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蓝玉作为征战一生的大将,为什么会落到只剩一张人皮的下场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30 23:00:23

蓝玉作为征战一生的大将,为什么会落到只剩一张人皮的下场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蓝玉的下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朝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从一个一无是处的下层百姓,最后成为了九五之尊,这可是质的飞跃,虽然朱元璋统一了国家,对后世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人们依旧会用残暴二字来形容他。

朱元璋坐了皇位之后,对之前为他立下功劳的大臣赶尽杀绝,才让人们对他有了这样的评论,其中大家认为最可惜的就是大将蓝玉,为何最终这个征战一生的大将只留下一张人皮呢?

图片:九五之尊朱元璋剧照

蓝玉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要大将,作战勇猛又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因此在军队中名声很高,而朱元璋参与的战役中,正因为有了蓝玉的存在才能够屡次获胜。

那时的朱元璋对蓝玉也非常信任与赞赏,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对蓝玉更加器重。在平定战乱的过程中蓝玉所立下的功绩越来越多,手中的兵权也越来越重,而且更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自恃功高过人的蓝玉,此时便骄傲起来,有时在朱元璋面前,都有些不顾礼节。

图片:军队中的蓝玉剧照

曾经蓝玉在从战场上回来的途中,经过一座城池,因为守城的军士没有及时给他开门,便受到他猛烈的进攻,可见其嚣张的气焰有多盛。

不仅如此,在军事上很多主意都是他自己拿定,而从来不报给朱元璋知道,并且开始着力培养亲信,他所培养的这些亲信到处做一些欺男霸女的恶事,而蓝玉对此从来是不闻不问。

可见其心中对百姓并没有多少情怀,民间对他也开始抱怨不断。

图片:嚣张的蓝玉剧照

蓝玉的这些行为,朱元璋一直看在眼里,但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好的时机处理他,直到最后,朱元璋忍无可忍,再加上时机已经成熟,便对蓝玉出手了。那么为何说朱元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呢?

一开始,朱元璋立儿子朱标为太子,本想让蓝玉辅佐儿子,而且朱标战功也很显赫,因此蓝玉对朱标还是比较信服的,也能够控制住他。

然而没想到朱标却早早去世,朱元璋只能将太子人选定为皇孙,皇孙朱允炆偏爱文学,自然是无法控制蓝玉这样的强悍大将。

并且随着蓝玉越来越傲慢,自恃功高,却不懂低调,手中更握有很大的兵权,朱元璋为了给皇孙铺路,因此也一定会除去蓝玉。

图片:朱元璋剧照

还有就是朱元璋自知身体越来越不好,如果不加快对蓝玉进行处决,想必以后也无力制服他。蓝玉案涉及人数之广,令人惊叹,达到一万五千人之多,只要跟蓝玉二字沾边的人都会被判处极刑,朱元璋做事雷厉风行,出手之快,朝中大臣对此事也不敢提出任何异议,一个谋逆之罪就要将蓝玉凌迟处死。

然而朱元璋却顾及蓝玉跟自己是亲家,便将其改成剥皮,名义上是留了全尸。蓝玉案发生后,明朝朝廷得到了稳固,当然朱元璋这样做还有杀鸡儆猴的作用,就是让那些手握大权的人知道,如果不服从管制必将没什么好结局。

图片:蓝玉即将被处死剧照

不过很多人也认为蓝玉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两人也算是知己,虽然蓝玉办了不少错事,但是最后死的也太过惨烈,更甚者所谓谋逆罪最后也并没有什么确切证据,因此直到现在,蓝玉的死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

从功高震主,最后只剩下了一张人皮,蓝玉为何这么惨?

不管是鸟尽弓藏还是兔死狗烹,又或者是杯酒释兵权古代的帝王,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在登基之后难免会对曾经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臣有一定的提防,如果这些老臣是武将的话则帝王心中的不安定会更多一些。这是一位他们害怕这些手中有兵权的武将会造反,也担心这些武将不服自己的管束。尤其是在明朝时候,很多的开国元勋都被朱元璋找借口杀掉了。下场最惨的就是蓝玉了,他因为打仗过程中做了不少让朱元璋不高兴的事情,再加上有了不臣之心,因此被朱元璋杀了。

生在元末明初乱世之中的蓝玉无疑是一个在军事上面十分有才华的人,当时正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被常遇春赏识,因此才将他推荐给了朱元璋。蓝玉就此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明朝的开国将领中,蓝玉的功劳是仅次于常遇春和徐达两位的。但是他在明朝建立之后也因为战功加上他本人的原因被朱元璋杀了。

首先就是因为他在征讨北元的过程当中,做了不少让朱元璋厌恶的事情,其中包括的有贪污受贿,更严重的还有欺压百姓,甚至是奸污了北元的皇妃。以上种种行为都是朱元璋十分厌恶的行为。并且,他手中有军权还觉得不够满足,蓝玉收了不少的义子,这是直接让朱元璋十分愤怒的一个原因,因为他直接掌握了军中的军饷发放和赏赐,甚至是军队的权利也基本上由他一个人掌握了。

最后,蓝玉最终的结局除了本身他让朱元璋厌恶之外,也有一定的杀鸡儆猴的意思在里面。因为当时太子的突然离世,让朱元璋不得不做出杀掉蓝玉的这个决定。不杀蓝玉这些有功的老臣的话,皇太孙朱允炆在登基之后很难掌握权力。这就是为什么蓝玉的下场这么惨的原因。

明朝末期搜出完整人皮,竟是开国大将蓝玉,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呢?

蓝玉的悲剧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朱元璋政治计划破产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功臣被杀都能用?兔死狗烹?来概括,蓝玉更不属于这种!

不作死就不会死

蓝玉在大明的地位不用怀疑,至朱元璋起兵早年就从军效力,可以说是常遇春一手带起来的骨干将领。而后跟随傅友德、冯胜、徐达这种一流名将南征北战,每战必做先锋,不仅受到这些名将的认可,更在军中树立了威望。而在捕鱼儿海的一战中,更是立下了创世之功,被朱元璋称作是堪比卫青、李靖,随后便封为凉国公。

蓝玉在开国名将尚在的时候还能低调做人,毕竟在军中还是老一辈将军的天下,但随着开平王常遇春洪武二年去世,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病亡,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七年病亡,中山王徐达洪武十八年病亡,军中的老资历们死的死,病的病,大明军务虽有冯胜、傅友德这种元老撑场面,但重担已经落到了蓝玉、沐英这一代将领头上。洪武二十年的北伐中,冯胜被朱元璋猜忌随后治罪,因此蓝玉捡了个大将军封号,并获得?总管军事?的大权。

随着朱元璋的倚重,蓝玉也日渐骄横起来,蓄养庄奴、广收义子、强占民田、责骂御史,这些都是在触碰朱元璋的底线。在其北伐之时,强奸元室嫔妃致使元妃不堪羞辱的自杀,朱元璋才将其梁国公的欲封之号改为了凉国公,朱元璋的这个行为意在敲打一下蓝玉,毕竟年轻气盛的蓝玉还是大明的人才,多加敲打应该会有所收敛,但事实上蓝玉并没有迷途知返。喜峰关前,蓝玉再次干了一件浑事,面对守关官吏的?怠慢?,蓝玉直接攻打了进去,这件事往轻了说是蓝玉脾气不好,往重了说完全可以认为蓝玉是造反的行为。

玉不乐居宋、颖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明太祖实录》

傅友德是洪武二十四年获封的太子太师,冯胜是洪武二十五年获封的太子太师,而蓝玉被封为太子太傅的时候却口出狂言,对于这个太傅的封号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功劳应在傅友德和冯胜之上,理应获得同样的太师封号。按理说这种牢骚自己给亲信唠叨两句就完了,但此言却被记载下来,也确实是作死。

?治天下不可以无法,而草昧之时法尚疏,承平之日法渐密,固事势使然亮祖以下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亦其自取焉尔。?《明史》

其实我比较赞同《明史》中对于蓝玉惹祸上身的看法,一个国家从建立走向正轨的时候,法制是越来越完善和严苛的,朱元璋本就是一个强烈要求官员守法的皇帝,蓝玉做的一些事不但破坏了法制,而且给国家实行法制推广树立了不良标杆,即使蓝玉才能再高,也不应该藐视君王制定的游戏规则。在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道路上,明则保身,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普遍的行为,而蓝玉算是顶风作案,不断挑战君王的底线,实属自取灭亡。

朱元璋的政治规划

朱标应该是朱元璋坚定不移的继承人,朱元璋也为朱标请了最好的老师宋濂加以教导。朱元璋在外征战时,令朱标监国,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这样的监国体系里,明摆着就是培养储君;二十多岁的朱标就被朱元璋下令?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而朱标不仅有治政之才,更是一位仁君,特别是与其父亲对比之下,宽仁忠厚就成了朱标的代名词,其主张推行的?宽通平易之政?也在文武群臣中赢得好评,储君仁明,群臣臣服,一切都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进行着。

?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祀灶文》

朱元璋最后要做的就是给朱标留下一批将才,一是为了彻底消灭北元残余势力,二则是按照朱元璋自撰的《祀灶文》来看,还有迁都关中的意图,这个关中也就是长安了,毕竟朱元璋是个汉唐迷。迁都关中之地就更需要一批武人班底来守住国门了,那么洪武后期与朱标关系甚好的蓝玉就成了首选。蓝玉有能力驱除鞑虏千百里,就有能力以关中为根基继续北伐,当然也有能力防御北京的燕王,这就是后话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9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