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为什么在战国后期称霸天下?
除了商鞅变法所带来的巨大的国力增长,还有就是其极佳的战略位置,坐拥关中和巴蜀,进可攻、退可守,完全掌握了对敌的主动权。
而这个主动权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东大门函谷关、一个是南大门武关。
而这其中函谷关的战略地位要比武关更高,因为武关仅仅防的是楚国一国,而且地方偏远,易守难攻。其既不是秦国东出灭六国之路,也不是六国合纵怼秦国之选。
相对而言的威胁性不是太大,基本就是秦国和楚国在那里较劲!
所以这个关键点其实是在函谷关!
函谷关往西,那是秦国核心之所在——关中。
如果函谷关被破,那么秦国也就差不多没了,因为秦国不是赵国和楚国,有多个政治经济中心。
他们的命根就在咸阳,咸阳没了,秦国也就没了。
而函谷关往东,那就是六国羔羊啊,随时待宰。所以只要秦国拿住函谷关,他们就掌握着主动权。
而韩国不巧的是,刚好是秦国出函谷关的第一个国家,不仅仅是阻碍,更是威胁。
公元前381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可算是把秦国吓出了一身冷汗。
所以,秦国非常有必要,去剪除这个威胁。
再加上韩国实力本就相对弱小,除了战国初期稍微横了一段时间外,其余时间都是弟弟,长期和燕国争多战国七雄倒数第一。
正所谓柿子专挑软的捏,秦国崛起以后,其用兵最多的国家,除了世仇魏国以外,就是倒霉鬼韩国了。
前面提到,自从公元前318年,韩魏等五国伐秦,攻打函谷关后,秦国就意识到韩国是函谷关的最大威胁。
于是开启了吃饭睡觉打韩国模式。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麿、申差于观泽。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前308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
前286年:秦败韩师于夏山。
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成为秦国的三川郡。
前244年: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七十多年时间里,韩国被秦国狂揍十一次,而且这还是秦国主动揍的。
还有很多是韩国主动凑上去挨打的。
比如公元前316年,其为了报脩鱼八万将士之仇,主动攻打秦国,结果被揍回来了。还有公元前293年:韩国联合魏国一起找秦国算账,结果被白起狂揍,斩首二十四万。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伊阙之战,一举奠定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被长期胖揍的韩国最终也逐渐认命,特别是在公元前241年,第二次五国伐秦失败,韩国彻底绝望,于是主动向秦国称臣,自此开始成为秦国的附庸。
按理来说,其实韩国那个时候就能被灭了,只是当时秦国还没有做好统一六国的准备,或者说秦始皇还没长大。
再加上韩国已经归附,着实没有必要。还还不如把精力花在魏国、赵国、楚国这些实力较强的周边国家。
所以,其实问题是出在后面,在韩国已经归附的情况下,秦国为何还要再后续的统一战争中,首先将其灭掉,这不是浪费兵力和时间嘛?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战争思路。说实话,个人不是太认同。
这个战略如果是在往前二十年,即第二次五国伐秦,还可以说的过去。但后面随着东方六国联盟势力的瓦解,秦国的日益壮大,秦国已经有了一挑六的实力。
其实,在灭六国战争中,秦国采取的就是一个横推战略,先取三晋,再拿燕楚,最后再去最东边儿的齐国海边儿看日出。
之所以首先要拿韩国,第一个原因就是韩国太鸡贼了,反复无常,使得秦国非常怀疑其忠诚度。
韩国由于处于四战之地,国力又相对弱小,所以长期都是扮演小弟角色。
你说当小弟就当小弟吧,老老实实的选个大哥不就好了,但韩国偏偏不安分。
魏国牛的时候,跟魏国混;齐国起来了就赶忙跟着齐国打魏国;秦国牛的时候,又跟了秦国,但当合纵之风兴起的时候,韩国立马调转枪头,充当起了进击函谷关的急先锋。最厉害的是,这韩国满满的心机,当年秦赵上党之争,如若不是韩国再从中挑拨,估计也干不起来。
所以,秦国一直都知道,这韩国不是什么好角色。如今大军东进在即,万一秦军再前面打得火热,韩国在背后捅刀子,那就不好玩儿了。
于其留有这样的不安定因素,还不如早点解决掉,以免后顾之忧。
况且,拿下韩国可是好处多多啊,韩国虽然国力不强,但是它的战略地位却是非常高的。
韩国虽然小,但地处中原,土地富饶,人口众多,可以为秦国带来许多的物资补给和人口补充。
韩国人不能上战场,但是可以当劳动挑夫啊。
而且前面说过,韩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扼住了秦东进的道路,同时连接其他各国。拿下韩国后,秦国的进攻选择将会更加的多样化。虽然之前也可以借道什么的,但哪有自己的路走着方便和放心。
而且,拿下韩国真的不需要费什么力气,这些年的打压和掠夺,几乎快要把韩国给榨干了。
韩王安献南阳之后,秦国取新郑几乎可以一片坦途。既然有这样的好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秦国的韩国公子韩非死了,没有人能再为韩国说话了。
可能秦始皇也觉得“韩国棒子”比较欠收拾,就首先把韩国给灭了。让他们知道一切都是大秦的,不是韩国的!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平定嫪毐叛乱,借机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秦国大权。
经过十来年的积累,秦国逐渐拥有了扫灭六国的实力,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天下的进程。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派遣南阳代理太守内史腾率军攻韩,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韩国为什么首当其冲,成为了秦国第一个灭亡的国家呢?
战国末期,各国的都城分别是秦国都城咸阳、韩国都城新郑、魏国都城大梁、赵国都城邯郸、燕国都城蓟城、齐国都城临淄,楚国都城寿春。
从地理位置来看,秦都咸阳就是现在的西安,韩都新郑是现在郑州的下辖县市。
对秦国来说,出了函谷关,脸对脸的就是韩国,伸手就能打到的地方,秦国想要一统,必须要踢开家门口的这块绊脚石。
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张仪就认为,进攻韩国是成就王业的基础,占据韩国之后,可以连接楚国、魏国,控制周王室,挟天子以令天下。
秦昭襄王时期,范雎为秦国制定“远交近攻”的战略,将秦国扩张的重点对象锁定为韩、魏两国,对赵国、楚国采取拉拢和打压并举的策略。
秦王嬴政在进行灭亡六国的规划布局时,李斯提出“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李斯目的在于灭掉韩国后,令其他诸侯人人自危,瓦解各国的心理。
秦国一统的总策划师,尉缭在统一布局之前,也曾对秦王说过,控制韩、魏,才能夺取天下。
韩国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从地理到心理,韩国都是秦国必须要率先拿下的国家。
目前的考古发现表明,韩国拥有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早的冶铁作坊。韩国不是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但一定是最先大规模使用铁器的国家。
战国时期,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现在总说秦弩很厉害,主要原因是秦国标准化生产的巨大成功。
但是秦弩与韩国的精良弓弩比起来,还是差很多的,韩国的强弩最远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除了弓弩之外,韩国生产的刀剑也非常锋利,有“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之称。
甚至可以猜测,韩国作为夹在强国之间的一个小国,坚挺到最后才被秦国吞并,可能就是韩国是当时最大的兵器出口国。
对
秦国来说,要实施统一的大业,自然需要数量庞大的军需作战器械,虽然秦国本土也有庞大的生产作坊,但是这种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啊!
而韩国的军械生产工业十分发达,对秦国基本上是完全可以拿来就用的,只需要改善一下管理流程,就可以输出大量的作战武器,这是秦国所需要的。
除此之外,韩国也拥有大量的能工巧匠,像郑国这样的技术型人才,韩国也不少。统一大业,是极为消耗国力的,能工巧匠,对于提升国力至关重要,搞过来正好合用。
韩国堪称是列国中,求生欲最强的一个国家,也是朝秦暮楚,各种作死的小能手。其实韩国的命运比魏国要悲惨,而且韩国的人才没有魏国多,就沦落到一打就跪的角色了。
起初在秦惠文王时期,韩国还是能够坚挺的,但是在公孙衍手上,被魏国连坑两把,韩国也就放弃尊严了,谁强跟谁走。
伊阙之战,魏韩两国互坑一把,被白起斩首十五万人,从此求生欲占据了上风,韩国也不要脸了,开始了长期跪舔秦国的历史。
最后韩国为了自保,不断地割地给秦国,韩王跑到咸阳去朝见秦王去了,创造了战国邦交的下限了。
韩国想出的自保的绝户计,把六国狠狠地坑了一把,为了疲敝秦国,派郑国去秦国形象水利去了,使得关中沃野千里,年年丰收,秦国国力大增。
为了求秦国手下留情,韩王派公子韩非出使秦国,上书《存韩》,但是这篇文章没起啥作用,倒是其他文章令秦王大喜,奠定了秦国后来的治国思想。
如果说韩国一门心思地跪舔秦国,就铁了心当人家小弟,估计秦国也会考虑要不要第一个灭韩。
问题是只要秦国在山东六国跟前吃了瘪,韩国总要夹中间咬秦国一口。
邯郸之战,秦军大败,赵、魏、楚联军追击秦军,攻入河东,韩国眼看有利可图,也参与攻秦,捞了一波好处。
秦王政六年,楚国春申君组成五国合纵攻秦,韩国又参与其中。结果在函谷关被秦军击败,最后一次五国伐秦失败。
就是这样一个韩国杵在那,秦国看着来气不,干啥啥不行,就爱凑热闹,秦国不第一个灭它,留个过年了!
众所周知,秦国灭六国,从而进行统一。秦始皇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可是,为什么秦国要先灭韩国呢?根据史料记载,嬴政在公元前230年,派史腾率领秦军进攻韩国,大获全胜。秦国攻克了韩国国度新郑城,就连韩王安也被俘虏,紧接着秦军占领了韩国全境。并设置了颍川郡。韩国灭亡后,成为了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消灭的国家。
之所以韩国这么快就被秦国消灭,是因为当时韩国国力弱小。当时韩国只有都城和十几个中小城邑,是其他几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更何况,秦军当时采用的是突袭,韩国随即被灭。秦国灭六国,采用的战略是远交近攻。离秦国较远的国家,即使出兵攻打后,也不好控制,不能首尾相接,很难被收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攻打离秦国较远的国家,要远征,粮草运输困难,风险极大,不利于战事。所以秦国会和齐国等较远的国家较好,让这些国在秦国攻打其他国家时保持中立,不会对他们进行支援,大大减轻战争压力。而韩国和秦国接壤,所以就成了秦国进攻的首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韩国不仅和秦国相连,还和魏国、楚国接壤,地理位置特殊,属于中原诸国的咽喉之地、交通要道。秦国攻下韩国后,能以韩国为跳板,东进攻打关东的其他国家。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韩国面积不大,但是资源丰富,农业很发达,拥有丰富的铁矿储量。攻下韩国后,可以让秦国拥有丰富的粮食等资源。为攻打其他国家奠定基础。
这个最早被秦国消灭的国家就是韩国,在春秋战国的后期,七雄争霸,其中就有韩国。可是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候这个当初的强国却最早被灭亡了。
韩国的土地虽然少,面积小,但是地理位置却是极佳的。韩国处于中原的腹地,也就导致韩国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自然也就导致了国家强盛。军队常年都有着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再加上韩国制造武器的能力强自然让韩国更加强。可是当时的韩国国王却沉迷于酒色,重用小人,让韩国急速没落。
当时韩国将本国最好的水利专家往秦国送,原因竟然是想要将秦国的财力消耗掉。之后也是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妄图让赵国和秦国打得两败俱伤。结果赵国被秦国狠狠的揍了一顿,韩国自己更是丢了土地,损失了十万大军。
虽然韩国的国君废物,但是韩国的公子韩非却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师从荀子,和秦国的宰相李斯为同门师兄弟。两人朝夕相处,李斯也是明白自己这个同门的厉害。
之后两人学成之后各奔东西,李斯去秦国施展宏图,韩非子回到韩国报效祖国。李斯到秦国之后就被重用成为宰相,但是韩非子会到韩国之后却没有施展本事的机会。
在李斯成为宰相之后,就对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说:“想要一统天下,必须先要将韩国灭掉。韩国地理位置特殊,如果不将韩国灭掉,根本就灭不了其他的国家。而且韩国公子韩非子是一个非常了得的人物,如果他活着会影响一统天下的霸业的。”
秦始皇听进去了,于是第一个就将韩国灭掉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6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