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皇帝自称寡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和知道“寡人”这个称呼的内涵及意义,以及“寡人”这个称呼的适用场合与范围。寡人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寡人”就如字面意思一样是指“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为什么古代君主、诸侯要这样谦称自己呢?其实在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权力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而谦逊、谦逊也是一种德,所以古代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在汉朝到五代十国时期,有自称为“寡人”的。例如: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隋炀帝为晋王时,后汉刘赟被迎立时,均自称寡人,寡人这个称呼在汉朝时比较多见,在汉朝以后就比较少见自称“寡人”的了。
在我国古代,君主其实分为皇帝和国王两种,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例如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等等。但是到了唐朝以后就很少有君主自称自己是“寡人”了。
寡人是一句自谦的说法,也就是寡德之人。在古代的时候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这种称呼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比较常见,因为那个时候国家比较小,互相征伐,所以每个国王都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对待人才都是很欢迎的,遇到人才常常会自谦说寡人怎么样。意思就是我水平不好,你得过来帮我。也就是放低身段,礼贤下士的一句话。
所以你不要把寡人理解成现在的孤家寡人的寡,就像我们老百姓以前称自己的老婆叫做贱内道理是一样的,不是老婆贱,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这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习惯,现在年轻人很难理解,现在讲究的是表现自己,自谦这两个字已经很远很远了,可能字典里也找不到了。唉
皇帝自称寡人的并不多见,实际上称自己为朕的是最常见的,或者称自己为孤的。朕这个词语的话,从秦始皇开始就成了皇帝专属的用词了。
孤家,简称孤,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思是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帝自称朕,国王依旧沿用孤和寡人等。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考察,秦末时期的项羽、刘邦都自称是寡人,汉朝的诸侯也会称自己为寡人,在东汉末年改成了孤;北魏,北周和隋朝时期的诸侯王还称作寡人,枭雄称自己为孤。
到了唐朝时期就很少有人称作寡人,都称自己为王,只有少数人称自己孤,或者寡人。唐顺宗为太子的时候成为寡人,到了五代郭威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也称自己为寡人。
可以看出来,在秦朝之后,大多数仍自称“孤”或“寡人”的君王多为非正统的君主,其对自身的身份认可其实并不那么自信,只有真正稳定、一统江山之后才会自称“朕”。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相对于朕,寡人和孤就比较常见,春秋时期诸侯王可自称寡人,比较弱小的诸侯王自称孤,而周天子自称“予一人”。战国秦西汉时期,各地诸侯王仍称寡人,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到了东汉末年诸侯王就习惯自称孤,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为魏王,常常自称孤,而孙权称帝后仍自称孤。南北朝时期自称寡人或者孤的都很常见,唐以后自称寡人的就很少了,唐朝诸侯军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更多的是自称本王,盟主朱滔自称孤,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唐之后往往皇帝才敢称寡人。
古代帝王的自称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朕”,其次是寡人、孤、不俗等,朕字的本义为舟缝,由此引申为迹象、征兆,凡言朕兆者,谓其几甚微,如舟之缝,如龟壳之裂纹也。在秦始皇之前,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比如屈原《离骚》中说“朕皇考曰伯庸”,《诗经.大雅·韩奕》中说“无废朕命”。秦始皇之后李斯建议秦始皇将朕定为天子的自称,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从此普天之下,除了战乱分裂,只有皇帝一人能自称朕。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搀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唐以后唯皇帝得称寡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