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禅说过三句话,让诸葛亮姜维冒冷汗

以史为鉴 2023-06-30 14:37:05

刘禅说过三句话,让诸葛亮姜维冒冷汗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第一句话的背景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执着于北伐。可是当时蜀国的国力已经不再适合发动这种劳民伤财的战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让百姓休养生息,可是诸葛亮却一心北伐。于是,朝中就有了两个党派,正好刘禅此时手中并没有掌握蜀国的任何实权,于是朝中就有人想要挑拨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于是刘禅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中写了一句话“丞相要自立否?”诸葛亮看后惊出一身冷汗。

当时诸葛亮一心北伐,想要完成刘备的遗志,虽然没有取代刘禅的想法,但是确实有些太过执着,在旁人看来就有些想要取代刘禅的意思。刘禅这一句话不仅以退为进仅点醒了诸葛亮,让他想起来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还能够劝阻了诸葛亮,让诸葛亮不再继续执着北伐。刘禅的第二句话是说给姜维的,当时姜维在诸葛亮逝世后,接替了诸葛亮想要北伐的心愿,带领蜀国军队又开始了北伐的道路,在姜维北伐期间,刘禅不听诸葛亮临死前的交代,宠信小人黄皓。黄皓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在朝堂上排除异己,培养自己方的势力。

姜维知道后,赶紧写信给刘禅,希望他不再宠信小人,要好好用诸葛亮给他留下的那些臣子,只见刘禅回信说“黄皓不过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姜维看到这句话后,瞬间明白了刘禅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无能,他不用手段对付朝中的小人,只是懒得理会。不过他也知道就算朝中的小人对付自己刘禅也不会帮忙,一时间也吓得不敢回成都了。

刘禅的第三句话非常经典,也是让大家真的以为他是一位无能之人的话,那就是“此间乐,不思蜀”,这个事情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也是由此而来。刘禅说这句话其实是很有智慧的,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能消除司马懿对自己的忌惮,不必再引发战争,大家都能相安无事。不得不说刘禅真的很佛系,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是何道理?

据唐宪宗年间的《元和郡县志》中记载: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遂就绵竹埋入脚而战,父子死焉。

在这一段记载中,诸葛瞻认为自己有三个罪责,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在这次阻击邓艾的战役中,没有打仗就丢失了江油。这三个罪责使得自己没有脸面回去见后主,因此和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沙场。

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诸葛瞻的这一段话。在《三国志》中的注释里只有诸葛尚的话,那就是诸葛尚临死前说,?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只是提到了黄皓误国,并没有说到姜维。

但是,我们从《三国志》的一些只言片语间,还是能够看到诸葛瞻和姜维直接的分歧。其中就有诸葛瞻和董厥一起上表要求罢免姜维军权的记载。那么,黄皓作为刘禅身边的宦官,扰乱国政,除之有名。可是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学生,一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致力北伐,诸葛瞻为什么要制约他呢?

一、生不逢时的诸葛瞻。

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的家庭生活有着欠缺,他在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儿子。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为了延续子嗣,他特意过继了哥哥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不过,诸葛乔英年早逝。后来诸葛亮有了自己的孩子,加上诸葛瑾一族因为诸葛恪之难而被灭族。诸葛亮将诸葛乔的后代送回了东吴,继承诸葛瑾的家业。

而诸葛瞻是诸葛亮唯一的亲生儿子,但是生不逢时。由于是老来得子,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年方八岁。因此,诸葛瞻没有得到多少诸葛亮的亲身栽培。这对诸葛亮父子来说,都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因此,缺乏父亲教导的诸葛瞻,虽然长大成人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声望,娶了公主为妻。但是,如果说起真实能力,确实是有缺陷的。他的长处在书画上,博闻强识,完全是个文人,而非政治家或者军事家。后人评价他说,诸葛瞻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

如果诸葛瞻在诸葛亮身边长大,受到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他的性格养成和才干成长,会有很大的不同。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二、诸葛瞻成年后面临的蜀汉情况。

在诸葛亮死后初期,整个蜀汉的政权格局没有大的改变。按照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制定的格局,也就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使得蜀汉政权实际的权力依然掌握在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蒋琬和费祎的手中。

蒋琬和费祎遵照诸葛亮的预定国策,采取修生养息的政策,对外防御,对内发展经济。这样,蜀汉平安的度过了一段和平的时光。

在这段时期里,逐渐成长起来的姜维开始掌握军权。他以诸葛亮的遗志为理想,要求北伐曹魏。但是遭到了蒋琬和费祎的拒绝。尤其是费祎,他对姜维说,?我们的能力远远比不上诸葛亮,连诸葛亮都不能北定中原,何况是我们呢?不如暂且保守国家,治理民众,保住社稷,等待有能力的人来建功立业。不要总想着凭侥幸成功,万一失败,后悔不及。?

这个看法是诸葛亮和他的老部下的一致的看法。姜维虽然有一定的文武才干,但是,大家并不认为他能够完成诸葛亮的遗志。当然,诸葛瞻也抱有同样的看法。

但是,诸葛瞻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把握蜀汉政权的全局。在费祎死后,军权落入了姜维的手中。姜维马上就开始了向曹魏的进攻,他的进攻被后人称为?九伐中原?。可惜,由于姜维的能力有限,最终也没有能够成功。

而刘禅这个时候也没有了制约,开始亲近任用黄皓这样的小人宦官。由于内有黄皓乱政,使得蜀汉政局更是雪上加霜。

三、诸葛瞻要制约姜维的原因。

姜维不顾蜀汉国小民贫的现实情况,凭着他的军事能力,强行北伐。虽然他曾经取得过一定的胜利,但是改变不了魏强蜀弱的局面。尤其是到了后期,姜维和邓艾棋逢对手。姜维想尽办法,也不能击败邓艾。

可越是这样,姜维越是不服气,屡屡出兵。结果姜维不但屡屡失利,还使得国家民穷财尽。当时的吴国的使者评论蜀国现状时就说,?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不闻正言?是因为黄皓这样的小人专权,而这?民皆菜色?就是姜维北伐造成的后果。

诸葛瞻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心里明白姜维的能力,是无力完成诸葛亮的志愿的。如果让姜维无限制的这样下去,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他一心想按照诸葛亮临死前的遗策,让国家修生养息,以待能者。

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要制约姜维的行动。因此,诸葛瞻曾经想和董厥一起上表,以姜维好战无功,国内疲敝的理由夺其兵权,但是没有能够成功。这也就是诸葛瞻说的外不能制姜维的含义。

结语: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他来到世上太晚了,以至于诸葛亮没有时间对他悉心培养。这使得他的才华主要表现在书画方面,而政治与军事才能明显不足。

虽然这样,受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影响,诸葛瞻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他虽然看出了蜀汉政权的症结是内有黄皓专权,外有姜维黩武,可是虽有匡正之心,没有匡正之力。

但是,在蜀汉即将灭亡的时刻,他依然能够对外不负国家,对内不改父志,做到了忠孝两全。虽然心有遗憾,但是他和儿子一起战死沙场,为蜀汉政权流尽最后一滴血,也无愧于诸葛亮的家声了。

如果刘禅听了诸葛亮的哪三字妙言,蜀汉就不会灭亡?

诸葛亮是三国最顶尖的谋士之一,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才终于请得他出山相助;刘表长子刘琦遭后母排挤,想找其问计,再三被拒绝。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想求孔明一计,着实不易。可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面对诸葛亮主动提供的妙计无动于衷,甚至还违背的非常彻底,当然了,他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沦为了亡国之君,此人正是蜀汉后主刘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基本上可以说毫无立足之地,后来刘琮向曹操投降,他更是被追杀的抛妻弃子,不知前路在何方。这时诸葛亮前往东吴游说孙权,使孙权和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并帮助刘备入主荆州。从此之后,几乎连战连败的刘备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不但以荆州为根据地拿下了益州,还从曹操手中抢得了与益州相连的汉中,到夷陵之战前,刘备一方几乎未曾有过败绩。

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之后,悲愤交加的刘备失去了理智,再加上误认为在周瑜、鲁肃等谋臣以及太史慈、甘宁等武将等都已去世之后,东吴已经没有可用之人,所以坚持出兵。诸葛亮并不支持他发动战争,极力劝阻,不接受任何反驳的刘备最终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落得了托孤白帝城的下场。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确名不虚传,蜀汉想要继续发展壮大,一定要听取他的建议,这是刘备用生命得出来的结论。可是后主刘禅却没有吸取教训,置诸葛亮生前留下的?三字妙言?于不顾,最终在曹魏名将邓艾率大军直逼成都的时候,只得反缚双手,出城投降,从一国之君沦为毫无实权的安乐公,为后人留下了乐不思蜀的笑谈。如果刘禅听取了诸葛亮的妙计,蜀汉虽然不一定能够一统中原,却也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沦为曹魏的领土,他也不会成为亡国之君。那么诸葛亮给刘禅留下的三个字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临终之前根本没来得及见刘禅一面,怎么会给他留下什么妙计呢?其实诸葛亮在距离自己去世还有八年的时候就已经将此言交给刘禅了,那就是出自《出师表》的?远小人?三个字。当时诸葛亮还没有开始北伐,他一面为恢复蜀汉的国力而操劳,一面任贤举能并加强军队建设,在准备出征的时候,满怀感慨的写下了《出师表》,教导刘禅为君之道。

可是面对相父?远小人?的嘱托,刘禅并没有做到,反而违背的很彻底,他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开始宠信宦官黄皓,连当时已经官至大将军的姜维,都借口到沓中种麦躲避祸患。或许刘禅自己都没有想到,宠信一个宦官就能导致灭国之祸。当时邓艾率两千兵马经阴平,直逼成都城下,而诸葛亮生前曾在阴平留下了1000守将,是黄皓建议刘禅将这些军队撤离了,否则的话,凭阴平之险,邓艾再多十倍的兵马也无法攻到蜀汉的国都。另外,在魏军到来之前,姜维也曾上表提醒刘禅加派兵马进行防备,又是黄皓告诉刘禅说,姜维的担心是多余的,魏军不可能打过来,这才导致他们面对区区两千兵马,就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刘禅听取了诸葛亮之言,真正做到?远小人?,没有听信黄皓的谗言,则邓艾无法直逼成都,蜀汉也不会灭亡,只可惜历史已经发生,任何如果都是虚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9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