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古人买东西都用银子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大侠来到酒楼后,一般都会在桌上很霸气的放一锭银子,然后叫来店小二点菜。而在真实生活里,却从来都看不到这样的画面。
久而久之,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买东西真的是用银子吗?是不是家家户户的地窖里都放着堆成小山似的银子呢?
如果古代百姓交易不用银子,他们是用什么来代表钱财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会不会经常因为钱而发生矛盾?
图片:电视剧中交易时用的银子剧照
在古代,银子确实是长期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不管走在哪里都受人欢迎。但其实电视剧里白花花的银两,只不过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古代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用的东西根本不是银子。
恰恰相反,百姓都很讨厌当时的银子,即便家里有,也是恨不得扔掉,根本不会在生活中用。生活在古代的百姓大多数都是很贫穷的,家里几乎没有闲置的银两,所以不可能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一次性就花掉一锭银子。
就算百姓非常有钱,拿着白银去消费,外面的店家也不敢收。因为,如果收到的白银花不出去,就会像摆设一样没价值,只能用来看。反倒容易被盗贼惦记,给家里惹来祸事,有现成的银子都恨不得全部扔掉。
图片:白银剧照
我国古代的土地面积就很广,和其他小国相比而言,有着更加丰富的物资。但其实,中国的银矿石一直处于稀缺状态,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这种资源,只有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稍微多一点。
当时的国家并不像现在这样安定,所以,银矿资源大多都被少数的贵族控制。要想得到银矿,就必须两军交战。除了已发现的资源外,当时没有任何勘察技术,导致根本无法判断地下银矿的位置。
因此,银子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稀缺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银子的地位比金子更重要,根本无法作为货币用来日常流通。
图片:非常稀缺的银子剧照
因此在很多记载历史的古书里,古人交易大多都是以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而黄金次之。到了汉武帝年间,古人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专门进行货币改革。
在当时,不同的地方是受不同的诸侯统治的,因此,各地市场所使用的货币完全不同。使用的货币标准不同,就导致铜钱的样式和重量非常混乱,相互之间无法交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实施了统一使用五铢钱的政策,引导百姓公平交易。这样的情况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货币的交易也得以稳定一段时期。
图片:汉武帝漫画
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各地诸侯割据一方,市场秩序混乱,为了各自获得更大的利益,很多大家族开始私底下偷偷铸币。铸币的时候,他们在当中掺杂了大量低价金属,导致铜币的颜色和质量不一。
更夸张的是,还有人为了减少成本,造出了许多残币。百姓与大家族交易的时候,大家族会把偷工减料的铜币流通给百姓。
当这些低档铜币到了百姓手里以后,根本无法以正常的价格交易出去,时间一久,各地的百姓手中不值钱的铜币越来越多,又苦于无法花出去,只能默默承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魏晋南北朝的铜钱
在当时,很多铜钱的质量差到轻轻一捏就碎的地步,根本无法用来购买所需的粮食。很多百姓倍受压迫,只能沦落为流民,流民的数量越来越多,统治者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官府下令将粮食、布匹作为交易的货币,任何人都不可以打破这个政策。到了隋朝,货币才被允许重新使用。但这时,铜钱的款式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民间也没有私自铸币的行为。
可铜钱在百姓心目中依然没有什么重要地位,就这样,粮食布匹在交易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货币反倒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图片:用来流通交易的粮食剧照
到了元朝,政府对百姓征收赋税的方式是主要以粮食为主。可时间一长,很多百姓都想出各种偷税避税的方法,朝廷渐渐意识到这种方法的漏洞。为了保证赋税的质量,只能从征收粮食改为征收白银。
下达这样的标准对统治者来说很简单,对百姓而言却是极大的灾难,随意改变政策,让很多生活本就艰苦的百姓完全没有活路。
图片:征收白银剧照
到了明朝时期,通过戚继光等英雄的努力,终于打通了海上贸易之路。在朝廷与周围国家的贸易中,南美地区生产白银,中国生产的瓷器茶叶受人欢迎,久而久之,市场上的白银就全部流入了中国人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政府灵机一动,决定将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虽然有不少白银流入中国,但持有者大多都是王公贵族、乡绅地主,是不可能流到普通百姓手中的。
老百姓要按照规定向朝廷交税,就必须用手中的铜币、粮食换银子。然而,无处不在的地方豪强很快就联合在一起,集体抬高银价,趁机压榨百姓,谋取个人利益,最终还是普通百姓买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受人欢迎的瓷器茶叶
由于朝廷根本意识不到这种赋税政策的漏洞,所以入关的清朝依然执行这种规定。到了后期,慈禧独揽大权后挥金如土,使得国库的亏空日益明显。
在清朝时期的战役中,清朝战败还要赔偿大量白银,数额巨大的赔款全都从百姓头上搜刮。只要当时的白银一用完,就开始疯狂的压榨百姓,很多人为了交税,只能无奈卖掉大部分家产。
所以,古代的普通劳动人民对银子根本没有好感,在他们心目中,白银的出现就像魔鬼,只能给生活带来灾难,他们早就对银子恨得牙痒痒。
图片:清朝赔款的巨额白银剧照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古代银子的真实样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只有极少数是元宝状的。为了让银子方便流通,方便保存,朝廷发行的银元全部都是长方形的,形状非常规则,方便切割。
在买卖的时候,如果古代的店家找不开钱,或者无法鉴定银子的真假,就会用专门的剪刀把银子剪开,非常方便。如果将银子铸造成不利于切割的元宝,万一是假的,被骗的那一方就会损失巨大。
所以说,货币的价值虽然没有金银那么高,但它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绝对称得上是大进步。货币方便轻巧,早已淘汰了很多笨重的古币。
而且,货币的存在让市场越来越公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喜欢看电视剧没有错,千万不要过度迷信电视剧哦!
首先,中国古代的百姓,大多数都比较贫穷,很少有闲置的白银,更别说,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了;再者,白银也不属于流通货币,就算老百姓手中有白银,店家也不会收。一是不愿,二是不敢,白银不仅难以出手,还容易惹来祸事。尽管如此,在明、清时期,朝廷征收赋税却常常以白银为主,这一标准给百姓带来了许多的灾难,让本来生活就不富裕的老百姓无路可走。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以至于,乾隆在面对外交使臣之时,就曾说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的狂妄之语。但是,中国的银矿石却一直处于稀缺的状态,在中南地区几乎绝迹,只有在内蒙古地区和西北地区稍微多一些。
然而,这些地区,多半都是在少数名族的控制之下,其余的地方也都处在两军交战之地。再加上,当时的勘探技术有限,许多深埋地下的银矿都没有被发现,以至于,中国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都把银当成稀缺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银子的地位都超过了金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实行黄金和铜钱共同流通的货币政策。如:众所周知的“商鞅变法”,变法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关注,商鞅为了树立朝廷的威信,便将50金作为奖赏,只要民众将木材搬移到北门就可以得到赏钱。
在许多古书典籍中,交易中,大多数都是以铜钱为主、黄金为辅,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直到汉武帝时期,开始了货币改革。由于,当时各地受到不同诸侯的统治,使用的货币也大不相同,造成了铜钱样式和重量的混乱,于是,汉武帝就决定政策引导,统一使用五铢钱。
五铢钱的使用,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地军阀割据,社会混乱,许多大家族都私底下偷偷铸币。为了从中牟利,他们还在铸币的时候掺入大量劣质金属,最终,导致这些铜钱的质量和成色都很差。
更有甚者,在铸币的时候,还造出了大量残缺不全的铜币。每次百姓与这些大家族经济往来的时候,大家族便会趁机将这些劣质铜币交易出去,百姓虽然心中不愿,却也不敢出言拒绝。这些劣质铜币交到百姓手中的时候,被当作寻常货币使用,百姓却很难将他们按照普通货币的价值转手出去,长此以往,百姓就被压榨的苦不堪言。
首先要说一下,中国古代很长时间内主要货币是铜钱,直到明清白银才成为货币。而且古代那点白银和现在的白银产量比起来微不足道,并不算多。因为古典小说、武侠小说、古装电视剧里古人经常用银子,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国古代一直用白银当货币。不过实际上在明朝以前,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铜钱,而白银仅仅是作为值钱的贵金属,在大宗交易中才出现。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白银产量不高,在唐代以前白银总产量不过1400吨左右,不能满足流通所需造成的。而两宋时期白银产量虽然上升,累计生产了大约4000吨白银,但是很大部分作为岁贡流入辽、金,进入市面的并不多。明朝以后,随着对外贸易大量来自日本、美洲白银的流入(据不完全统计,从16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大约有2万多吨白银流入。),白银终于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流通货币。不过在此后中国由入超变成出超,加上鸦片战争以后多次赔款,又有大量白银流失,因此实际上到清末,国内的白银总存量不过1、2万吨的样子。
要说一下的是,在进入现代以后由于白银提炼技术的提高,白银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比如以2004年为例,当年中国全年白银产量是5637吨,超过了宋代以前中国白银总产量。所以古代流传下来的白银和当今白银总量相比只占很小部分。
这些古代白银一部分散落民间,以银元、银锭、银首饰的方式流传下来。因为这些古代白银有一定文物价值或者是纪念价值,所以大部分被广大民众收藏,比如光银元就有很多人专门收藏,据说存世量达到了8000万枚之多。一部分因为殉葬、人为埋藏等各种原因至今下落不明,比如此前不久发现的张献忠沉银就是一例,相信并非个例,在以后可能会发现类似的藏银。还有一部分则成为国家储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流传至今的白银到现在的不少,只不过大多成为私人收藏,而现代白银流通量又太大,所以毫不起眼。
1、一个重要的事实,金银都是重金属,重货币,不可能像电视里那样随手拿几锭银子。主要流通的货币是铜钱。一个公文包大小的盒子,里面的纯金子一个人都拿不动,何况还要随身携带呢。一些农民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金银。
2、动用金银的大宗交易,都是要称分量的,按分量找零。
3、金银和铜钱之间有换算公式,每朝代是不同的,大都和米价挂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3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孝庄太后,抚育千古一帝康熙而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