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稹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提起元稹,他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与白居易合称“元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他的文学成就之高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文学界中,却一直存在着“重白轻元”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在于他在感情上的“丰富多彩”。
元稹虽然写得一手好情诗,但却不是一个痴情种子,反而非常多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唯美的情诗,表现出了一位诗人坚贞不渝的痴情,打动着无数人的心扉。
而这句唯美的情诗就出自唐代诗人元稹之手,而他描写的坚贞不渝的爱情就是关于他的亡妻——韦丛。
然而,事实上,元稹真如他诗里描写的那样痴情,对妻子忠贞不渝吗
贞元十八年(802年),出身名门的韦家嫡女,下嫁给了当时的寒门士子元稹,这一年她二十岁。从此她由一个富家千金变成了篷门贱妻,可她虽是谢公最小偏怜女,但自嫁黔娄百事乖,心甘情愿地陪元稹这个寒门士子穷困度日。
韦丛顾念元稹无衣,便搜尽箱笼为他寻找衣服,知道他爱喝酒便拔下金钗以置换酒钱。
元稹伤心不已,在感叹“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的同时,又发出了“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痴情语,使得无数人都被他的痴心感动。
可事实上呢?元稹说一套做一套,诗是这么写,可他做却又不是这么做的。
时间就是最好的忘情水、后悔药,在亡妻韦丛去世后第二年,元稹就另娶她人。
不管他是因为仕途而不得已还是真心对裴柔之有感情,总之,元稹还是再娶了。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什么除却巫山不是云都是空的,当初的伤心或许是真,可是如今的再娶也是真。
由此可见,元稹并不是像他诗中所描述的那么痴情。
另外,元稹不仅明媒正娶了其他女人,还和一代才女薛涛不清不楚。
说到薛涛,大家应该不陌生,一个是因为她会写诗是个才女,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另一个就是因为她和一代诗人元稹的爱情故事了。
薛涛是个才女兼美女,元稹早就想一睹芳容了,所以在元稹担任监察御史到四川察看的时候,负责接待他的地方官员为了巴结元稹,便趁机安排薛涛去伺奉他。
这一见,可不得了,元稹和薛涛二人在诗词上都是富有造诣的,因此惺惺相惜,又加上郎才女貌,于是二人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姐弟恋,直到第二年元稹回到长安,两人之间才少了往来。而自从和元稹邂逅后,薛涛便一生没有嫁人。
按理说,双方你情我愿,互有情思,此时的元稹也已丧妻,双方想必会生活在一起,但是,彼时的元稹却半点没有迎娶薛涛,而是迎娶了另一位朋友的表妹安仙嫔,
当年妻子逝世自己发下的终身不娶誓言早已成为了一纸空谈,可笑的是,他先结识了才女薛涛,续娶的却是其他女子。并且在安仙嫔去世后,迎娶裴淑为妻,丝毫没有想到迎娶薛涛为妻。元稹若果真如他情诗中所写那样痴心一片,愿将终夜长开眼,报答亡妻的平生未展眉,那么薛涛又何事不展眉呢?
可见,元稹并非那么痴情。
当然,元稹辜负的不仅仅是薛涛,还有他的初恋崔莺莺。
说起崔莺莺,想必看过《西厢记》的朋友都会有印象,而《西厢记》的故事便脱胎于元稹编写的《莺莺传》,《莺莺传》的主人公一个是张生,一个是崔莺莺。而《莺莺传》主要写的就是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根据宋代王铚在《〈传奇〉辩证》中的考证指出张生就是元稹本人。而鲁迅先生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
“《莺莺传》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至于元稹为何要写这样一个故事,是出于良心的谴责还是出于世人的讽刺,这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元稹的确抛弃了崔莺莺。书中得张生为了仕途,抛弃了多情美丽的莺莺。而现实的元慎也是如此,元慎科举考试后,被朝廷选为“校书郎”(校对书籍的官职)。元慎为了仕途,抛弃了崔莺莺,进而选择了京兆尹韦夏卿的女儿韦丛。
元稹是个多情的才子,却不是个痴情的种。他的情诗写的那么好,痴心一片,可是他的实际行动却表明了他是那么的风流多情。
所以说,男人都是大猪蹄子,说得永远比做的好听,写得一手好情诗的元稹,却并不真的是个痴情种子。
这说的应该是元稹,元稹是唐代诗人、文学家,其诗词成就十分大,和白居易一起被称为?元白?。元稹的爱情诗尤为出彩,许多名句,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等,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句,世人皆知。
从元稹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男女情感的眷念、不舍和微妙细致的变化,正是因为元稹的这些情感诗句能够如此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世间男女之间的缱绻,才让人觉得元稹也必定是一位重情重义的男子。
而事实上,元稹一生,和多位女子纠缠,所以有些人才觉得他是个渣男。据说元稹年轻时,曾和表妹崔莺莺情投意合,在赴京考试前,他曾跟崔莺莺许下诺言,等他考取了功名,一定回来娶她。
到京城时,元稹的诗被京兆尹韦夏卿看中,并被邀去府上赴宴,由此结识了韦夏卿之女韦丛。由于当时的举官制度,其中一项就是可以让人推荐,和韦丛成亲的话,也能拥有一个更好的起点。
于是元稹便忘却了崔莺莺,娶了韦丛。元稹所创的《莺莺传》,里面的张生据说就是以元稹为原型的。韦丛是个贤妻良母,标准的大家闺秀,她嫁给元稹的7年间,竟生了6个孩子,后来27岁时因病去世。
韦丛去世后,元稹很是悲痛,也作了许多悼念诗,但没过几年,他出使成都,遇见了有名的才女薛涛,两人陷入爱河,元稹也为她写了许多情诗,后来元稹被要求回京复命,走之前两人也是凄凄戚戚,元稹保证不会一定会回来接薛涛,但最终他还是辜负了自己的承诺和一位等待了他许久的女子。
元稹的每一首诗,都十分深情,饱含着无限的爱恋,相信当时写下那些诗的时候,他确实是真情实感的,但转头就忘也是他的特点,感情是真的,诗是真的,忘记也是真的,他的这种状态,就是许多人称之为渣男的原因。
最近两天在看元稹的一生,因为做《离思》的赏析视频,真正的去了解他,在看过各种评价,看他的人生经历,读过一百多首元稹的诗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元稹这顶渣男的帽子太冤了。
他的几宗罪:第一,对初恋情人始乱终弃,攀附权贵,娶了高管之女-韦从。
娶了韦从不假,但是是韦从之父韦夏卿看上了元稹的才情,而不是他去攀附的,在他当了三年校书郎后,心怀梦想,辞职重新考制科考试,得了第一名,做了监察御史之后,被韦夏卿看上。
对初恋的抛弃,也就是他写的那本西厢记的原型,少年时的爱恋最后修成正果的有几人?而且崔莺莺也不是平民,是氏族大家的崔氏,元稹这个没落贵族的贫穷公子,一身才气,没钱没权,如何争取?最后没成是因为他负心还是身份悬殊都未可知。
唯一所知是元稹自己把自己的爱恋一直印在心里,写在书里,所以我们才得以知晓,而这成了他的第一宗罪。
第二宗罪,对原配韦从的辜负,婚内出轨,狂撩诗妓-薛涛。
韦从20岁嫁给24岁元稹,郎才女貌,相当和谐,元稹的监察御史职责查贪官污吏,得罪一大批人,被贬谪生活日益穷困。元稹这个直性子,重感情的人又作诗怀念,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
从离思五首中可以看到他们婚后的日常,第一首说韦从的美貌,第二首写日常,她对镜梳妆,他懒在被窝里看道书,第四首就是最著名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那种哀痛所传达的感情不会是一个薄情的人能写出来的。
元稹应该是年少就喜欢研究道家的一个人,很多诗词里都提及过,而且白居易作的诗中那句无波真古井,有节秋竹竿,也是描写元稹,所以这个人的形象很鲜明,研究道家,性格喜静,情绪稳定,痴情一片,起码在年轻时候是这样的,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且比较直!其实有些矛盾,如果他研究道家深入的话,不应该这么刚直,而应该是顺势而为。也许后来才醒悟。
遣悲怀是元稹在四十多岁位居高管的时候再去怀念死去十几年的亡妻。一个滥情的人会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再去回忆糟糠之妻,把自己当时写的多么无能与不堪,要让妻子当掉嫁妆维持家用的窘迫也直言不讳。
我感受到的是真挚,感恩,不顾自己的面子的缅怀,现在他月薪十万可是却不能与贫贱夫妻共富贵的悲痛,妻子的衣服十几年还没扔,时常给女婢穿上仿佛还能看到她的身影,惦念她在地下穷困,烧纸钱,长夜睁眼到天明,报答她的深情,希望舒展开她一直以来的愁眉。
这样的人说他滥情,我反正是不信。如果只作了一首两首,可能,长达十几年的怀念,装了这么久的薄情也不是薄情了。一个人的人心最能感受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耳听、眼看都不一定是真,何况经过一千多年的悠悠众口。
至于薛涛,她比元稹大十一岁,传出绯闻是在元稹三十多岁,薛涛此时四十多岁,说他因为薛涛年老色衰而抛弃她,我想说如果真有这么回事,元稹爱上的本就是已经年老色衰的薛涛,四十几岁的古代女人都不能说风韵犹存,是半老徐娘。所以他们仅仅是灵魂共鸣的两个人。
至于唱和的几首诗,唐朝的开放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尤其在感情表达上,写了两首诗里面有相思这样的字眼去赞美薛涛就是有奸情,呵呵,一个四十多岁,让无数才子倾倒的四十多岁智慧女人能让元稹骗到?
第三宗罪,续娶妻妾。
在元稹写了那么多深情诗怀念亡妻之后,此后娶妻纳妾,这简直伤了无数玻璃心的少女们!我想说元稹在原配韦从死去三年之后纳了个妾安仙嫔,只不过是个平常女子,四年以后安因病去世后,元稹又娶一妻,而这个妻子也不是名门望族。只不过也是个没落的找不到存在感的家庭。
也就是在三妻四妾是平常的中唐,元稹基本是同一时期只有一个配偶,连白居易都有无数个小妾,而他却被诋毁成渣男,忘恩负义,板上钉钉,不容反驳。就算在现在,丧偶之后就不能再娶了?就不能再爱了?明清的贞洁牌坊到现在还是如此牢固呢,还安在一个男人身上了,诡异!我只讲道理,不分男女。
我们不能拿现在的价值观去要求古人,就如同如果古人看到我们这个时代也会唾弃,重商的时代,在古人看来简直败坏到了极致。在这个时代被捧上天的商人们,在古代是投机取巧的奸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与枷锁。
另一点,元稹对白居易的友情那也是认准一个人,就是一辈子的。往来唱和九百多首,几乎没有其他人的唱和。而白居易的朋友那是遍天下的,当然元稹应该是排第一的。
读完一百多首元稹三十多年间写给白居易的诗词,我只能说这样滥情的人,泛滥了一辈子的情,请给我一打!白居易在给元稹的洋洋洒洒几千字的信中说,自己一生三个知己,两个已经因为得罪权贵去世,所剩只有元稹一人,一再被贬,生活困苦,疾病缠身,此心难堪。事实是名士仍然是名士,俗人还是俗人。
元稹早年做监察御史,职责是什么呢,查贪官污吏,他得罪的不是一两个人,是皇上亲近的宦官阶层、是兵权在手的番镇王,这些人是有历史话语权的人。在一个腐坏到骨子里的中后唐,他们所诋毁的人基本可以负负得正。
我也不是说元稹完美,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只是他不应该背这样千夫所指的骂名,人性复杂,他写出了这么多情真意切的诗句,所以在读他的情诗的时候无需觉得如鲠在喉,他所传达的就是他当下的情思,不妨相信,体验美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5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