仁宗 (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赵祯,原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他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结果失败。但总的来说,仁宗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1063年,仁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
宋英宗 赵曙
宋英宗名赵曙(公元1032--1067年),太宗曾孙,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 - 1067年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从兄弟允让的第十三子。在位时碌碌无为,北宋就此衰落。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宋神宗 赵顼
宋神宗,名赵顼(公元1048~1085年),原名仲铖。英宗长子。英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8岁,葬于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堡)。神宗赵顼,先后封为淮阳王、颖王。英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他喜欢读《韩非子》一书,读后说:“天下弊事很多,不能不改革。”英宗于公元1067年正月丁巳日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熙宁”。 赵顼即位后,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严重局面,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他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废去元老,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动—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当时,有个地方发生地震和山崩,保守派就说这是王安石变法不当,引起老天发怒。公元1073年,河北地区遭受大早,灾民被迫逃荒。有个保守派官员趁机画了一幅流民图呈送给赵顼说:“早灾是由于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只要停止变法,罢免了他,老天一定会降雨消灾。”曹太后和高太后也在赵顼面前哭诉王安石搞乱了天下,要求停止新法。神宗动摇了,王安石先后两次被迫辞职,以后就一直没有出来做官。王安石辞官后,赵顼还把大部分新法维持了近十年,直到他死去。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他前期任用王韶,获得了熙河战役的胜利,收复了两千里故汉地。后期任用宦官李宪,因指挥失当在灵武遭致惨败。神宗半夜得到消息,起床踱步,达旦未眠,因此得病。公元1085年2月神宗病重,3月立子赵佣为太子,嘱咐由高太后协同处理国事。戊戌日,病死于汴京宫中的福宁殿。赵顼死后的庙号为神宗。
[ 转自铁血社区 / ]
宋哲宗 赵煦
宋哲宗赵煦(公元1077--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镇守宋朝西北部边境。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 病逝于汴京,在位十五年,终年二十四岁,葬于永泰陵。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敦、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原因。
宋徽宗 赵佶
宋徽宗 (1082—1135)北宋皇帝(l100—1125)。名赵佶,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工于书画,以花鸟画和“瘦金书”书法名于世。书法初师薛稷,草书学黄庭坚。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自成法度,世称“瘦金体”。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等。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当金兵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父子两人皆被金兵俘虏北上,受尽折磨,八年后死于黑龙江依兰。
宋钦宗 赵桓
宋钦宗 (1100—1156)北宋皇帝。名赵桓。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灭亡。靖康二年 (1127年)与徽宗为金兵俘掳北去,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1161年,钦宗赵桓在金国被马踩死,终年五十七岁,葬处不明。
[ 转自铁血社区 / ]
宋高宗 赵构
宋高宗 (1107—1187)南宋皇帝。名赵构。徽宗子。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南京 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 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 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韩世忠等三大将兵权,杀害岳飞。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南侵。高宗以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强烈反对。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1187年,病逝与临安宫中的德寿殿,终年八十一岁,葬于永思陵。著有《翰墨志》。
宋孝宗 赵昚
宋孝宗赵眘(公元1127--1194年),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干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干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干淳之治”(干:干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孝宗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敦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禅位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光宗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闷闷不乐而起病。最终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于临安重华殿。
宋光宗 赵敦
宋光宗赵敦(公元1147--1200年),宋光宗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宋光宗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庆元六年(1200年)春,由于光宗过于闷闷不乐就去世了,死后葬于永崇陵。
[ 转自铁血社区 /post_6077091_1.html/ ]
宋宁宗 赵扩
宋宁宗赵扩(公元1168--1224年),南宋第四代皇帝,年号庆元。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宰相赵汝愚倡导理学,引荐朱熹,企图组织韩侂胄参政。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这就是“庆元党禁”。1202年,才宣布弛禁。宁宗还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大快人心,打击了投降派。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在史弥远的操纵下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 向金朝称伯,自己称侄,又向金朝进贡金银,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成为宋宁宗的宰相兼枢密使,独揽宋朝大政。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官职。宋宁宗时期,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宋宁宗还恢复理学地位。1224年,死于宫中。在位三十年,终年五十七岁,葬永茂陵。
宋理宗 赵昀
宋理宗赵昀(公元1205--1264年),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废太子赵弘,立宋理宗为皇帝。宋理宗十分无能,登基后将所有国家事物都交给史弥远,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一直到1233年史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但他依然对政治不感兴趣,将国家大事交给他的宰相丁大全处理,他本人崇拜理学。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1264年10月,理宗病死于临安,在位40年,终年60岁,葬于永穆陵。
宋度宗 赵禥
宋度宗赵禥(公元1240--1274年),在位1265年—1274年),在位10年,享年35岁,宋度宗长大后十分昏庸无能。他即位时,金朝已经灭亡多年,北方元朝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他却将军国大权交给奸臣贾似道,政治十分腐败黑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自己却依旧穷途奢侈,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色之中,宋朝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只有等着灭亡。北方元军多次出兵进攻南宋,宋廷虽腐朽,但是广大军民的抵抗,使得元军不得不撤回。度宗即位后,元军猛攻襄樊。这一次是决定南宋小朝廷兴亡的关键战役。然而贾似道密而不报,还说已经取胜,度宗在完全不予以审问的情况下竟对此言深信不疑。最后,元军于咸淳十年(1274年)初攻破围攻5年的襄樊,为宋朝敲响丧钟,宋度宗闻知顿时昏倒,但是他仍然借酒浇愁。不久就因酒色过度而死。1274年7月,度宗病逝于宫中,终年三十五岁,在位十年。葬于永绍陵。
[ 转自铁血社区 / ]
宋恭帝 赵显
宋恭帝赵显(1271年-1323年),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是之弟,宋末帝赵昺兄,即位前封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谥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宋咸淳十年(1274年)十月,宋度宗驾崩,年四岁的赵隰在奸相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改明年为德祐元年。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当时元朝军已平定中国北方和西南,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阳城的控制权之后,渡过长江向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皇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势如破竹的元军在击破各地的防线,相继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皇太后和宋恭帝在舆论压力下诛贾似道,不过为时已晚,宋朝亡国在即。同年年中,元军已经占领了江东(今日的江苏省)大半的领土。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遣陆秀夫求和称侄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
宋端宗 赵昰
宋端宗,名赵昰(公元1268-1278年),度宗长子,恭帝兄。恭帝被元掳往北方,陆秀夫等拥立他为帝。在位3年,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终年11岁,葬于永福陵(今广东省新会县南)。
赵昰,曾先后被封为吉王、益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军进逼临安时,他由驸马都尉杨镇等护卫,出逃福建。欲对宋室斩草除根的伯颜派兵追赶,未果而还。3月,赵昰等人到达福州,得知临安沧陷,恭帝被掳往北方。5月,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人在福州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景炎”。 35作文网
端宗在位时,年仅8岁,朝臣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力图恢复宋朝,但在元军的紧紧追击下,他只得由大将张世杰护卫着登船入海,东逃西避,疲于奔命。左丞相陈宜中对大局绝望,远走占城(今越南境内)。
[ 转自铁血社区 / ]
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3月,端宗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广州湾,一天夜间,坐船不慎被颠覆,端宗落入海中,后被左右救起,已经喝了一肚子的水,而且就此起病,吓得好几天都讲不出话来。因元军追兵逼近,他又不得不浮海逃往冈州(今广东省雷州湾),经此颠簸,又惊病交加,于4月病死。
宋幼主 赵昺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南宋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挺多的,比如说?汉惠帝刘盈;蜀后主刘禅;白痴晋惠帝明成祖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
朱高炽的太子朱瞻基,顺利登基
朱瞻基的太子朱祁镇,顺利登基
朱祁镇的太子朱见深,顺利登基
朱见深的太子朱佑樘,顺利登基
朱佑樘的太子朱厚照,顺利登基
注:各个朝代太子一览表汉朝 汉高祖刘邦皇太子刘盈汉惠帝刘盈皇太子刘恭汉文帝刘恒皇太子刘启汉景帝刘启首任皇太子刘荣汉景帝刘启次任皇太子刘彻汉武帝刘彻首任皇太子刘据汉武帝刘彻次任皇太子刘弗陵汉宣帝刘询皇太子刘奭汉元帝刘奭皇太子刘骜汉成帝刘骜皇太子刘欣汉光武帝刘秀首任皇太子刘疆汉光武帝刘秀次任皇太子刘庄汉明帝刘庄皇太子刘炟汉章帝刘炟首任皇太子刘庆汉章帝刘炟次任皇太子刘肇汉顺帝刘保皇太子刘炳新朝 新朝始祖建兴帝王莽皇太子王临三国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皇太子刘禅蜀汉后主刘禅皇太子刘璿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皇太子曹叡吴太祖大皇帝孙权首任皇太子孙登吴太祖大皇帝孙权次任皇太子孙和吴太祖大皇帝孙权末任皇太子孙亮吴景帝孙休皇太子孙<雨单>(上下结构,单为繁体,wān)吴末帝孙皓皇太子孙瑾晋朝 晋武帝司马炎皇太子司马衷晋惠帝司马衷皇太子司马遹(追封愍怀太子)隋朝 隋文帝杨坚首任皇太子杨勇隋文帝杨坚次任皇太子杨广隋炀帝杨广首任皇太子杨昭唐朝 唐高祖李渊首任皇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次任皇太子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首任皇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次任皇太子李治唐高宗李治首任皇太子李忠唐高宗李治次任皇太子李弘唐高宗李治第三任皇太子李贤唐高宗李治第四任皇太子李显武则天皇太子李显唐中宗李显皇太子李重俊唐睿宗李旦皇太子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首任皇太子李瑛唐玄宗李隆基次任皇太子李亨唐肃宗李亨皇太子李豫唐代宗李豫皇太子李适唐德宗李适皇太子李诵唐顺宗李诵皇太子李纯宋朝 宋太宗赵光义皇太子赵元僖(追封恭孝太子)宋太宗赵光义皇太子赵恒宋真宗赵恒皇太子赵祯宋仁宗赵祯皇太子赵曙宋英宗赵曙皇太子赵顼宋神宗赵顼皇太子赵煦宋哲宗赵煦皇太子赵茂(追封献愍太子)宋徽宗赵佶皇太子赵桓宋高宗赵构皇太子赵旉(追封元懿太子,后谥宋简宗)宋高宗赵构皇太子赵眘宋孝宗赵眘皇太子赵愭(追封庄文太子)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皇太子朱标(追封懿文皇太子)明惠宗朱允炆皇太子朱文奎(追封恭愍太子)明成祖朱棣皇太子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皇太子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皇太子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镇皇太子朱见深明代宗朱祁钰皇太子朱见济(追封献怀太子)明宪宗朱见深皇太子朱祐极(追封悼恭太子)明宪宗朱见深皇太子朱祐樘明孝宗朱祐樘皇太子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载基(追封哀冲太子)、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载壡(追封庄敬太子)明穆宗朱载垕皇太子朱翊釴(追封宪怀太子)明穆宗朱载垕皇太子朱翊钧明神宗朱翊钧皇太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洛皇太子朱由校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燃(追封怀冲太子)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焴(追封悼怀太子)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炅(追封献怀太子)明思宗朱由检皇太子朱慈烺(追封献愍太子)清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允礽)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皇太子爱新觉罗·弘历(密立,雍正十三年胤禛逝后公开)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皇首任太子爱新觉罗·永琏(追立皇太子谥端慧)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次任皇太子爱新觉罗·顒琰(乾隆六十年弘历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布立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第二年即位改元嘉庆)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皇太子爱新觉罗·旻宁(密立,嘉庆二十五年永(顒)琰逝后公开)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皇太子爱新觉罗·奕詝(密立,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示朱笔,立为皇太子)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皇太子爱新觉罗·载淳(奕詝临终所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