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古人为什么不吃蝗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就当下社会来说,各种各样的美食数不胜数,可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往往都躲不开被送上餐桌的情况,而即便是蝗虫,也是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且烹饪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知道大家都没有吃过呢?
就营养方面来说,蝗虫富含大量的蛋白质,是营养极佳的美食,而在经过油炸之后,更是香酥可口,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吃不下去、难以入口,但其作为美食他的价值,甚至是比牛羊肉都要昂贵,那么既然是这样,在古代的时候,发生蝗灾百姓们往往无粮可吃,那么蝗虫数量那么多,为什么难民都不吃蝗虫呢?
古人迷信,对蝗虫怀有敬畏之心,不敢捕杀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有限,而当蝗灾发生的时候,百姓们对此往往是束手无策的,而对于蝗灾这样的事件,他们无法做出解释,那么也就将其“神话”了,认为蝗灾的发生是上天的惩罚,这样一来在解决上,便是选择祭祀等手段,而祭祀的对象就是所谓的“蝗神”。这样一来,蝗虫也就成为了那所谓“蝗神”的使者,那么又怎么会捕捉了吃呢?
蝗虫缺乏热量,不足以饱腹充饥
大家也都知道,人类的生命维持,消除饥饿感需要的是热量,而热量的主要来源则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大家常吃的糖类、谷物、水果等等,可以说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而蝗虫虽然是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甚至是蛋白质含量高达75%,但是它却是典型的低热量食物,也就是说吃蝗虫并不能给人类提供多少热量。这样一来虽然蝗虫数量众多,但是却并不能维持难民的生存。
蝗虫流动性强,很难大规模捕杀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捕过蝗虫吧,是不是很难才能捕捉到一只呢?现实就是这样,蝗虫并不是静止在庄稼上的,它是属于流动性的大军,而且十分的灵活。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工具,单纯是靠手动的话,能够捕捉到的蝗虫数量屈指可数,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大肆捕捉,而且已经是难民了,捉蝗虫还要浪费大量的体力,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往往也就眼睁睁的看着蝗虫过境了。
医疗条件差,容易得病
对于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大家都是可以想象的,虽然是蝗虫可以食用,但是蝗灾的发生,往往是伴随着灾民的流离失所,很多时候也都伴随着瘟疫、鼠疫等等,而蝗虫也难以保证是不是带有病菌的,一旦食用,没有造成感染还好,如果是造成了感染,那么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之下,等待灾民的只有死亡了。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在古代的时候蝗灾发生时,难民之所以不以蝗虫充饥,首先是古人的迷信,其次是蝗虫虽然能吃,但不足以充饥,而且很难捕捉。
对于所有的农民朋友来说,最不愿意看到的救赎蝗灾了,这些害虫不仅会啃噬庄稼农作物,而且蝗虫一般都是成群结队的行动,一般一次行动就是一窝,往往就能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的农作物全部都啃噬干净。
现代人都非常害怕蝗虫,更何况是古代人了,他们并没有现代这样的应急措施,在蝗灾发生的时候,往往都是束手无策,而且随之而来的就是饥荒了,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21年开始的秦朝的时候,蝗灾差不多8.8年就会发生一次。
但是到了两宋的时候,更是缩短到了3.5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等到了1271年的元朝开始,几乎两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这种受灾范围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个国家了。可是在蝗虫到来的时候,为什么那些灾民们看到这么多高蛋白的食物的时候,却不愿意在饿着肚子的时候抓这些蝗虫来充饥吃了,反倒是宁愿饿死也不吃,或者是宁愿去吃那些树根树皮都不愿意吃它们呢?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灾民们并不是不愿意吃蝗虫,更有甚者在唐朝的时候,公元628年,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京城闹蝗灾,当时李世民亲自抓了几只蝗虫,并当众吃下去。皇上都开始带头吃蝗虫了,百姓却还是有的不愿意吃蝗虫,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在古代时候的蝗虫和现在大家吃到的饲养的蝗虫完全不一样,古代的蝗虫因为没有被驯化,它们野性非常的强,飞行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很难捕捉。要知道这些蝗虫如果你想抓个一两只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抓到一家五口人吃的,那就比较困难了,也就是说,有些人并不是不愿意吃,而是因为吃不到。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捕捉的工具也比较的落后,可能现代抓蝗虫一分钟搞定一顿,但是在古代就非常的艰难了。如果要那些灾民去抓大量的蝗虫来吃的话,他们所消耗的体力要比吃蝗虫得到的能量更大,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而且蝗虫不仅难抓,还非常的难吃,并且蝗虫虽然很多,但是也并不是无限量的,因为蝗虫们吃完一个地方的庄稼之后,它们只会立马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根本就来不及抓。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古代的时候,大家的思想还比较的封建。
古人都觉得蝗虫其实是老天爷派来惩罚凡人的,不仅不能抓来吃,而且还要好好地供奉着,甚至还有的人还会建立专门的蝗虫苗,以此来祈求老天的宽恕,你们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谁又会去捕捉蝗虫?大家都只好乖乖的挨饿不可了。
我们知道,与现在相比,古时地多人少,可还是有很多人饿死,主要就是因为那时的他们无法像我们现在对灾难有很好的预防和救助措施,很多人只得活活被饿死。蝗灾也是当时古人所不愿面对的天灾之一,蝗虫过境,寸草不留,百姓一年的收成也就这样毁于一旦。
现在的我们提到蝗虫,想起的就是它富含蛋白质,是一道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可以帮人暖胃,消食,止咳等。既然蝗虫可以食用,还有这样的好处,那在闹蝗灾时,古时候的百姓为什么不吃蝗虫来度过灾年呢?
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古人很早就知道蝗虫可以食用,史书记载?唐朝德宗年间,东自海,西尽河陇,蝗虫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既然已经知道蝗虫能吃,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被饿死呢?因为人力能捉到的蝗虫很少,根本不够吃。蝗虫一出现就是密密麻麻,来势汹汹的的,给人一种能够遮云蔽日的错觉,而且移动速度极快,还能长距离迁徙,等百姓反应过来时,蝗虫已经逃之夭夭了,根本捉不到几只。
就算侥幸捉到了,蝗虫那小体积也不够吃,人们损失的是一年的庄稼,就这一点蝗虫根本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吃蝗虫度灾,只是我们的美好想象罢了,古时根本实现不了。更糟糕的是,蝗虫与旱灾是相伴而生的,有久旱必有蝗的说法,人们不仅要面对蝗虫,还要面对旱灾,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消息堵塞,朝廷无法提供有效的赈灾之法,才会造成饿殍遍野。所幸的是,现在几乎已经没有蝗灾了,而且我们有着很好的防护措施。
古人不吃蝗虫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封建迷信的影响,他们认为天降灾难,是认为人们惹怒了神明,所以对于天灾,有时人们会选择祭天祈神来请求神明的原谅。古人对蝗虫并没有很深的了解,他们曾将蝗虫称为蝗神,对其心存畏惧,所以就算知道蝗虫可以食用,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尝试的。不过这个说法有令人质疑之处,危及生命时,有些人什么都干的出来,又会在意什么不存在的神明。所以根本原因就是蝗虫古人是捉不到,吃不住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1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