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活着很玄死了更玄,他的一生似乎总是跟玄字有了很多不解之缘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30 16:52:49

刘备活着很玄死了更玄,他的一生似乎总是跟玄字有了很多不解之缘

对刘玄德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往今来那些开创了一代基业的领袖们总是受到人们的敬仰,但刘备似乎是个例外。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实在太多了,武如关羽张飞,文如荀彧郭嘉,智慧的诸葛亮让人扼腕叹息,奸诈的司马懿让人咬牙切齿,我们津津有味谈论三国的时候,要么是忘记了还有刘备这个人,要么很轻蔑的说一句,刘备不就是会装吗,不就是爱哭吗?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在小说里仿佛只是开了个头,从此就成了房间里的大象,尽管身影一直在,但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大家似乎提起他总是带着一丝丝的轻蔑,哪怕是东吴这么没有存在感的国家,还有人说孙权有统御的智慧,也有人为未周瑜平反,说周瑜其实度量很大,不可能被诸葛亮气死,但唯独刘备被人遗忘了。

本来小说就没贬他,所以流行的翻案风刮不到他那里去,但一直以来刘备虽然名气大,但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不好,甚至有些模糊,智慧给了诸葛亮,义气给了关羽,奸诈给了曹操,刘备剩下来的就是那一滴又一滴的眼泪。

刘备活着的时候很玄,死了之后更是玄之又玄,他的一生似乎总是跟玄字有了很多不解之缘。

(1)玄学大师的门生

三国领导人之中,刘备的出身是最卑微的,曾经以编席卖履为生,这比曹操和孙权都低很多,可以说是从尘埃中起步的,尽管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但那个时候连皇帝都快吃不上饭了,谁还在意这个皇叔。

况且刘备自称的中山靖王之后,这可是个能生的主,一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孩子,估计刘备家乡可能方圆百里能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起码也得上百人吧,但这些刘备都不在乎,他的志向很远大,远大到哪怕实际饿死也要去名师那里学习,因为她坚信自己不是一个普通人。

小说里说刘备双手过膝,如果你认为刘备长的很奇怪那你可就错了,小说里这么说是把最好的相貌给了刘备,因为双手过膝是佛陀的三十二种相之一,当然这些都是小说作者尊刘备而后加上去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备的志向也是配的上如此好相的。

家境贫苦的刘备不安于现状,离开家乡拜了卢植为师,如果没有后来的黄巾起义和董卓作乱,或许刘备会成为一代大儒,甚至还有可能成为魏晋时代玄学的代表人物,因为那个时候做学问都讲究个师承关系,刘备的老师是卢植,卢植的师傅是马融师弟是郑玄,这些都是当世之鸿儒,玄学之风也是从他们那里生根发芽的。

但历史没有给刘备专心学习玄学的机会,很快天下大变,等着刘备的是玄而又玄的人生,在这一生里刘备多少次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但他从没有放弃,对于刘备来说,一定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是他一生最执着的追求。

(2)玄空的前半生

刘备的前半生一直都在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哪怕是有鸿鹄之志,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做一只寄人篱下的小燕雀,而且寄居的对象经常换来换去,就因为没有自己的地盘,那你说刘备很差吗?

当然不差,曹操有个好祖父好父亲,孙权有个好父亲好哥哥,刘备什么条件都没有,但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有了亲如兄弟的关羽张飞,就算是没有小说上的桃园三结义,关羽和张飞这个早期一直跟着刘备,从来没有想过背叛的两大猛将,绝对是做到了亲如兄弟。

三国是个全方位的乱世,除了连年混战之外,各种改换阵营投诚叛变的事情非常多,很多武将谋士一看跟着的领袖不行,立马就投奔明主去了,这在当时非常普遍,大家甚至都举得没有什么,曹操很多将领和谋士原来都是跟着袁绍混的,一看跟着这哥们没钱途,就直接跟了曹操了。

但刘备阵营不一样,关羽张飞自打一开始就跟着刘备,不管多么绝望,这两位当时公认的猛将,从来都是不离不弃的,刘备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刘表这些人无一例外的觉的刘备绝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曹操,更是对刘备说出了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的话。

这些东西没法解释,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的人格魅力实在是太大了,德行这种东西,听起来很虚,但是如果你在这个人身边,你会真真切切的被这个人的德行折服,要不然诸葛亮也不会在几乎刘备是一无所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跟了刘备,毕竟诸葛亮的选择很多,刘备在刘表那里闲了七年,大腿上都长赘肉了。

这七年里,曹操和孙权分别搞定了北方和南方,刘备却还在刘表那里打酱油,诸葛亮这个时候选择跟了刘备,除了看好刘备没有别的因素。

可以说前半生的刘备之行很玄,玄到东西南北虚虚实实,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能够走多远,太多的不确定,唯一的确定就是自己绝不做一个平庸的人,但刘备的德行却很实在,要不然不会有当时最顶级的武将和最有智慧的大脑跟着他。

(3)皇叔的小心思

自从刘备在四川站稳了脚跟,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魏蜀吴三国鼎立明确之后,终于有能力打起匡扶汉室的大旗了,毕竟曹丞相直到死,也都是汉朝的丞相,匡扶汉室的大旗被曹操和刘备反复争夺,如今曹丞相死了,曹丕不想做汉臣,于是匡扶汉室的大旗,就落到了刘备手里。

刘备一直说要匡扶汉室,很多人当做是笑话,以为不过是刘备的借口而已,但是我认为刘备是真的想匡扶汉室,只不过你没有明白一个问题的关键,匡扶汉室和刘备称帝之间到底有没有矛盾。

汉献帝死了这件事显然是刘备在造谣,但是刘备这个谣是不得不造的,因为曹丕已经称帝了,这个时候刘备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称帝要么称臣,在中国当时的伦理关系里面,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结果理论底气不足的吴国称了臣,这个没有办法,论正统性孙权是无论如何也排不上号的,尽管十年后孙权称臣的时候运用了一套全新的理论,认为汉朝已亡,天命已经转移到吴国这里来了。

刘备这个时候迫不得已只能称帝,不称帝就意味着你在法理上矮人一头,况且这个称臣是向魏称臣,这就以为着一直喊出匡扶汉室这个口号的蜀汉集团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刘备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是必须要称帝的。

很多人都说刘备虚伪,并且会抛出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假如刘备称帝后统一了全国,会把皇位让给汉献帝吗,这个问题的言外之意就是刘备很虚伪,匡扶汉室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小心思跟大义并不冲突,就算刘备称帝了,打出的国号也是“汉”,我们说的蜀汉只不过是为了和原来的西汉东汉区别开来,但是刘备自称的可是汉,假如刘备真的赢了这场三国争霸,汉朝的国祚可真的会被再延长许多年。

这个跟光武帝刘秀是一个道理,光武帝刘秀的皇族血统不比刘备强多少,刘秀的意图也非常明显,根本不用遮掩,就这么一个人最后扛起了汉朝的大旗,汉朝居然就被延续了下来,尽管西汉东汉算不算连续的朝代有争议,起码很多人相信刘秀延续了汉朝的国祚。

宋高宗赵构的小心思更明显,但是宋朝被他延续了下来,只要他扛起的是那一面原来的旗帜,有一点小心思也是瑕不掩瑜的。

(4)另一种结局

刘备的结局很惨,但心里是满足的,刘备打吴国属于战术性的错误,但战略上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对于蜀国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而言,不管你出名打谁都是非常苦难的,从后面诸葛亮屡次出兵北伐的结果就能看出来,你以为刘备联营几百里一字排开很傻,那也只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地形决定了蜀汉集团无论进攻谁,队伍都难以大规模展开,当然反过来也一样。

刘备从漂泊开始,最后以漂泊结束,刘备死在了白帝城最后都没有回成都,这或许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根基的人,最后创立了一番基业,这已经足够了,比起绝大多数碌碌无为的人来说,刘备这一生已经足够耀眼,尽管他在三国看起来是那么的容易被人遗忘。

很多人都不相信刘备是真心匡扶汉室的,那是因为你不了解观念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三国演义还有另一个版本的开局和结束,在这个版本里你或许能够明白刘备的苦心。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三国作品是《三国志评话》,里面的开头就将西汉初年的项羽韩信刘邦等人转世成为汉献帝曹操刘备等人,结尾则刘源灭了晋朝创立后汉,也就是说知道西晋灭亡,还有人在位汉朝摇旗呐喊,这个人就是刘源,并且元朝还依然有人相信这样的故事。

这些以汉朝为正统的观念深深的植入当时人们的心里,不是那么轻易抹杀的。

总结:刘备字玄德,他的德行一点也不玄,是实实在在的人格魅力,虽然匡扶汉室的理想失败了,但依然不亏为一代英主一代帝王,尽管在那个乱世之中,有这样一种唐吉坷德式理想的人会显得有一点可笑。

成就碾压诸葛亮的王猛是因为跟错了哪个人,才没有知名度?

刘备得到诸葛亮时曾说:"孤之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而一百多年后,在那个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没有发迹的前秦皇帝苻坚同样对一个人说:"若玄德之遇孔明也。"他就是破桓温、灭前燕的王猛。刘备与苻坚都是英主,诸葛亮与王猛都是大才,君臣如此相得,传为千古美谈,但他们最终的结果却为何并非完美呢?

一、刘备与孔明志同道合刘备和诸葛亮被比喻成"犹鱼之有水",这是有它的原因的。刘备最早是依靠着镇压黄巾军起义而开始成名,在参加汉末十八路军阀讨伐董卓逆贼而逐渐起家的,但在汉末天下的所有军阀中,刘备是最为弱小的一个,他也曾入主过徐州,当过徐州牧,但没多长时间就被吕布夺走了。

之后他也大大小小打了许多年仗,但大多数都被人打败。刘备跟随过曹操,却因"衣带诏"事件逃往袁绍,不久又因公孙瓒事件,投往荆襄,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盘。

那刘备跟随过如此多的人,而且都是当时的大军阀,为什么总是不能够长时间留在他们身边呢?

我们看历史典籍可以知道,其实袁、曹二人对刘备还是很赞赏的,比如刘备去投奔袁绍时,他派将前往去迎接,自己也在离邺城二百里处与刘备相见。

曹操同样对刘备也十分赞赏,他曾经在一场酒席中对刘备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与操耳。至于袁本初(就是袁绍)之列,根本不足为虑。"要知道在当时,袁绍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曹操,曹操却并没有把他看在眼内。根据袁、曹对刘备的赞赏可以推测,只要刘备真正的投靠他们,是能够得到重用的。但是,刘备是天下之枭雄,有图天下之志,当然不肯在人下,这使他必然与曹操、袁绍分道扬镳。

因此,刘备在后来投靠据有荆州的同宗刘表时,刘表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会因为刘表给他在新野练兵而感到满足。并且后来刘备在刘表家中做客的时候,刘备因为长时间怠惰而大腿长肉,悲伤的哭过,他哭的是自己年纪渐长却没有任何的功业。

刘备是想要做出一番功绩的,他知道他长时间以来的失败是因为人才的缺乏,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所以在新野的时候,他经常结纳当地名士,这些人也有跟随他的。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听闻了诸葛亮的大名。

刘备为了求得诸葛亮这位大才,曾数次去到诸葛亮的住所,茅庐三顾充分说明刘备是多么思贤者渴。而刘备对诸葛亮极其礼遇和虚心请教,同样使诸葛亮心生感激,而许为刘备驱驰,刘备也就得聆得"隆中对策"。从此,终于从逆境走向顺境,开始了刘备事业的腾飞,一结孙吴,二败曹操,三得荆益,最终与魏吴三分了天下。

君臣如此合契,除了刘的"三顾茅庐"虚心待贤之外,还有君臣的志同道合,就是——恢复汉室。如果诸葛亮也是个枭雄,那就会像刘备跟曹操、袁绍一样必然要分道扬镳了。由于孔明是个为事业而不谋个人地位的英雄,所以即使刘备死了,阿斗继位,他依然可以安安稳稳地当皇帝,诸葛亮自已就"庶竭驽钝",五出祁山,北伐中原,希望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始终是忠心耿耿为蜀汉事业无私地奉献其一生。

二、苻坚与王猛信任无间五胡十六国是我国历史黑暗的一段时期,但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对令后人赞叹的君臣,君主支持臣下,臣下信任君主,彼此合作,创造了一个短暂的辉煌,这对君臣就是——苻坚与王猛。

王猛,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王猛的出身并不好,早年同样在田野中读书,他非常喜欢与人谈兵论道。桓温北伐后听王猛之名,敬佩其才,退兵时,赐给车马,任他为都护,请其一起南下。

王猛认为桓温入关而长安近在咫尺,但是没有一鼓作气将它攻打下来,由此看出来桓温是没有想要恢复北方的志向,所以就有些犹豫。王猛的老师也说:"追随桓温是没有什么作为的,在此自有富贵,何必远去。"王猛于是就决定不与桓温南返。

桓温退走第二年,前秦政局发生剧变。《晋书?苻坚传》记载: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氐族,八岁学汉文化,"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在前秦国势衰微,民不聊生的时候,任龙骤将军的苻坚决心除掉前秦皇帝苻生,以挽救国家,于是广结人才,以图大事。

在这个时候苻坚听说王猛有王佐之才,就召为了羽翼,两人开始合作。不久后王猛通过计谋使苻坚登上前秦的天王之位,并以其文韬武略,转哉沙场,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因而得到苻坚的信任和敬佩,比之为"卧龙",认为君臣"精契神交,千载之会!"

但是,君臣的这种"精契神交"的关系是经过实践才形成的。王猛任县令时,就澄察善恶,明法峻刑,严惩了不少为非作恶的豪强。有个作恶多端的奸吏,王猛将之鞭死,其党上告,有关司法部门不问是非,竟然将王猛逮捕。

苻坚亲自审问,说:"为政之体,德化为先,你到任不久便杀人不少,太残酷了。"王猛听后很是羞愧,说:"臣闻理治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派臣治理难治之县,臣决意为明君翦除凶滑之徒。现在才杀一个奸吏,还有无数坏人尚未伏法。如果臣不能尽除残暴,肃清枉法者而受惩处,臣甘心伏罪,现在却认为臣实行酷政而加以惩处,臣实在不敢接受。"

苻坚听了,认为王猛做的说的有理,对群臣赞扬王猛说:"王景略确是管仲、子产一类人物!"

王猛打击豪强,政绩卓著,升为侍中、中书令京兆尹。京兆尹是管理京都的行政长官,其任务比之治始平县要艰巨得多。因京都是皇亲国戚所居之地,违法乱纪更其严重。皇太后的弟弟无恶不作,王猛就将其逮捕,并且杀之,陈尸于市。御史中丞邓羌,性耿直不挠,与王猛通力合作,数旬之间,贵戚豪强被杀的有二十多人,于是百僚震肃。

特进樊世是氐豪,过去有大功于苻氏,居功骄傲,曾当众辱骂王猛,又在苻坚面前抗拒苻坚的命令,并与王猛争论,王猛责其目无天子,这人竟挥拳要打王猛,被左右制止后,便出丑言大骂,苻坚由此发怒,命斩之。如果没有苻坚的全力支持,王猛也是难安于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治国才能的。

王猛主政期间,从上到下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前秦出现了一派崭新气象"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苻坚取得政权时,大秦国只不过局处于关中一隅,当时北方割据政权林立,它处于四面受敌的地位。由于苻坚与王猛君臣一心,协力治国,兵强国富,在与群雄逐鹿中,愈战愈强。王猛经常统兵征伐,每战必胜,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天赋,在他生时已基本统一了北方。

由于王猛的文治武功,苻坚对他的评价极高,不只"比拟为孔明",还认为超过了姜太公。他经常嘱咐太子宏等说:"你们侍奉王公,就要象奉事我一样。"由此就能看出来苻坚对王猛是极为看重的。

三、风云际遇既相同又相异刘备与诸葛亮,苻坚与王猛,他们两对君臣都生长于乱世,这也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因而都有机会逐鹿中原,各得行其大志,施展其雄才。当然,他们之相遇,能够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还由于刘备和苻坚都是英明之主,知人善任,而诸葛亮王猛也都善于择主,且都有大才又忠心辅主,所以能君臣合契,为共同的事业而英勇奋斗。

这两对君臣内貌各有其相同之处:

刘备和苻坚都胸怀大志,为统一天下为已任;孔明"每比自管仲、乐毅",王猛则"博学、好兵书","怀有佐世之志"。

各自外貌也有相似之处:刘备是"垂手过膝",苻坚也是"臂垂过膝";孔明身长八尺,王猛是"瑰姿俊伟",都长得一表人材。

而且这两对君臣的结局也相同,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执意要伐东吴,最终猇亭之战几乎全军覆灭,使蜀汉从其顶峰上跌落下来,最后死于白帝城;苻坚也不听王猛生前的劝告,急于伐晋,在淝水之战遭到惨败,前秦迅速瓦解,苻坚也被羌族首领姚苌勒死于五将山。

孔明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王猛则在苻坚伐晋前病逝,他俩虽都各辅助其主登上皇帝宝座,但都出志未酬,能实现其统一天下的愿望。

这两对君臣各有其相同之点,也各有其相异之处。诸葛亮、王猛都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也各有其长短。

比如王猛不仅是军事家,他还是一员猛将,他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功显赫;诸葛亮虽能以弱小蜀国抗击强大魏国,并向其发动进攻,使司马懿"畏蜀如虎"不敢窥视蜀国,但五出祁山,劳而无功,对比之下在军事成就上则逊于王猛。

而诸葛亮在运用政治手段取得的成就则胜过王猛,孔明征南方,是以"攻心为上",七擒七纵孟获,以服其心,使"南人不复反";王猛虽能使北方各族归降前秦,主要以武力征服,杀伤过多,各族其实心里并不服,这也就是淝水之战惨败后,各族首领纷纷叛变最主要的原因。

在刑法方面,王猛和孔明是一致的,他们都主张"乱世用重典",但孔明能"不因情废法,执法不忘情",使法严而民无怨;王猛则执法过于严苛,使得前秦内部也常有怨气。因此,尽管蜀汉屡战战败,仍人心齐,政权也相当巩固;前秦则经淝水之战战败,人心本就已散,所以政权迅速垮台。

这两对君臣的关系固然有如鱼之得水,但也是有所差别的。

在刘备的生前,军政大权都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诸葛亮只不过是个谋主而已,刘备并非都听孔明的话,如刘备在征东吴惨败逃回白帝城后,诸葛亮曾说"有法正,不致于此!"可见,诸葛亮在军事方面对刘备的影响力还不如法正,所以诸葛亮因自己不能劝阻刘备伐吴而以为憾事。

苻坚则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都由王猛裁决。苻坚尝感激地对王猛说:"您日夜操劳,忧勤万机,我可以放心悠哉游哉的过日子了。"

王猛病逝之后,苻坚悲痛万分,他伤心地对太子宏说:"老天爷不欲我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这么早就夺走了我的景略啊!"足见苻坚对王猛是多么信任和见重!王猛和诸葛亮相比王猛得到的信任多些。

王猛的历史功绩并不逊色于诸葛亮,为什么后世依然将诸葛亮封神,王猛之名却寂寂无闻?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是《三国演义》已经把诸葛亮的神奇形象演绎到极致,二是王猛所效力的乃是异族统治者,不符合传统士人的三观,没跟对一个好“老大”。

三国演义第21回文言文

1.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文言文阅读答案 你没有题目!!

刘玄德的“韬晦之计”的具体内容是“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目的是装出安心田园,胸无大志的假象,使曹操感觉不到刘备的潜在威胁,因此不会对刘备加害。

2.曹操与刘备一起煮酒论英雄是为了试探刘备的野心,如果刘备内心露出什么雄心大志的话,曹操就会将其除掉。刘备听曹操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而下的面如土色,刘备误以为与董承等人秘结衣带诏的事情败露。

3.刘备不指曹操为英雄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装作不识英雄的庸才,第二,内心不认同曹操是英雄,而认为曹操是奸雄。

4.刘备装作被雷惊吓而“失箸”。

5.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2.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全文翻译(正确滴)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玄德(就是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有甚紧事?”许褚说:“不知。只教我来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曹操。曹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

曹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象棋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

’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唾沫,才不渴。现在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

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经设还好杯盘:盘里放着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聚雨将至。随从遥指天外的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的世英雄。请说说看。”

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拉。”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

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

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

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就是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做英雄呢!”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

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曹操)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

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的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指筷子和勺子掉在地上)。”

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的掩饰了过去。曹操才不怀疑玄德。

后人有诗称赞(刘备)说:“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3. 三国演义第21回译文 话说到董承等人问马腾:“你认为什么人合适呢?”马腾举荐了豫州牧刘备。并说出前日围场打猎时刘备三兄弟对曹操逆行的愤恨。董承认为这件事得从长计议,并让众人散去。第二日夜里,董承怀着密诏去见刘备等。他开门见山地说出了围场打猎时的事情,刘备怕他是曹操派来试探自己的,就说:“现在曹丞相治理司隶,你为什么说不太平呢?”董承听了大怒:“我剖肝沥胆和你说大事,你怎么能怀疑我的目的?”刘备这才相信,当他见到密诏之时,悲愤异常,于是二人将救国的计划商议好了,才散去。

刘备自此怕曹操发现什么,于是在后园种菜,韬光养晦。两个弟弟来问时,他只说:“这不是两位弟弟能明白的。”

一日,许褚、张辽来请刘备,说是曹操相邀。刘备战战兢兢地见了曹操,曹操对他说出了当年望梅止渴的故事,并说,值此青梅初长之时,邀请刘备煮酒品酒。喝到一半,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曹操借此问刘备:“你知道龙的变化吗?”刘备说不知道。曹操就说起了龙的变化形态,并认为龙可以比拟世间英雄,他问刘备:“你认为谁可以称世间英雄呢?”刘备分别说出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这几个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最后曹操说:“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啊!”刘备一听,大惊,筷子都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恰好伴随着一声惊雷,刘备急中生智说:“一震的威力,竟然到了这种程度。”曹操听了大笑:“大丈夫也会怕雷鸣吗?”刘备说:“圣人在面对迅雷烈风都会变色,怎么能不怕?”于是,曹操听了,不再疑心。

雨停后,关羽、张飞不见了刘备,往宴会的地方冲来,才发现曹操和刘备喝得正欢,才放下心来,曹操也邀请二人坐下,并说:“这可不是鸿门宴!”事后,刘备对两个弟弟解释了自己种菜的原因。

次日,曹操又宴请了刘备,期间,满宠过来,说了件事。原来袁绍大败公孙瓒,公孙瓒先杀了妻子后,自杀了。袁术失了民心,见到哥哥袁绍实力大涨,准备归属哥哥去。大家都认为这样会让袁绍实力大涨。刘备正在担心赵云的处境,听了大家的意见后,觉得这是个脱离曹操的机会,就自告奋勇领兵讨伐袁术。

刘备领兵去后,曹操的顶级智囊郭嘉和程昱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认为曹操不该放刘备独自领兵出去。曹操立刻觉悟,派许褚去追刘备。

许褚追上刘备后,说明来意,刘备就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推脱,许褚觉得刘备和曹操关系挺好,没必要和他动粗,就回来和曹操说了。郭嘉和程昱都说刘备果然变心,曹操不以为然,认为刘备是自己派出去的,自然得回来。

刘备到了徐州,击败了袁术,袁术吐血而亡。但刘备只是让曹操派来协助的朱灵、路昭两人回去复命,自己则去整顿徐州。曹操知道后大怒,派使者到徐州,让徐州刺史车胄想办法。车胄和属下陈登商议,陈登给他出了个计谋后,却让父亲偷偷把情况告诉了刘备。关羽听了,想了个计策,半夜扮作张辽军,把车胄骗出城池,在城门处将他斩了,并收服徐州。刘备知道后大惊,他怕曹操举兵来攻!陈登却说:“我有个计策,可以保全徐州!”

且听以后的文章来给你解说!!!!!!

4.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的 全文大意 这一段故事发生在曹操在白门楼勒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献帝和刘备论上了亲戚,并称刘备为皇叔。谋臣劝说曹操早日干掉刘备,免得刘备日后做大,曹操嘴上说:“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实则还是有所顾虑,刘备之仁义天下知道,而关羽、张飞都是虎狼之将,于是就发生了曹操对刘备的考验,发上了以上精彩的一幕。

那日,风雨变化,天外龙挂,用现在的话说,发生了龙卷天气,于是曹操指天为题,以龙的变化、升隐来暗指英雄的行为,这正指刘备的痛处,刘备就是担心曹操把他当做对手,就是怕曹操把他当作英雄。如果那样,别说刘备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连人头都会不保。于是在曹操追问他天下英雄时,他假装糊涂,处处设防,甚至用一些其他人物来搪塞,比如袁绍、袁术、刘表等。以刘备的胸怀,这些碌碌为用之人,又怎么能入他的眼睛?而这些搪塞之语都被曹操寥寥简略的评价一一驳回,针针见血。

曹操是不是言过其实、过于自负了呢?从三国演义后面的情节来看,曹操的这翻话充分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袁术淮北称帝后,被曹操所破,带玺欲归其兄袁绍,被刘备截杀,落魄惊恐而忘,临死想喝蜜水都不能如意。袁绍空自兵强马壮,先自毁长城,拘丰田于狱中,关沮授于军营,躯许攸于阵前,终被曹操破于官渡,十余年内,其三子先后被曹操所灭。刘表枉称六俊,忧虑焦思而亡,而其子更不如他,后人写词如此道:刘景升子,豚犬耳。而孙策空称江南小霸王,死在许贡三门生下。看这些所谓“英雄”的结局,曹操的眼光是许等超前?

短文的 *** 发生在最后,刘备在曹操面前使用韬晦时,曹操却不买他的帐,用手一指刘备,再指自己,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一言而石破天惊,枭雄如刘备者也变了颜色,匙箸落于地。能如此看透刘备胸怀,天下无二人。而天不灭刘备,忽传惊雷,刘备这才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好个急智的刘备。

老天是眷顾刘备的,此时若无惊雷,曹操就立刻洞穿了刘备的内心世界。两人虽同为英雄,在境界上还是有差别,想到曹操献七宝刀行刺董卓的从容应对,刘备靠的还是天的眷顾啊!但假设刘备真死于此地,诸葛亮就不会出场,那些轰轰烈烈的故事就嘎然而止!

这段描写,阿树统计了一下,总共732个字,如此短小的篇幅,却把两个人物活然于纸上。一个如升龙,跃于云上,虎视天下,所谓视天下无一物,曹操的措辞是何等张扬,“我必擒之,非英雄,何足为英雄?”等等。而刘备似隐龙,因为时机没到,羽翼未丰,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难关,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时间的流逝,能把很多东西一洗而空,豪华高贵的铜雀台如今早就荒芜,当年的赤壁古战场也没了金戈铁马的模样,但有一种东西却流传了下来,英雄主义的光彩和英雄们的故事,始终心口相传。

如今很难再看见龙挂的天气,即使有,也很难找到那样的人陪你喝酒,天下多的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不如埋头喝自己的酒吧,还可以听听北京人玩的摇滚:

风吹不散长恨/花染不透乡愁/雪映不出山河/月圆不了古梦/沿着掌纹烙着宿命/今宵酒醒无梦/沿着宿命走入迷思/梦里回到三国。

5.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挺刀欲杀操,玄德以目视之而止。玄德非不欲图操,恨操牙爪多,恐力不及耳。公试求之,当必应允。”吴硕曰:“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众皆散去。次日黑夜里,董承怀诏,径往玄德公馆中来。门吏入报,玄德迎出,请入小阁坐定。关、张侍立于侧。玄德曰:“国舅夤夜至此,必有事故。”承曰:“白日乘马相访,恐操见疑,故黑夜相见。”玄德命取酒相待。承曰:“前日围场之中,云长欲杀曹操,将军动目摆头而退之,何也?”玄德失惊曰:“公何以知之?”承曰:“人皆不见,某独见之。”玄德不能隐讳,遂曰:“舍弟见操僭越,故不觉发怒耳。”承掩面而哭曰:“朝廷臣子,若尽如云长,何忧不太平哉!”玄德恐是曹操使他来试探,乃佯言曰:“曹丞相治国,为何忧不太平?”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玄德曰:“恐国舅有诈,故相试耳。”于是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玄德不胜悲愤。又将义状出示,上止有六位:一,车骑将军董承;二,工部侍郎王子服;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昭信将军吴子兰;六,西凉太守马腾。玄德曰:“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承拜谢,便请书名。玄德亦书“左将军刘备”,押了字,付承收讫。承曰:“尚容再请三人,共聚十义,以图国贼,”玄德曰:“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共议到五更,相别去了。

6. 三国演义 21回 /StoryTelling/Playx?Story=19&ID=21单田芳:音频在线听怕了你了好吧,这回大概是说: 刘备落难后与关羽,张飞失散,而关羽为了保护嫂子(备妻妾)而暂且投助于曹操,而曹操很想留住关羽待他是由心的好,而关羽重义气又不能背叛自己大哥,所以提曹操杀袁绍两名大将(颜良,文丑)后离开的事.其中差点害了自己大哥,应为他(关羽)并不知道自己大哥在袁绍营内,而在这时刘备也做好逃跑的准备了,也是在这回里关羽得了名震天下的,”赤兔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乃无注解(第三人讲述)版本 在简单的说 意思就不对了第26回上回说到关羽于万军之中讨伐颜良,取其首级而还,袁绍闻之大怒,以为刘备串通曹操,欲斩刘备。

袁绍:“来人,把刘备给我斩了!!”刘备:“……且慢!!我有话说。”袁绍:“你还要说什么?你的兄弟斩了我的爱将,你必然串通曹操,还要辩白么?”刘备:“大将军难道只听一面之词,就和我断绝以往的情义么?我自从败兵以来,二弟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而且天下相貌相同的人也很多,难道红脸长须就是我二弟么?大将军请明察!!”袁绍:“嗯……玄德说的有理呀,我差点就误杀好人了。”

沮授:“……想不到主公你这么容易上当……”袁绍:“你不要再说了!都是因为你,让我差点铸成大错。你以后少在我面前多嘴!”沮授:“……(算我多事……)”袁绍:“好,诸位将军,如今颜良被杀,不知哪位将军可以再引兵破曹?”文丑:“主公!!末将与颜良如同兄弟一般,如今我兄长被害,我怎能干休?请主公允许我引兵攻打曹操,为我兄长报仇!”袁绍:“好!我也认为只有文丑将军可以报颜良之仇,那么就由将军率领十万精兵,渡过黄河,追杀曹贼!”沮授:“……且慢!”袁绍:“怎么,你又想说什么?”沮授:“现在的局势很清楚,我军只有留守延津,并同时分兵官渡才是上策。

如果渡过黄河攻打曹军,万一有变,那么……”袁绍:“你给我闭嘴!就是你们这些家伙,慢我军心,拖延时日!难道没听说过‘兵贵神速’么?你给我出去,别再进来了!”沮授:“……(出)”……沮授:“……唉,我还能再次……回到河北么……”当时袁绍主意已定,派文丑引兵渡河……刘备:“袁将军,我受将军的大恩,无法报效,希望这次能够和文将军同行。一来报答将军大恩,二来也是探听探听我两位兄弟的音信。”

袁绍:“那有何不可?文丑,你就带着玄德一起出征吧。”文丑:“……主公,刘备是屡败之将,带他出征,恐怕不利。

不过……既然主公要他去,就分给他三万人马,让他殿后吧。”袁绍:“嗯,好,玄德你认为呢?”刘备:“……好吧。”

此时,曹操军中……曹操:“云长,接印吧。”关羽:“……多谢曹公表奏我为汉寿亭侯,关某感激不尽。”

曹操:“哈哈,没什么……”……探马:“报!袁绍派大将文丑率领十万军渡河攻打我军,前军已到延津!”曹操:“知道了,再探!”……关羽:“曹公,请允许关某再次出征。”曹操:“嗯?(……反正他上次也去过了,这次再去一次也没什么。)

好吧,那你就随军听令。”关羽:“是!”当时曹操将百姓移居到西河一带,自引大军与文丑部队交战。

吕虔:“主公,这次敌军的军力仍然是远胜于我军,不知主公有何打算?”曹操:“嗯……这样好了,把后军作为前军,把前军作为后军,让运粮队走在前队,战斗部队在后。”吕虔:“可……可是这样正是犯了兵家大忌,如果粮草在前队的话,万一被敌军夺走……”曹操:“不必担心,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你去照办就是。”吕虔:“???……是,属下遵命。”

…………探马:“报!!禀报曹公,文丑大军已经杀来,势不可挡,前军已经弃粮而逃!”曹操:“没想到他们的动作居然这么快……后军止步!快点到前面的山岗去!”众将:“是!”……曹操:“很好,大家行军这么久一定也累了,现在就下马休息一下吧。”张辽:“主公,这……万一敌军来袭……”曹操:“哈哈,不必担心。”

张辽:“可是,万一……”……文丑:“哈哈哈,没想到曹操居然这么不会用兵,我还当他有多厉害。良哥一定是一时大意才会被害,我这次一定要给他报仇!”士兵:“是啊,文将军,想不到居然会这么顺利!”文丑:“那是当然……咦,前面山岗上不正是曹操的军队吗?他们怎么还下马休息,我这就杀上山去,顺便抢点好东西回来。”

士兵:“是!杀啊!!”张辽:“主公,你看,文丑军已经杀来,我们……还是快整顿装备,收兵吧!”曹操:“何必要收兵回去?你先待命。”张辽:“可是……”荀攸:“呵呵,张将军也是久经战场的人了,怎么到现在还看不出来?这正是主公的诱敌之计……”曹操:“公达!说穿了多没意思?”荀攸:“……收到。”

张辽:“……诱敌之计啊……”文丑:“兄弟们,快上山去抢马!”士兵:“是!!大伙儿一起上啊!!”……曹操:“你们看,文丑的军马已经乱了。这正是天赐良机,不乘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将士们,冲!!”张辽:“是!!众军随我来,打他个措手不及!”………………曹操军一拥而上,文丑军队措手不及,顿时大。

7. 三国演义第21、22回概括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车骑将军董承暗受汉献帝密诏与侍郎王子服、将军吴子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西凉太守马腾、左将军刘备组成反曹联盟。

刘备又担心被曹操看破,整日韬光养晦,在后园种菜。

一日曹操设私人宴会招待刘备,席间二人共论天下英雄,曹操以手刘备又回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唯有刘使君与曹操而已!”吓得刘备的筷子落地。

恰巧淮南袁术想投奔袁绍,刘备自告奋勇、主动请命,率军截击袁术。虽有郭嘉、程昱两人劝谏,可惜木已成舟。刘备乘机脱离曹操控制。

袁术被刘备打败,吐血而死。在陈珪、陈登父子的协助下,关羽假冒曹军,斩杀徐州车胄,占领徐州。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

为了对抗曹操,刘备利用大儒郑玄和袁绍搭上线,结为盟军。

袁绍聚集文武大臣商议讨伐曹操。谋士田丰、沮授主张缓攻,谨慎从事;而审配、郭图、许攸、荀谌则主张立即进攻,先发制人。袁绍于是决定立即发兵攻击曹操。

袁绍派颜良、文丑为将,发动三十万大军进驻黎阳。袁绍又听从郭图建议,张大声势,做到出师有名,让书记陈琳起草讨曹檄文,历数曹操的罪行。才华横溢的陈琳起草的檄文,言辞犀利,把曹操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不但袁绍大加称赞,还把正犯头风病的曹操,吓出一身冷汗,竟然病愈。

曹操见袁绍大军南来,召集谋士商议对敌策略。孔融劝谏:“袁绍领土广大兵力强盛,谋士众多,颜良、文丑更是勇冠三军,高览、张合、淳于琼也是当世的名将,只可求和不可求战啊。”荀彧逐条批驳了孔融的观点,认为袁绍就是拥有百万大军,也不堪一击。曹操大笑表示认同,并亲自领兵二十万来到黎阳抗拒袁绍,派刘岱、王忠领兵五万,打着自己的旗号,故布疑兵,进攻徐州。

刘岱、王忠不敌刘备手下的关、张二将,被刘备俘虏后放回。曹操恼恨刘岱、王忠无能,下令将他们斩首(就是砍掉脑袋),孔融劝解。

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玄德托孤情节50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关羽被东吴杀害以后,刘备报仇心切,竟不听诸葛亮劝告,亲自率军出征,攻打东吴.结果大败,自己也病倒在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知道自己病难以治好,便派人日夜兼程赶到成都,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
  诸葛亮留太子刘禅守住成都,带刘备的另外两个儿子刘永,刘理来到白帝城.进了永安宫,看到刘备病得不成样子,慌忙拜倒在刘备跟前.刘备叫诸葛亮坐在旁边,用手摸着他的肩背说:「自从得了丞相,我发展了自己的事业,只是由于知识浅薄,没听丞相的话,遭到今天的失败,实在后悔万分.看来我这病是难好了,我儿子能力太弱,不得不将大事托你.」刘备说完,泪流满面.诸葛亮也哭?说:「望陛下保重身体.」刘备用眼睛看了看左右的将官,见马谡也在身边,就叫暂时退出,对诸葛亮说:「这人言过其实,不能重用,对于他,丞相要慎重考察.」说完,刘备召集众将官到齐,拿笔写了遗嘱,交给诸葛亮,感叹地说:「我本想和你们一同消灭曹丕,不幸中途分手.麻烦丞相把我的遗嘱交给太子刘禅,以后一切事情,都望丞相指点.」诸葛亮拜倒在地上说:「望陛下好好安息,臣等一定全力效劳,辅助太子.」刘备叫左右的人扶起诸葛亮,一手掩盖?眼泪,一手握住诸葛亮的手说:「我现在快要死了,有心腹的话要说.」诸葛亮问:「有甚么事吩咐 」刘备说:「阁下才干高于曹丕十倍,一定能办成大事,如果刘禅可以帮助就帮助,实在不行,你就作两川之主.」(历史上没有一个君王肯将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来当,哪怕他的儿子是个弱智,或者残疾,他都不会这样干.如果诸葛亮真的要夺权,又有这句话,蜀汉就要灭亡在他的手里)诸葛亮听到这话,立即哭拜在地说:「臣一定尽力辅助太子,一直到死了为止.」说完,叩头慢.」说完,双眼一闭,断了气.终年六十三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1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