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同为军师中郎将,庞统和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众妙之门 2023-06-12 08:10:17

同为军师中郎将,庞统和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刘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众所周知,蜀主刘备自起兵以来,颠沛流离历经坎坷,用了几十年方才建立基业,其中艰难险阻,常人难以想象。很多人并不知道,刘备在发家之前,曾经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这事发生在他寄居荆州时期。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刘备作为一个外来人员,来到荆州后大肆结交权贵士族,便引起蔡瑁等人的不满。一场暗杀悄然发动,好在刘备及时接到消息,马跃檀溪躲过了这一杀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刘备逃得一命后,偶遇异人司马徽,经他指点,刘备这才得知了“卧龙”和“凤雏”两大绝世奇才。

或许是刘备运气比较好,在不久之后,刘备就相继得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的效忠。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从官职方面来看,不少人都觉得,庞统和诸葛亮得到了刘备的相同礼遇,他们二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也是等同的。然而结合史料中的相关细节,子渊认为,从刘备对二人的表现便足矣看出,庞统在其心中的地位和诸葛亮差了十万八千里。

诸葛亮于刘备而言是备受推崇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系好到连关羽和张飞都“吃醋”。刘备对此说了什么?他的解释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由此可见,刘备对诸葛亮非常倚重和信赖,甚至将他与自己的两位义弟并列。反观庞统,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他初投刘备时,受到后者的冷遇。在鲁肃和诸葛亮的联名推荐之下,刘备才给了庞统一个机会。直到庞统献出攻取益州的计谋,刘备总算是认可了他。不过刘备对庞统的态度,还是比不上诸葛亮。

刘备取得益州要地涪城后,有些得意忘形,开始大摆宴席,仿佛胜利就在眼前。庞统向来敢于谏言,便劝诫刘备:“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按照惯例,宅心仁厚的刘备应当立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自责反省。然而这一次,刘备却在酒醉后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大声叱责庞统并将其赶了出去:“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尽管刘备事后专门向庞统表示歉意,“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然而此事却已经表明了庞统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不及诸葛亮的。当然话说回来,如果换做是诸葛亮,他也必然不会在这个场合拆自家主公的台。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的地位之所以比庞统要高,也与诸葛亮善于揣摩刘备的心思有关,他的情商比起庞统显然要高。诸葛亮如果对刘备举办这场宴会有意见,他最多只会在宴会结束后,与刘备私下相处时委婉提出意见,不会像庞统这样直接让刘备下不来台。

其次,刘备认可并推行的总体战略乃是诸葛亮提出的。这一战略的核心问题,在于蜀汉政权的根据地究竟是益州还是荆州。诸葛亮认为荆州虽然面临风险,但很适合自己的三分天下战略,而庞统却认为益州安稳,可保未来无虞。说起来,二人的建议都没有错,毕竟着眼点不同,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刘备的选择,而他对荆州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从这一点来说,刘备也会更看重志同道合的诸葛亮。讽刺的是,蜀汉政权最后却因为太过看重荆州而丧失了大半底蕴,当真是世事无常。

如何对诸葛亮和庞统进行客观评价?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论谋士,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这句话是在《三国演义》之中司马徽对刘备说的。当时刘备依附刘表,身边没有重要的谋臣,恰巧遇到了司马徽,本想请司马徽出山,被婉拒,不过还是给刘备推荐了两位大才卧龙和凤雏。卧龙我们都知道是诸葛亮,那么凤雏是谁,真的很厉害吗?

其实,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也家喻户晓,乃荆襄名士庞统。庞统的地位,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民间传说,甚至正史,庞统的都是刘备身边数一数二的大咖。那么凤雏庞统真的很厉害吗?我们不妨来看看别人的意见。

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人,在追随刘备之前,曾担任过周瑜的功曹,就是执掌人事的主管。庞统之所以能够在周瑜麾下担任功曹,那是因为庞统早年的名气很好,比如就被善于识人的司马徽称之为“为南州士之冠冕”和俊杰之士,被庞德公称之为凤雏。

后来庞统投靠了刘备,起初不被重用,东吴的鲁肃还特意向刘备写信评价庞统,“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连诸葛亮都称赞:“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由此可见,庞统在荆襄名士圈的名声非常高。

连庞统自己都称自己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意思就是论出历代帝王成就霸业的策略,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关键方面,我似乎比他们(指陆绩、顾劭等人)稍稍擅长一些。

那么凤雏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呢?庞统被刘备重新认识一番之后,就被提拔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于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跟诸葛亮一起担任军师中郎将。凤雏的主要功绩,第一点,就是在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时,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谋夺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刘备的顾虑,决定入川。

在入川之后,不久刘备和刘璋反目,庞统再度献策三条计策谋夺益州,这是庞统最后一次献计,刘备采纳其中计。只是没有想到,庞统在雒城进攻战,不幸被飞箭射中,死去,埋葬在落凤坡,时年36岁,就结束了这一生。

由于庞统短暂的一生,留下的事迹的确较少,虽然有着跟卧龙一样的名气,如果他还活着,应该不比诸葛亮差。

诸葛亮和庞统谁厉害

演义是以诸葛亮为中心写的,显然卧龙比凤雏更高一层,庞统死时也自叹贪功,未听诸葛亮的劝言。历史上诸葛亮和庞统都是战略方面的奇才。也都是襄阳的名士。但庞统的家族非常显赫,所以名声也比诸葛亮大的多。庞统最初作周瑜的帮手,周瑜死后,投靠了刘备,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进言攻打刘璋。为攻下西川立下功劳。但是因为死的太早。所以才能没有凸显。也就无法比较。再说这也是谁更厉害也是无法说清的事情。

诸葛亮和庞统谁的能力更强?

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两个人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的能力,谁强谁弱呢?

诸葛亮其实和庞统还是亲戚关系,庞统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堂弟,从历史上来看,庞统成名比诸葛亮早得多,在早期庞统的名声也比诸葛亮大得多。

庞统成名是因为司马徽的一句话,司马徽是东汉末年的名士,精通经学、兵法,不愿意出来做官,隐居在襄阳,虽然名为隐居,其实还是经常有人来拜访司马徽的,正所谓志同道合,因此司马徽认识襄阳地区的很多名士,比如庞德公,还有个叫宋忠的,207年刘琮投降曹操就是派出宋忠来通知刘备,另外刘备政权的向朗是司马徽的徒弟。

凤雏庞统

当年庞统从襄阳驱车两千多里来到颖川拜访司马徽,司马徽正在采桑叶,两人就开始交谈,从早上一直谈到晚上,人就是如此,一经过交谈 ,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了,经过几次交谈后,司马徽认定庞统是个人才,毕竟能跟名士整日整夜地交谈,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才能,是做不到的,于是司马徽当场拍板说: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意思就是说庞统是整个南方荆州的名士之首,这个评价不低了吧,于是庞统立即出名了。

东汉末年时期,流行点评人物,相当于如今在电视点评某位名人,一经大师级别的人物正面点评后,这个人基本上就是出名,毕竟当时又没有媒体,就是靠人传人,点评就相当于舆论,所以庞统出名了,之后成为本郡的功曹,当年萧何也是这个职务,赤壁之战时期庞统成为周瑜的功曹,帮助周瑜制定了许多战略,比如周瑜二分天下、软禁刘备夺取益州的计谋很可能出自庞统的谋划。

卧龙诸葛亮

但是很可惜,周瑜英年早逝,没能看出庞统在周瑜身边起到多大的作用,周瑜去世后,庞统作为故吏,还亲自护送周瑜灵柩回到东吴,庞统还与东吴名士陆绩、顾劭、全琮有过一番点评,最庞统最终没有留在东吴,估计应该是孙权没有邀请庞统留下来做官吧,要不然很有可能改变后来的三国格局。

庞统

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庞统与诸葛亮的官职一样大,但是实际上庞统的名声比诸葛亮大,因为诸葛亮这个时候还不出名,成为刘备的手下以来,只有过一次出使东吴的经历,虽然诸葛亮在襄阳当地有一些名声,并且通过政治联姻与部分襄阳士族豪强成为亲戚,另外诸葛亮与刘表都是亲戚,但诸葛亮的知名度仅限于襄阳地区。

庞统战死

庞统投靠刘备后,虽然与诸葛亮任同样的官职军师中郎将,但史书中明确记载了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程度大于庞统,因为诸葛亮先来的,再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处理内政和后勤的才能,庞统是远远不能比的,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就被刘备任命为负责荆南四州的粮食和赋税的官员,同时诸葛亮还负责帮刘备建立基层政权结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在荆州建立的人际关系网,不仅为刘备网罗了大量的人才,而且为刘备从无到有,建立了荆州政权地的基层组织机构。

反观庞统,一个县令也做不好,还被免职,不要说什么庞统不是百里之才,做县令太屈才,如果边一个县令都做不好,何以做大事?当然庞统如果当谋士是可以的,只需要为主公出谋划策,不需要负责具体事务,这样的话庞统就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事实上刘备也是这样安排庞统的,从刘备入川后,庞统与诸葛亮的差异就出来了。

刘备

诸葛亮一直从事后勤和内政工作,而庞统便成为刘备的谋士,为刘备出谋划策,尤其是庞统参与了刘备的入川之战的所有谋划,为刘备提供了众多确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刚入川建议刘备拿下刘璋,刘备不肯,再比如为刘备谋划了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刘备选了中策,最终夺取益州。

庞统的长处就在于谋略,而且是战术谋略,从他一生的经历也能看出,便是庞统身为谋士,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身为刘备的高级谋士,居然在前线战死了,刘备在攻打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时,庞统中箭身亡,纵观整个三国,如此级别的谋士战死,除了 庞统也没有别人了,身为谋士,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还丧了命,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要不然就是庞统急功近利,要不然就是宠统精心大意,事实更倾向于前者。

反观诸葛亮,从荆州进入益州时也有参与平定益州的战争,但没有任何问题地完成任务,这一点上,诸葛亮也远胜于庞统,并且诸葛亮作为刘备的萧何,参与制定了蜀汉政权所有的组织架构建设和法律法规制定,当然如果庞统不死的话,也有希望参与,但有决策权的,只有诸葛亮,比如法正,就是刘备最喜欢的谋士,也参与了《蜀科》的制定,但是法正想更改的内容,诸葛亮不同意,法正也办不到,因此决策权在诸葛亮手上。

刘备与诸葛亮

如果一定要比较诸葛亮与庞统,可以打个比喻,可以把诸葛亮比喻为荀彧,把庞统比喻为郭嘉,你说荀彧能力强,还是郭嘉能力强?

总体来说,诸葛亮是个全才,是丞相之才,政治、军事、文学都是其强项,不仅有理论,而且个人能力也超强,又能带兵打仗,而庞统就是个偏科生,特长就在于军事谋略,连一个县也管不好,更别说带兵打仗,估计庞统战死就是因为他带兵打仗,当然只是估计。所以总体来说,诸葛亮全面强于庞统计,仅仅在军事谋略方面与庞统不相上下。

诸葛亮和庞统的差别在哪里?如果让庞统对战司马懿,结果会怎样呢?

诸葛亮和庞统是三国时期并肩齐名的大名士,他们都是有着定国安邦的国士之才。只不过庞统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从他求职到入仕,经历过很多的波折和磨难,后来好不容易被刘备赏识重用,却又英年早逝。



而诸葛亮的人生则完全不同,一路顺风顺水,最终做到了蜀汉丞相。刘备死后他执掌蜀汉大权,数次北伐曹魏,但不幸的,与司马懿的对峙中,最终失败病死五丈原。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诸葛亮不是对手,那么换成庞统对战司马懿,结果又会怎样呢?司马懿还能战胜吗?

在笔者看来,若是庞统上场的话,司马懿的处境必然要严峻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从诸葛亮和庞统二人的差异上,便可窥见一斑。



首先,能力上的差异。

虽然当时诸葛亮和庞统齐名,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才能都是一样的。事实上,他们二人在特长是有很大差别的。诸葛亮虽说各方面的才能比较均衡,但是他最擅长的并不是军事谋略,而是内政后勤,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备平定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在哪里?是随刘备出征出谋划策吗?答案并不是,根据《三国志》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就是说当时诸葛亮之在刘备的委任下,负责各郡的赋税和粮饷,说白了就是主抓后勤保障的工作。



当平定益州之后,诸葛亮的工作重心有没有变呢?答案依然是没变,《三国志》中说:“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为什么刘备一直以来都是安排诸葛亮负责蜀汉的粮草后勤之类的工作呢?因为诸葛亮最擅长做这个,军事才是他并不突出。



而庞统则与诸葛亮相反,他擅长的恰恰是军事谋略。在帮助刘备去西川的时候,庞统为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策,每一种策略都有其特点,可以供刘备自由选择。关键是这三条策略,不管刘备选择哪一条都可以成功达成目的。从这里就足以看出,庞统对于战略的分析是十分周全的,他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及其应对措施,相比之下,诸葛亮就做不到这一点了。



其次,性格上的差异。

虽然他们二人都有着杰出的才能,但是性格上确实跫然不同的。诸葛亮做事的原则绝不会超出这两个字:谨慎。这是他一生最奉行的原则,要是做一件事情没有把握,他绝对不会选择去冒险。对于自己的这一性格,诸葛亮是心知肚明的,在《出师表》中就坦言道“先帝知臣谨慎”,也就是说不仅他对自己的性格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刘备也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刘备就把诸葛亮安排在最合适他的位置,也就是后勤内政方面。



而庞统则不然,他是一个十分果敢的人。在刘备进军蜀川的时候,当刘璋来涪城会见刘备的时候,庞统就建议刘备趁机直接拿下刘璋,这样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益州了。但是刘备却踌躇不决,担心会失信于天下。而庞统则不以为然,他觉得战乱之际,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条条框框,以强并弱自古皆是如此。



所以要是庞统指挥蜀军北伐的话,以他的性格,他很大程度上就会采用魏延的奇袭之计。而且以魏延的性格,也绝对会和庞统合得来。魏延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他是绝对的大将之才,在和庞统的完美配合下,他的才能就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蜀国的北伐事业将会完全的不同。那么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答案仍是不容乐观,战胜司马懿的概率也不大。为何呢?其实很简单,虽然庞统主导北伐可以改变一些局面,但是却无法改变蜀汉实力较弱的事实。因为两军交战拼的是综合实力,魏国实力雄厚,蜀汉根本难以望其项背,再加上蜀汉的粮草运输问题难以解决。所以说,就算换了主帅,北伐的结果仍是难以改变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