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万历会如此的痛恨他呢

众妙之门 2023-06-30 14:28:06

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万历会如此的痛恨他呢

还不知道:万历皇帝为什么痛恨张居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患了病,经过四个月的治疗依然不见好转。群臣上自六卿,下至官吏冗散,无不设醮祠庙,为首辅祈祷。万历帝命张四维和申时行处理内阁中的事务,有什么重要的大事,依然上呈给张居正裁决。

一天,张四维和申时行到首辅家中去问安。张居正忽然大声说:“我病当归,邹元标可起用矣!”邹元标是上疏反对张居正“夺情”的官员,最为首辅所恨,因此张四维急忙回答说:“谁敢用之?”这说明,张居正已经预知到在他死了之后,生前所做的事、所废的人不可避免地要被翻案了。

张居正死后,冯保日益骄横,万历帝忍无可忍,查抄了他的家,因此而怀疑起冯保的盟友张居正来。这时候大臣和言官也相继揭发张居正的罪恶,故辽王朱宪㸅的家人上疏辨冤,说张居正掌权时与辽王有怨,故意构成其罪,辽王被废为庶人后,府中的金库全部被张居正独吞了,万历帝为此心动。就在这时,高拱的家属又抛出了一本《病榻遗言》,书中揭发了张居正和冯保的罪恶,甚至还牵扯到先皇明穆宗,成为万历皇帝查抄张居正家族的导火索之一。

高拱在《病榻遗言》中揭发张居正的阴暗面

张居正是否篡改明穆宗的遗诏?

《病榻遗言》记载,明穆宗隆庆六年正月下旬,皇帝患有疾病,手腕上生出了疮。过了一个月才稍微康复,为此百官都要入朝问安。首辅高拱和次辅张居正经过会极门时,远远就望见穆宗的乘舆在前面,二人不禁疑惑,皇帝不上朝,这是要去哪呢?忽然有几名内使赶来,说皇上要召见他俩。

于是高拱与张居正急忙赶上乘舆,见到穆宗正发脾气,太监们都跪在一边。穆宗看到了高拱,便抓住他的衣袖,仿佛有话要说。高拱急忙问:“皇上为何发怒?今将何往?”

穆宗回答:“吾不还宫矣。”高拱急忙劝阻,说皇上在生病,还是回宫里静养为好。穆宗沉思片刻,便说:“你送我”。说完露出身上的疮给高拱看,然后走上台阶,愤恨地说:“我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争乃东宫小里?”一连说了好几遍。

高拱急忙问:“皇上万寿无疆,何出此言?”

穆宗意味深长地说:“有人欺负我!”

听到这话,高拱更加不解了,继续问:“是何人无礼?祖宗自有重法,皇上说与臣,当依法处治。”

穆宗听后久久不答,过了一会才叹息说:“甚事不是內官坏了,先生你怎知道?”这说明“欺负”皇上的是一个內官,首辅高拱不知道大内中的事,自然无法知晓这个大胆的內官究竟是谁了。之后,高拱等便送穆宗回乾清宫静养。

穆宗坐在病榻上,招高拱和张居正入内,从容对他们说:

“自古帝王后事,卿等详虑而行。”

话中隐约有要交代后事之意,但当时没有明白说出。之后皇帝身体转安,高拱与张居正也各自回家。谁都没有想到,皇帝当时是想向阁臣们口授遗嘱,但因无法估量病情,所以最终没说出口。奈何阁臣们都没有领会过来,等他们下次再见到皇帝时,为时已晚了。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1572年)

五月二十五日,穆宗病危,未时到申时之间(下午1点到5点),有急诏命高拱、张居正和高仪亟入乾清宫。当时穆宗已经昏迷不醒,皇后和皇贵妃拥于病榻旁,皇太子立于右侧,高拱等跪在病榻前。太监冯保取出两张白纸揭帖,一张给太子,另一张给高拱,说这是遗诏。“遗诏”中指定高拱三人为顾命大臣,要求他们“同司礼监协力辅佐”。

到了二十六日凌晨五六点,皇帝就驾崩了。高拱等痛哭于阁,“而居正虽哭,乃面有喜色,扬扬得意。”才过了几个小时,又有遗旨传出,说“着冯保掌司礼监印”。高拱不禁狐疑起来,皇帝已经昏迷了两三天,这个“遗旨”究竟是谁拟定的?于是又回忆起三月十六日的事:那天忽然有来报说皇上病重了,要求阁臣到宫门外候宣。高拱在宫门等待时,遇到张居正的心腹姚旷,他手里拿着一个红纸套正往宫内走。高拱便问他是送给谁的,姚旷含糊地回答“与冯公”。

于是高拱终于明白过来,那个“欺负”穆宗的內官可能就是冯保。冯保粗识二三字,言不成文。“遗诏”都先由张居正拟定,然后秘密送往冯保处,再由冯保假借皇帝的名义来发布。这两人互相勾结,一个成为顾命,另一个掌控司礼监。而给皇太子的“遗诏”中写明:“你要依三阁臣并司礼监辅导”,也就是说,接下来只要把高拱扳倒,新继位的万历皇帝便会落入张居正和冯保的股掌之中了。

因此,《病榻遗言》断言:“二遗诏者,皆居正所为。”张居正和冯保篡改先帝遗诏,这是第一大罪!

张居正是一个恩将仇报的两面人?

《病榻遗言》说高拱与张居正久已相识,二人如在师友之间,经常讲析理义,商确治道,有着共同的抱负。张居正逢人就说:“自交玄老,长多少学问见识。”后来二人又共同校定《永乐大典》,相继进入朝中,高拱在前、张居正在后,始终惺惺相惜。

隆庆元年,高拱被徐阶排挤,归乡闲居三载。等他重新回到朝中时,赵大洲正与张居正争权。赵大洲告诉高拱说:“世所谓妖精者,张子其人也。”高拱逐渐发现张居正已经不同于往昔了。此时的张子“全以诈术驭人,言语反覆无实”,他喜欢挑拨别人互斗,自己从中取利,专干损人利己的事。

每当高拱提携一名官员时,张居正就说:“此吾荐之高老者也”,用以收恩;而当高拱贬斥另一名官员时,他又说:“吾曾劝止之,奈高老不听何?”又以收恩。高拱不禁感叹:

“张别吾三载,乃不能进德,遂成斯人乎?”

至于张居正贪腐纳贿的丑事,更是满朝皆知。徐阶被迫退休,是张居正谋划的,他想要以此来向高拱卖人情;同时他又收受徐阶家族的重贿,说是帮他们向高拱调停,以免徐氏遭报复。他当着高拱的面,就说徐阶可恶;而当着徐阶的面,又说高拱心怀报复——真是个典型的两面人。

后来张居正又指使曹大埜上疏弹劾高拱“十大不忠”,当时穆宗正在生病,读后大怒,认为曹大埜污蔑首辅,将其降调外任。张居正见此事不行,便嫁祸给政敌赵大洲,向高拱说:“曹大埜是赵大洲乡人,闻此事是大洲所为。”后来知道瞒不住,才亲自去向高拱请罪,说:“曹大埜事谓我不与知,亦不敢如此说,今事已如此,愿公赦吾之罪。”

高拱知道阁臣之间的纷争,唯一能主持公理的只有皇帝了。而彼时穆宗尚在病中,自己只好忍气吞声,选择息事宁人。为了平衡两人间的争斗,高拱便推荐高仪入阁。高仪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也说:

“荆人(张居正)谲狠乃一至此哉,不入此安得情态。”

高拱本以为内阁总算可以恢复平静了,谁料张居正反而愈发觉得非得尽快除掉他不可,局势变得更加险恶。

张居正自导自演,罢黜高拱

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之后,张居正与冯保更加肆无忌惮地交通往来。他们彼此互遣信使,密帖相传,旁若无人。高拱身为首辅,完全被架空了,于是他决定冒死向冯保进攻。

就在万历帝登基的那天,高拱上了一道奏疏,隐约地劝皇帝要遵守祖制,御门听政,事必面奏,不用通过太监冯保来下旨。当时万历帝才十岁,冯保看到奏疏后,感到不高兴,便代皇帝批道:“知道了,遵祖制。”高拱眼见冯保弄权如此,便发动六科集体进攻,揭发冯保的罪状。

冯保急忙问计于张居正。张居正回答说:“勿惧,便好将计就计为之。”于是开始自导自演,发起了罢黜高拱的滑稽戏。

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穆宗驾崩不到一个月,第一顾命大臣高拱便被免了职。那天一早,高拱到内阁办事,张居正称病不出,忽然有旨招内阁五府和六部。百官都急忙到场,只有张居正姗姗来迟。高拱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罢免,还以为是皇帝要答复百官弹劾冯保的奏状。

彼时,太监王蓁捧圣旨出,百官皆跪。王蓁说:“张老先生接旨意”,张居正急忙接过圣旨,展开一看,里面写道:

“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高拱便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圣旨写明要罢高拱的官,让张居正来继任首辅。百官读后皆惊愕,高拱独叩头而出,不辩一语,他心里明白:

“皇上既在幼,而保又文理不通,此旨词语通顺无滞,是谁为之也?一览可知矣。”

张居正和冯保居然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使高拱毫无招架之力。高拱只是北向而祝说:“吾皇虽幼,然聪明天纵,出寻常万倍,愿天地鬼神祖宗先帝之灵益加启发,早识奸谋,勿使为社稷之祸,拱虽万死亦甘心。”——当万历皇帝读到《病榻遗言》中的这些文字时,“张先生”那伟岸的形象瞬间就崩塌了,等待他的将是抄家与清算。

张居正的最终罪名

万历十二年,明神宗正式下令抄没张居正的家财。张居正的子女急忙焚毁奇货禁物,在听闻荆州守令要来登记家族人口后,一些张家人丁惶恐地躲到空房子里。随后房子被查封,他们都饿死在里面,尸体也野狗吃尽。

官府从张家子弟中搜出黄金万两,白金十万余两;张居正的长子受不住刑罚,诡供说另有三十万金寄藏于其他官员家中,然而最后也只搜出了十分之三。张家子女多经受不住拷打,相继自杀。申时行等请求从宽处理,万历帝便下诏留千亩田给张居正的母亲养老。之后言官依然攻击张居正,皇帝下令削夺他的官籍,收回先前所赐的玺书诰命。

抄家四个月后朝廷才正式颁布张居正的罪状,说他“污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在末尾又说“当剖棺戮尸,而姑免之。”这些罪状都是有凭据可查的,但皇帝对他的态度恐不仅限于此。《病榻遗言》中揭发张居正伪造先帝遗旨,与冯保擅自废斥顾命大臣,并且将年幼的万历帝玩弄于股掌之上,这才张居正受皇帝痛恨的深层原因。

张居正为何会被皇帝记恨,死后险遭焚尸扬灰是真的吗?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

在世时,张居正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帝师,曾经力挽狂澜,大权在握,被皇帝敬重如父。可是,死后却被万历鞭尸抄家,祸及老母幼子。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情感都不是无根之木,爱与恨都有迹可循。

张居正对朝廷功不可没。任内阁首辅期间,和太后联手,辅佐着年幼的万历皇帝,励精图治。推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的改革, 改善了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让衰落的王朝一度恢复生机。

军事上,他也能大胆重用戚继光这样的大将,抗击匈奴,保证国家边疆的稳定。在他的努力下,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




但是,张居正这一个不懂得及时放手的人。皇帝已经完成大婚,成年了,他仍然忧心朝政,大权独揽,让皇帝内心非常郁闷。

最可气的是,张居正自己极尽奢华,回乡为老父亲办理丧事时,要坐三十二人抬的豪华大轿。可是,他对皇帝却始终高标准、严要求,甚至连皇帝的经济大权也不放手,让年轻的皇帝特别没有面子。

太后对皇帝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满意时,居然也要抬出张居正来,说我要去和张先生说,他要是知道了,也会反对的。




哪怕是亲生父子,孩子长大,当爹的也要学会及时撤身让他自己当家主事,更何况,这个孩子还是一国之君,张居正仅仅是老师而已,这就怪不得皇帝心怀怨恨了。在他死后,备受压抑的皇帝才极尽能事进行报复。

张居正和万历之间有什么恩怨?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抄家?

张居正本是万历帝的恩师,但是一方面因为张居正过于严格,另一方面张居正得罪朝臣太多,死后被抄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10岁小皇子继承帝位,被尊称为万历帝。

或许小皇帝在继位以前都不知道就是什么才是皇帝,在他的眼中,只要自己勤奋读书,做好分内之事即可,但是真正做到这把龙椅上,面对这动荡的局势,万历帝也变得无助了起来。不过所幸的是万历帝有着这个时期最好的老师来辅佐他,这个人就是从小就被称为张神童的张居正,正是这个人,让万历帝的一生充满了敬畏,同时更是充满了畏惧。

张居正严格管教,辅助万历帝成为明君。

万历皇帝继位之时,张居正的在朝堂上下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就连皇后都要让他几分,而那时的小皇帝还只是个孩子。张居正为了不让万历帝误入歧途,从小就对万历帝严加管教,只为了将来万历帝可以成为一代明君。不得不说张居正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他并不清楚这一切竟然成为了万历帝?报复?自己的导火索。或许是人人都知道张居正在皇帝面前的威严的缘故,就连皇后管教万历帝时都会时不时的拿张居正做幌子,以至于万历帝的童年都是在恐惧中度过。

改革势必要伤人,张居正也因此成为了群臣的敌人。

万历帝在位期间,张居正尽心辅佐的同时也曾为了顺应那个时代的发展而做出一系列改革。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只要有改革就势必要得罪别人,毕竟改革本身就是在动别人利益的蛋糕,这样一来,张居正在朝堂之上的敌人就更多了。张居正死后,万历帝在众多大臣的游说下大怒,并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

张居正的一生虽然生前很是风光,但是死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属实是让人惋惜。

张居正死的时候万历帝有多恨他?

还是恨的,直到晚年,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还心怀不满,张居正在幼年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张居正活着,神宗心底惧怕,阴影在胸,自然不敢有什么动作。张居正一死,神宗虽说还装模作样地大哭了一场,可是他很快就擦干眼泪,开始报复了。他积聚了十几年的不满和怨恨,突然爆发。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从张居正任用的干部开刀的,什么事儿解恨他就怎么干。于是张居正一家就入地狱了。

张居正是以为成功的宰相,但是不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拯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励精图治,使大明王朝重振雄风。而他作为帝师,在教育皇帝上面却是失败的。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学生万历皇帝朱翊钧教好,尔致万历对他产生反感,甚至一直想打倒他,所以万历并没有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也没有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

详细介绍: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的苦果是自己种下的,万历皇帝再小也是天下九五至尊,作为老师首先要行君臣之礼,张居正看来真是有点糊涂了。万历皇帝自视自己为天下九五至尊,容不得半点屈辱,时间一长便心理慢慢扭曲,报复张居正是迟早的事。

张居正实在是太优秀了,整个明朝机器的运作全靠张居正指挥,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万历皇帝没有发作,毕竟个人恩怨要让位于江山社稷,等他一死,万历快被别憋炸的小宇宙便爆发了。

万历为何对张居正恨之入骨?是因为他勾引李太后吗?

这是一部分原因。除了张居正和太后之间的关系以外,张居正手握重权,使皇帝有名无实,而且从小就对他管教颇多,以至于没了君臣之分也是重要因素。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故事很多,能人异士也很多。其中非常引人瞩目的,必定有当时朝廷的风云人物张居正。他手腕强硬,能力出众,同时不懂收敛,风光了一世,最后却落得凄惨的下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万历皇帝之间微妙的关系。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的做法表明,他内心简直对张居正恨之入骨。可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万历登基之初,年龄小又毫无根基,张太后也没有什么背景,是个光杆司令。而张居正身为当朝首辅,已经是朝廷重臣,在这种情况下,张太后和万历皇帝不得不倚仗他。张居正和张太后是有一些不正当关系的,而且李太后也一定不是被动的,因为这个时候,张居正是他们母子唯一的救命稻草。

和自己的母亲,当朝太后有这种关系,万历皇帝内心对张居正必然有意见。而他从小就受到张居正的管束和教育,可以说是亦师亦父。面对这样一个长辈,万历皇帝内心一定是敬畏而害怕的。长大以后,这种情绪很大程度上就会转化为愤怒和憎恨,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张居正对自己的影响之大,他根本离不开张居正的控制。

如果说一开始他对张居正还有一些感情,那么这种感情只会在一次一次的顶撞,训斥和违逆中消磨殆尽。张居正根本难以意识到,皇帝长大了,他们就应该有着正常的君臣关系,他的任何不恭敬都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万历皇帝对他没有丝毫的恶手下留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