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小编为您讲述王凌的故事。
在三国当中,司马懿算是一位智者,在公元249年,司马懿开始了他的帝王之旅。他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开始铲除异己,杀死了把守军权的曹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曹魏的大权,开始了他平定三国的征途。其实司马懿有篡位之心已经很久了,为什么一直踌躇不定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曹魏有王凌这位忠臣。王凌是汉末名臣王允的侄子。王允就是那个使用美人计杀了奸臣董卓的人。事后王允一家都被董卓部下秘密杀掉,只有王凌和他兄弟逃脱了。而王凌作为忠臣后代,自然被朝臣拥戴。他担任过太守和县令,最终被曹操注意,曹操识才赏识他,他就当了曹操的下属,成了曹操手下重要谋士之一。
对曹操可谓是忠心耿耿,王凌是一个十分出色的人,文能治国武能打仗,骁勇善战,曹操把场州这个重要的关卡都交给他来看管。他在青州、豫州等支当官的时候,有着丰厚的政绩,百姓都称他为青天大老爷。而且他为人廉洁,绝不贪污一分钱,他还讨伐过孙权,和张辽一起击败了吴军,战绩斐然,缴获得了大量的战船。
在夹石之战中,更是在危难之际救了曹休,否则曹休就被陆逊虏了,他的功勋丰厚能力非凡,又是世家之后,就连司马懿也忘尘莫及。司马懿在后期独揽曹魏大权,新君年少无能,但王凌忠心为主,于是王凌与令狐愚结盟,另立新君,抵抗司马懿。
但是不幸的事情总是发生得那么突然,令狐愚不幸去世了,王凌单独行动,抵抗司马懿,王凌在抵抗司马懿的道路上,费尽了千辛万苦,但是实力不行,王凌最终失败了,由于司马懿十分忌惮他,他被司马懿毒害致死。
东汉末年,王允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的大臣。初平三年(192年),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王允兵败,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在王允被杀后,他的长子侍中王盖、次子王景、王定及宗族十余人都被杀害,只有他的侄子王晨、王凌成功逃回了家乡。其中,就王凌来说,后来受到了曹魏的赏识,一步一步成为曹魏的大臣。对于王允、王凌这一对叔侄,一个想兴复汉室,另一个则想匡扶曹魏,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王允
一方面,王允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在地方颇有成绩。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后,选择废掉少帝,汉献帝刘协继位,王允被拜为太仆,不久迁任尚书令。公元190年(初平元年),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
王允担任司徒,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汉献帝登基后,外戚、宦官斗争仍在继续,黄巾起义还没有彻底平定,各地刺史和太守趁着这一机会拥兵自重,不把东汉朝廷放在眼里,这导致当时的局面可谓动荡不安。面对如此困难的形势,王允没有退缩,而是将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最大目标,并谋划如何除掉董卓。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董卓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面对董卓的笼络,王允在表面上欣然接受,私下里则和吕布等人谋划怎么对付董卓。
公元192年五月,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董卓自然也不例外。事前,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当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董卓在绝望中被吕布所杀,并且株连三族。董卓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这也让王允的威望和地位来到了巅峰。不过,在董卓被杀后,王允逐渐膨胀起来,从而酿成了大祸,这不仅让兴复汉室的计划失败,也导致王允自己丢掉了性命。
董卓被杀,王允在如何安排和处理他的旧部时,反复无常,态度极不慎重,而这正是王允最后走向灭亡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凉州将士听到王允想解散凉州兵的风声后,便到处传言,说王允要杀掉所有凉州人,一时之间,整个凉州人心惶惶,一片惊慌。于是,董卓曾经的部下选择联合起来,反攻长安城。当时,凉州军中最有影响和实力的将领是李傕和郭汜。他们将所有凉州兵集合起来,誓师进发都城长安。
结果,面对精锐的西凉大军,守卫长安的士兵可谓不堪一击,这让李傕和郭汜成功拿下了长安城,并赶走了吕布。对此,不仅王允和他的儿子相继被杀,汉献帝刘协也遭到了挟持,甚至整个关中一带,都遭到了凉州士兵的摧残。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王允兴复汉室的计划,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虽然他除掉了董卓,但是,王允没能安抚董卓的部下,从而让本就千疮百孔的东汉王朝雪上加霜。在王允被杀后,他的侄子王凌逃过一劫,并获得了曹操的启用。
王凌
另一方面,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王凌任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黄初三年(222年),参与洞口之战。王凌与张辽等人进军到广陵,众将一起击败东吴将领吕范。对于王凌来说,因功封为宜城亭侯,加号建武将军,出任青州刺史后颇有成绩,从而得到百姓称颂。
正始初年(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后,大将军曹爽对他积极拢络,任命他为征东将军。正始二年(241年),吴国大将全琮领数万人马进攻芍陂。王凌率诸军迎战,奋战数日,吴军退走,进封南乡侯,不久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正始九年(248年),代高柔为司空。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高平陵之变爆发前,王凌可以说是曹魏重臣了。对于王凌来说,对曹操等曹魏君主心怀感激,这促使他在高平陵之变后站到了司马懿的对立面。公元249年,司马懿诛曹爽后,王凌心生不满,王凌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认为曹魏皇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强臣,又听说楚王曹彪(曹操之子)有智有勇,想要共同立他为帝,奉迎他到许昌建都。对于王凌来说,想要通过支持楚王曹彪称帝,以此匡扶曹魏,避免司马懿继续篡夺曹魏大权。
到了嘉平三年(251年)元月,王凌请求发兵讨伐东吴,也即王凌想要借着这样的机会起兵。不过,司马懿得知了王凌的计谋,所以不同意他的调兵请求。王凌无奈,准备强行起兵。但是,司马懿先发制人,调集数万人马,从水路南下,下令赦免王凌之罪,然后写信晓谕王凌。突然率领大军到达百尺堰,直逼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得知司马懿大军压境的消息后,王凌发现情况不妙,拿不到虎符的话,本部兵马根本不能和司马懿大军抗衡,自己毫无胜算,也即强行起兵,无疑是以卵击石了。
于是,为了避免寿春城的百姓遭遇战火,王凌选择向司马懿投降。于是,后者令军士押下王凌。司马懿派步骑六百送王凌从陆路到洛阳。行到项城时,王凌知道死期必至,选择了自尽。司马懿还不满足,把王凌和令狐愚等人诛杀三族。楚王曹彪也被迫自杀,其亲属都流放到平原郡,曹魏后期“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这么落幕了。因此,对于王凌来说,虽然有心匡扶曹魏,但是,因为个人能力的有限,加上司马懿老谋深算,所以起兵的计划没能成功。在此基础上,和他的叔叔王允一样,王凌也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王凌之所以选择和司马懿作对,是因为他非常的忠心于曹魏政权,看不惯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的做法,所以才会公然和司马懿作对。
第一,王凌曾经受恩于曹操。
王凌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汉朝的一个普通官吏,后来董卓弄权,王凌受到了迫害,成为了囚徒。
有一次,监狱的囚徒被迫带着镣铐在大街上扫地,这时正好曹操坐车经过,看到了正在扫地的王凌。曹操因为之前认识王凌,也清楚王凌的为人,所以就命人把他释放了。
王凌感念于曹操的再生之德,所以在曹操掌握汉朝的政权以后一直忠心辅佐曹操。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已经做了朝廷的丞相。非常受魏国君主的信赖。
第二,司马懿晚年的时候大权在握。
司马懿这个人非常的长寿,他在60多岁的时候发动政变,掌控了曹魏的政权。虽然司马懿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篡夺曹魏政权,可是他大权在握,做起事来嚣张跋扈,而且总是监视朝廷里面的官员,生怕他们会反对自己。
第三,王凌的结局是什么?
王凌虽然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可是司马懿掌权的时候,曹魏政权已经风雨飘摇,王凌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挽曹魏政权于既倒。而且他只是一个文臣,手里面没有一兵半卒,所以他跟司马懿集团的对抗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司马懿在外领兵打仗的时候,得知王凌在朝廷里面联络官员想要反对自己,于是司马懿果断回到京城,然后将王凌的家包围,将王凌家的人全部斩首了。
总结:王凌之所以要在耄耋之年跟司马懿作对,主要是因为他非常的忠心于曹魏政权,他看不惯司马懿篡夺曹魏江山的做法,所以才跟司马懿站到了对立面。
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史称“淮南三叛”。这三次分别是公元251年的王凌之叛,公元255年的毋丘俭、文钦之叛,以及公元257年-258年间的诸葛诞之叛。
这三次叛乱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很迅速,这究竟是为何?理由很简单。
一、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号召力
三次叛乱,怎么说都是地方反抗中央的行为,所以说一个好的理由和借口是很重要的。
比如汉朝就曾发生过“七国之乱”,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中央政权,但口号却是“清君侧”。这口号威力有多大呢?叛乱刚起,朝廷就迫于压力将提出削藩的大臣晁错腰斩了。后来的朱棣起兵反抗侄子建文帝,提出的口号依旧是“清君侧”,同时还将自己的军事行动定性为“靖难之役”。
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早已将诸多能领兵打仗的将领都杀了,而朱棣自己本身就实力不俗,又肩负抵御蒙古大军的重任,朝廷中根本没人是他对手,可他为何还要给自己找借口呢?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
我们再来看“淮南三叛”中他们的表现。
其他两次就不说了,毋丘俭倒是找了个对象司马师,可他却假传太后懿旨,要知道当时太后就在司马师手上控制着呢,这种借口能够维持多久?再者说了,既然是讨伐司马师,就应该联络更多高级的大臣将领,可他只有一个文钦。对于普通士兵就更是如此了,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反倒像是被胁迫着去干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情一样。
二、军事上准备不够充分
第一次叛变,王凌是和自己外甥令狐愚一起的,这令狐愚是当时的兖州刺史,可没多久令狐愚就死了。这样的话,王凌手中的一部分兵马就没了,后来王凌打算趁着东吴有军事行动的机会向朝廷要兵,但他不知道令狐愚手下的部将已经投靠了司马懿,所以计划落空。
后来他又想借助接任令狐愚的那个新兖州刺史,结果正是此人揭发举报了王凌。这样的局势下,王凌之叛能成功也真是见鬼了。
第二次叛变,毋丘俭倒是动员了五六万的大军,可这些军队都是被胁迫来的,他们的家属都还在北方,毋丘俭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很好的战前思想动员,更别提什么军事计划了。所以一到项城就不知道该干啥了,完全一副打到哪儿算哪儿的态度。
第三次叛变,诸葛诞虽说动员了数量巨大的军队,有十五六万人之多,可这些人除了屯田兵外,就是一些刚招募来的农民新兵,完全就形成不了战斗力,而且在军事上同样没有目标,只要求困守寿春城就好。这样的叛变,失败也是必然的。
三、叛变动机不纯,都是个人野心膨胀
表面上一个个都喊着是为了捍卫曹魏皇室,实则不然,除去自保的成分外,更多的还是个人的野心膨胀。
第一次叛乱的王凌,认为应该立有能力的曹彪为帝,可曹彪却呆在封地动都不动,直到事后被司马懿处死。还有他最为倚重的力量令狐愚死后,他应该收敛隐忍,可第二年天上出现了所谓的“祥瑞”天文现象,更加坚信了他起兵造反的信心,认为这位将要“突然显贵的人物”就是自己。
第二次叛乱的毋丘俭虽说是曹魏的忠臣,可他依靠的将军是文钦。
文钦这个人骁勇善战,立有很多战功不假,但他冒功求赏,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心生怨恨。皇帝用这种人可能是迫于形势,但你一地方官拉拢这样的人,怕是别有用心吧?而且毋丘俭起兵是在曹芳被废的第二年,原因并不是曹芳被废,而是因为天上有彗星出现,毋丘俭和文钦都认为这是自己的祥瑞。
尤其是文钦,兵败后就投降了吴国,难道说这也是为了曹氏皇族?
第三次叛乱的诸葛诞更是操蛋了。当初毋丘俭反叛就曾找过他一起,可他却率先举报了人家,再加上后来平叛毋丘俭有功,还升了官,当了大将军。军权在握的诸葛诞开始用公物收买人心,蓄养死士。
有这样行为的诸葛诞,反叛不过是迟早的事儿。更何况在起事前他就和吴国商量好了,将自己两个儿子送去了吴国,这也能算是为了曹魏吗?
所以说,这三次叛乱说到底就是狗咬狗,一嘴毛。既然如此,那么实力相对弱小的狗迅速败下阵来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