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人怎么过冬,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对古代的北中国普通民众而言,在漫漫寒冬里取暖,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烧不起炭
古人所能拥有的取暖燃料种类有限,无非是木炭、煤和薪柴。木炭取暖体验最佳,但价格昂贵,一般只有皇宫、官府及富贵人家才用得起。
宫廷和政府部门,自古即有取暖的制度保障,使其在冬季能够拥有充足的木炭或者薪柴。唐朝的“木炭使”、元朝的“柴炭局”、明朝的“惜薪司”、清朝的“柴炭处”等,均下辖柴炭厂、山林及专属的樵夫,负责为宫廷和政府部门采办燃料、制作木炭。
除了发放木炭,有时候也会由政府部门直接发给薪柴,或是在俸禄中发放取暖费用。比如,唐朝每年发给京官的薪柴,需桐木72万根之多;若还不够,则从宫中调取“蒿根柴”补足。明朝官员的俸禄中,专有一项“柴薪银”,作为官员购买柴薪的补贴。
“惜薪司”这类机构生产的木炭,对品质往往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比如,“红箩炭”是明清皇室的御用木炭,其产品标准是:
“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每根长尺许,园径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
清朝乾隆年间,圆明园等处,一年要用掉这种红箩炭64405斤,另加黑炭566228斤、煤367433斤、木柴360248斤。坐拥烧不完的红箩炭,乾隆皇帝的冬天特别温暖,他开心地在诗中写道:
人苦冬日短,
我爱冬夜长。
……
敲诗不觉冷,
漏永夜未央。
图:乾隆帝写字像轴
烧不起煤
煤进入日常生活,始见于北宋的东京汴梁,当时称为“石炭”。不过,底层民众是用不起的。
北宋政府喜好“煤炭专卖”政策,对煤炭资源实施管控,由政府统一售卖。比如,宋徽宗时,“官卖石炭增二十余场”,朝廷大获其利。这种专卖政策,往往导致煤价高昂,民众无法在冬天购煤取暖。
木炭价格昂贵,煤炭又在政府的管控当中,于是乎,北宋开封城的冬天,对普通民众而言始终是寒冷刺骨。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冬天,开封城“民间乏炭,其价甚贵,每秤可及二百文”(“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十五斤为一秤。可供参考的一个物价标准:大中祥符元年,北宋襄、许、荆南、夔、峡等地的麦子是12文一斗,大米是30文一斗),眼见民众实在熬不下去,政府“出炭四十万”,将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来,半价投放到市场上,民众蜂拥抢购,结果发生了“有践死者”(踩踏至死)的惨事。宋仁宗嘉祐四年冬天,“阴寒雨雪”,薪炭、食物价格倍增,据欧阳修的奏折,当时开封城内“寒冻之人,死损不少”,买不起炭和煤的普通人家,为了御寒,只好铤而走险,违背禁令砍掉桑枣之树,乃至于去偷伐皇陵周边的树木。
元明时期,能够用煤取暖者,仍主要是宫廷、政府机构和官宦人家。直到清朝中后期,因为西洋采煤机械的引入,北京城的普通民众,才有了在冬天烧煤取暖的机会。清人笔记中说,京师“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市场上出现了煤饼、煤球,随之也就出现了“小户人家热炕头”。
可惜的是,因清廷一再限制民间开采煤矿,这种“小户人家热炕头”的现象,即便在晚清的京城,也并不普及。
清廷限制开矿,原因有二。首先是担心采矿破坏风水;其次是防范人员集聚,担忧矿工聚于一处容易造反。比如:
(1)顺治下旨:“浑河大峪山场,关系京城风水,不许开窑采石,违者从重治罪。”
(2)康熙命令:“红石山……杨家顶一带,均关风水……通行严禁。”
(3)嘉庆指示:“如准民人挖煤,相沿日久,民人积众,难免不滋生事端”。
朝廷如此看待煤矿,地方官员查禁矿场时,自然也往往以此为由。比如,乾隆时的江宁知府沈孟坚上奏请求查封煤矿,说的正是:
“一经开凿便疑为破伤地脉,必至聚众酿案”,“招徕矿徒,半皆亡命,虽设钤制,流毒不浅。”
图:晚清,山西的挖煤工人
动用官兵,武力驱逐挖矿百姓,将煤矿“土石尽行堆砌,永远封禁”(长沙),是当时的常见之事。不过,由政府督办,并缴纳重税之后,也是可以在指定地点开采煤矿的——开矿者所得煤炭,20%作为税收上缴政府,40%由政府低价收购,剩下的40%才能在市场上自由贩卖。
如此做法,相当于大幅提升了煤炭的开采成本,抬高了煤炭的市场价格。
烧不起柴
普通民众烧不起炭,也烧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够用来取暖的,就只剩下木柴、秸秆和杂草这些“薪柴”了。
遗憾的是,薪柴虽然是很低端的取暖燃料,但缺少柴薪却是古人的生活常态。比如,唐武宗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来华,他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因为燃料匮乏,“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日常生活中连“煮羹”的燃料都缺,自然也谈不上在冬天烧柴取暖。
这也是缺柴少薪成为历代普通文人重要哀咏主题的缘故所在。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哀叹“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北宋诗人赵扩买不起柴,只好“毁车充薪”,把家里的车拆散生火取暖;南宋诗人韩淲,“家贫无人去拾柴”,只好在寒冬里咬紧牙关发抖;元曲《朝天子·客况》里,穷人家柴薪不够,只能听凭冷雨寒风催折。
图:卖柴曾是旧时的一个重要行当
事实上,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的许多农村,仍然没有足够的薪柴用来取暖。198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森林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户缺少生活能源”,该省的海伦县是一个典型:
“六十年代后期到现在,农村烧柴短缺。……全县农村生活能源越来越少,缺柴户越来越多。这些缺柴户是夏、秋一餐热,两餐凉;冬季水缸一层冰,屋里墙上挂白霜。由于烧柴不够,只好搂树叶、刨树根、剥树皮……”
当然了,坐视民众被冻死,是一件极不妥的事情,所以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取暖赈济政策”。比如前文曾提到,开封城炭价飞涨时,宋真宗曾“出炭40万”半价卖给民众;宋仁宗也曾在大雪时节下令减价售卖米谷、薪炭;苏轼任颍州知州,赶上大雪灾,他发放的赈济物资中有“炭数万秤”、“柴数十万秤”。
再如,明神宗也明白官督商办会抬高煤炭价格这一弊端,他曾亲自批示,不许搞官营采煤业:“煤乃民间日用之需,若官督开取,必致价值倍增,京城家家户户何以安生?”雍正、乾隆年间,朝廷的禁矿政策也一度松动过,雍正曾批示“煤便于薪,乃日用所需,无需封禁”;乾隆也下过旨意,“悉听民间自行开采”。
可惜的是,这些指示往往停留在宣传层面。明神宗也好,雍正乾隆也罢,包括下面的相应机构,并无动力将之严格贯彻;而且,这些临时性的指示,还常被与之相左的长期性禁煤政策架空;向煤窑商人课以重税,导致许多商人家破人亡,才是雍正乾隆时代常见的故事。
于是乎,烧不起炭,烧不起煤,也烧不起柴,就成了中国古代普通民众冬日里的一种常态。
在有棉花棉被以前,古人依然有许多方式御寒保暖、度过冬天。火是古人御寒的重要途径。棉花棉被是如今的主流保暖材料和保暖工具,但最早并不是产自我国的。棉花原产于阿拉伯地区,在宋朝时期才有所种植,明朝时在朱元璋推广下才广泛使用。但原始人约在一百万年前就开始使用火,古人也因此衍生出如“火墙”“火坑”“火盆”等使用火御寒的工具。
为了在冬天御寒,古人在建筑方面也是颇具匠心。在房屋方位方面,中国古代北方常采用南向,门窗面对内院,从而在冬季获得良好的采光;在房屋结构上多用木构架结构,房顶以瓦片堆叠,从而有效的阻风保温;在房屋外部,常以厚墙包裹,墙体砖砌且灌以灰浆,既能充分储存热量又能抵御寒风减轻对外导热,房屋内部则发明了火炕、火地等内部取暖工具。
虽然没有棉花棉被,但是仍有许多其他替代保暖材料用于御寒。在富贵人家里,棉被多以绫罗绸缎为外表,内部填充各种动物毛作为内里,轻便又暖和。古人允许狩猎,也可以通过捕获或购买野生动物毛皮进行御寒。穷人虽然没有这些材料,仍可通过铺设稻草作为床褥,在被子里填入柳絮芦花废旧衣物等御寒。
棉花棉被的出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类历史上保暖方式的一次革新,在它们未出现之时,人们依然有各种方式保暖克服严寒。火的使用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以火来御寒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手段。建筑上的匠心独运,古人以无穷的智慧创造出许多建筑风格,尽可能地度过凛冬。除棉花外,大自然中还有各种保暖材料,保护着古人繁衍生息、文明进步。
服装:在中国古代,所谓的布一般指的是麻布。人们用 "布衣 "一词来形容老百姓,因为穷人买不起丝织品,所以只能用麻布来遮盖自己。从秦汉到唐宋的1500年里,丝和麻为数千万,甚至数亿中国人提供了衣服、被褥和其他必需品。到了元朝和明朝,棉花逐渐取代了丝绸和亚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古代的毛皮--裘皮,皇家贵族一般用羊皮、狐白皮等高档动物毛皮,而老百姓用劣质的羊皮或狗皮。建筑:防火墙结构图 建筑物一般位于南北两侧,有利于依靠阳光取暖。
此外,主房和包房都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以保持温暖。火塘。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从板浦和姜寨遗址的发掘中可以看出,位于原始房屋入口附近的厨炕,是一种集烹饪和取暖于一体的设施。它可以吸收外界的氧气,帮助燃烧,冬天可以阻挡门外的寒风。火炕。南方的老百姓大多靠厚厚的棉被来抵御寒冷,而北方的民居一般都有带孔的火炕。
冬天,燃烧产生的热量进入通道内加热。这种取暖方式在北方的农村地区仍在使用。德恒:条件好且高贵,有些人有比较先进的取暖设备--德恒,其结构是在建筑物的侧面或两侧的门廊下,或挖一个几尺深的火坑,坑内砌上砖或石头,烤炉的烟道在室内地面上往复盘旋,通过这种方式,将热烟气大方砖铺在地面上取暖,用于室内取暖。它既无烟尘污染,又能避免煤气中毒的危险,而且热空气从地面流过,使室内采暖非常均匀,在没有现代集中供暖和空调设备的情况下,火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采暖设备。
壁炉。据《秦宫文化》记载,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浴池附近发现了三个火炉,似乎是供暖的装置。炉子前面有一个灰坑,炉子左边有一个储存木炭的炭罐,这说明火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时间较长,可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进的建筑采暖技术。防火墙。在秦长乐宫遗址中也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用两个圆柱体连接成管道,包在墙内,与炉子相连,用于取暖。
南方人没有暖气,也至今没有见过暖气是什么样,就是我。
冬天是怎么过的?只是觉得每年冬天都特别冷,穿再多的也特别冷。之前有看过人评论说。南方的冷不是物理攻击,是化学攻击,穿再多都没有用。我觉得这句话特别的有道理,以往,每年冬天都会把自己包成一个球,但仍然瑟瑟发抖。近几年逐渐开始减少穿衣的数量,冬天基本上一件厚的毛线衣配上大衣或者羽绒服,感觉和以前……也没差呀,该冷的还是冷,但是美观了很多。
待在屋子外面的时候就不说了口罩,围巾,耳捂子,手套一样不落,室内基本上就靠炭火盆来取暖了,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们家的空调冬天很少打暖风,基本上只在夏天用。
小时候,家里面每天都会生一盆炭火盆,然后我们又围在一旁牵着手去烤火,不过炭火盆真的越烤越冷,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时候还有火桶,我北方一点的同学都不知道合同是什么,哈哈哈,有一种莫名的骄傲。
这是火桶,冬天的时候就坐在上面,然后将两手放到腿之间烤火,有时候还会在下面炭火盆上面架一个铁架子,在上面烤年糕之类的。
?这种是手炉,小学时候的冬天,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另一个这种手炉去学校,不过我总觉得这个东西会烫手,因为有的并不是像图片上这样,是外面是竹子的,有的它外面是陶瓷的(当然我家人也并没有给我准备,可能我就不是个亲生的吧。)
?因为炭火比较危险,而且容易碳中毒,所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家还亲自发一个火盆了,我们现在都使用“电火盆”,这个电火盆是插电使用的,然后大家把脚伸在里面,上面盖一个厚厚的毯子,就很暖和啦~但是这个电火盆啊~他会“吃人”你坐在上面烤着烤着整个人就被吸进去了,我每年冬天都是躺在我家的电火盆里面过冬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2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