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和王允是如何浪费自救的机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东汉自中后期开始长期陷入外戚和宦官的争斗之中,这两大集团的对峙是东汉走向没落的根源之一,汉灵帝时期更是江河日下,184年的黄巾起义把东汉进一步推向了深渊,不过东汉也并非完全没落,自汉灵帝189年驾崩后,汉室至少有两次自救的机会甚至走向中兴也有一定可能,可是最终却被这两个人一一浪费,来看看他们出了哪些昏招?
第一个人是大将军何进:汉灵帝死后虽然朝局更加混乱,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的宦官势力同何进的外戚势力再一次火并了起来,这一次兵权在握的何进占据了绝对上风,可是他最后仍然死于十常侍之手,而且引狼入室把汉室推入到了万劫不复之中,原因何在?
首先,何进优柔寡断:原本在汉灵帝死后何进迅速铲除了西园八校尉之首的宦官蹇硕,收缴了内廷兵权掌握了洛阳内外兵权,此时如果何进乘胜追击,十常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可是十常侍重新投靠了何进妹妹也就是何太后,在何太后的劝说下,何进错失良机,放过了诛杀宦官势力最好的机会。
其次,何进一边缺谋少断,另外一方面却听从袁绍建议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借助地方诸侯的力量逼迫何太后同意铲除十常侍,结果此举引来了董卓这头恶狼,其实朝廷上下无不支持何进诛杀十常侍,何进只要顺水推舟又有兵权在握,铲除十常侍并没有多难。
最后,何进谋事不密:原本诛杀十常侍事涉机密,可是何进保密工作没做好,被十常侍得知后先下手为强,以何太后名义召何进入宫反而先杀了何进。何进一死,董卓进京,兵权落入董卓之手,自此汉室再无好日子过了。
何进浪费了大好机会,如果他能果断一点彻底诛杀十常侍,至少不会引狼入室,在黄巾起义已基本被扑灭,没有宦官势力掣肘和天下仍然心向汉室的情形下,至少汉室还有机会自救。
第二个人是王允:王允铲除董卓对汉室是有大功的,不过他在获得巨大声望和权力的同时,却也接连犯下了几个错误。
首先,王允居功自傲、独断专行,《后汉书》称其:“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不顾朝廷众人的劝阻,执意杀了罪不至死的名士蔡邕,使得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王允因之失分不少。
其次,没有处理好和吕布的关系,《后汉书》记载:“而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布亦负有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一文一武原本应该携手共度难关,可是王允却看不起一介武夫的吕布,将相不和兵家大忌。
最后,处理董卓旧部举措失当,董卓死后如何处理其旧部凉州军是重中之重,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原本朝廷有两种意见,一是赦免西凉军上下,二是西凉军虽然骄悍,但是当时有一人可以压制得住他们,此人就是皇莆嵩,当初平定凉州韩遂等人叛乱时皇甫嵩是主帅,董卓是副将,所以朝廷有人建议让皇甫嵩统领凉州军,这也不失为良策。
可惜王允一个都没采纳,反而火上浇油要严惩凉州军,这才导致在贾诩的献策下李傕和郭汜等人反攻长安,最终王允被杀,吕布败退长安,汉室也失去了最后自救的机会,再也没有机会振兴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先后参与镇压黄巾和讨伐董卓的战争。其中在伐董的关东群雄之中,孙坚军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军队交锋并且取得大胜的军队,其作战实力可见一斑。然而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刘表之时,却因遭刘表治下黄祖暗箭偷袭而将星陨落。
父亲孙坚身亡之后,所统众部大多作鸟兽散,余部由侄儿孙贲统率扶送灵柩,后归附袁术。家道中殂之下,全家重担落在了孙策身上。孙策广交江东各地名士豪杰,并依附于袁术屡立战功。后在朱治、周瑜、张纮、张昭等人的协力下,终于打下一番自己的地盘基业。
在成功征服会稽郡之后,孙策迎来了虞翻的归降。孙策这个人的个人魅力十足,常能引得与其接触的人为之信服,但也有一个十足的缺点。或许是因为生性豪爽奔放,孙策特别喜欢郊游打猎,并经常身先士卒、独自一人冲锋在前追赶猎物。见此情景,虞翻就曾极力劝谏孙策,认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孙策喜欢微服出游的行为,经常让随从来不及境界,促使卫兵们十分苦恼,是十分危险的举动。孙策也十分认同虞翻的观点,然而就是改不了,这也为日后孙策遭难埋下隐患。
不过怎么说,在相继征服了吴郡、会稽等地之后,孙策终于从父亲身亡的阴云中一步步的走出,正式迈开了复仇的脚步。要想复仇,就需要扩张势力,而如若对外进取,就必须肃清内部隐患。此时吴郡内部还存有部分离心势力,严白虎就是其中一股。
严白虎,乃是在乌程地区占山为王的山贼,长期霸占一方。孙策在平定会稽郡王朗之后,决定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听闻孙策来伐,严白虎做出了两手准备,他一方面开始囤积粮食、筹划战备,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姿态,另一方面有派出自己骁勇无比的弟弟严舆前去向孙策求和。孙策同意了求和,并要求与严舆商讨求和条件。对此,严舆提出要求,只允许两人会面商谈,双方都不带随从,以防被孙策暗算。孙策再次同意了,就这样一场一对一的会面开始了,然后就结束了。因为,孙策确实在算计严舆,在会谈之所将其诛杀了。
在孙策看来,以自己一身之勇武,要想收拾严舆的话一人足矣。并且,孙策压根就没打算与严白虎议和,毕竟身为山贼的严白虎非常不讲信义,风评很差,孙策也难保此人归附之后会不会再度反叛,索性一了白了,清剿干净算了。更何况当时的吴郡几乎都被孙策所掌控,剿灭严白虎并不费力,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或许在孙策眼中,严舆不足为惧,然而对于严白虎大营中的山贼而言,感官就完全不同了。原来严舆向来勇猛好斗,是山上第一猛将,却被孙策孤力击杀了,这对山贼们的冲击很大。果不其然,接下来随着孙策率军冲锋,严白虎营帐迅速被攻破,山贼四散,严白虎自己也带着前吴郡太守许贡一起逃亡余杭,投奔许昭去了。当时程普曾建议孙策对此二人赶尽杀绝,奈何孙策敬佩许昭的情义,未曾继续追杀。也正是这位身为许贡门客的许昭,后来策划了对孙策的谋杀计划。现实就是这么诡谲,徒叹奈何!
正当孙策开疆扩土,准备一展宏图之际,朝廷中枢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天子自长安逃难东迁,被曹操迎回许昌,至此曹操率军入朝,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权柄。得知此事之后,孙策立即派遣使臣前往许昌觐见天子,同时还进贡了许多江东特产。当然,使臣更为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与曹操的关系。
刚刚从落魄窘境逃离出来的天子很高兴,觉得孙策尽到人臣之本分,就派人去江东答礼,并给孙策“加锡命”,意指朝廷对孙策的委派,凸显孙策皇命在身的法理性了。曹操其实也很高兴,虽然手握天子而号令天下,但是各路诸侯会不会听命于自己还是一个问题。孙策的行为实质上等于为各地割据势力做出了一个表率。而孙策自己同样非常高兴,当时的曹操正在高举天子旗号,四处征讨不臣,孙策表示服从朝廷的姿态,规避了与强大的曹操爆发正面冲突的可能。
然而,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却还是引发了一些诸侯的不满。袁绍因朝廷册封的职位而与曹操闹翻,还是曹操主动修正之后,才平息了事情。袁术更加不可思议,他见汉室衰微,曹操都可以玩弄汉帝于股掌之间,于是自己竟然公开称帝了。在袁术看来,袁姓出自陈,是舜的后嗣,因而袁术在获得玉玺之后,便有了称帝的野心。
曹操挟持天子和袁术称帝两件事情,促使东汉末年的争霸格局为之一变。原本的绍盟(袁绍、曹操、刘表)和术盟(袁术、陶谦、公孙瓒、孙策)对峙的状态,此刻已不复存在了。当时汉室风头虽大不如前,但在传统士大夫和百姓心中,依旧是天下正统。袁术的行为彻底惹怒了其他诸侯,尤其是手握汉帝的曹操。而作为在形式上依附于袁术的孙策,他也有所反应,立即写信劝谏袁术不要称帝,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袁术如若僭号,二人便从此绝交。孙策的信件或许会让袁术失落不已,却并未动摇他称帝之心。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袁术称帝对朝廷权威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形同反叛。故此曹操随即代汉帝发诏给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徐州牧温侯吕布和会稽太守孙策三人共同讨伐袁术,其中孙策官拜明汉将军。至此,孙策正式与袁术划清界限,双方分道扬镳了。
为表忠心,孙策一方面派遣部将攻打袁术控制的丹杨郡,将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赶走了;另一方面则写信给尚在袁术麾下的舅舅吴景和堂兄孙贲等人,促使吴景、孙贲、孙香等亲族纷纷与袁术决裂,返回江东进入孙策集团效力。就这样,袁术势力为之一挫、孙策的势力却扬长而上。此消彼长之下,孙策反而成为周边诸侯眼中最大的威胁。
正当孙策集结完毕军队,准备伺机亲讨袁术之时,情况出现了变化。行军至钱塘县的孙策接到密报,同样受朝廷诏令的陈瑀打起了他的算盘。原来陈瑀当时是朝廷任命的吴郡太守、官职安东将军,然而由于吴郡是孙策的地盘,他就只得驻扎在海西地界。因而陈瑀打算趁孙策奉诏出征之时,派密使携带三十多枚官印联络江东各县豪强,尤其是诸如祖郎、严白虎等反孙势力,里应外合的一同攻占孙策占据的郡县。
知晓事态紧急的孙策,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命令吕范、徐逸等人率军攻打陈瑀,自己亲自扫荡严白虎等豪强。一战之下,陈瑀溃败于海西,死伤被俘者众多,不得已只身骑马投奔冀州袁绍去了。另一边,袁术眼见孙策彻底背叛了他,便联络丹杨郡泾县的祖朗,相约共同伐孙。
然而当祖朗在袁术的策动下,率领山越部族与孙策交战后,完败被俘。如今的孙策,再也不是当初初次募兵而被祖朗打的全军覆没的那位少年了。江东小霸王之名,威震四野。
同样盘踞在泾县的,还有曾帮助刘繇与孙策作战的太史慈,他同样收拢了众多当地山越人以对抗孙策。双方再度交锋,太史慈被俘了。有意思的是,不论是祖朗还是太史慈,被俘之后都在孙策的感召下,心悦臣服的归顺了他,由此可见孙策的人格魅力非比寻常。
孙策大军凯旋,骑兵在最前方的正是祖朗与太史慈二人。自此,整个丹杨郡也全部纳入孙策的势力范围。然而也正是这次出征之时,同行的谋士张纮亲眼见到孙策每战身先士卒,屡屡陷自己于危险之中,因而谏言孙策应当自重,不应随意上阵陷入与小兵的打斗之中。然而,生性豪爽的孙策依旧未能放在心上。
正当孙策携带大部兵马征伐祖朗、太史慈等人之时,留守在宣城的孙权只有不足千人守备力量,这导致附近数千山贼聚啸,偷袭城池。战场之上,有一人拼命保护孙权,浴血奋战。此人奋勇之胆略、气魄迅速渲染了守军,渐渐站稳阵脚的军队最终将山贼赶走,而此人却已经奄奄一息。这个人名叫周泰,人们解开衣甲后发现他竟然身中十二创,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可以说,若非周泰拼死相救,就没有日后的吴大帝孙权了。孙策知晓此事后,感念周泰对弟弟的保护,封其做了一个县令。
正当孙策集团生机勃勃之时,袁术却陷入了分崩离析的末路。离开袁术的人很多,这其中就包括了周瑜。在周瑜的眼里,袁术不堪大任,于是他借故离开袁术,投奔孙策去了。也正是在这次投奔的路途中,周瑜结实了另一个人,这人同样认定袁术难成大器,两人一见如故,于是也就随周瑜一同投奔孙策去了,他便是鲁肃。
周瑜和鲁肃的到来对东吴集团的意义非同寻常,只是孙策对鲁肃并未表现出多大敬重。平定了丹杨之后的孙策再度遣使入朝进献贡品,而曹操亦是趁机拉拢孙策,上表封他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此时的孙策集团,文有张纮张昭这样有民望的人,武有太史慈朱治等江淮豪杰,更有文武兼备的周公瑾鼎力相助,归入许昌朝廷的王朗更告知曹操,进言说孙策日后必为天下大贼。那么曹操为何还要坚持与孙策达成政治联盟呢?
原来此时的曹操与袁绍的对立态势渐浓,曹操必须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环境。需要指出的是,在曹操看来,即便孙策有王朗言语的那般厉害,也必定比不过四世三公的袁术,因而并未在意这些。只是在平定陈瑀阴谋前后,前吴郡太守许贡被孙策俘获后,便偷偷上奏朝廷,言称孙策有项羽转世之相,来日必定称王称霸,决不能任凭坐大,必须招至许昌严加管控。只是这封奏章并未送到曹操手中,却被孙策部下截获。孙策十分恼怒,见许贡丝毫没有感念自己不杀之恩,于是招其对质,将其勒死。许贡身死事小,奈何这却成为了孙策日后身死的导火索。
此时,袁术的地盘越来越少、实力也越来越弱了。在曹操、吕布和孙策等军阀的连番打击之下,袁术终于走上了穷途末路,吐血而亡。伪帝已亡,人死地分。紧接着袁术旧部之间围绕去路而产生了分歧。以袁胤为首的一派不愿驻守寿春,准备前去投奔庐江太守刘勋,刘勋是袁术故吏,当初孙策征伐庐江之后,他便被袁术封为庐江太守。而以部将杨弘、张勋为首的另一派,因孙策效力袁术帐下之时,便交情甚笃,故而决定率部投奔孙策。
两路人马由此分道扬镳,奈何庐江太守刘勋是个野心十足的人,投奔自己的收了,没投奔自己的袁术旧部亦被其半路劫机击,全部俘虏了。孙策得知此事后愤怒无比,然而由于此时刘勋势大,难以正面抗衡,故此只能智取。
孙策亲笔书信,并备上金银珠宝和江南布匹,交由使者携带出使庐江并拜见刘勋。信中孙策对刘勋奉承不已,却将自己贬斥的一文不值,这让刘勋颇为高兴。信中,孙策表示上缭之地,当地山越人总是欺负自己,自己势力不足并且道路不通,希望刘勋能带领自己讨伐此地。
上缭在豫章郡境内,钱粮众多,一旦攻克下来必定有助于势力增进。因而许多人听说此事后,皆恭贺刘勋,唯有谋士刘晔心中忧虑。他向刘勋劝谏,指出上缭地小难攻,如若久攻不下、劳师动众,会造成庐江防备空虚,给予孙策可乘之机。听闻此语,热血澎湃的刘勋渐渐冷静了下来,然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促使他还是做出了发兵上缭的决定。
袁胤带着袁术的灵柩、妻儿老小以及部队投奔刘勋来了。一下子多出如此众多的队伍,一方面造成皖城粮食骤然紧张,另一方面也有充足的兵力部署攻防了。后来刘勋派部将刘偕在豫章太守华歆引领下向上缭山越借粮,一个月仅仅借到一点点。但刘偕却在这段时日里将上缭的情形打探清楚,故而传讯给刘勋,邀其迅速来袭。
刘勋得到消息之后,火速率军来袭上缭,沿路悄然无声,静默行军。但不知为何,上缭早早得知消息,将粮食藏好之后,留下了一座空城。与此同时,收到消息的孙策一方面派遣孙贲在彭泽设伏,另一方面由自己和周瑜亲率两万大军奔袭皖城。
一战而功成,宛城被攻克,俘获士兵及家属三万多人。至于刘勋,也在遭遇空城计之后,经过彭泽之时受到孙贲伏击,不得已败逃的同时向荆州刺史刘表、江夏太守黄祖求援。黄祖派遣儿子黄射率水军五千援助刘勋,这引得孙策大怒。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孙策再度出击,并相继击破刘勋和黄射,迫使刘勋北遁投奔曹操,黄射西逃回到江夏。经此一役,孙策不仅拿下了庐江郡,同时还俘获了两千多精兵和一千多艘舰船。也正是在这之后,孙策与周瑜驰骋乡里,并偶遇了皖城桥公的两个女儿,大桥和小桥。
当时的孙策已经是皖城之主,于是孙策和周瑜分别迎娶了桥公的两位女儿,成了连襟,关系愈加紧密了。至于大小桥,后来经由小说演义,误作“乔氏”,便被后世唤作大乔和小乔了。然而缔结鸳盟之后的孙策并未沉迷新婚之中,反而携大破刘勋之余威,率领三万大军,水陆并进,亲征江夏太守黄祖。此时距孙坚之死已有八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双方已经遭遇了,那就一战吧!
从当时的形势而言,江夏郡绝非孙策必须马上征讨的目标所在。然而孙策还是整顿军备,率众出征了。同行的有吕范、程普、韩当、黄盖这些孙坚旧将,还有周瑜和孙权这两位孙策的兄弟。没错,孙策几近倾巢出动,就是为了诛灭黄祖,替父报仇的。
听闻孙策来袭,荆州刺史刘表随即展开布防。他派遣侄子刘虎和大将韩晞率五千长矛兵支援江夏,这让黄祖信心更加高涨了。毕竟江夏拥兵三四万,且有战舰六千余艘,又岂会惧怕孙策拿下庐江郡后俘获的区区一千艘船的水军。然而当沙羡之战开打之后,孙策以少胜多,大败黄祖,其中秘诀便在于火攻。此战之后,孙策俘获大量战舰和财务辎重,遗憾的是黄祖成功溜了。当时的孙策并无余力攻占整个江夏郡,更无法吃掉刘表的荆州,故此只得班师。
凯旋路上,孙策再次上表朝廷,详细描述了沙羡之战的始末经过,这让曹操对他颇为忌惮。然而此时的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在袁绍整体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曹操实在是没有余力防范孙策了,于是只得继续招抚,并意图以联姻形式巩固双方的关系。
同样是在路途中,孙策听闻刘繇死了,更重要的是他麾下尚有一万多部众,本想去投靠豫章太守华歆,却遭其拒绝。于是这些无主之兵成为了孙策想要招揽的对象,而他知道有一个人可以替他办理此事。身为刘繇的旧将,太史慈受命前去,并成功带回了这支人马。同时被太史慈带回的还有关于豫章郡的情报。豫章太守华歆品德高尚,没有谋略,只能自保。与此同时华歆并未能控制住豫章诸县,这也给了孙策更大的机会。
攻伐豫章郡的方式和孙策此前都不相同,这一次孙策并不打算使用武力,而是动用了一位说客前去劝说华歆主动投降。当时孙策在江东各地早已威名显赫,而华歆却连豫章一郡之地都未能整合,双方差距甚大,并且华歆也不是野心勃勃之徒,故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方案。
这个说客的重任,最终轮到了虞翻身上。此人本为会稽郡王朗的谋士,后随王朗一同归降并得到了孙策的善待,由他出面最适合不过了。经过虞翻的一番说词,华歆早已心动,却因为心中迂腐而徘徊不已,并找来功曹刘壹商量。原来华歆是担忧自己身为朝廷命官,投降孙策后会不会被朝廷治罪。刘壹同样主张华歆投降,他提及早已被朝廷重新召回重用的王朗,最终促成了豫章郡向孙策投降。当孙策大军入城之后,与华歆相见均以晚辈之礼对待,奉其为上宾。
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孙策已经平定了江东六郡,他攻克皖城时对袁术的妻儿老小礼遇有加;拿下豫章后,又厚葬了刘繇,并对其家属颇为照顾。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江东士族人心。可是依然还有人对孙策虎视眈眈,吴郡以北的广陵郡太守陈登,是继许贡之后由朝廷任命的吴郡太守陈瑀的侄子。因而陈登在孙策西征黄祖之时,如同他叔父一样,秘密遣使携带官印渡江结交吴郡反孙余党,折腾了好一阵子。待孙策凯旋后,便开始北伐广陵,想要收拾一番陈登了。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于孙策行军速度过快,不得不等待后方运送娘草,于是就停在了丹徒这个地方。在等待粮草的时候,孙策再度兴起了打猎的兴趣,于是郊游四周率众前去打猎。有一天孙策出猎之时遇到一头麋鹿,因它四肢灵活,奔跑的速度极快,孙策在追逐的时候不知不觉与随从距离越拉越大。
当孙策来到一处丛林,不仅没看见鹿,反而遇到了三个拿着弓箭对着自己的陌生人,这让孙策警觉不已。最终经过一番交战,三名刺客皆亡,原来他们是许贡的门客,在许贡被孙策诛杀之后一直潜伏,伺机为主人报仇。因摸清了孙策的行事风格,故而埋伏于此。
孙策并未因此而丧命,只是面部遭受了重创罢了。按照医嘱,孙策如若不动怒气,静下心来静养百日,依旧可以安好。奈何静养数日之后,某次孙策想要照镜子查验自己的伤势,却照见自己面目全非的容貌,瞬时急火攻心、暴怒不已,进而导致伤势恶化。正因如此,壮年之时的孙策自知时日无多,在为孙权交代好事情后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可怜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可谓一代豪杰,最终竟然以这样一种让人嘘唏不已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光辉历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7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