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建文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所载,所谓“推恩令”:“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可知“推恩令”的大致内容就是将原本诸侯国中只有诸侯王的嫡长子一人能继承诸侯国的土地,变成只要是诸侯王的儿子,他就能从诸侯王的手中分得一块土地,然后自建侯国。
也就是说西汉所推行的“推恩令”,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借着分割诸侯国的疆土,来达到削弱诸侯王实力的目的,即用“以地侯之”的方法来让诸侯王“不削而稍弱矣”。
而我们要知道,明朝的藩王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疆土的。当初朱元璋在建立明代藩封制度时,虽赋予藩王提兵专制的重权,让他们替中央朝廷来抵御外族的侵略和反击,从而护佑明朝江山社稷的安稳,但朱元璋也深知,让藩王在边疆手握重兵,如果再让他们有自己的疆土,有自己的子民,有自己的征税权,这恐怕会对中央政府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朱元璋定下祖制,明朝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即藩王不会有自己的封地,也不参与地方的治理,也没有征税权,只享有朝廷发放的俸禄。
如此,试问一个没有封地的藩王,朱允炆拿什么去实行“推恩令”?难道先给他们土地,然后再去实行这个?这不是瞎闹吗。同时朱允炆要削藩,只是想削藩王的兵权,藩王所享受的其余权力,如俸禄、对王府署官的自治权等权力,他并不会去剥夺。而如果只是想削藩王的统兵权的话,“推恩令”就更是没有推行的可能性,要知道藩王所领的兵,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兵,将朝廷的兵分来分去,这置朝廷威严于何地呢?
所以,西汉的“推恩令”在明朝根本就没有可以推行的土壤。
当然,在朱允炆主政时期,的确有大臣向他提过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来进行削藩。高巍曾向朱允炆上书:“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意就是不要效仿晁错的强行削藩,而因效仿主父偃的怀柔削藩,即因在不引起国家内乱,又不引起藩王大规模反抗的情况下,来行削藩之事。
可以说,高巍的这种削藩思想无疑是正确的,毕竟以当时的环境,如果明廷采用怀柔的方式去剥夺藩王手中的兵权的话,以朝廷绝对的实力,在性命无忧的情况下,那些藩王,即使是朱棣,也多半是不会造反的,而是会乖乖交出手中的兵权的。
与此同时,在高巍提出要用怀柔的方法去削藩时,户部右侍郎卓敬还额外补充道“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即对新藩王进行“异地分封”,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继承藩王爵位时,就要被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继承藩王爵位时,就要被封在北方。
显然卓敬的这个意见,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瓦解藩王对于地方的干扰与控制,从而让朝廷可以更加容易地对藩王进行控制。试想,一个藩王如果世代都待在一个地方,以藩王的身份,地方上在日积月累下,它肯定会被藩王所控,因此朝廷要想对付藩王,肯定就会遇到百般阻扰,肯定是难上加难。因此,如果是让藩王只能在一个地方待上一代的话,那他肯定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控制住这个地方的。也就是如此,如果让这种情况维持下去,藩王必定不会再有机会去威胁中央政府的。
同时,卓敬还建议朱允炆“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卓敬清晰地认识到这次削藩最大的变故在燕王朱棣这边,只要朱棣被控制,削藩必定成功。因此,他劝说朱允炆,如果真要削藩,那就先对朱棣下手,先把他迁到南昌,这样即使他会反,朝廷也好控制。
由此,如果当时朱允炆真的遵循高巍和卓敬所提出“怀柔削藩”、“异地分封”的计策,朱允炆的削藩必定是可以成功的。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终没能听得进去他们二人的削藩之策,他最终采用的还是以武力来进行削藩,而且他采用的武力削藩还是最为下策的黄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后强”,即“先干掉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动燕王”,而不是齐泰所提出的“先强后弱”,即“先干掉燕王,再干掉其他弱小的藩王”。
如此,朱允炆的武力削藩不但失去了先机,而且这般对藩王下死手的做法,最终也逼得朱棣只得造反,而其余有权力的藩王,虽不敢明着反对朱允炆,但因朱允炆如此这般绝情的削藩,他们也不支持朱允炆,只是作壁上观。
说到建文帝朱允文他其实也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皇帝的,他知道藩王这个东西真的是一个国家的毒瘤啊,所以他也有想要怎么去推翻和瓦解这些藩王了,话说汉武帝的推恩令还是挺不错的,那么建文帝朱允文为什么不选择用一用呢?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挺有趣的啊,下面就跟随我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推恩令》的作用是将原本大的诸侯国再分封为小诸侯国,刘邦的长子刘肥被分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是西汉最大的诸侯国。若是按照只有一个国王的政策,等到刘邦、吕雉死后,刘肥的子孙就拥有趁中央空虚夺取皇位的实力。
但是刘肥有九个儿子,待他死后,长子刘襄继承齐王,但是齐国也被裂土分封给他八个兄弟,这样下来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就成了一个个小国,无法集中力量对抗汉朝中央,这就是《推恩令》之前的例子。但是这种政策的问题在于需要时间,只有熬死一代代国王才能够实现。
明朝的分封形式不一样,明朝的分封最主要的还是用藩王代替了开国诸将统领兵权,对地方行政却没有什么统治权,于朱允文初期时随意就能罢免藩王,实能看出明朝诸藩王的实权有限。西汉的诸侯王于国中的财政不入中央,能够自行设立大臣,组建军队,几乎就回到了战国时期的形势。若非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中央与诸侯的战争恐怕难以在数十年内收场。
朱允文真的有效削藩也用不着推恩令,他的失败在于做的太过出格,直接把藩王逼死,弄得诸侯王人人自危,以致在短时间激起燕王朱棣起兵。
其实以朱允文的年龄,只要他慢慢实施,逐一罢免藩王实权,绝不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正因为明朝藩王实权不重,朱允文才有恃无恐,认为对方不敢起兵。
朱元璋搞分封的目的是让藩王统领边境兵权,对外可以防御外敌,又不将兵权交给外姓将领手中。中央政府若是有权臣欺压幼主,藩王就能做到起兵清君侧的作用。
朱元璋的考虑是经历过兵权曾交由他人手中而感到不安,后来又出现胡惟庸案,对权臣有所保留,才搞了这么一出戏。但文化水平有限的朱元璋没考虑让那些拥有次要继承权的王子得到兵权后果更为严重,他一心考虑将大明江山掌握在朱家人手中,故才偏执的进行分封制。而他所选的朱允文确实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年轻而不顾后果,自视中央实力雄厚,不把藩王放在眼里,不想被燕王朱棣打的一败再败,这也是最后的关键,倘若朱允文和刘启一样打赢了战争,谁会在乎他们的削藩政策对不对?
朱允炆在继承帝位之后,想要削弱各藩王的实力。不过他没有采用推恩令,而是强行削藩。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为何朱允炆没有通过推恩令的方式来削藩。
咱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推恩令到底是什么样子。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把诸侯王分为若干国,之后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随着层层分封,诸侯的实力会不断降低,而中央的权力将会得到增加。
从上可以看出,推恩令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相比于削藩,推恩令相对间接委婉,可以减少藩王的抵触情绪,更有利于政策的推行。同时,皇帝名声的损失也会降到最低。
总之,从抑制诸侯实力这方面来说,推恩令是要比削藩高明太多。
一、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汉朝的分封,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明朝,分封形式已经和汉朝有很大的区别了。
换句话说,时代变了,分封性质也不一样。
1、首先,汉朝的推恩令核心就是裂土分封,而明朝的诸侯只是拥有侯爵之位。
《清史稿》对当时明代藩王是这样评价的,即?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因此,明代压根就没有掌控分封地区的土地和人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推恩令自然没有办法推行下去。除非朱允炆失了智,先把土地赐给诸侯,之后再实现推恩令。
但这种情况显然不现实,也太麻烦,毕竟朱允炆的核心目的是直接削弱诸侯的实力,减少自身可能受到的威胁,而不是花式作死。
2、再者,在能够裂土分侯的西汉时期,那些诸侯的实力异常强大。
强到什么地步呢?我们看当时的七王之乱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吴王权力大到甚至还可以煮盐铸币。
除此之外,《汉书》中记载也可以看见一二。
即:?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因此,在当时只要他们有机会联合起来,是可以轻松颠覆统治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推恩令是必然的。
但明朝时期的藩王,他们的实力已经普遍弱小。
当年朱元璋分封他们,与其说是赏赐,不如说是颁发驻守边疆的任务。在战斗的时候,他们可以节制诸将。平时的时候,他们能统领的就只有王府的护卫。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可以轻松击溃藩王。我们从诸侯灭亡的速度就能看出来,中央对于地方的碾压。
在朱允炆开始削藩后,有的诸侯自我了断,有的诸侯废为平民。不是他们不想反抗,而是压根就没有能力反抗。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拿朱棣这个例子反驳,因为朱棣起兵把朱允炆给推翻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朱棣那雄厚的势力不是在起兵之初就有的。
在刚起义的时候,朱棣就连杀死当地的官员都需要用计谋,而不是直接派兵诛杀,就是因为他的实力太弱小了。
就连诸侯中最强大的朱棣都是如此,朱允炆确实没有什么好忌惮的。
所以,建文帝压根没有必要再用推恩令这种带有讨好性质的政策。
二、那或许有人就会问了,既然藩王并不强,不需要推恩令,那为何当时他会失败呢?其实总的来说,这完全是建文帝的个人原因,性格的懦弱与从政经验的不足导致了他后来决策的一系列失误
对于朱允炆强行削藩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看不懂。
如果他是个千古明君,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他这番举动背后的深意和各种厉害关系。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朱允炆虽说可能并不是朱棣评价的的那样是一个花天酒地,恣意妄为的昏君。
但他还是太过于年轻了,一个没资历的君王,往往是人云亦云,他会在不合适的时间颁布不合适的政策,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1、在当时,建文帝身边的奸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性格懦弱导致)
朱允炆在登基之后,非常器重黄子澄和齐泰,把各种事务都交给他们两个处理。
他们两个非常会蛊惑人,朱允炆深受其害。
原本的时候朱允炆只是有削藩的想法,可是在黄子澄和齐泰的运作之下,想法最终变成了现实。
正常人理解的削藩,应该就是削弱藩王的实力,而这两位做的,则是要把他们逼上绝路。这个荒唐政令从中央下达的那刻,就意味着朱允炆差不多在垮的边缘了。
值得一提的是,强行削藩只是诸多举措之一,他们还对很多祖制进行了变更。
这在《明史》中有记载,即:?朝廷政事一委黄子澄、齐泰,二人擅权怙势,同为蒙蔽,政事悉自己出,变更太祖成法,而注意削诸王矣。?
而正是这些动摇了朱允炆的统治基础,为后来朱允炆倒台埋下伏笔。
2、再者,朱允炆削藩的顺序有很大的问题(从政经验不足导致)。
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先难后易。先把最难啃的骨头搞定,剩下那些诸侯就会产生忌惮,主动放弃抵抗。反之,则会给最强的对手带来喘息时间以备战,增加之后的对付难度。
而朱允炆非常秀,他的顺序就是这个相反的先易后难。在朱允炆针对其他诸侯的那段时间里面,朱棣一直在备战。这个喘息时间不是他自己争取的,而是朱允炆给的。
顺序错了不要紧,朱允炆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在征讨朱棣的时候调动更多的兵马。
可尴尬的是,朱允炆把屠刀举了起来,之后觉得于心不忍,就这样给放下了。
朱允炆的境况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朱允炆已经彻底把朱棣逼到对立面了,这时候他才反悔,已经太晚了。
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朱允炆也值得人敬佩,天胡开局都能输,也是一种本事。
三、说到最后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朱元璋给朱棣送上的神助攻了。
当初,朱棣之所以能够顺利南下,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不光是因为朱允炆得罪了太多的人,还因为朱棣师出有名。
朱元璋曾经规定过,如果皇帝受人蒙蔽,那么诸侯可以入京勤王。
即:?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元璋本是好心,担心奸臣乱政,可是他没有制定具体的细则,这让朱棣钻了空子。
很多人感觉这是皇帝的家务事,不方便插手,就是选择按兵不动。
正因如此,朱棣才一路绿灯,直通都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赛儿是什么人她起义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