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投靠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操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荀彧,却死在了劝诫曹操不要自封“魏公”,谋权失德一事之上。曹操估计想不到,自己手下这一被委以重任的能臣,真正效忠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那大厦已倾的汉王室。
为了苟延残喘得延缓东汉王朝最后的一点体面,不惜以自身性命为试探,不顾安危插手曹操登位之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传统“忠君”思想的有才之士,又为何一开始会选择逃离朝堂投奔曹操呢?主要还是要从这么几方面去看:
首先就是荀彧出身颍川高门士族,为荀家认定的当家继承人,从小就是接受的最正直端正的“忠君”思想。汉王朝才是他所真正想效忠的对象,他帮助曹操的真正目的不是助其夺取天下,而是想借曹操的手来平定其他叛乱力量。
因此荀彧在最开始不愿留在朝堂上也很好理解,因为他效忠的是汉家天子,而不是作乱的“十常侍”,他只是一介文人,没有力量跟掌握了政权的官宦们相抗衡,所以他需要借助地方军阀的力量去打破这一切。
而选择曹操也很好理解,荀彧自己的妻子是中常侍唐衡之女,宦官之后必遭文人轻慢,自己这个娶了官宦女儿的人,明面上体面在,实际上肯定还是会遭到排挤。而曹操也是宦官之后出生,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
也因着这层关系,少有文人会去选择辅佐曹操,这样一个主公似乎会把自己的“文人风骨”都给拉低。但是荀彧自负真才实学,才不惧怕这些虚名,人越少,自己能发挥的力量就越大,就越容易被看重。这一层与宦官有关的关系迅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另外曹操帐下谋士奇缺,就为荀彧,“夹杂私货”提供了条件。比如说“奉天子以令诸侯”这事,如果换成袁绍或者刘表,说不定直接就把汉献帝给杀了,还顺带假传遗言让自己上位。但是曹操谋士少,对人才渴求大,在这种可以以“正统”的名声刷声望的事情上,肯定不会嫌少。虽然最终“奉天子”成了“挟天子”,但好歹汉献帝这名还是保住了。
除此之外,曹操帐下谋士,受重用的大部分都来自颍川,并且都是荀彧曾经的朋友,受荀彧相邀而来。这些“智囊团”在一些重大国策上不一定可以动摇到曹操的决定,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潜移默化,对曹操逐渐产生一些影响,还是十分容易的。
但可惜,尽管荀彧诸般才智,但他偏偏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想以一己之力干预历史发展进程。他低估了曹操的野心,也对于汉王室复兴的想法太过乐观,白白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因为曹操是当时各路诸侯总最有抱负的一个,曹操早期的时候的确是效忠于汉献帝的,只是后来他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才慢慢滋生出了想要自立门户的想法,尽管是这样曹操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有选择自己称帝。
当初最大的一个奸臣就是董卓,董卓和曹操虽然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事,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汉献帝在董卓那里时董卓对汉献帝是一点也不尊敬,董卓甚至给自己封了一个相父的称号。汉献帝在曹操那里的时候曹操对汉献帝是尊敬有加,只是没有给汉献帝任何权利而已。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或许他自己一直也在纠结,纠结究竟要不要把自己打下来的江山送给汉献帝,但是这个江山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他又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基业和心血都送给别人呢,曹操最后还是把自己的江山给了他的儿子。
董卓乱政的时候曹操也在做官,当时董卓十分强大,曹操没有办法只能委屈求全,但是曹操一直都想要除掉董卓,后来曹操带着七星宝刀刺杀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让曹操出名了,曹操的勇敢和忠义被世人知道了,荀彧就是在这之后才投靠曹操的。
荀彧就是在这之后投靠曹操的,因为曹操是当时各路诸侯中最有能力的一个,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为后来的大乱斗做准备,但是曹操没有这么想,他是真的想干掉董卓,迎回汉献帝,所以荀彧想要匡扶汉室最好的选择就是曹操了。
刘备一直都喊着要匡扶汉室,但是那个时候的刘备的实力很弱,荀彧也不认为刘备有这个能力。最后一直喊着要匡扶汉室的刘备称帝了,而一直被人说是汉贼的曹操一辈子都没有称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0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