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沐英与朱标既是兄弟又是君臣关系,为什么朱棣发兵时沐家军会按兵不动呢

众妙之门 2023-06-30 20:26:46

沐英与朱标既是兄弟又是君臣关系,为什么朱棣发兵时沐家军会按兵不动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沐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沐英与朱元璋一样都是乞丐出身,但他们天生就不是平凡之人,朱元璋一路崛起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沐英也一路跟随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开疆扩土深得朱元璋的重用,还把沐英收为自己的义子,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将沐英册封为云南王,让其统领三十万大军,当时沐英的势力比皇子们都要大,所以那些皇子们都对沐英十分的忌惮,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是对沐英非常的放心。

沐英比朱标大十一岁,从朱标出生开始他就对其十分的呵护,完全尽到了一个做哥哥的责任,后来随着朱标的成长,越来越具备贤良之风,更是让沐英对其欣赏不已,所以后来朱元璋册封朱标为太子之后沐英非常的兴奋,沐英觉得自己义父的所有儿子中只有朱标最有资格成为太子,也只有朱标能将明朝治理的更加辉煌。沐英与朱标之间的关系即使兄弟也是君臣,所以注定了沐英会坚决的支持朱标,可是为何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沐家军却一直不为所动呢?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朱棣虽然起兵造反但内心还是没有底气的,因为他不管是在实力还是后援上都远远不如建文帝,之所以朱棣能够与建文帝交战如此之久还是因为朱棣的领兵作战的能力比较强,反观建文帝那里已经没有几个出色的名将了,在加上建文帝这个对领兵打仗不精通的人胡乱插手军事,导致双方一直僵持不下,顶多是建文帝得益于底蕴深厚占据了一些上风而已,如果在这个时候三十万沐家军前来对付朱棣,那么朱棣的命运绝对是败亡。

但朱棣既然敢骑兵造反,那就说明他有底气,他早在造反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先是拉拢一些藩王又说服其他的藩王按兵不动,这些藩王原本就对建文帝不服气所以就接纳了朱棣的请求,至于沐家,朱棣有把握他们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

可朱棣有什么把握确定三十万沐家军不会帮助建文帝对付自己呢?原因有三点,第一就是建文帝败亡的太过迅速了,原本建文帝和朱棣交战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上风的,所以所有人都觉得朱棣败亡只是迟早的事,不但建文帝自己觉得能收拾得了朱棣,就连沐家军也觉得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建文帝,因此建文帝没有调派沐家军前来助阵,沐家军也没有主动请缨,结果最后以雷霆之势打败了建文帝,这时候即使沐家军想来援助也来不及了。

第二个原因是沐英虽然和朱标相交莫逆,但当朱标死后不久沐英也死亡了,继续掌管沐家三十万大军的是沐家的下一代沐晟,虽然建文帝和沐晟的父辈们关系非常好,但到了现在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君臣,至于父辈之间的关系早就随着朱标与沐英身亡烟消云散了,所以沐晟从没有想过主动的帮助建文帝渡过难关,对他来说只要听从皇帝的命令就行了,皇帝让自己动手就动手,不找自己那自己就老老实实待在云南就行了,双方没有丝毫的情分可讲。

第三个原因就是沐晟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虽然沐晟觉得朱棣与建文帝之间的斗争肯定是建文帝胜利,但事情不到最后沐晟也不敢轻易下决断,毕竟如果最后胜利的是建文帝还好,如果出现奇迹最终胜利的是朱棣,那么朱棣绝对会把沐家当成自己的眼中钉,所以沐晟宁愿按兵不动也不愿得罪朱棣或者建文帝,而且当时沐晟也是当接手三十万大军,还没有令众人臣服,这个时候只要他走错一步路就会引来灭顶之灾,所以沐晟即不说话也不有所行动,只等着最后的结果就行了。

小编认为沐家三十万大军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还是因为建文帝太过自信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叔叔朱棣能打败自己,所以建文帝就没有想过调遣沐家军勤王护驾,这也正好给了沐家一个撇清自己的机会,不参与建文帝与朱棣作战就不会得罪任何人,而且毕竟沐家的三十万大军分量还是很重的,不管最后是谁当了皇帝都不能轻易拿沐家按兵不动说事,所以沐家是稳稳的坐山观虎斗。对于沐家来说前途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上一辈的情份都是上一辈的事情了,和现在没什么关系

对大明王朝最忠诚的黔国公沐氏家族,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大明有这样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为国家兢兢业业守卫西南边陲,直到最后国事艰难,这个家族仍然守住了自己的诺言,为王朝献出了一腔碧血,这就是镇守云南的世代黔国公沐氏家族。

(一)战功赫赫的皇帝养子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中国历史已经进入了相当混

乱的时期,宋朝末年中国战火连绵,元朝建立后又实行了严苛的民族政策,到了元末已是饥民遍野,群雄并立。朱元璋收养了很多无家可归的孤儿,将他们养在身边,成为养子,并且让他们都随自己姓朱,少年朱英就是其中一个,朱英善战,机敏果决,很受朱元璋器重。

等到朱元璋称帝,他让这些战功赫赫的养子都恢复本来的姓氏,一天,他找到朱英,看着当年衣衫褴褛的瘦弱少年已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朱元璋喃喃说道:你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啊?朱英只是跪下叩头说我深沐皇上和皇后的抚育大恩,我就是皇上和皇后的孩子。朱元璋对这个回答很满意,说既然你口称深沐皇恩,就改姓沐吧,让你世袭罔替,子子孙孙永沐皇恩。

朱元璋刚刚建国的时候,蒙元的残余势力仍然四散在国家各个地方,负隅顽抗,随时威胁着大明的安全,剿灭这些残余元军就是朱元璋和他的大臣们的第一任务。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遣傅友德带领蓝玉和沐英出征云南,傅友德和蓝玉号称大明的战神,但是年轻的沐英在这样星光熠熠的战神身边却毫不逊色。

当时明朝的军队和元军隔江相望,傅友德主张马上渡江。沐英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此刻渡江会让元军以逸待劳,把明军消灭在滔滔江水之中。沐英献计陈兵江边,以牵制元军的注意力,另外派出奇兵从下游渡江,悄无声地绕到元军背后,前后夹击,打敌人一个神兵天降。

沐英的计策果然奏效,元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狼狈逃窜,明军趁机派出铁骑奋勇追杀,史载战场上到处是元军的尸体,十里不绝,明军完胜。

携得胜之势的明军如风卷残云一般迅速拿下云南的大部分城池,只有大理依靠苍山洱海的天然屏障据险而守,大理易守难攻,如果强行正面进攻一定会让明军伤亡巨大,关键时刻,沐英又有了办法。

他自己率领军队从正面出击,同时派王弼带领一队人马抄小路爬上城关,在苍山之上广树旗帜,同时沐英率军强度大江,虎狼之师向大理城冲去,守军早就被这气势汹汹地攻城牵制住了全部注意力,根本没堤防身背后的明军,王弼突然从山背后冲杀下来,居高临下,摧枯拉朽一般如入无人之境,山上山下配合默契,一鼓作气拿下了大理城。

此后,沐英与傅友德兵合一处,迅速扫平云南的反抗势力。

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傅友德和蓝玉班师回朝,沐英暂时镇守云南,但是恐怕朱元璋和沐英都没有想到,这一个暂时居然变成了二百多年。

(二)信守诺言的沐氏子孙

朱元璋对于沐英是放心的,纵观整个洪武朝,淮西勋贵

几乎被清洗殆尽,很少有能把功名利禄保持到老的,沐英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朱元璋曾经说过,有沐英为他镇守云南他才能安枕无忧,于是暂时镇守云南的沐英被封为黔国公,在云南彻底的扎下根来。

沐英离朱元璋很远,心却很近,马皇后去世的时候,沐英心痛如绞,口吐鲜血,从此身体病患不断,后来太子朱标去世,沐英更是心痛不已,卧病在床,太子死后两个月,沐英也由于伤心过度,与世长辞。

消息传来,哪怕是见惯了生死的朱元璋也是大受震撼,他没有想到养子对于自己的家人竟有如此深的感情,连忙命令将沐英的灵柩运回京城,棺椁抵达的时候,朱元璋亲自迎接,扶棺大哭,闻者无不落泪。

而在后世的二百多年间,大明皇帝和历代黔国公也将这种深厚的感情一直延续到底。

当时的云南,民族情况复杂,当地土司的管理方式和其他诸省是有很大区别的,当地的土司经常仗着自己地势险要起兵作乱,对此,历代黔国公的态度都是坚决的,军事打击,坚决镇压任何的反叛者。同时,沐氏在土司互相的争斗中居中调停仲裁,在当地赢得了很大的威望,为大明西南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勋。

然而,大明后期,农民起义不断,东北的女真部落崛起,时时威胁着辽东的安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当时的黔国公沐天波和云南巡抚商议,调军队镇守云南,并且接受南明朝廷的调遣。

顺治二年,云南的土司沙定洲趁着纷乱的时局起兵造反,率领军队攻入黔国公府,沐天波措不及防,只好带着几名心腹卫士逃出府邸,沐天波的母亲、妻子、弟弟都在这场变故中遇难。

顺治八年,李定国迎接永历皇帝进入云南,此时的沐天波由于世代功勋已经成为了百官之首,但是他觉得沐氏已经深受皇恩,无以为报,坚决拒绝了皇帝的赏赐。

随着清军的节节取胜,沐天波意识到复国无望,但是他早已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决心将沐氏的忠诚贯穿到底。沐天波将自己的儿子都入赘给了当地的土司,以此来保住沐氏的血脉,之后,义无反馈地追随永历皇帝开始了四处逃亡的生涯,离开了世代居住的云南。

记得三国演义中又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大军来犯江东,当时文官主降,武将主战,孙权不知如何是好,鲁肃一番话令他茅塞顿开,鲁肃说我们都可以投降,唯独主公你不可以投降,大臣投降曹操还会有高官厚禄,主公投降却会像荆州投降的刘琮一样,被剥夺一切权力,软禁至死。

沐天波一定也懂得这个道理,留下来投降满清,像洪承畴那样“识时务”,一定还是会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他不会这么做,即使颠沛流离,即使刀斧加身,他也要守住沐氏的忠诚,虽千万人,吾往矣。

(三)以身许国的末代黔国公

沐天波随着永历皇帝逃入缅甸,当时的缅甸人听说黔国

公来了,纷纷下马参拜,因为历代黔国公在云南和周边的藩属国都是相当有威望的,但是渐渐地,由于永历皇帝的军马不复存在,缅甸国王的态度也恶劣起来。

沐天波劝皇帝将太子送到山中李定国的军马之中,这样万一事情有变,只要皇室血脉在就还是有希望,同时也可以命令军队前来救援,但是皇后坚决地拒绝了这个请求,这个保全大明皇室血脉的最后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顺治十八年,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发动政变,杀死老国王自立,同时应吴三桂的要求,要将永历皇帝献给吴三桂,他借口和永历皇帝结盟,让永历皇帝过河参加盟誓,谁都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然而寄人篱下的君臣根本无力拒绝。于是,沐天波率领众大臣带着礼物过河赴约。

难以想象沐天波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面对着眼前滔滔的江水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想他一定想起了荆轲,心里一定默念了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沐天波一行人刚刚到达就被缅甸军队层层包围,缅方命人要将沐天波拖出包围圈。生死存亡之际,沐天波毫不畏惧,他一把抽出一名缅军士兵的腰刀,奋起反抗。沐天波的身上始终流淌着沐氏骁勇善战的血液,他神勇无比,刀刀都能砍中敌人的要害,仓促应战之下,竟然砍死了九个缅军士兵,但终因寡不敌众,沐天波血洒异域,他带在身边的小儿子沐忠亮也被杀害,随行的文武官员无一幸免。

随后,莽白派人将永历皇帝、皇后、太子等人押送回云南,交给吴三桂。两个月后,吴三桂将永历皇帝等人杀死,大明最后的希望断绝了。

对于沐天波,清初学者邵廷采有这样的评价:跋涉从亡,流离异域,不屈以死,见危授命,斯亦无愧其祖宗矣。邵廷采的评价真是中肯,沐天波忠贞不二,不屈而死,真的无愧于他的列祖列宗,无愧于大明百姓,无愧于汉家衣冠。

朱元璋曾留给朱允炆一支王牌军队,为何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不动用?

这里说的不动用,更多的则是来不及用或者是没法用,因为这支王牌军队就是镇守云南的沐英所属的军队了,沐英的话可以说是因为自幼就被朱元璋和马皇后所抚养,可以说其为父母,而且还与朱标的关系是非常好,曾经沐英还说过就是只要朱标当上皇帝,他就能为他守天下,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都知道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朱标是已经先去世了,而且沐英在1392年的时候也去世了,死的时间可以说是朱元璋还要早,虽然沐英有说他能够为老朱家守候江山,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后人又是什么想法谁知道呢?所以这里的说的不动用更多的则是用不了,不然的话朱允炆最后也不会落得个身死不明的下场了。

其实对于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小伙伴都知道,朱允炆是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当时因为削藩所以被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从而造反起义,从而使得国家发生了四年的内战,这次动乱也是被称之为?靖难之役?,可以说很多人都说当时为什么不动用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王牌军队,那就是驻守云南的沐英军队了,沐英年幼的时候因为战乱所以就开始到处漂泊,在8岁的时候遇到了朱元璋和马皇后,从而被他们收为了义子,可以说是悉心教导他武艺和军事方面的才能,可以说他为朱元璋政权的稳固可以说是出了很大的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而朱元璋就派遣他到云南驻守,世代镇守云南。

很多人对此就有疑问了,那么为什么朱允炆当时不把这支部队拉出来呢?要知道沐英逝世的时间是比朱元璋还要早的,可以说他的后人是什么想法基本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们只要换在朱允炆的角度去想想就能知晓,如果他能够动用这支军队的话基本早早就用了,所以这里的话更多的则是用不了,所以才导致被朱棣打到了南京城。

朱允炆可以说在这场靖难之役中落得如此下场的话无非也有几个原因,一个就是当时很多会打仗的人基本都是被朱元璋杀了个清光,给他自己留下个白底;还有一点则是削藩的时候没有先清除朱棣,从而给了朱棣准备的时间,导致最后自己落得身死不明的下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6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