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棣为什么能登上皇位,其实这一点原因很重要

以史为鉴 2023-06-30 20:31:18

朱棣为什么能登上皇位,其实这一点原因很重要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登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因为太子朱标性格懦弱,遇事少有决断,朱元璋一向对他不满意,怕他将来守不住江山。得知父亲的心思,四儿子朱棣就在“有帝王之气”上大做文章。结果,朱元璋其他的儿子大多流氓气重,在各自的封国里纸醉金迷、为非作歹、不守法度,唯独朱棣在燕国安抚民众,不爱“折腾”,因此“得军民心,众咸谓其有君人之度”。

有了明显的效果,朱棣更是鼓足了干劲。朱元璋过68岁生日,兄弟们搜刮了各种珍宝孝敬父亲,朱棣只送了几株嘉禾。嘉禾就是结穗特别大的禾稻。朱元璋出身于贫农,少年时吃不饱穿不暖,甚至一度以乞讨为生,自然对庄稼特别有感情。加上嘉禾自古即为祥瑞,朱元璋果然大喜,还写了一首诗赐给朱棣。

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将蓝玉征蒙古回师,为了巴结权势赫赫的朱棣,特将一匹俘获的名马送给他。不料马屁拍到马腿上,不仅没能讨好朱棣,还被训斥了一顿:“将军俘得名马,理当先送到朝廷。送到我这里,是不尊重君父。”朱元璋听说后,欣慰不已。

在朱元璋面前表演的同时,朱棣也非常重视民间收视率。靖难之役行军途中,他见一病卒在路边呻吟,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马让给病卒骑。随从们劝阻,朱棣回答:“人命和马孰轻孰重?我岂是看重马而不看重人的人呢!你们跟着我,如果我不照顾你们,谁还能照顾你们?”此事传出,燕军官兵无不感动。又一次,燕军在野外露宿,正值冬天,天气冷得大家都无法入睡。随从们找到几个废弃的马鞍,点上一堆火,请朱棣取暖。远处的士兵看到火光,纷纷跑来,一见是朱棣在取暖,立即停下脚步。卫士们声色俱厉地赶他们走,朱棣却大声说:“这些都是壮士,让他们过来!我恨不得让所有士兵都来我身边取暖啊!”在场的士兵无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只看朱棣做的上述事情,后人一定会觉得这个人是仁义的君子,可对比他的另一面,后人才能清晰地知道:朱棣只是在演戏而已。

登上大位后,朱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所谓的“奸臣”。当年建议建文帝削藩的大臣和曾抵抗靖难军的将领被灭门碎尸,家中女眷则被送入教坊充当军妓,名士方孝孺更被灭了十族。永乐十一年(1413年)正月十一,教坊司官员在皇宫右顺门口禀奏:某“逆臣”的一个姐姐、两个外甥媳妇,另一个“逆臣”的妹妹平均每天被20条大汉轮奸,“年小的都怀身,节除(夕)夜生了个小龟子,又有个三岁的女儿”。朱棣听了,竟嘻皮笑脸地说:“依由他,小的长到大,便是摇钱的树儿。”这时,朱棣还有所谓的“君臣之礼”,还有一丝一毫对下层人士的怜悯心、甚至最基本的人性吗?

他不用再表演那些仁慈博爱,不过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皇位。当年,他在父皇与民众面前演戏,是想进一步赢得父亲的信任,巩固自己作为北地重要诸侯王的位置,最终将太子的位置骗到手。正是由于朱棣的出色表演,朱元璋曾数次动过改立朱棣为太子的念头,只是迫于大臣的反对才作罢。而收买民心,也不过是想让辖区与占领区的军民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以实现自己的帝王梦。

朱棣没有将民心作为最终目的,而只是将其作为实现个人野心的手段。此后其残暴的形象始终深受后人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棣不过是打下南京城,为何就能够顺利继承大明皇帝位呢?

朱棣的靖难之役打了近四年,以朱允炆失败而告终。这里有个很有趣的问题,朱棣既使打下了南京,朱允炆还拥有南京以外的天下,为什么朱棣能顺利登基做皇帝。并且其当皇帝后全国很平静,基本上没有反抗,基本上天下归心,这里有什么玄机?

一、朱棣的大部分靖难战役基本上是失败的。朱棣靖难先后被阻于德州、济南、徐州,可以说头三年基本上是失败的。最给朱棣面子的说法是与南军打成了平手。朱允炆太仁慈,已与朱棣刀兵相见了,还在说:千万勿伤朕的四叔。几次让朱棣从死亡中逃脱,给全国人的感觉好象朱允炆理亏,而且亏的很严重。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的转机为第四年,听取了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建议,丢开一切坛坛罐罐,不顾后方,兵锋直指南京,拿下京城当皇帝。这个底气和自信从何而来,来源于天下已归心于朱棣。

二、朱允炆与朱棣之争是家务事。在四年的靖难战争中,军队打仗就象过家家。更有趣的是,朱棣打到南京,看到满城墙是老爸朱元璋的画相不敢忤逆攻城。在无计可施,在城外等待时,发小、当年南军的统帅李景隆开城门献城,朱棣不废一枪一弹进了京城。李景隆是朱允炆的大将,代表军心已归向朱棣。可见涉及皇家家务事有的官员漠视,有的选边站、有的投靠,谁有能耐靠谁,这方面朱棣比朱允炆占优势。

三、朱棣登基并非非法。朱棣虽为皇四子,庶出,但一直由嫡母马皇后哺养,可以视为嫡出。太子朱标病毙,朱棣按才华加上又是马皇后养子,应该轮上他了。朱元璋立皇太孙的做法不靠谱,人们对其正当性,合法性存疑。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一年三百六十天,白天黑夜的鼓动朱棣造反。当时朱棣还在南京,姚广孝便投靠朱棣,承诺让朱棣戴上白帽子,王戴白为皇,这个姚广孝绝对先知先觉。

四、朱允炆生死不明,国家不可一日无主。朱棣打进内城,皇宫火起,朱允炆不见了踪迹。朱棣想不登基都不行,因为天下归心朱棣。以解缙为例,当朝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在南京城破前,在一起讨论前途。结束后榜眼眼看朱允炆没了指望回家上吊殉国,但解缙等人在南京城未破时,便投奔了朱棣。由此看朱棣在所谓的正统的文人中占有相当的优势。后来朱棣不顾姚广孝的一再嘱咐,杀方孝孺,还灭其十族。这固然是朱棣很残暴,从另一面可看到朱棣的底气。杀方孝孺并没有出现姚广孝预测的天下知识分子离心离德的现象,至少没那么严重。

四、纵观朱元璋的子孙,朱棣最有当皇帝的水平。朱允炆年轻幼稚,被方孝孺等忽悠,皇位没捂热就削藩,弄的明皇室人心惶惶。虽然朱允炆人很仁慈,但皇帝的仁慈只能在表面,无毒不丈夫,朱允炆就缺这个。

朱允炆可能是好人,但不是好皇帝。朱棣不完全是好人,但绝对是好皇帝。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朱棣是好皇帝!

朱棣能成功夺取建文帝的皇位,靠的是什么?

朱棣能够成功的夺取建文帝的皇位,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并非朱棣有多厉害,而是建文自己作死作出了花来。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其接位的时候,本身已经成年,并非是年幼的存在,而且他从朱元璋手里接过的大明,并不是一个千疮百孔四面漏风的国家。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仅仅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将国家败光了,这个败家的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公认的昏君隋炀帝,要知道隋炀帝败家可是花了十四年。

所以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功,并非朱棣做对了多少事,而在于建文做错了多少事。建文每做错一件事,实际上就是把一个自己的筹码放在了朱棣的手中。

朱棣获得的第一个筹码,就是建文急于削藩,这其实也是建文最大的错误。藩王制度是朱元璋设立的制度,而朱允炆继位的时候,当时所在的大多数藩王实际上都是他的长辈。而朱允炆坐上皇位,还没有到一年,连改元都还没有做,就开始削藩,而且是连续对多个藩王动手,甚至逼死了藩王。

建文帝这样的做法吃相太难看,使得所有的藩王都不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都知道建文帝的决心,自己无法幸免。在历史上削藩引发国内的动乱的事情比比皆是,哪怕是强如汉武帝,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推行推恩令,而不是向朱允炆这样的急于求成。

当时的朱棣不得不装疯以求活命,而当朱棣正式起兵之后,本来应该成为帝国臂助的藩王纷纷的作壁上观,甚至都站在了朱棣的一边。比如借兵给朱棣的宁王,作为藩王的宁王不会不知道,他本身就是藩王了,地位已经到达了顶点,哪怕是朱棣当了皇帝他还只能是藩王,但帮助朱棣靖难却是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那么宁王为什么要帮朱棣,还不是因为在建文手下没有生路。

建文急于削藩,却没有做好应变的预案,万一有藩王起兵到底该如何办,战事不顺该如何,似乎只要有大义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且建文不会用人,身边的几个文官并无实际掌控全局的才能,建文还假惺惺的来个“别让朕担上杀叔之名”让朱棣可以说是金光护体。

朱棣能赢,关键不在于朱棣有多厉害,而在于建文自身太能够作死了。是他自己把一个个筹码交到了朱棣的手上的。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翻盘成为皇帝的,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为人勇猛善战,胆识过人。按理说他当皇帝是再理所应当的了。但是因为传嫡不传庶的原因,他刚开始并没有当上皇帝。而是最后才逆袭坐上皇帝的宝座的。稍微知道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和他四儿子朱棣之间的皇位之争。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朱元璋刚开始是把皇位传给朱允炆的,毕竟朱允炆是嫡系长孙。朱棣的实力其实远远超过了朱允炆的。朱元璋自然是看在眼里。在考虑谁当太子这个问题上,朱元璋也是考虑过朱棣的,也曾问过大臣。但是当时他问的大臣是一个文官,自然是推荐朱允炆当太子的。再加上朱元璋跳不过嫡系这个圈子,所以最终选择朱允炆当皇上的。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朱棣是怎样推翻朱允炆的统治。开始登上皇帝的宝座的,他是如何成功的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起兵的角度站的好。燕王朱棣以「 ”清君侧”的口号,开始起兵。以为国去害的名头为由,出征声讨。在很大的程度上赢得了人心。人们觉得他这是帮助皇帝,并不是造反。所以说,也没有大多抵触。而且,燕王朱棣在进京后,要求军队不得乱杀百姓。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民心。而朱允炆上位的时候,与黄子澄等人密谋如何才能削除藩王,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他登上帝位的一年里。废除了很多王,虽然燕王早已有造反的心。但是人民还是同情他,认为他是走投无路,才造反的。所以说燕王起兵的角度还是站得非常好,这也是大家不抗拒的原因。 第二:朱棣胆识过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燕王在边关多年守边,讨伐蒙古。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反观朱允炆,一直受他父亲影响,做事也是柔柔弱弱,对于作战这些也是一窍不通。而且朱允炆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人又都是文官。要说论打仗,也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可实践操作性。而且朱棣在边关多年,身边部下大多是朝廷中的人,等他起兵时,自然是愿意投降跟随的。这一点对于朱棣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我们前面提到过,朱允炆做事优柔寡断。丝毫没有朱棣的行事果断。这可能跟朱允炆接受的儒家思想有关。朱允炆肯定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更是知道自己的皇叔是多么有才干的。他一方面惧怕自己的皇叔谋夺皇位,另外一方面又受儒家思想影响,以仁治人,没有杀掉朱棣。倘若朱允炆能像他皇叔那样行事果断,那也没有后来朱棣什么事了。当然历史终究是历史。朱棣终究是会获得成功的。 第三:朱棣拉拢周边兄弟王爷,朝中能战之将又被朱元璋杀干抹净。在朱允炆上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处理这些藩王了,当然这些藩王心里大多不舒服。这时朱棣起兵,正是他们高兴的时候。而朱棣拉拢他们,他们自然也是愿意的,毕竟要是朱棣成功,他们的功劳朱棣会记到心中,会大大嘉赏他们的。这样一来,朱棣起兵胜利的机会就多了很多。 其次,在朱元璋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开始大肆加害朝中的功臣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朝廷中大多开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官都被杀害了。所以导致朝中差不多剩下像黄子澄这样的文官。怎么会有能力来抵抗像朱棣这样英勇善战的人。所以说朱棣成功是必然的。 第四,运气。许多人都以为燕王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更有实力,其实不然,有一样东西可要比有实力重要的多。那就是运气。刚开始,是朱允炆占了先着,他先出手削藩的。其实对于他来说,威胁最大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四皇叔朱棣。但是他却选择了先削其他叔叔的藩,最后再对付朱棣。因为他觉得,自己先把自己其他叔叔给收拾了,那么自己这个四叔就没有后援了。终于该削朱棣的藩了。朱允炆快刀斩乱麻,直接下令让北平的官员张信逮捕朱棣,押送回京。可张信竟然选择主动给朱棣告密,这让朱棣有了缓口气的功夫,然后朱棣加快了造反的步伐。这是朱棣最为幸运的事情中的一件。 朱棣还有一个九死一生的经历,就是朱允炆这边儿有个大将假装投降,让朱棣进城来。想要在朱棣进城的时候,把他用笼子给罩住。谁知道朱棣进城的时候,放笼子的一个士兵,由于太紧张了,竟然提前放下了笼子。结果朱棣没有被罩到,却惊吓了马匹。朱棣又一次死里逃生。 就历史的发展来看,朱棣的成功是一定的。他的成功不只是朱允炆的软弱,更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关。早年的经历让他眼界宽广,行事果断。所以说一个人的眼界,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而且纵观朱棣和朱允炆的这场决斗,朱棣还有一个朱允炆没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只有两个字,却决定了朱棣在这场决斗中最终能够赢得朱允炆。这个东西就是:运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6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