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厉害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30 10:37:18

厉害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诸葛亮早就被人神化了,他的谋略似乎成了智慧之神,加上对他未出茅庐便已三分天下的炒作,那些预言弄得满城风雨。出山之后,更是帮着刘备一步步站稳脚跟,并且三分天下。在各种传说中,诸葛亮也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仙,甚至没事还能把风忽悠过来烧了曹操战船。可是,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奇吗?答案是否定的,真实的诸葛亮在历史上很失败的。特别是刘备死后,这个屌丝更是没办成过一件大事情,半辈子都没走出岐山,弄得最后把自己气死了。

其实关于诸葛亮下半辈子啥功劳都没有的事实,他的得意门生姜维临死前把他卖了,姜维临死的时候一声长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这句话很明显,姜维是感叹自己英雄了一辈子,却被一个山蛋耽误了一辈子。这位傻蛋是谁呢?毫无置疑是刘禅。刘禅这货一直被李严左右着,还一度怀疑诸葛亮拥兵自重,会谋反推翻蜀国。在北伐期间,刘禅动不动就将诸葛亮从前线调了回来,这也使诸葛亮万分无奈,很多机会白白错失了。相比起来刘备,刘禅简直是一个混蛋,不过这个混蛋也是刘备一手宠溺造成的。l论家教,刘备和曹操简直没法比。刘禅的各种猜测,君臣之间的不信任,才导致诸葛亮没能北伐成功。

还有,就是诸葛亮被过度放大了。其实,蜀国的大部分地盘和诸葛亮没多大关系,大部分是被刘备打下来的,并且每一次大战役都没有带诸葛亮,赤壁之战那在正史上是周瑜的功劳,诸葛亮无非算是个打酱油的屌丝。不仅如此,光耍阴谋诡计坑盟友,顺手还借了荆州。攻打西川,刘备带的是庞统,攻打汉中,刘备带的是法正,因为刘备深知用人之道,也知道诸葛亮不是个打仗料子,搞搞后勤建设还行。他也深知诸葛亮过于谨慎,这也是用兵大忌,讲究的就是稍纵即逝的战机,出其不意才能取胜。后来也确切如此,魏延曾经献计子午谷奇谋,然而诸葛亮却一口拒绝了。试想一下,万一魏延能奇袭长安,那么或许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早就成功了,只是诸葛亮太畏首畏尾,才导致了最终北伐的失败。

历史人物“诸葛亮”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上三国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出名杰出的谋臣。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诸葛卧龙,那他是否真如《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这般,无所不知、运筹帷幄呢?

评价一个人需要理性,对于历史人物更应该如此。大多数人对于诸葛亮的认识都是来自《三国演义》这本书,而《三国演义》中大量的情节其实都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它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增加可读性作者杜撰的。显而易见,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小说那么神通广大,他如今的形象大多来自小说的美化和神话。

比如:火烧博望坡,空城计,赤壁之战等等情节,都是剧情需要刻意添加的。火烧博望坡之时,诸葛亮刚刚出山,明显是其他人做的。还有赤壁之战,在历史上若是论功劳,当仁不让的第一人应该是周瑜,而草船借箭的事迹,也没发生。甚至苏轼所形容的羽扇纶巾,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形容的当时周瑜的形象。还有空城计这么有名的战役,在正史中一点儿描写都没有。这件事的真实性,都是有待考据的。


难道说诸葛亮全靠小说吹捧?

这当然也不是,首先诸葛亮并不是能力平平之辈,不然也不会被罗贯中选中,成为蜀汉政权的顶梁柱,也自然不会被誉为“千古第一相”。还有一点小说中刘备对诸葛亮信任有加。但在历史上刘备最信任的人是法正,对诸葛亮也没那么重视,可以说刘备病死之前,诸葛亮出手的机会极少。


而在刘备病逝白帝城之后,蜀汉最濒危时刻,诸葛亮才站了出来。他不仅没有让蜀汉因此衰败,反而逐步恢复了过来,并且再次拥有了对外出征的实力。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因为当时诸葛亮大权在握。当然诸葛亮的才华还不仅仅止步于政治,在军事上,在科技上也很有成就,像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弓弩诸葛连弩,这些都是来自诸葛亮。

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能过于片面,也不能根据民间传说,而不去考证历史的真实性。诸葛亮确实是三国中最为优秀的人之一,但他没有书中那么厉害。

诸葛亮有什么方面是厉害的

  诸葛亮作为三国里神话般的人,真实的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诸葛亮的评价1

  全才诸葛亮。

  1,精制兵器。 诸葛亮对兵器的制造极为讲求。陈寿在《亮传》称“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宋书》卷86《殷孝祖传》载:“御杖先有诸葛亮筩袖铠帽,二十五石石弩射之不能入”。《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言:“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具发。”这种武器在当时也算是先进的。故《亮传》注引《蜀记》载晋初李兴之言曰:“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的军队战斗力所以很强,擅长用箭,当为其原因之一。 还有两个小地方,一是诸葛亮觉得军中伐木斧损坏很快,于是亲自监造了千余斧头发到军中使用,新斧头非常坚固耐用,然后他才处罚负责军需的相关人员。还有一个出自《太平御览》记载,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他造成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 种.种地方可以看出,因为蜀汉地寡民少,兵员不足,诸葛亮就从装备着手,尽管用钱非常节省,但仍然为士兵配备了最精良的装备。

  2,各种军械。

  一、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因此诸葛亮对旧式车辆加以改装,称为「木牛流马」。据说「木牛」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马」有方囊二个,每个可以装米二斛三斗,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其实「木牛」即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独轮车,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动。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粮」,第六次北伐「以流马运粮」的史实可知,「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

  二、八阵图

  由于后世的附会臆测,加上小说戏剧的夸张渲染,八阵图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八阵图只是古代作战时用以掩蔽士兵及阻碍敌军的防御工事或军事阵法,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山东临沂县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就有《八阵篇》的残简。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说的「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可以变化许多阵法。不过因年代久远,其具体内容已残缺不全了。

  三、连弩

  所谓「连弩」,类似架设在兵车上的武器,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为诸葛亮根据旧有的技术所制成,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唯一缺点是需要七、八名连弩士才能拉动弓弩。此外,「八阵图」必须配合「连弩」使用,即敌人冲入阵内后,近则短兵相接,远则靠「连弩」来进行射击。蜀兵虽少,而能六出祁山,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又如建兴九年,魏将张郃被蜀兵射杀,皆可证明「连弩」的功效。

  四、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五,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六,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七,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诸葛亮的评价2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许多人非常崇拜的人物,看《三国演义》或是京剧,大家都晓得,他身着八卦衣,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气定神闲,谋划出空城计或草船借箭这样脍炙人口的妙计。但真正的诸葛亮不似京戏里面的倜傥,也没有《三国演义》里的神机妙算。

  《三国志》才是真正可信的史书,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后面加个跋,说诸葛亮行政工作做得非常好,对人很忠实,对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都愿意为刘备肝脑涂地,而且他一辈子对人很宽厚,法律严而公平,但加了一句话“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

  这就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不一样了。罗贯中在小说中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但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更不是京戏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当年在刘备三顾茅庐做“隆中对”的时候,已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不过鲁肃也看出了这情势。当时中原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内战,而且刘备根本还没进四川,连荆州都还没拿到手,诸葛亮就可预见四川会属于刘备,所以也有人怀疑“隆中对”的真实性。

   诸葛亮的评价3

  诸葛亮,在我国千百年来,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父母早亡,为逃避战乱跟随叔父来到荆州。叔父死后,迁居囊阳城西的隆中。诸葛亮一面读书学习,一面躬耕陇亩,同时常与朋友一起探讨国家兴亡之道。

  诸葛亮年轻而有奇志,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乐毅自况。诸葛亮这种耕读,而又近乎隐居的生活并未过多久,就被刘备的“三顾茅庐”给改变了。

  公元207年,刘备在诸葛亮的好友、当地名士司马徽的推荐下,带着关羽、张飞往见诸葛亮。第一次不见,第二次还不见,刘备仍不恢心,去第三次。这一次诸葛亮被感动了,出来见了刘备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当时刘备已四十七岁,而诸葛亮才二十七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去问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求教,这本身就是值得称赞的。在刘备的感动之下,诸葛亮发表了长篇谈话,史称“隆中对策”。

  人们评价诸葛亮,研究诸葛亮的业绩,都是从“三顾茅庐”的隆中对策作为开端的。诸葛亮与刘备见时,双方的对话部很精彩。诸葛亮以自己的独特见解,高屋建瓴,纵论天下大势,给刘备建立霸业统一天下,提出了总的战略思想。

  对此,刘备感到新鲜而又实际,连声道好。并且日后刘备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思想进行的。从此,刘备更加相信诸葛亮,依靠诸葛亮。

   诸葛亮的评价4

  公元208年,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又挥师南下,进攻荆州,想一举统一全国。这时占据荆州的刘表已死,其子刘琮继位后投降曹操,这使曹操的气焰更高。曹操一方面穷追刘备,一方面下书给孙权,自称有水兵八十万(实际只有二十多万人),要与孙权“会猎于吴”。

  曹操的进攻,给刘备、孙权都带来了威胁。为着解除这种威胁,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联兵抗曹。孙权迫于形势,同意大将周瑜、程普等率军三万与屯军樊口的刘备组成联军,共同抗击曹操。

  联军与曹军在赤壁相遇,并在这里发生了一次大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战争的结果,号称拥兵八十多万的曹操,落得个惨败,很不光彩地逃回北方;孙权仍固守江东;刘备乘战胜之机占领荆州,进而占领益州,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

  赤壁之战的胜利,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的策略思想的第一次实践和胜利。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继续策马扬威,打得曹军抱头鼠窜,就连曹操也想迁都自保。

  就在这时,曹营中有人看出吴蜀之间的矛盾,建议曹操收买孙权,破坏吴蜀联盟,此计果然得逞。孙权因得到曹操一点好处,便派兵袭击关羽,并在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斩杀了这位风云一时的猛将。刘备为报仇,亲点重兵讨伐孙权,结果又被孙权打得惨败,仓皇西逃,行至白帝城,一病而死。

  刘备死后,地方的一些民族首领互相串动,反对蜀汉。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诸葛亮统帅大兵,进军南中。在南征中,诸葛亮正确地处理了,同一些少数民族头面人物的关系。

   诸葛亮的评价5

  在整个南中地区被平定以后,诸葛亮仍用原来的夷帅在那里统治。经过一系列的斗争之后,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了,公元227年北伐。开始时军事发展很顺利,228年春,诸葛亮攻占祁山,关中大为震动。但在街亭战斗中,由于大将马谡不听调遣,造成失败,被迫退兵。

  为严肃军纪,诸葛亮挥泪斩杀了自已的爱将马谡。以后,诸葛亮又连年进行征伐,在战斗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运输问题,还创造了木牛、流马。

  这中间虽然也取得过一些小胜,但从大的方面看没有什么进展。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十万,进行最后一次北伐。当兵至五丈原时,与魏军大将司马懿相遇,双方相持一百多天,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时年54岁。蜀军的北伐,只好无结果而终。

  诸葛亮,作为我国古代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几十年如一日,策划、实践统一中国的事业,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诸葛亮善于谋划,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具有治邦安国的远见卓识。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给诸葛亮写两句话:“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从封建的观点,肯定了诸葛亮的作用。蜀国所以能够成为蜀国,能够偏安一隅,并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诸葛亮的谋划。诸葛亮的智慧是很高的,但他的谋划也并不都对。其中北伐算是一个例子,北伐兴师动众,久战不胜。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后世人最先想到的是作为蜀汉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作为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神机妙算?的足智多谋、作为一代名士?羽扇纶巾?的朗朗风采等等。他忠诚、智慧、正直,集古代美好品德于一身。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他当做主角,在小说里把他身上的优点放大,使他成为了历史上的千古一人。

但是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智而近于妖?,把诸葛亮彻底神化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呢?

诸葛亮于东汉灵帝时期出生在琅琊郡一个名门望族之家,他的父亲诸葛珪做过东汉的郡丞,他的叔父诸葛玄做过太守。不幸的是,在诸葛亮小的时候父母先后过世,后随着叔父到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后来诸葛玄投奔了荆州刘表,于是诸葛亮也来到了荆州,在诸葛玄去世后他就隐居在隆中一带(今湖北襄阳)一边农作一边读书。

经过了早年跟着叔父四处奔波的经历,通过对士族阶层的接触,使他增长了见识,也对东汉末年的社会现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隆中隐居的十年间,诸葛亮结交了当世大量志同道合的名士,冷静客观的分析了天下大势,且自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没事的时候喜欢吟诵《梁甫吟》,感慨乱世的同时,希望自己能寻觅一明主建功立业。

在建安六年,诸葛亮遇到了自己的明主---皇叔刘备。当时刘备刚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在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俩人的相见成为了东汉末年天下势力重新洗牌的开端。在这被后世文人憧憬向往的隆中,诸葛亮给刘备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又给刘备以后的政治生涯做了一个全新的规划。这次对话的内容被后世称作?隆中对?。隆中对的内容大致是让刘备在将来的事业发展中先拿下荆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而后夺取西川,将荆州和西川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北据曹操,一方面可以南抗孙权。形势变好的时候也可以北上征讨曹操,南下兵伐孙权。诸葛亮对刘备事业发展的规划让刘备大喜,诚心实意再三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最后诸葛亮决定出山。

需要说明的是,在诸葛亮给刘备拿出隆中对之前,东吴的鲁肃也给孙权献上了另一个版本的隆中对。《三国演义》中为了烘托诸葛亮的形象没有提到鲁肃版的隆中对。

建安十三年,曹操灭了荆州刘表,刘表次子刘琮投降,刘备被迫逃往夏口。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三国演义》中有一章节说的是诸葛亮火烧新野,可惜的是历史上并没有这一记载。事实上,在诸葛亮刚加入刘备集团的时候,他仅仅只做了一个主管后勤和税赋的官员,并没有指挥军队。在刘备逃到夏口和刘表的嫡子刘琦会合后,诸葛亮衡量了当下形势,主动向刘备提出联合东吴一起抗曹的策略,并请缨赴东吴游说孙权。此时的诸葛亮第一次登上了左右刘备政权走向的历史舞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3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