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日本人的祖先真的是徐福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首先要明确一点,早在3.8万年前日本列岛就已经有人居住了,最早来到日本的居民叫绳文人。从1.2万年前开始创造绳文文化,而在6000多年前,有一支弥生人也来到日本,这两个族群构成了现代的日本人。至于徐福,他是否真的到达了日本现在都还没有肯定的论述。
经过现代基因分析,日本人的主要有两大支,一支是来自于西南海岛地区的绳文人,他们是通过朝鲜半岛到达日本的。另一支则是从东北亚地区进入日本的弥生人。
根据DNA检测,今天的日本人是由绳文人和弥生人混合而成的,其中弥生人的基因稍占多数,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的祖先是来自于东亚大陆,他们可能和汉人有着共同的祖先。
从亚洲大陆前往日本,最近的路线是走朝鲜半岛,越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目前可以肯定,日本人与韩国人与韩国人有着极大地血缘关系。
今天日本人的Y染色体DNA中高比例的单倍型类群O-M176及一定比例的单倍型类群C-M130都和韩国人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足以说明日本人和韩国人之间的血缘紧密性。然而这个基因在汉族人里并不常见,通过基因坚定,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更多的是文化交流而并非基因交流。
当然进入文明时代之后,也有许多中原人前往日本,日本称这些来自中原的汉人为渡来人。
例如日本的《新撰姓氏录》中就曾记载,在西晋末年,前汉朝皇族后裔刘阿知为了避难,携全家移民日本。日本人今天称呼刘阿知为“阿知使主”,现代日本的许多姓氏都是来源于刘阿知。像是《头文字D》中的高桥凉介,虽然他只是个漫画人物,但“高桥”这个姓氏就是起源于刘阿知。
除此以外,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宗我部家族就自称是秦始皇的后裔,据传长宗我部氏是秦始皇的第15世孙弓月君的后代。直到今天,日本依然有许多人姓秦。
(日本战国著名武将——长宗我部元亲)
不过这些渡来人的数量是比较少的,不至于改变日本人口结构,但这些来自东亚大陆的渡来人却为日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
像是日本的和服就是由渡来人从江浙传入的,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江浙属于吴国,于是日本 就将汉人穿的衣服称之为“吴服”,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才改称“和服”。
再说徐福东渡,至于他到底有没有到达日本,这个事情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关于徐福到达日本的传闻最早出现在北宋,当时中国对日本已经比较了解,知道在东海以东有一个岛国,于是就将徐福东渡的事情与日本联系了起来。
徐福是一个齐国江湖术士,但我感觉他就是个江湖骗子,此人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但是在《史记》徐福却有两个名字,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称作“徐巿”,而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却被叫做“徐福”,后世多称之为徐福。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徐福求见始皇帝,他告诉秦始皇在蓬莱有不老仙丹,如今可以肯定的说,他在忽悠秦始皇。
不过当时古一帝一直梦想着长生不老,于是便资助他出海,结果徐福第一次出海归来时一无所获,当然,找不到仙丹是正常的,找到仙丹才不正常。
面对秦始皇的质询,徐福诡辩有大鱼阻挡去路,于是秦始皇派遣大船和射手出海猎杀大鱼,于是徐福硬着头皮第二次出海。
第二次出海后徐福没有再回来,因为他回不来了,秦始皇又不是傻子,你三番两次的无功而返,岂不就是在戏弄皇帝!徐福若再敢回来,脑袋肯定是没有了。
徐福第二次出海后必然要寻找陆地,《史记》上说他找到了“平原广泽”,至于“平原广泽”是哪?这个至今还有争论。而由于此次徐福是一去不回,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徐福到达“平原广泽”的?这个也不清楚。
但假如徐福找到陆地,他最有可能看到的陆地并不是日本列岛,而是朝鲜半岛。因为徐福是从山东出发的,而山东半岛正冲着朝鲜半岛,如果徐福直直的向东行驶,最大的概率是达到今天的韩国,而去往日本列岛需要绕个弯。
(图中蓝色的路线是假设徐福东渡的路线)
总的来说,从基因角度上早已证实了日本人的来源,日本人和中国人真的没有多少血缘关系,只是由于文化上的原因,中日两国都在宣传徐福,但至于徐福离开大秦后到底去哪了?现在谁也不知道。
历史上是真有徐福这个人的。
徐福,即徐,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徐福村”,并在村北建了一座“徐福庙”。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俗语道:“做了皇帝想成仙”。秦始皇正是这样的人物。清人丘琼山《纲鉴合编》曾云:“始皇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寿耳。”一些方士投其所好,编织神仙之说,声称海上有仙人仙药,吃了仙药便可长生不死。齐人徐福就是这种情况下航行入海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大队人马在泰山封禅刻石,又浩浩荡荡前往渤海。抵达海边,秦始皇登上芝罘岛,纵情浓览。只见云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蔚为壮观,尤令秦始皇心驰神往。这种景象,本来是海市蜃楼,但方士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派重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等候徐福佳音。然而,等来的只是徐福空手而归。徐福自称见到海神,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对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要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令徐福再度出海。秦始皇则不肯离开,一直等候3个月,不见徐福消息,才怅然而回。
其后几年中,秦始皇又派燕人卢生等入海寻求仙药,当然也是一无所获。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再次来琅琊。当年徐福入海寻找仙药,已经九年过去,一直未来归报。当即派人传召徐福,徐福连年航海,耗费很大,担心遭到重谴,奏告秦始皇:“蓬莱仙山确实有仙药,出海时常遇大蛟鱼阻拦,所以不能到达。请派弓箭手一周前往,见到大蛟鱼用连弩射击。”秦始皇下令入海时带足渔具,自己也准备了连弩。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数十里,经过荣成山,再前行到芝罘时,果然见到大蛟鱼,当即连弩齐射,大蛟鱼中箭而死,沉入海底。秦始皇认为此后当可无虞,又命徐福入海求仙药。这次,秦始皇再也等不到徐福音讯了。当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今河北世鹿东南),而徐福“得平原广译,止王不来,”一去再也不回了。
徐福,又作徐市,徐福故里据考证在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乡徐阜村,根据当地地方志,徐阜村在明清两代均称徐福村,至今这里还流传着徐福率童男童女浮海东渡之事。但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徐福故里为今山东省龙口市。
本世纪以来,中日学者对徐福浮海东渡之事进行了大量研究。马非百在《秦集史》认为徐福是有目的赴日本的,“其意初不在求仙,而实欲利用始皇求仙之私心,而借其力以自殖民于海外。”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卫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台湾学者彭双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徐福宫,九州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
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 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
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
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呈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3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