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解缙是怎么死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解缙是明朝大臣,有着“明朝三大才子”之称。解缙一生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多部著作,还曾负责过《永乐大典》的纂修。可以说解缙的才华,在当时朝中也没几个人比的上他。但解缙的仕途之路走得却不顺畅,最后更是惨遭冤死。据记载,解缙被以无人臣礼的罪名入狱,最后被埋入雪堆活活冻死,一代文臣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下面就来揭秘解缙的死因究竟为何。
解缙死得并不惨,就是死得冤。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统帅纪纲呈上囚犯名册,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有点儿眼熟,就说了句:“缙犹在耶?”
纪纲回到狱中后,请解缙喝了一顿酒。解缙喝醉了,纪纲就把他埋在雪里,解缙就这样结束了他四十多年的人生。
纪纲为什么要请解缙喝酒,让解缙喝醉了才埋到雪里杀死。或许,纪纲都觉得解缙是被冤枉的,不忍心让他死得那么痛苦。
如果解缙没有那么傲才,不要太过耿直、口无遮拦,那么他还会是朱棣身边的“大红人”。
解缙冤死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政治上不成熟的性格
解缙是侍奉过三个皇帝的官员,朱元璋、朱允炆、朱棣都很欣赏他的才华,他的官至从一个庶吉士升到了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了朱棣的心腹。
可是,就是这么丰富的政治经历,解缙还是像个刚入官场的小白似的,过于耿直,不分场合,口无遮拦。
解缙是个很聪明的人,也很会看人,但是有点傲才。当初朱元璋看到解缙,觉得这个年轻很活泼,而且很有才,就把他留在身边当个“小秘书”。
一次,朱元璋跟解缙说:“我俩虽是君臣,但恩如父子,你什么都可以说。”次日,解缙就呈上了一份万言书。洋洋洒洒的几万字,文采斐然,朱元璋称赞了解缙。
可是,解缙却因为得宠,而开始有点骄傲。
先是去兵部索要奴隶,出言不逊,被打了小报告;再来就是被任命为御史后,竟然为李善长起草奏疏鸣冤;后来,又为同官夏长文起草奏疏弹劾都御史袁泰,袁泰记恨他。
朱元璋本来是想任命解缙为御史,是为了让他收敛下自己的性格,可是解缙并不领情。最终,朱元璋无奈,也出于惜才的原因,让解缙回家呆着。
回家八年后,解缙听到朱元璋病逝的消息,就急急忙忙地入京哭丧。谁知道,被有关的官员弹劾,违背圣旨,被贬为河州卫吏。后来,因董伦向朱允炆推荐,解缙又重新回到朝中,可惜性格依旧如此。
朱棣登基后,解缙得到重用,官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朱棣的心腹,解缙再一次受宠。
在朱棣纠结立谁为太子的时候,解缙一句“好圣孙”,敲定了朱棣注意,最终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可是,朱棣为了安抚二儿子朱高煦,所以提高了朱高煦的地位和待遇,把太子冷落在一边。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朱棣在搞两个人的政治平衡,都没谁站出来说话。可是,解缙这时就出来为太子说话,朱棣顿时就火了。后来,朱高煦派人陷害解缙泄露“宫中语”。朱棣大发雷霆,贬解缙为广西参议,又改为到交趾,去督运粮草。
政治上不成熟的性格,让解缙在官场上一直倒霉。每次都是被同一个叫“活得太明白,口无遮拦”石头绊倒,可是解缙却不曾改过,依旧口无遮拦。
过于耿直,朝中树敌过多
解缙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没有那么聪明。在官场混迹多年,解缙却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过于耿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史书中记载,解缙好品评人物,无所顾忌,廷臣多忌妒他受宠。
另外,之前为太子说话,让朱棣立朱高炽的时候,更是得罪了朱高煦,朱高煦一直记恨在心。所以,解缙失宠之后,更是落井下石诬陷他,其他记恨解缙之人也是站出来一起诬陷。
这些原因,最多是让解缙失去官至,还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接下来的一点,就是解缙被处死的关键。
私见太子,触怒龙鳞
永乐八年,朱棣北征,让太子在南京监国。虽然是让太子监国,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限制了太子的行动,比如:有官员要拜见太子,不能私见相见,必须要有相关的官员在场,不然不能见面。
可是,解缙就是偏偏犯了这一点。
解缙因有事禀告,就急急忙忙地进了京师,不知道是他忘了朱棣定的规矩,还是有急事相见。解缙单独见了太子之后,不等朱棣回来就自行返回。
朱高煦知道解缙的所作所为后,就想着以这一点打击太子势力和报复解缙。于是,朱高煦向朱棣打了小报告,朱棣大怒。
朱棣是靠夺位当上皇帝,而且人有点多疑,他本来就不放心太子,明明立了规矩,解缙还是单独见了太子。这样一来,激起了朱棣的邪火,直接把解缙关进了监狱,牵连了不少的人。
最终,就发生了前边所说的那一幕,解缙在雪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结语
解缙是一个有很才华的人,却不懂为官之道就因为过于耿直,得罪了不少人。
解缙死得有点冤,因为他本来是没有过多的错,就是活得太明白、太聪明。活得太明白,敢说敢言,不知官场险恶,最终丢了自己的性命。
解缙之死,是因为他官场上不成熟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也得罪了朱棣。更是在朱棣北征时私见太子,触到朱棣的底线。在别人的煽风点火之下,朱棣对解缙也失去了兴趣,这也意味着解缙就没价值,死不死都一样。
伴君如伴虎。朝堂之上,缺少的不是才子,而是有心计的才子,一个自以为有才的人,是不会在意伴君如伴虎这样的句子的。
解缙能够被列出三大才子,参与永乐大典这些功德都不是幸运就可以完成的,哪一项都是需要熟读圣贤书,了解当代文明,并且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才可以做到,甚至后来被皇帝列入内阁成员,时常伴在皇帝身边,只可惜才子终究是才子,不过皇帝门前一只燕子而已。
他之所以惨死本是一个巧合,当时他与很多才子上书关于太子事宜,皇帝一气之下打入监狱,后来有锦衣卫上报名册,被皇帝看见了解缙的名字,这个时候他就死了,其实若不是这样的巧合,解缙在监狱里挺个十年八年,皇帝挂了太子上位,还是可以的。
但是被打入监牢和失去了皇帝圣心这件事确实是他咎由自取,原本最初为立太子之时,解缙帮助皇帝选择立长子,这件事还颇被皇帝看好,但是后来解缙公开支持太子朱高炽,就成为了皇帝的眼中钉。
原本支持太子没什么,重点就是公开这件事,太子被立后,太子之弟依旧深得皇帝喜爱,有点争太子之位的意思,原本这样的事情是家事,我觉得永乐皇帝也乐于看这样的事情以便于达到朝局平衡的状态,但是解缙公开支持太子,不仅被皇帝不看好,同样也被太子弟仇视,被皇帝和皇帝的儿子都讨厌,不死都难,而且当时太子权利太弱,自保还吃力。
除了上面两件事,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解缙自己不甘心只做一个才子,无论说他是同情朱高炽也好,还是想要进入权利的中心也好,都已失败告终。
解缙被称之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专门负责各种史书的修订。从小就被人称之为神童,可是在47岁那年,却被朱棣杀害。他是否担得起才子的名头呢?这位才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得罪了朱棣?
?
01解缙饱读诗书,却没有忠义可言。明惠宗朱允炆时期,也不是每个人都像铁铉、方孝孺这些忠臣,为了故主舍身就义的。解缙就是其中一个,当时解缙是朱允炆的首辅大臣,虽然是刚刚被提拔上来,却也已经有了辅佐朱允炆的石锤。既然是建文帝的旧臣,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大臣,解缙按道理应该要向朱允炆誓死效忠才对。
可是解缙毫不犹豫地就投入了朱棣的门下,一点也没有留恋朱允炆的意思。我觉得从这件事就能看得出,解缙纵然才华盖世,却没有任何忠义可言。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
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缙即日上封事万言,略曰:臣闻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终始如一者也。---《明史》
很多人故意忽略这个历史细节,可是我觉得这件事不应该被忽略。当时解缙到底是什么态度?为什么朱棣一进城,解缙就成了朱棣的大臣?他到底有没有反抗过呢?让一个文人反抗,的确是有些为难了,可是他的气节在哪里?我们看不到任何记载。如果他曾经反抗过,我认为历史上不可能没有留下一点记录。由此我们可以相信,解缙肯定是主动投降了朱棣。
可以说他在政治上是一个没有什么主张的人。儒家讲究忠君爱国,既然解缙是大才子,这些道理应该是读得滚瓜烂熟了?可是解缙却没有任何忠君爱国的表现,实在是可惜。我认为解缙此刻的表现,其实跟他的死也是有关联的。正是因为他现在没有任何气节,所以才会被朱棣所看轻。
我们看李世民是如何对待魏征的呢?魏征当年可是李建成的部下,后来宁死不降,在李世民的多番劝说下,才变成了李世民的谏臣。而解缙压根就没打算成为魏征这样的人,也就享受不到魏征的待遇了。
?
02朱棣嗜杀如命,跟他老爹一个德行。朱棣完美地遗传了朱元璋嗜杀如命的性格特点,我们会发现,那些在南京曾经阻挡过他的人,全部被他给诛杀了。曾经写过讨伐朱棣檄文的方孝孺,全家十族都被朱棣杀得一干二净。铁铉曾经在济南保卫战多次击败朱棣,迫使朱棣绕道而行。
等到朱棣打下南京以后,回过头来把铁铉全家诛杀,铁铉本人更是遭受酷刑而死。可以说朱棣杀的人,完全不比朱元璋少,他也相当于是个开国皇帝了,这个江山也算是他一手打下来的,难免会沾染不少血迹。十三年,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辽东。---《明史》
对于解缙,我很难找到一个理由,朱棣会不杀他。因为他稍微触怒了朱棣一下,被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时朱棣认为解缙是在挑拨他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关系,所以将他关进了大牢。过了足足五年时间以后,朱棣忽然想到了解缙,就顺口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呢?结果他的手下就明白了朱棣的意思,回头把解缙给做了。
难道是手下人会错了意?当然不是,其实朱棣杀解缙,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这就是朱棣的本色。他完全没有必要为解缙这种人大发慈悲,可以说朱棣压根就没有所谓的慈悲心肠。解缙这是撞到了朱棣的枪口上,给他多活几年已经是万幸了。
?
03解缙本以为站好队了,结果出了事。经历了建文帝以后,解缙似乎明白了政治是怎么一回事,跟对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解缙进入朱棣集团以后,立刻就站在了太子朱高炽这一边。可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朱棣居然更加偏爱皇子朱高煦。因为朱高煦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是个优秀的皇子。
这个时候解缙发挥了他站队的水平,他告诉朱棣,太子朱高炽是个贤德的人,而且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将来可以成为下一代优秀的君主。朱棣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也就确定了让朱高炽登基的打算。可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件事被朱高煦给知道了,解缙也就成了他的眼中钉。
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缙。---《明史》
当时朱棣将朱高煦的待遇提拔得跟太子朱高炽一样高,这是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的皇帝,都喜欢做的一件事。解缙得知以后,立刻再次发挥了自己站队的水平,跑到朱棣面前严厉斥责朱高煦不应该这么做,应该比太子待遇低才符合规定。几次牢骚过后,朱棣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就把解缙打发出城了。
等到解缙下次回来以后,却直接去太子府上汇报工作,随后才到朱棣这里来。这件事被朱高煦给得知了,他立刻去告解缙的状。一告一个准,解缙就这么被朱棣给关进了大牢,后来就悲惨地死去了。他没有等到太子登基的那一天,实在是可惜。
?
?总结:解缙最大的错误,就是卷入了继承人之争。我们看看解缙日常的工作是什么,负责编纂《永乐大典》,修补历代史书,基本都是跟文字打交道的事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这么一个文人,其实对政治的敏感程度,压根就不高。所以解缙根本就不可能感受到争夺皇位的残酷程度。
历朝历代,但凡参与夺嫡的臣子,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其实朱棣时期皇子的争斗,跟孙权的儿子们争斗是很相似的。孙权也是立了太子,又把鲁王孙霸给扶持得地位很高,跟太子相抗衡。结果陆逊掺和进来,为太子说话,被孙权被逼死了。解缙自然远没有陆逊的能力强,不过解缙也是遭遇了相同的政治危机。
他误以为效忠太子那就是效忠朱棣。其实朱棣所需要的就是两个皇子之间的平衡,也就能够达到朝中大臣们的一种平衡。解缙这个只会读书的家伙,当然看不懂朱棣的这波操作,最终掉进这个政治旋涡之中,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解缙当初就一心修订史书,可能会成为司马光那样的史学大家,可惜好才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参考资料:《明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0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