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嘉庆杀了和珅为什么有后悔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提到我国清朝众多的皇帝,大家脑海中最先想起的是哪一位呢?随着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宫廷剧,大家对于清朝的历史也是越来越了解,而在影视作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皇帝莫属乾隆了。乾隆皇帝的后宫也是十分的精彩,陪伴在他身边的妃子不计其数。除去乾隆皇帝在后宫中的日常往事之外,朝廷上也发生过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比如说乾隆皇帝与和珅、纪晓岚,三个人在当时所发生的故事,而描写他们三人的影视作品也是有非常多,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观看到。嘉庆未听从乾隆嘱咐,上位后查办了和珅的官府,十几年后却后悔了
提到和珅,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是我国古代一位巨大的贪官,在乾隆皇帝上位的期间,和珅不管是手中的权力,还是所处的地位都非常高,是乾隆皇帝非常重视的一位大臣。但是,在乾隆皇帝离世之后,和珅也没有能够仰仗的靠山了,刚刚坐上皇位的嘉庆皇帝,就非常急迫的想要把他给解决掉,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是有多么的反感这一位在朝廷中的贪官。其实嘉庆与和珅的势不两立,乾隆皇帝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看在了眼里,并且在离世之前还特地嘱咐嘉庆不要与和珅做对,但是嘉庆并没有听进去这番话语。在嘉庆上位之后,连忙查办了和珅的官府,这也让国库增加了不少的收入,嘉庆皇帝在这个时候是非常开心的,不但把自己的死对头解决了,国库还增加了收入。但是在十几年过后,嘉庆皇帝却有点后悔莫及了,这到底是怎样一件事情呢?
和珅在儿时生活的非常悲惨,在还未长大成人时,自己的亲生父母就已离世,在经历过非常艰难的生活过后,和珅明白了在当时的这个社会中,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够改变自己的一生,过上自己渴望的生活。在几年过后,和珅并没有考中功名,在最终他进入到了宫中,上任了一名侍卫。和珅在皇宫中为人做事都十分的谨慎,凭借的聪明的头脑与自身强大的才华,在皇宫中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就上升了官位,深受乾隆皇帝的重用,无论做什么事情,乾隆皇帝也是非常的信任他。
在刚刚坐上官位时,和珅也是刚正不阿、廉洁清正的官员,可是在之后的时间中,在他的身上却出现了贪污腐败的事情。和珅有着非常强大的能力,有许多乾隆皇帝无法办到,或者说是不能做的事情,和珅都能够非常完美的做到,和珅并不是皇宫中那种腐朽的官员,也不会反驳乾隆皇帝的意见。经常在皇宫中说一些乾隆皇帝喜欢听到的赞美话语,并且和珅有着非常强大的拍马屁功夫,在当时皇宫中,众多的官员这一个“功夫”都无法超越他,和珅每一次都能把乾隆皇帝夸得美滋滋的。
虽然乾隆皇帝非常重用他,但是嘉庆皇帝非常反感这一个朝廷中的贪官,所以在刚刚坐上皇位之后,就把和珅给解决掉了。朝廷中有不少讨厌和珅大臣,所以这些大臣都非常赞同嘉庆皇帝的这一举动,在查办了和珅的官府之后,乾隆皇帝所消费掉的银两也都弥补回来,自然而然,嘉庆皇帝非常的开心。在这之后一段时间,嘉庆皇帝让一位官员为和珅书写传记,这一个官员为了能够让嘉庆皇帝更加的开心,所书写下来的文章,都是有关于和珅那些不好的事情。
但是在嘉庆皇帝观看完这一本传记之后,他声称和珅虽然是朝廷中一位可恨的贪官,但是他对于国家还是有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同时对于大清朝一直非常的忠诚。嘉庆皇帝之所以上位之后立刻解决掉他,就是因为皇宫中有许多人弹劾他,这些人都在声称和珅谋反,但是现如今却得知了和珅只是贪爱钱财,对大清朝还是非常的忠诚,并且和珅自身有着非常强大的才华,这一点也是乾隆皇帝为什么这样信任他的原因。嘉庆现如今,也是后悔没有听从乾隆皇帝的话语,但是现如今再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乾隆在世期间和珅可以为所欲为,嘉庆皇帝登基以后,和珅自己也知道快要大难临头了,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乾隆死后的第15天,嘉庆就叫和珅自尽,可见嘉庆是有多么讨厌贪官了。但是嘉庆杀了和珅后不久却说自己杀错了。
嘉庆皇帝重新派人查了和珅的案情,有一个大臣却说:如果和珅真的要谋反,他不是应该得罪所有的大臣,而是极力勾结他们。一语惊醒梦中人,嘉庆皇帝觉得自己处理的有点太着急了。
嘉庆皇帝继位以后,那些恨透了和珅的大臣们就罗列了一大堆的罪状,向嘉庆皇帝告状。当时乾隆刚去世没多久,按照清朝规定是不能处理朝政的。但是他可管不了那么多了,立即派人调查和珅的罪状。
只用了10天就把和珅的罪状全部收集完毕。除掉了和珅这个大贪官之后,嘉庆没有想象的那么开心,总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因为所有大臣交上来的罪责里面,全部都指向和珅想要谋反,唯独没有贪污这一项。大臣们都说和珅蓄谋已久想要谋反,所以才让嘉庆很气愤,才这么快地杀了和珅。
很多人觉得嘉庆想和珅死,这样就可以把和珅的家产充实到国库里。当时负责抄家的大臣发现,和珅的很多家产一部分已经秘密转移了。但是嘉庆知道后并没有让人追查这笔钱的下落,反而是担心朝中另外有人想谋反。历朝的皇帝看中的就是自己的江山,嘉庆身为皇帝,也不例外。
嘉庆当时之所以要抄和珅的家,是因为要立威信,而毋庸置疑和珅是最好的立威信的选择,所以和珅的家就被抄了,而且令嘉庆没有想到的是和珅竟然这么有钱。而之所以和珅被抄家15年后嘉庆后悔了,是因为嘉庆发现和珅他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贪官,他也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的官员,所以他应该留着和珅来辅佐他的。如果嘉庆想要和珅的钱的话,那只是一句话的事,但是和珅死了就没有像和珅这样优秀的人为他卖命了,所以嘉庆很后悔。
嘉庆刚上位的时候年纪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收到了手下很多文武百官的建议,所以他就决定彻查和珅,抄了和珅的家。的确在和珅被抄家之后,嘉庆是彻底的肥了起来,国库变得很足。但是嘉庆过了一段时间过后,他仔细想想和珅之所以能够贪污这么多的钱,并不因为他仅仅是一个贪官。和珅虽然贪,但是他自己也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而嘉庆杀了和珅之后手下就没有拥有像和珅这样业务能力那么强的人了。
嘉庆的父亲乾隆在老的时候没有什么值得相信的人,但是他却非常的信任和珅,甚至他和和珅的关系比嘉庆还好。乾隆和和珅两个人的关系搞得非常好,甚至有人怀疑和珅是不是和乾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出和珅真的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能够和一个谁都不相信的君王成为这么好的朋友,这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后来嘉庆就后悔了,和珅死的时候才40多岁,如果将他留到现在的话和珅也就60岁左右,他还能够帮助嘉庆做事。而且和珅虽然贪,但是他的贪污也是有原则的,他为官期间也做了很多对国家有利的举措。所以和珅虽然他是一个贪官,但为官能力方面可以说他是一个好官,因此嘉庆想到了这一点,他就后悔当初太鲁莽了,没有留和珅一条生路,直接给他赐死了,导致他现在手底下没有什么有能力的人可以用。
嘉庆没有听乾隆的临终嘱咐,杀了和珅,15年后追悔莫及?这件事情,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从嘉庆后续的作为推测,他杀和珅应该没有后悔。只是嘉庆能力实在有限,意志又有点脆弱,导致嘉庆一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那和珅到底应不应该杀?答案很明确,该杀!
和珅在乾隆朝能够做到位极人臣,说明他的能力的确不一般。但是,能力强,就姑息、纵容,然后,和珅就一定会回报嘉庆,替嘉庆治理好国家?恐怕不会。乾隆一朝,之所以带着大清朝一路滑向了衰败,跟乾隆任用和珅,有着极大的关系。
和珅的确有能力
和珅有能力,但他在乾隆一朝的所做所为,所带来的危害却远远大于所带来的收益。
和珅长期把持朝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二皇帝”。但是,和珅并没有建议并协助乾隆,去延续雍正朝的改革,继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消除积弊。这就大大限制了和珅对大清朝所能做出的贡献。
和珅虽然出身有世袭爵位的满八旗都统之家,可是因为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少年时过的并不好。所以,和珅当时很努力,精通了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还通读了四书五经等汉学经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和珅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和珅因为能力出众,很快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一路扶摇直上。最初的和珅,还是比较廉洁的,但是,和珅并不正直。
和珅情商很高,没人会质疑,和珅因此很善于结党营私。和珅因为拉帮结派,徇私舞弊,屡遭弹劾。但是,乾隆却偏袒和珅,说和珅是被人蒙蔽,不予处理。
和珅创建了清朝廷上下沆瀣一气,贪污腐败的格局
乾隆的纵容,助长了和珅的气焰。在处理李侍尧一案时,和珅侵吞了大量查抄来的罪臣家产,开始了大肆贪腐敛财之路。
和珅自己贪污,自然也会包庇一同贪污的同党。正是在和珅的主持下,终乾隆一朝,彻底形成了上下沆瀣一气,共同贪污的格局。这也让之后继位的嘉庆,面对如此积重难返的困局,一筹莫展,逐渐丧失了改革的雄心壮志。
就这一点,和珅足以被千刀万剐了。
和珅大肆排除异己
和珅利用修撰四库全书的机会,大兴文字狱,将所有反对他的文人诬陷为“私藏逆书”。和珅不但打击不支持他的文人,还大肆排挤阿桂、阿桂的儿子阿迪斯等掌握兵权的将领,大部分武将都被和珅诬陷,丢失了兵权。
和珅趁机抓取了清朝的大部分控制权。可是,和珅除了以此谋取私利之外,并没有做什么对大清十分有益的事情。
和珅撺掇乾隆吃喝玩乐,好大喜功
和珅抓取了朝廷大权,如果让乾隆发现了,肯定会处置他。他就开始蒙蔽乾隆,粉饰太平,让乾隆可以很安心的吃喝玩乐。
乾隆到处游山玩水,好大喜功,除了乾隆自己的原因之外,跟和珅的一味怂恿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和珅是一位真正为大清朝着想的人,他应该会劝谏乾隆节俭,节俭呀。可是不,他为了满足乾隆的虚荣心,还建议乾隆再办个千叟宴。
乾隆被和珅伺候的如此舒坦,自然不舍得处置和珅了,但是,对大清不利呀。
和珅污染了选拔人才的公平性
和珅还控制了科举,肆意收受贿赂,垄断了朝廷对人才的选拔,破坏了科举取士的公平性,将正直、有才干的人才拒之门外。朝堂缺乏正直直谏之士,全是和珅的党羽,清朝的弊政如何暴露出来,还怎么去除积弊。同时,这也进一步蒙蔽了乾隆的视听。
可见,乾隆除了好大喜功,贪图享乐之外,不见得有多圣明。他也就是凭借雍正留下的家底,造了个所谓的“十全武功”。
和珅破坏清朝法制
和珅为了帮乾隆创收,创制了议罪银制度,其实也是包庇,拉拢党羽,鼓励贪污腐败。
在这一制度的庇护下,清朝的不法官员们很开心,犯罪了交钱就可以免罪了,不用死了,自然也会对和珅感恩戴德。那议罪银的钱从哪里来呢?难道这些犯法的官吏会自己下地耕种,自己去挣?自然不会,而是会更加变本加厉的死命盘剥百姓。
这和珅简直就是清朝不法大臣的大救星,和珅混的如鱼得水,自然正常不过。但是,在这些贪官、赃官治理之下的大清百姓,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呢?不言而喻。
和珅组织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犯罪集团
看完了和珅的所作所为,有何感想?和珅的确厉害呀,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才华与能力,在大清朝建立了一个以他为首,遍布全国的犯罪网络。暨此,和珅还通过广东十三行,控制了海外贸易的收益,控制了全国的商业。
和珅家产被查抄时,竟然有8亿两以上的家财,是清朝十年以上的财政总收入。不过,这一点都不值得奇怪,整个大清都被和珅控制了,自然是富可敌国了。正所谓是“和珅跌到,嘉庆吃饱”,一点没错。
如果,嘉庆不处置掉和珅,只会让清朝的境况,更加迅速的恶化。
嘉庆赐死和珅
乾隆末年,整个大清朝,敢于反抗和珅的朝廷高官仅剩刘墉、董诰二人。此时的乾隆,已经老态龙钟,说话都已经不怎么清晰了。虽然嘉庆已经登基,但乾隆还是牢牢把握了大权,而和珅就是站在乾隆身边的传话筒。
嘉庆为了防止引起乾隆的猜忌,只能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全部政事等同都交给了和珅处理,甚至免除了和珅在非公开场合三叩九拜的大礼。嘉庆亲政后,不快速杀了和珅,已经不可能了。和珅权高欺主,嘉庆根本用不动和珅。
所以,乾隆一死,嘉庆就联合刘墉、董诰二人,列举了和珅二十大罪状,一条白绫赐死了和珅。
嘉庆后悔杀和珅传言的由来
嘉庆亲政后,一度壮志凌云,锐意进取,试图改革乾隆时留下的弊政。可是,嘉庆的能力和意志力的确有限。由于乾隆对权力的控制欲,深深限制了嘉庆的锐气,很快,嘉庆就因为挫折放弃了。
嘉庆一亲政,就开始改革,掀起了反腐风暴,他先处理了和珅,又将全国的十一位总督,换掉了六位。可是,治理贪腐,通常是拔出萝卜,带出坑,一牵连就是一大堆。那些原本因为举报贪腐,受到嘉庆提拔的官员,在由和珅缔造,乾隆朝留下的大环境下,也很快加入了贪腐的大潮。嘉庆开始怀疑人生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同时,嘉庆接了乾隆的锅,为了镇压白莲教等起义,又花费了大量的白银,国库很快见底了。
嘉庆自己,还曾被人刺杀;天理教起义时,后宫都差点被起义军攻陷。
原本仁慈,对世界充满了美好期待的嘉庆,这下彻底颠覆了,难道改革做错了?通过改革,不但吏治没有好转,国力还日渐衰弱,真的错了?
嘉庆自省的结果就是,既然改革行不通,那就按照老祖宗的那套来吧。所以,终嘉庆一朝,再无作为。
正因为嘉庆的郁闷,让一些人想起了和珅,才设想如果和珅不死,那大清必然会继续康乾盛世。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嘉庆所面临的困局,不就是和珅造成的。嘉庆不杀和珅,大清只会亡的更快,嘉庆没什么可后悔的。
官字两个口,上面那张口若是没有吃饱,下面那张口就只有饿着。—和珅
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我们知道在清朝有一个大贪官叫和珅,据说当时抄和珅的家所获得的财产是整个清朝十几年的收入,所以嘉庆等乾隆去世不久就急着要赐死和珅这个贪官。但是让嘉庆没料想到的是,自己在赐死和珅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自己一生碌碌无为。
和珅:权与钱让我迷失
明末时期,明朝江山就已经是风雨飘零了,不复存亡了。所以清军能顺顺利利的覆灭明朝,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好在清朝也有几个开明的君主整理制度开拓疆土,才让天下长治久安。
然而国家的富有也带动了一些大臣实力的迅速发展,朝中一些大臣藩王开始拉帮结派互相组成势力彼此抗衡,有的势力都已经威胁到了皇帝,比如我们熟知的鳌拜、吴三桂等等。皇帝当然也不能坐视某个大臣实力过于强大,到了乾隆这里他采取培养另一方的亲信势力来抗衡大臣的办法,于是他选择了和珅。
在我们眼里和珅仿佛只有贪官这一个标签,其实和珅还是很有才华的,长相也十分的俊美。当初和珅通过科举入朝为官时,初衷是想做一个清廉的好官,直到他扳倒了李侍尧。
当时李侍尧因为贪污被乾隆处死,乾隆下旨让和珅去抄了李侍尧的家,将财产充库。而和珅看到李家有山一般丰厚的财产时,起了贪念,他想到李侍尧家有多少钱也是自己说了算,于是偷偷的私吞了一大笔财产。和珅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权力和财富能如此令人满足,开始一步步的变成了贪官。
贪心膨胀达到权力巅峰
和珅体会到了权力的好处后,也清楚权力是皇帝给予的,于是他向乾隆各种讨好,而乾隆也有意培养他,对他十分的重用。所以朝中有一部分官员就开始嫉妒和珅,对和珅百般刁难,和珅也对这些官员记恨在心。
后来乾隆让和珅去管理四库全书,和珅也借此出气了一回,他借助文字狱把朝中反对自己的官员统统抓了起来,又控制了科举考试,让朝中士子进士必须通过和珅的审核。这样一来读书人能不能做官都得听和珅的,和珅也借此在朝中培养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和珅在一步步往上爬的过程中,羽翼特渐渐丰满,成了朝中的第四大势力。在之前朝堂上有三大势力最强,分别就是以阿桂为主的武将派、刘墉为首的御史派和钱沣为首的反对派。和珅则带着自己手下的贪官们成了第四大势力。
乾隆对和珅倒是十分的重用,他晚年的时候老到说话没有力气,就让和珅和自己儿子嘉庆站在自己的身边。每当有啥命令要下达,就告诉和珅,让他通知下面官员。当然谁也不知道乾隆究竟说的啥,嘉庆年纪轻轻又没有实权,所以朝中大事都是靠和珅一张嘴,和珅的地位也等同于摄政王,老百姓都称呼和珅为“二皇帝”。
嘉庆皇帝:一登基就要杀和珅
有人会觉得乾隆如此精明的一个人,竟然会对和珅这个贪官如此的信任。其实那只是表面宠信而已,和珅在乾隆眼皮底下做的动作乾隆又怎么会不知呢,和珅只是乾隆用来牵制朝中势力的手段而已。
当朝中大臣的势力达到威胁皇室的地位时,和珅就有作用和价值了。首先乾隆身为一国之君,亲自对别人动手有损名声,这时候乾隆就可以安排和珅去对付他,两个人相互牵制下就能达到朝中势力平衡,避免一家独大。乾隆这招好是好,但是却输在了自己儿子嘉庆手上。
嘉庆虽然贵为太子,但是乾隆老的时候和珅又处处压制嘉庆,导致嘉庆内心十分的憋屈。他表面顺从心里早就恨不得把和珅挫骨扬灰,结果乾隆一去世,嘉庆就要拿和珅开刀。
1799年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嘉庆也终于熬出了头。正月初让和珅办理丧事,正月十三就宣布了和珅几十条罪状,并派人抄了和珅的家。抄和珅家时官员们搜到了白银共八亿两,是清朝整整十五年的收入。关于和珅的处置,朝中很多大臣建议凌迟处死,但是嘉庆想到和珅好歹也是先朝旧臣,就赐了条白绫让和珅自尽而亡。
明白乾隆之意后悔杀和珅,但已注定一生庸碌
嘉庆处死了和珅后心里正高兴呢,觉得自己的天下坐起来能安稳多了,却没想到朝中大臣各自都心怀鬼胎。都说皇家威严至高无上,如果一个皇帝没有威严那么所有人都不会害怕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做个庸君。而嘉庆正是如此。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皇帝登基呢。虽然嘉庆上任就抓了和珅这个贪官,燃起了火,但是在处置和珅时也只是赐白绫让他自尽而已,导致天下百姓对嘉庆这个皇帝倒没有太大的威严,还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戏言。嘉庆这火烧得不旺那迟早要熄灭的。
嘉庆对朝中大臣也是十分的仁慈,却不曾想朝中大臣却不会因此感谢皇恩。他们觉得新皇帝手段也就那样,再加上没有和珅的压制,也对嘉庆没有太多的敬畏。整天嘴里喊着微臣罪该往死,心里也从来不当回事。
当嘉庆想做出点业绩改革时,才发现大臣们对自己的命令表面应承,背后却找各种理由推脱,一点也不听。嘉庆也气啊,狠狠的在朝上骂着各个官员,大臣们各个痛哭流涕,喊着微臣失职罪该往死,但是回去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嘉庆也是狠不下心来做出强硬措施,拿他们毫无办法。
如果和珅在世的话嘉庆倒是可以通过和珅去牵制大臣,但是晚年嘉庆也后悔自己当初咋就听大臣的建议杀了和珅,而且处理的也不好,现在满朝官员却都没有自己能用的,嘉庆皇帝也真成了孤家寡人。
嘉庆也想像父亲那样培养出一个亲信,但是大臣们吃了和珅的亏又怎么会再让嘉庆得逞。而且这些大臣多年在官场打拼,早就是老奸巨猾,只要嘉庆动手培养新的亲信,大臣们都会一直打压排挤。不是所有人都像和珅那样有才华又奸诈,杀一个和珅容易,再养一个和珅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自从1799年嘉庆处死了和珅,他的皇帝生涯就已经注定了碌碌无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0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