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王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出身世家,是隋炀帝时经学大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这种出身,典型的“官二代”说不上,也算是典型的“学二代”了。据载,小时候的王勃简直聪明得不得了,就是一个典型的神童。《旧唐书》是这么夸的:
“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大家想想看,六岁你在干嘛?果不其然,这种大才子一般都有一个神话般童年。这些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出名要趁早啊。
杨炯《王勃集序》说的也与《旧唐书》大同小异:
“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可惜的是,这样的天才少年,此后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的。王勃后来被授予了朝散郎一职,不久,却因一篇《檄英王鸡文》,得罪了唐高宗,由此被逐出了长安。
生性恃才傲物的王勃,总是为同僚所嫉。就这样,王勃后来又因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再次犯了罪。这一犯可谓扭转了他的人生:不仅毁了自己的仕途,还连累了父亲——王福畴也因此被贬到南荒之地,担任交趾县令。
客死他乡
今天的我们,听了这么多地区争夺文化名人的故事,我们可能不禁想问:王勃的墓地在哪呢?
初唐一大才子王勃,最终魂归他乡。
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到达被贬在交趾的父亲王福畴那里,不久后,他便返航。不幸的是,当时正当是夏日的台风天气,天妒英才,可怜的王勃在最终在大浪中溺水惊悸而亡。
传说中的交趾郡,又名“交阯”(越南语:Giao Chỉ),位于现在的越南北部。先秦时期,交趾为百越支下骆越的分部,初期范围,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秦朝以后,设立了“交趾郡”,为今越南北部。汉朝之后其地域范围历经演变,东汉时将交趾更名为“交州”(南交),交州最大范围及其文化遗迹位包括今广东省以及越南的北部。
后来,交趾从中国独立出去了,但中国、日本仍习惯以“交趾”、“交阯”来称呼这一地区的政权。在宋代,皇帝也曾封统治越南红河三角洲的丁朝皇帝为“交趾郡王”。在元、明时期,这里也曾分别短暂设立交趾行省和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遭遇海难的王勃,最终被葬在了越南的乂安省宜禄县宜春乡(Xã Nghi Xuân)。据说,当地人对这位唐代大才子一直都极为尊崇。直到今天,这里还留存着王勃的墓地和祠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2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