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在刘贺被废之后,霍光等大臣拥立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刘询为帝。由于刘询曾流落民间,因而对百姓疾苦和朝廷吏治极为了解,这对他亲政之后采取的施政影响极大。
霍光去世之后,刘询以雷霆之势剿灭霍氏集团,将权力重新收归皇帝。而在其亲政之后,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例如著名的麒麟阁十一功臣。由于他极为了解民间疾苦,于是刘询继位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对外更是联合乌孙大破匈奴,致使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称臣,同时平定西羌,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可以说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县君,他在位期间,西汉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西汉在其治理下达到鼎盛,史称“孝宣中兴”。
汉和帝刘肇
汉和帝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去世之后,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之后,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之后励精图治,使得东汉国力达到鼎盛。
执政方面,刘肇极为重视官员的选拔,先后四次下诏纳贤,注重宽法治国,体恤百姓,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军事方面,则多次对外出击,大破匈奴和西域诸国,北匈奴正是在这期间被击溃,而班超也正是在此期间威震西域。
刘肇应该算是东汉皇帝中,仅次于光武帝刘秀的有为皇帝,其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
晋明帝司马绍
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其继位之后,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为东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司马绍司马绍聪明敏捷,在位期间,兵乱连年,饥荒不断,死于饥荒战乱瘟疫者,超过人口之半,国家空虚社会凋敝十分严重,国事极端艰难。又值王敦挟兵威而震慑人主,将欲窃夺神器,司马绍则以弱制强、潜心谋划,最终成功将其清除。
司马绍还对荆、湘等四州将领进行了调整,分散了长江上游地方势力,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权威而削弱了地方势力,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可以说是东晋皇帝之中少有的贤能之主。
齐孝昭帝高演
齐孝昭帝高演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三位皇帝,神武帝高欢的第六子,其兄高洋去世后拜为太傅,之后发动政变废除高殷,自立为帝。在被称为“禽兽王朝”的北齐,高演可以说是一个“另类”。
高演在位期间,立即大刀阔斧,整顿政治秩序,极为重视了解民情、反思自身,甚至特意任命一些大臣可以径直进入寝宫上书谏言。高演堪称文治武功兼盛,注意民生问题,释放奴隶,大力屯田,广设粮仓,有效解决北齐粮食危机,同时依法量刑,大力宣传汉文化。并亲征北讨库莫奚,北出长城,却敌千里。
可惜的是,高演在位仅有两年,北齐在短暂强盛之后便又迈向了下坡路。
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明宪宗幼年生活极为悲惨,当时万贵妃独宠后宫,明宪宗出生后不仅没有享受到皇子的待遇,反而担惊受怕的生活在后宫,而其继位之后,面临的又是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但朱佑樘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中兴。
明孝宗继位之后,针对明宪宗以来的各种弊政进行了深彻改革,先后将包括内阁首辅万安在内的上千名官员下狱、罢免、流放,从而选贤任能,大力提拔刘健、李东阳、谢迁、王恕、刘大夏等贤良之才,改革官吏考核制度,使得朝政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
或许是源于幼年的经历,明孝宗朱佑樘不仅勤于政事、政绩斐然,而且待人极为宽厚,不论是弘治十三年(1500年)编制的《问刑条例》,还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编成的《大明会典》,均对《大明律》中很多残暴的法令予以了删除,实行宽法治国。此外,朱佑樘极为体恤民生、善待百姓,他经常减免地方的赋税。对于地方官员奏报的因灾免赋请求,他无一例外的予以同意,甚至不仅免征钱粮,还发放给贫民麦种、牛种。同时,他又禁止宗室、勋戚侵夺民利,对于服劳役的百姓则经常犒劳慰问。
更为难得的是,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仅有一个妻子的皇帝。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学者朱国桢曾评价,“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明朝人甚至将其评为“千古一帝”。
自有皇帝以后按照你的标准:楚汉相争时的义帝熊心西汉初期,赵佗称帝,舒县称帝的李宪,上郡称帝的孙登,北地的滇零新朝翟义起义,立刘信为帝新朝末年,公孙述在蜀称帝。此外更始帝刘玄以及刘盆子也应该算作伪帝,还有忠武侯刘望也曾称帝,方望以婴称帝于临泾,东汉冲帝时华孟起义,华孟称黑帝东汉顺帝时的涂山的马勉东汉质帝时的陈留李坚 ,东汉桓帝时的历阳陈景,扶风裴优,蜀郡李伯,渤海盖登东汉灵帝时的沛国的戴异,句章的许生,渔阳的张举,下邳的阙宣
东汉末年马相起义称帝,袁术称帝西晋末司马伦称帝十六国时期称帝的刘渊,石勒等人不列:仇池的杨绍光,江夏的丘沈,成汉的李雄,前燕的慕容嵬,马兰山的刘芒荡,杜南山的侯子光,成都的范贲,豫章的黄韬,冉魏的冉闵,襄国的刘显,绎幕的段勤,无极的苏林,后燕的慕容垂,南燕的慕容德,泰山的王始,胡夏的赫连勃勃,桓楚的桓玄,翟魏的翟辽,皇丘的刘黎,白狼城的法长,西燕的慕容泓,后秦的姚苌,后凉的吕光,上党的白亚垩斯南北朝时期有 南朝宋时期的彭城高闍,南朝齐时钱唐的唐寓之,南朝梁时在成都称帝的萧纪,在郢州称帝的萧庄,安成的刘敬躬,交州的李贲,北魏信都称帝元愉, 洛阳的元颢,齐州的刘举,幽州的王惠定,武兴的杨绍先,孤山的吕苟儿,徐州的元法僧,云阳的刘蠡升,六镇起义的葛荣,万俟丑奴,王庆云 ,东魏时期汾州的迢触 ,过江的侯景 ,北齐时期鲁山的李山花,西梁的萧詧隋朝末年时期:吴郡的刘元进,扶风的向海明,汧源的李弘芝,离石的刘苗王,祝阿的卢月明,冠军的朱粲,豫章的林士弘,马邑的刘武周,朔方的梁师都,天水的薛举,武威的李轨,江陵的萧铣,魏县的宇文化及,怀戎的高昙成,深泽的魏刀儿,洛阳的王世充,离石的刘季真,江都的李子通,淮南的辅公佑
唐高宗时候的陈硕真 武则天时期的白铁余
唐玄宗时期的安禄山,史思明唐德宗时期的朱泚,李希烈唐末时期黄巢,秦宗权,董昌五代时期:嵩山的朱乙,前蜀的王建,后蜀的孟知祥,桀燕的刘守光,南汉的刘岩,闽国的王延钧,殷的王延政,福州的朱文进,吴国的杨行密,南唐的徐知诰
宋朝时期:宋太宗时期的四川的王均宋仁宗时期的蒙赶宋神宗时期的侬智高辽朝时期的辽阳的大延琳,箭笴山的回离保,峰山的萧干北宋徽宗方腊,王庆,田虎北宋灭亡后的张邦昌,刘豫金朝时期的高永昌南宋时期宋高宗时期的兴州的史斌宋宁宗时期的登州的杨安儿 元朝时期东夏的富察万努,锦州的张致,南康的杜可用,新会的林桂芳,玉山的杨镇龙,增城的朱光卿
云南地区:南诏的坦绰酋龙,大长和的郑买嗣,大天兴的赵善政,大义宁的杨干真,大理的段思平,大中的高升泰,后理的段正淳元朝末年:天完的徐寿辉,小明王韩林儿, 陈友谅,明玉珍,方国珍,
明朝:明熹宗时候邹县的徐鸿儒
明末的大西张献忠,大顺李自成,大周吴三桂,南明的朱由崧,台湾的郑经
清朝:金田的洪秀全,河南杨起隆,云南李天极,台湾林爽文,朱一贯民国时期袁世凯,蒙古的哲布尊丹巴,长山的马士伟,林县的韩明玉现代:醴陵的石顶武 只列开国伪帝,后代不列 故只有155位
在古代,男子长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他已成年,可以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可以成家生子了。在举行冠礼的同时,主持冠礼的长辈会给受冠者取一正式的表字。
人到二十岁加冠礼以后,有了为人父的资格,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同辈朋友之间,就不好再直呼其名,而是改用表字来称呼了。字的全称是表字,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与字互为表里,相互解释和补充,二者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名字。
但有一类人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中的一多半仅有名而没有表字,这类人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留下表字的皇帝,在皇帝堆里是少数派,大概有开国皇帝、分裂时期的皇帝、非太子继位的皇帝、末代皇帝、短命王朝的皇帝、名声不好的皇帝等几类。
没留下表字的皇帝,主要是由于避讳的因素。在过去,儿女不能说父母的名字,下级不能提上级的名字,社交场合,提及对方父母的名字,是十分无礼的行为。碰到不能说也不能写的名字,就要想办法回避,在口头上,这是回避,放在文章里,这就是“避讳”制度。做皇子时,都是有表字的,一当上皇帝,人们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称其表字,他的名和表字自然都用不着了。
又比如宋钦宗赵桓,原本是行过冠礼,取过表字的。北宋政和年间,赵桓还不是太子时,以皇长子的身份举行冠礼,取了表字,等他登基后,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表字就隐而不彰了。
名和表字有所不同,古人有“讳名不讳字”的说法。皇帝的御名,全国都需避讳,官吏和老百姓都需牢牢记住,一旦说漏了嘴,或不小心行诸文字,后果会很严重;皇帝的表字,书写时虽不需避讳,可在口语中依然不能用于称呼,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很容易在历史记载中被有意无意地遗漏。长此以往,皇帝的表字就此失传了。
皇帝没有表字,还与皇帝的取名用字越来越生僻有关。隋代以后,皇帝的表字越来越少见。一方面,皇帝给皇子取名时,经常采用生僻少用的文字;另一方面,皇帝登基后,经常会改用僻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为的是方便臣民避讳。
古人取字,一般是作为名的补充,是要与名相互表里、相互配合的。名已生僻,取一个恰当的表字何其难也,慢慢地,作为辅助工具的表字被越来越淡化。皇帝对“避讳”的过分看重,或许是使他们的表字边缘化的一个原因。这种情况,以明、清两代的皇帝最为典型。
明太祖生前,给子孙排好了字辈,从他的孙辈开始,按辈分字依次向下起名。名的前一个字用辈分字,后一个字按五行相生的顺序,依次选取“火土金水木”五个字为偏旁的字命名。
这种以五行命名的习俗,最早出现在唐代,盛于宋代,如散文家尹洙、奸臣秦桧、理学家朱熹、历史学家李焘等人,子孙几代都以五行命名。这种命名法的好处,是整齐有序懋、辈分清楚;劣势是束缚多、自由度小。明太祖规定的长子朱标一支的辈分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四子朱棣一支的辈分字是“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于是,我们看到建文帝叫朱允,是允字辈的火字旁;仁宗叫朱高炽,是高字辈的火字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辈的提土旁;英宗祁镇、代宗祁钰是祁字辈的金字旁;宪宗见深,是见字辈的三点水;等等。
如此一来,因同一偏旁的字有限,明朝皇帝的名字中出现了很多的生僻字,这就很难再取表字来补充名的意思了,因为他们的名注重的是辈分字与五行偏旁,本来就无意义,即使有,意义也很不明确,在无意义的名上取表字,自然更无意义。
清代帝王,自雍正开始,才有正式的行辈字,到宣统依次为胤、弘、永( )、绵( )、奕、载、溥七个字。清帝的名字,由这七个行辈字分别加示字旁、日字旁、斜玉旁、竖心旁、言字旁、三点水、单人旁等构成。行辈字已定,名的偏旁也已确定,这种层层约束机制,与明朝皇帝的名字相仿,不容易取表字,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的看来,皇帝有没有表字,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的。社会环境安定,文化发达,皇家礼仪也完备,皇帝的表字就不可能流传下来;反之,如果社会动乱,文治不昌,礼崩乐坏,不讲究什么避讳,皇帝的表字就容易留存下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9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