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县令张佳胤到底有多好命,面对锦衣卫抄家被捕反而升为一品官员

以史为鉴 2023-06-30 08:20:18

明朝县令张佳胤到底有多好命,面对锦衣卫抄家被捕反而升为一品官员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县令张佳胤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锦衣卫由朱元璋创立,是皇帝的特务机关,直接受皇帝控制,代表皇帝的意志行事。因此,明朝官员不论职位大小、官阶高低,见到锦衣卫无不诚惶诚恐,甚至比见到皇帝还害怕。因为锦衣卫“无事不登三宝殿”,来你家是因为你犯了事,而一旦进入锦衣卫的诏狱,可谓九死一生。

然而,河南滑县却有一位县令,见到锦衣卫不仅不害怕,反倒当场将其逮捕。按说,逮捕锦衣卫无疑是与皇帝作对,结果该县令不仅秋毫未伤,反而被升为一品大员。

这位牛逼的县令,正是明朝兵部尚书、文学家张佳胤。张佳胤重庆人,自幼聪慧机敏,七岁即可日诵书千余言,年仅24岁便考中进士。其后,他被朝廷安排到滑县当县令。

一日,张佳胤正在县衙办公,突然有两位身穿飞鱼服的男子大摇大摆跨入张佳胤的办公室,厉声道:“我等是锦衣卫,小小县令,还不快快迎接!”

张佳胤见锦衣卫到来,不敢怠慢,连忙起身相迎。其中一名锦衣卫随即拿出圣旨,张佳胤见状惊讶道:“这是要对我宣旨吗?”

锦衣卫道:“不是针对你的,是要抄耿主事的家。”

张佳胤顿生疑惑。滑县确实有个姓耿的主事,但他的官阶低得可怜,朝廷怎么可能劳师动众抄一名主事的家?此事必有蹊跷,张佳胤在心中默念。他也是去过京城的人,锦衣卫是什么样子,也略知一二,可如今这两个锦衣卫,不论气质还是谈吐,都越看越不像京城的人。

果然,当张佳胤请两人到后堂询问时,这两人开始露出马脚。见欺骗不了张佳胤,两人索性用强,用刀架在张佳胤脖子上道:“你没猜错,我俩确实不是锦衣卫,而是强盗,识相点的,赶快拿钱来,小心小命不保。”

张佳胤不慌不忙:“你们先把刀放下,我一个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反抗不了的,倒是让县衙里的人发现你们的真实身份,可就不妙了。”

强盗觉得有理,收起了刀,对张佳胤道:“快拿5000两银子,否则,别怪爷爷照样砍了你!”

张佳胤灵机一动,道:“县里实在没有这么多现钱,这样吧,能不能让我部下叫来,让他去和县里的大户借银子?你们要不相信我,我也可以给你们今年的税粮,只要你们背得动5000两的。”

强盗当然不愿意背粮食,见张佳胤说得真诚,不像是骗人,于是答应了他的提议。张佳胤旋即叫来小吏刘相,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9个大户的名字,让他去找这9人借钱。刘相是个颇有心计的人,见纸上写着的哪是大户的名字,分明是县里9个最牛逼的捕快的名字,顿时恍然大悟。

没过多久,9名大户就前来两名强盗送银子。见强盗放松警惕,大户们露出捕快的真实面目,果断迅速地将强盗制服,其中一名叫任敬的强盗在逮捕过程中绝望自杀。随后,张佳胤对另一名叫高章的强盗进行拷问,又顺藤摸瓜抓捕了他的另外三名同伙,最终这几人全被绳之以法。

张佳胤智擒强盗的事,很快便在滑县传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此案成为他人生中光彩夺目的政绩。后来,张佳胤被调任为京官,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兵部尚书(正二品),最终被追赠为一品大员少保。

明朝怪事:一个假太监如何从南京一路骗到福州

 核心提示:

汪直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巡查过来。听说汪直要来,沿途地方当局和交通部门,都提前预备下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忐忑不安地等着汪直大驾光临。对于汪直其人,各级官员是又爱又怕,一方面盼星星盼月亮地巴望着他来,另一方面想到即将见他,心里又抖抖呵呵的。这是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大太监南下吓软官员一大片

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一个从北京城来的高官搅乱了江南官场的平静。这个高官是一名太监,名叫汪直。

汪直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巡查过来。听说汪直要来,沿途地方当局和交通部门,都提前预备下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忐忑不安地等着汪直大驾光临。对于汪直其人,各级官员是又爱又怕,一方面盼星星盼月亮地巴望着他来,另一方面想到即将见他,心里又抖抖呵呵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汪直绝非寻常角色,他当时的职务是“钦差总督西厂官校办事太监”,说得通俗点,就叫“提督西厂”,是管理西厂的一把手。

众所周知,明代最著名的特务机构是东厂。东厂在明成祖朱棣时设立,此后直到明朝灭亡,历时二百二十多年,东厂一直是直接受皇帝指挥。东厂的一把手,常常是皇帝最信任的人,这个“皇帝最信任的人”,能够左右皇帝的想法,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因此各级官员甚至朝中大员,都以能结交他们为幸。

而明朝的另一个特务机关“西厂”,只在明宪宗和明武宗时代存在过,先后加起来时间只有10年。虽然西厂的存在时间不长,但是西厂的权力比东厂还要大--它不仅能侦查百姓,也能侦查东厂,而且拥有的特务数量比东厂还要多。因此,作为西厂的一把手,汪直的到来,在江南引起的轰动要多大有多大。

 皇帝的特务就混在老百姓中间

据《明史》记载,汪直原来是御马监太监,成化十二年的一起“妖人”事件让他脱颖而出。

成化十二年七月,一个叫李子龙的人以符术结交太监,居然私入大内。事情败露后,李子龙被杀。李子龙虽然死了,明宪宗朱见深却认为到处都布满危险,因而大为紧张、疑神疑鬼,为了避免类似的事再次发生,就得了解民情。怎么了解?只有让心腹太监出马了。

朱见深选中了为人机巧伶俐的汪直,让他带着几个随从,穿上便衣到皇宫外打探情况。《明书》记载,汪直“布衣小帽,时乘驴或骡,往来京城内外,人皆不知疑”,“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采以闻。”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侦查了将近一年,汪直将所见所闻统统汇报给朱见深。朱见深自然非常高兴。

成化十三年正月,朱见深设置了西厂,汪直被任命为“提督西厂”。西厂设立后,特务遍布京师,各地的王府边镇,以及南北河道重要地方,甚至各省府州县。老百姓家里吵嘴打架、斗鸡骂狗的琐事,特务们都要罗织索引,动不动就以重法处置。因为侦查范围大而密,因此西厂的特务人数,比东厂多一倍。

就在汪直提督西厂不久后,他就干了一件让朱见深非常满意的事。

网络配图

 汪直办的案子皇帝很满意

明朝初年,贩私盐者罪至死。尽管如此,为了谋取高额利润,还是有人铤而走险,而且这些人多是有权有势的官员。为了制止这种情况,成化十三年(1477),朱见深又特地下旨重申,内外官员,如有夹带私盐,不分有无知情,俱照例问罪。

然而,皇帝的圣旨只吓唬住了胆子小的,南京镇守太监覃力朋就没拿法令当回事。成化十四年(1478),覃力朋趁到北京进贡的机会,在归途中,装了近百艘私盐。覃力朋是皇帝的红人,因此到各个关卡时,下面的人虽然心知肚明,却不敢多加盘查,一路倒也相安无事。

当船队到达武城县时,偏偏有个姓范的典史不识时务,对覃力朋的船队阻拦查问。覃力朋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打掉了范典史的两颗门牙,还一箭射死了范典史的一个随从。

生性耿直的范典史哪能受得了这种气,他亲往京城鸣冤告状。事情告到东厂,“提督东厂”尚铭一听是告覃力朋,吓得不敢接案子。范典史便告到西厂,汪直权衡了一下,觉得是个出头的好机会。接下案子后,汪直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在放出舆论的同时,真的派人到南京逮捕覃力朋,押解到北京,关进了西厂的大牢。

朱见深知道了这件事后,不仅没责骂汪直“造次”,反而更加觉得汪直忠心耿耿,能替皇上摘奸除恶。覃力朋后来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让朱见深开恩免了一死,但官却丢了,一张老脸更是丢尽了。

覃力朋案后,朱见深对汪直的宠幸达到极点,而汪直的气焰也更嚣张,认命锦衣卫百户韦瑛为自己的心腹,“屡兴大狱”。

当然,汪直虽然骄横,但是如果官员凑巧讨得他欢心,靠着他升官发财也是有可能的。

例如,《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汪直每到各府县,当地官员都出城几里跪着迎接,挖空心思地招待他。一旦汪直对这些官员不满意,就会问人家:“知道你头上纱帽是谁家的?”话语间隐藏的潜台词显而易见。

有一回,汪直得到一个搞笑的答案,被问的县令居然回答:“某纱帽用白银三钱,在铁匠胡同买的。”面对这个看似大不敬的回答,汪直大笑,并没有责怪那名县令。

关于汪直的优点,在《明史》的《杨继宗传》中,也提到过。杨继宗是成化年间“天下四大清官”之一,他在担任浙江嘉兴知府时,削减百姓赋税,为官清廉,很得民心。有个太监路过嘉兴时,杨继宗送给他菱藕和历书,太监却非要金银财宝不可。杨继宗于是发公函取出库金交给太监,但要求来人签名盖章再领钱。太监自然落荒而逃。后来,杨继宗进京拜见皇上,汪直派人去表示想和他见面,他却拒绝了。汪直当时是皇帝的大红人,别人都是想着法子送东西巴结,杨继宗却连见一面都不肯。对杨继宗这样的人,汪直也很钦佩。后来,朱见深问汪直:“进京来拜见的官员中谁最廉洁?”汪直老老实实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人!”有了心腹太监的这话,朱见深更加笃信杨继宗的清廉了。

杨继宗后来升为浙江按察使,上任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有人向皇帝说他的坏话。朱见深反问:“你说的是不是那个不私一钱的杨继宗?”杨继宗因为汪直的信任,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纠纷。

网络配图

而其他的官员,只要讨得汪直欢心,“遂得晋升工部户部兵部侍郎,时有谚云:'都宪叩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烧葱'。”

假汪直从江苏走到福建才露馅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汪直到江南视察,各地官员自然要小心陪侍,一些有冤屈的老百姓也指望能通过“钦差大臣”讨个清白。一时间,“官民多持讼词往诉,或为之理”。

这个汪直视察过江南后,沿着台州-温州-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建宁(今福建省建瓯市)-延平(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顺昌、三明市、永安、尤溪一带)继续南下,一路搜刮民财。汪直索要钱财的手段很高明,他本人口口声声称要廉洁奉公,手下的校尉却一个劲伸手要钱,就这样一路中饱私囊到了福州。福州的大小官员也是毫不含糊,“自三司官以下,迎候唯谨”,小官吏如果惹恼了汪直,拖出去就是杖责。

就在汪直在福建耀武扬威的时候,却出了一桩意外。福州镇守太监卢胜是个细心人,他发现这个汪直虽然自称提督西厂,是钦差大臣,可是手中却没有任何皇家信物。卢胜仔细盘查后,得出结论--“汪直”居然是假冒的。

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假冒汪直?很快事情就查了个水落石出。

假汪直其实名叫杨福,是江西人,曾经在崇王府里当过内使,到过北京。后来,他逃了出来,想回老家。路过南京时,杨福碰到一个熟人,熟人发现杨福长得很像汪直,于是杨福心生一计,决定冒充汪直骗些钱花,那位熟人就扮作他身边的校尉随从。两个“混搭”的骗子先到芜湖敲了一笔,见没有露出破绽,于是他们大着胆子沿江而下,再顺着浙江沿海南下。由于杨福在北京城混过,对朝廷礼数略知一二,所到之处居然没有人怀疑两人的真假。

如今事发,假汪直案轰动朝野,自然是罪不容赦。成化十四年(1478年)七月,杨福被处死。

  一个讽刺小品让皇帝对汪直有了猜忌

假汪直死了,没几年,真汪直的命运也急转直下。

明王朝的皇宫内豢养着一批专供皇帝娱乐的艺人,其中有个名叫“阿丑”的艺人,很得朱见深喜爱。这个“阿丑”很善于创作,常排练一些讥刺时事的小品。有一天,阿丑奉命为皇帝表演,他演的是一个喝醉酒的小太监耍酒疯,唱对手戏的人吓唬他说“皇上来了”,他根本不当回事,然后那人又说“汪太监来了”,他立即猫着腰跑了,边走边说:“今人但知汪太监也。”

网络配图

这阿丑,算是和汪直较上劲了。他知道汪直喜欢带兵,因此又在皇帝面扮演汪直带兵的情景。阿丑扮成汪直,操着两柄钺来到皇帝身边,说:“我带兵全仗此两钺。”这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有点像斧子,盛行于商朝和西周时期,由于钺的杀伤力不如戈矛,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后来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因此,旁人就问:“你的钺是什么钺呀?”阿丑说:“王越、陈钺。”王越和陈钺实际上是和汪直关系非常亲密的两个大臣,手中都握有兵权。

朱见深见阿丑表演得惟妙惟肖,自然忍不住要笑,但笑过之后,心里难免有想法。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带兵远征的汪直请求班师回朝。对汪直已经不感冒的成化皇帝却叫他继续御敌,不久后,又命令军队全部撤回。之后,朱见深又派汪直到南京担任御马监,西厂也被撤销。此后汪直终老南京,再也没有回到皇帝身边。

  此事之后假冒案件仍层出不穷

尽管假汪直死了,真汪直也被削夺了权力。但是继汪直之后,借着东厂或者西厂、锦衣卫的名义,假充特务的事件依旧层出不穷。例如,明世宗朱厚熜时,竟有强盗冒充锦衣卫,到县衙门绑架知县大人。

《明史》卷二十二记载,嘉靖年间,强盗假装锦衣卫闯进滑县县衙,绑架了知县张佳胤,并索要巨额赎金。这位张知县也算临危不惧,说自己没钱,不过可以让县里的大户先凑一凑,然后给强盗打了个“白条”,上面写了十个大户的名字,让强盗拿着去找大户提钱。可怜这强盗,大字不识几个,真就拿着去了。实际上,张佳胤在条子上,写的都是县里捕快的名字。看到知县大人的亲笔文书,捕快立即出动,张佳胤才及时脱离险境。

“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特务吓怕了各级官员,以至于有时候连真特务也不敢认了。《明史·孙懋传》记载,嘉靖四年,有锦衣卫到广东侦查,副使孙懋和按察使张祐怀疑是假的,捉住锦衣卫查问。活该他们倒霉,事发后,孙懋和张祐都坐牢了。

古代那些“大忽悠”的下场 | 老法今说

日前,人民日报锐评发声: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对以“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自诩,而俨然要成为顶流“网红”的马保国提出了严厉批评。指出,马保国的一些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就是一场闹剧。

招摇撞骗的大忽悠自古有之,而且还形成了骗子文化忽悠绝技,并且代代相传,其脉不绝。他们要么是为财,要么是为名。这古代的X保国们不是一个骗字了得,他们还懂得心理学、经济学,甚至政治学,所以在 社会 上屡禁不绝。但是由于学艺不精,传承不到位,弄巧成拙者也不少。不妨看看他们的闹剧是如何收场的吧。

南宋临安有一位叫杨二官的巫师,他就靠着如簧巧舌,轻常到各太监家中活动,依靠太监的势力放债谋利,因而富有家财。某种程度来说,杨二官也是个十足的大忽悠。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聪明一世的巫师,竟然也糊涂一时,遇到了更“高明”的忽悠。

据南宋沈氏《鬼董》一书记载:一天,杨二官家里来了一位穿紫袍的人,奉上千钱,即一贯钱,请他算卦。那人说:“我妹子是慈福宫的宫女,积下的钱财多达万贯,想求一位太监帮助拿出来,请算算吉凶。”杨二官算了一卦,说道:“阁下这一卦是吉卦。经手此事的人明察而有力量,并有同伙的支持,事无不成。但有兵象,需要用骗局,才可得到财富,但不至于出人命。”杨二官算完收下卦资,很是高兴。从此之后,这位紫袍人常来算卦,每次都给卦资千钱,有时还请杨二官喝两杯,然后再一起休闲游乐。

又过了几天,那位紫袍人又来了,他说:“我妹子已经出宫了,带出的珠宝价值万贯,先生所言丝毫不差,真可谓妙算通神了。”说着,送给杨二官三千钱,并说:“这是小意思,谈不上是谢礼。”两天之后,紫袍人又请杨二官饮酒,对他说:“我妹子想出嫁。她虽然很富有,但已年过四十,怕不好找人家。妹子要亲自拜见先生,请先生代为做媒,好吗?”杨二官自然很高兴地答应了。

隔天傍晚,有两个待者抬着金盒来到杨二官的家中,金盒中装的都是名鱼、佳菜、美果之类,还有漆器和金杯,一看便知是宫廷中的东西。那位妹子坐着小轿随后而来,满头都是金翠,光彩耀目。那位紫袍人跟在轿子后面。杨二官一见,连忙呼唤妻子、女儿一齐出来接待,把家藏的白金酒杯酒壶都特地拿了出来,大家一起落座,互相劝饮。

一直喝到了下半夜,那妹子打开黄封酒,亲自唱歌劝酒,从杨二官敬起,一直到他家里的奴婢,每人都敬了一杯。那妹子敬完一遍之后,杨二官再看他的妻子站立不住,跌倒在地。不一会儿,全家人都跌倒了,横躺竖卧,不省人事。杨二官想去扶持,不料,自己也倒了。这时,那位紫袍人先让其妹上车,自己则用布袋将席上所有的贵重器物以及杨家女人的金银首饰各物全部装走,大约价值一千余贯。

明朝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大臣,他叫张佳胤,曾遭遇了冒充锦衣卫特使的骗子,但是智慧超人的张佳胤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沉着冷静,急中生智,还把冒牌货绳之以法。

据明冯梦龙《智囊全集》载:张佳胤在任滑州县令时,有两个叫任敬、高章的大盗,一天二大盗冒充锦衣卫的特使,前来见张佳胤。此时,张佳胤正在县衙大堂断案,这二位直入大堂,面朝北方,张佳胤虽觉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这时任敬突然大声骂道:“什么时候了,还不立刻见我?”任敬对张佳胤说:“有圣旨在身,不能下拜。”张佳胤说:“是圣上下旨要拘捕我吗?”任敬在张佳胤耳边说道:“不是拘捕你,是要抄耿主事家。”当时,有个滑县人耿随朝在朝廷户部当官,管草场,草场失火,皇帝下诏把他关在都察院(监察机关)的监狱里。

张佳胤虽觉可疑,但他知道有此事,就请两人到后堂休息。

一进后堂任敬便扣住张佳胤左手,高章搭着张佳胤的肩,走进内室坐在炕上。任敬说:“听说县府库房中有不少银子,想暂借一用。”同时拔出匕首抵着张佳胤脖子说:“事成则活,不成则这样结果你!”原来他们是冒充锦衣卫的强盗,张佳胤很快冷静下来,他说:“滑州是个小地方,能有多少钱呢?”谁知任敬早有准备,拿出一本簿子,上面记载各州钱数。二人商议后,说:“我们兄弟有五人,你就给我们五千金吧。”张佳胤说:“官银容易辨认,使用也不方便,县中有几个有钱人,不如由我向他们借来给你,这样你们使用起来无忧。”二盗贼称赞张佳胤考虑周到。

张佳胤让高章传来他的手下小吏刘相前来,刘相这个人一向多心计。刘相来了,张佳胤暗踢他一脚说:“我常见县中富人热心助人,你替我跑一趟,就说我向他们借钱用用。”拿来纸笔写道:某某人是上等户拿多少,某中等户又拿多少,一共九人,加起来正好五千金。其实这九人是县中捕盗高手。

张佳胤又对刘相说:“有钦差大人在,待会儿他们送钱来,都要穿着整齐,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钱,就装出一副穷相。”暗示那些人要准备好武器。

张佳胤命人送上酒菜招待二盗贼,还频频劝二人不要多喝,以免酒多误事。饮酒至半,张佳胤要找的九人穿着光鲜,好像富豪般,双手捧着用纸包裹的兵器都来到了门外等候。二贼听说钱已送来,再看到来人都是富人打扮,更不怀疑。张佳胤趁机逃脱,大喊捉贼。

任敬见大势已去,逃到厨房自杀了。众人捉住了高章拷问,又供出三名同党,立即下令逮捕,全部予以正法。

晚清时期,也有一个胆大包天的大忽悠,竟然到官府行骗,说他的神揽可以重创列强的军舰,看看他的结局如何。

据清佚名《清稗琐缀》载:中法战争之时,法军把战火烧到了广东沿海,敌之坚船利炮,的确把清军给吓坏了,不知如何应对,惶惶不可终日。有个叫陈荣升的小吏异想天开,上书自陈,说他能造出一种竹缆用药渍透,设险于要处,敌舰轮叶遇之,即能绞住,如果敌舰加力猛冲,汽锅必会崩裂,不战而败。当时,在军中负责技术,相当于现在的总工程师的,叫张逸搓。对于陈荣升这个创新举措,他与同事一起推论数日,认为实在没有什么道理,就给否定了。

陈荣升却绕开张逸搓直接找到总督,说张逸搓等人没有见识过神缆的奇异功能,如果总督拨付资金采购原料,只需要二百两黄金,即可制成验证。如果没有功效,愿依军律治罪。言之凿凿,信誓旦旦。总督也是面对紧急军情,实在没辙了就同意了陈荣升的方案,立即下令拨付资金。

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终于完工了,陈荣升向总督回报,请求验收。总督深信不疑,派出省里主管的司道官员及镇江大员,一起乘篷舟海兵舰前往验收,张逸搓作为总工程师也坐着东海小轮紧随其后。到了那里,只见陈荣升手持响铃,腰里插着令旗,服装很是诡异。

陈荣升请各位验收官到船头观看神缆。他左手摇铃,右手挥小旗,口中喃喃念些咒语。忽然两岸鼓声阵阵,车声辘辘,不一会有一寸直径的暗绿色竹缆,从水中渐渐升起来,出水数寸,两端系岸,直绷河面。接着铃声又响,鼓声骤然停止,再看横亘河面上的共有八条缆绳,每条相距十余丈。充满着神秘感。

陈荣升向前屈右膝回禀:“无敌神缆,今日功成,向各位大人贺喜。演示结束,末弁谨送各位大人回营。”谁知,主官却说:“我等奉大帅命令前来,必然要考验成功而后方可复命。”陈荣升一听不妙,忙说:“神缆全部在这里。早就说了神揽功力无边,谁愿意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蹈此危机亲自去试试?所以不用试了。”大家一听都面面相觑。这时,张逸搓突然说道:“这样吧,我请求用我所乘的东海小轮试一下吧,也是为了开释大家的疑惑,怎么样?如果神缆有效,我甘愿受军律从事!”陈荣升嗤之以鼻说:“到时候,你已经全身齑粉了,拿何受军法处置?”张逸搓便亲自驾驶小轮船,直冲神缆,穿行过处相继听到“崩崩”的声响,八缆齐断。那些绞住轮叶的绳缆也被叶轮打碎。

陈荣升吓得瘫倒在船上,幸亏张逸搓讲情,才得以脱身,狼狈离去。

也许这个忽悠正是吃透了那些官员的心理,认为忽悠几下,没人较真,把银子骗到手就可溜之大吉,也许他此前也忽悠成功几次了。谁知这次他偏偏遇到了较真的人,这种低级的忽悠自然就露馅了。

作者 | 刘永加

来源 | 上海法治报

明文坛"嘉靖后五子" 张佳胤 示弱擒大盗

张佳胤(1526年8月12日-1588年8月7日),避雍正帝讳,又作佳印、佳允,字肖甫、肖夫,初号泸山,号崌崃山人(一作居来山人),重庆府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明朝大臣、文学家。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逝,年六十二,追赠少保。天启初年,追谥襄宪。张佳胤工诗文,为明文坛"嘉靖后五子"之一,著有《崌崃集》。 明朝中期,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有两个名叫任敬和高章的大盗。假称是锦衣卫派来的使者,前来见张佳胤。 两个「 ”使者”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向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任敬厉声说:「 ”这是什么时候,你这个县官就这么傲慢地对待朝廷派来的使臣吗?”张佳胤的脸色这才略有改变,离开了座位来迎接他们。任敬说:「 ”我们奉皇帝御旨,恕我们不能施礼了。”张佳胤说:「 ”圣旨涉及到我吗?”于是派人备下香案准备听「 ”使臣”宣旨。这时任敬附耳对他说:「 ”这圣旨不涉及到你,是关于没收耿主事家产的事。”当时滑县是有个耿随朝,在任职的地方因草场失火案件而受牵连入了狱。 张佳胤心里十分怀疑,便把他俩请入后堂。这时任敬牵持张的左手。高章推着张的后背,一同进入内室,坐到炕上。任敬掀开胡子笑道:「 ”您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吧?我们从霸上来,听说您的府库里有一万两银子,希望您借给我们一些。”说罢,同高章一起拔出了匕首,放在张佳胤的脖子上。 张佳胤毫无惧色,从容地对他们说:「 ”你们图的是钱,而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也怎么会因为吝惜钱财而看轻生命呢?即便你们不拔出匕首,我这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又能把你们怎么办呢?再说,你们既然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为什么又自己轻易地暴露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呢?如果让别人偷看到了,可不是对你们有利的事啊!”两个大盗认为他讲得有理,便把匕首收进了衣袖中。 张佳胤说:「 ”滑县没有多少油水,哪能有这么多银子?”任敬拿出了他们的记事本,如数地说了一遍,由于知道他们掌握了内情,张佳胤就不再辩白,只是请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连累了自己的职位。张佳胤反复给这两人讲明利害关系,讲了好半天,这两人说:「 ”我们有同伙,一共五人,您应该给我们5000两银子。”张向他们致谢,说:「 ”这太好了,可你们两人的钱袋中能装得下这么多银子吗?再说,你们又有什么办法能走出我这衙门呢?”两个大盗说:「 ”你考虑得确实有理,应当给我们准备一辆大车,把银子装在车上,我们按照奉圣旨逮捕犯人的老规矩,给您戴上刑具,不准许有一个人跟从你,如果有人跟上来,我们就先刺死你,等我们平安地带着银子骑上马逃走时,便把您释放了。”张佳胤说,「 ”你们要是白天押着我在大街上走,县城里的人必定要阻拦你们,即便杀死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不如夜间行走方便。”两个大盗互相商量后,认为这个办法好。张佳胤又说:「 ”府库里公家的银子上有印记,容易辨认,一旦有人辨认出你们手里拿的是府库里的银子,这对你们也没好处。这样吧,县城里有许多富户,我想如数从他们那里借出这5000两银子,交给你们,这样,由于不是从府库里取来的,既不会连累我这个县官丢了官职,你们也可以高枕无忧,岂不两全其美?”两个大盗更是觉得他的主意高明。 于是他写了一道公文,并传下话去,召县吏刘相来见。 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刘相到了后,张佳胤就对刘相编瞎话说:「 ”我不幸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果被他们抓走,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如今锦衣卫来的官员很有能耐,能解脱我,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们,我准备拿出5000两银子作为谢礼。”刘相吓得一吐舌头,说:「 ”哪儿去筹集到这么多银子?”张佳胤暗中踩了一下刘相的脚,说:「 ”我常见本城中的有钱人富而好义,我派你去替我借贷。”于是,拿过纸笔,写上某大户应当出银子多少两,某大户又应当出多少,等等,一共开列了九个人,正好凑足5000两的数目,而实际上这九个人都是捕盗能手。 张佳胤嘱咐刘相说:「 ”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这里,这九位应当衣冠整齐地前来拜见,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了银两,就故意装出一副穷相。”刘相领会了他的意思,出了衙门。张佳胤取来酒食,招待这两名大盗,而且自己还先动手吃喝,以消除这两人的怀疑,并且告诫这两名大盗不要贪杯,以免喝醉了坏事,这两个大盗对他更加相信了。酒喝到一半,刚才张佳胤招呼的九个人各自穿着鲜亮的衣服,打扮成富翁的样子,用纸裹着铁的兵器,亲手捧着,陆续来到了门外。 这九个人谎称:「 ”您所借的银两已经送来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实在拿不出您要求的那么多银子。”一边说,一边还作出苦苦哀求的样子。两名大盗听说银子送到了,而且看到来人都像富豪的样子,不再怀疑。 这时张佳胤呼唤拿秤来,他又嫌桌子小,要来了府库中的长桌子,横放在后堂。在抬进桌子时,又随之进来了两个县吏。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桌,一个处于主位,一个处于宾位,高章则始终不离张佳胤的身边。这时,张佳胤就拿起砝码对高章说:「 ”你不肯代我来看看够不够分量吗?”高章稍稍靠近长桌,那九个人捧着手中裹着的兵器,竞相来到长桌前,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声高喊:「 ”捉贼!”任敬起身去扑他,没扑到,便在厨房中自刎。人们活捉了高章,经严刑拷问,又获知王保等其他三名强盗,于是就立即通缉追捕,但这些强盗已逃亡到了京师。张佳胤给主管京师治安的陆炳呈上公文,陈述此事,陆炳把这些强盗全部捉拿归案,并处以极刑。

锦衣卫来抄家,为何县令将锦衣卫抓了起来并且被升为一品大员?

这个县令是张佳胤,他抓的不是真正的锦衣卫,而是两个骗子,或者说是两个贼胆包天的强盗,因为事情办得很漂亮,非常顺利地缉拿了这两个人,过程中又没有一丝损耗,所以他被升职了。


当时那两个自以为是的蠢强盗,居然以为伪装成锦衣卫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来敛财了。锦衣卫在明朝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们是直接录属于皇帝,的确没有人敢动。但张佳胤一个小小县令,都不值当锦衣卫关注,更何况县令的手下,哪里需要派锦衣卫出来审问缉拿,毕竟人锦衣卫关注的对象都是朝廷重臣。所以张佳胤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锦衣卫。


或许正是因为张县令根本没有见到过锦衣卫,所以他们才敢假冒锦衣卫大摇大摆的走进县令办公地点,可能他们以为没有见过真货的人必定无法辨认假货。奈何这件事,只要稍微用脑子多进行一下推理即知,他们不可能是锦衣卫。他们这样装作一副是来调查事情的样子,但行为完全不是锦衣卫的风格,这就很容易被官员怀疑,自然很快就被发现他们是冒牌货。

后来他们俩就妄图通过挟持官员来抢夺官府的钱财。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那也是朝廷的人,哪那么容易被两个强盗唬住,尤其是在这两个强盗脑子还不太好使的情况下。所以张佳胤三言两语就摆脱了被胁迫的境地,把两个傻强盗忽悠到别的捕快那里,最终成功缉拿了他们。所以做人哪,还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蜉蝣撼动大树,不可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1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