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元朝之后蒙古再无帝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自成吉思汗(1162年至1227年,1206年至1227年在位)统一蒙古起,短短数十年间蒙古帝国就雄霸欧亚大陆,但自第四任大汗蒙哥(1209年至1259年,1251年至1259年在位)后蒙古帝国就名存实亡。自元太祖忽必烈(1215年至1294年,1260年至1294年在位)以下的元朝皇帝,虽仍兼任蒙古大汗并拥有蒙古本部,但其统治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中原地区,金帐、伊利、察合台、窝阔台等四大汗国也不再听从号令,与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已经没有什么两样。
1368年元朝为明朝所灭后,最后一位皇帝元惠宗妥懽帖睦尔(1320年至1370年)逃往蒙古地区建立北元,仍以北元皇帝身份兼任蒙古大汗苟延残喘,但很快就被在与忽必烈的汗位争夺中失败的幼弟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于1388年袭杀篡位。北元的灭亡,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失去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多数蒙古部落脱离黄金家族独立。正可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大汗宝座的混战中。
明朝时期,蒙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落——兀良哈、鞑靼、瓦剌。兀良哈又称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即明朝册封的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原生活于大兴安岭以东,15世纪中期内迁至明朝北部边境大同、宁远、铁岭一线,后逐渐被鞑靼吸收消失于历史中。鞑靼也称蒙古本部、东部蒙古,1402年鞑靼部首领鬼力赤杀蒙古大汗坤帖木儿自立,由此明朝认为蒙古已灭,改以鞑靼称蒙古本部。瓦剌即西部蒙古,在清代又被成为卡尔梅克人、卫拉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原生活于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属于蒙古人两大来源——“草原百姓”、“林中百姓”——中的“林中百姓”,实际上与蒙古本部的“草原百姓”差别很大,属于当匈奴人强大时草原上的民族都是匈奴人、当蒙古人强大时草原上的民族都是蒙古人,通过与黄金家族的世代通婚成为蒙古人中重要的一部分。15世纪初,当蒙古本部陷入纷争、汗位旁落时,首先起来争夺的就是瓦剌。
1423年,瓦剌首领脱欢趁鞑靼首领阿鲁台被明朝击败之际,于今克鲁伦河大败阿鲁台,一统瓦剌各部。1434年,脱欢再次击败阿鲁台,尽收其部众,一统东西蒙古。脱欢原本想自立为蒙古大汗,但因其不是黄金家族后裔,遭到部下的强烈反对,只得拥立元朝后裔脱脱不花,自己出任太师实际执掌政权。1439年脱欢病逝后,其子也先继位,瓦剌达致全盛时期,曾多次进攻明朝酿成“土木堡之变”。1452年脱脱不花死后,也先自称“天圣大可汗”,成为第二十八任蒙古大汗,但也其非黄金家族出身遭到非议。两年后,也先被部下暗杀,瓦剌由此衰落,后分裂为也先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即清朝漠西蒙古的杜尔伯特部与准噶尔部,两部均以“绰罗斯”为姓。
继脱欢、也先之后,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达延汗(1473年至1517年,1487年至1517年在位)于16世纪初统一漠南蒙古,重建了蒙古大汗的权威。然而,与也先一样,在达延汗去世后,所谓的权威也就雨打风吹去。不过,达延汗的后裔们奠定了清代漠北、漠南蒙古各部的基础。
达延汗晚年将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和乌梁海(今河北承德和辽宁西部)封给长子图鲁博罗特,即蒙古察哈尔部始祖;漠南河套(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一带)封给次子巴尔斯博罗特,即蒙古土默特部始祖;今宁夏、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一带封给三子阿尔苏博罗特,即蒙古多伦土默特部始祖。又将漠北、漠南原先各自独立的各领地整合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属于左翼分为12部,内5部居住于喀尔喀河即今蒙古国哈拉哈河以东,将之分封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7部位于河西,分封给小儿子格哷森札札赉尔。达延汗死后,内5部向南迁徙,在清朝成为内蒙古的一部分;外7部则留漠北地区,后发展为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赛音诺颜部等四部,即清朝的外藩蒙古、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
1517年达延汗去世后,次子巴尔斯博罗特继任蒙古大汗,但仅在位两年就被迫退位,由自兄长图鲁博罗特之子博迪(1504年至1547年,1519年至1547年在位)继任,蒙古汗位由此落入察哈尔部手中直至被清朝征服。巴尔斯博罗特虽只当了两年大汗,他的儿子俺答汗却通过东征西讨控制了鞑靼大部分地区,将察哈尔部驱逐到辽东、瓦剌驱逐到科布多、征服了青海,修筑了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用武力迫使明朝同意开放互市,并独尊藏传佛教格鲁派。格鲁派首领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为俺答汗上尊号“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承认他为成吉思汗的化身,为全蒙古的大汗。
俺答汗之后,蒙古又陷入了混乱之中,大汗再次成为各部名义上的领袖。察哈尔部第四任可汗布延(1554年至1604年,1592年至1604年在位)甚至拿出了元朝的传国玺,以证明自己是蒙古的最高统治者,各部一笑了之并不在意。布延之孙林丹汗(1592年至1634年,1604年至1634年在位)继任大汗之后,矢志中兴蒙古,无奈遭遇满清的崛起,被满清击败后不得不西迁,最后死在了青海。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奉传国玺降清,漠南蒙古各部向满清大汗皇太极上尊号“博格达彻辰汗”,蒙古大汗之位至此由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帝国传承由此断绝,实质上灭亡了。
此后,清朝又先后征服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在漠南蒙古设置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绥远城将军,在漠北蒙古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阿尔泰办事大臣,在漠西蒙古设置伊犁将军、西宁办事大臣,管辖蒙古各部。
从蒙古帝国到大元王朝,元朝的兴衰经历了什么阶段?编辑带来了一篇详细的文章供你参考。
元朝的历史通常可以分为两三个阶段:
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在漠北蒙古草原上建立国家。这个国家叫“大蒙古国”。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汉朝建都,改国号为大元时,已经65年了,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蒙古时期,也被称为蒙古帝国。
忽必烈汗的首都是朝鲜。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到1368年宗去世,历时97年。这是严格的元朝历史。
宗死后,大元仍作为国号使用,直到1402年,鬼力红杀了舜天皇帝昆帖木儿回国,也就是所谓的北元。到了中国后被称为蒙古人,到了明朝被称为鞑靼人。
1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开始向海外扩张。先后攻灭辽西、西夏、华来子漠、东夏、金等国,获得华北和黄土高原。与此同时,大蒙古继续向西扩张,先后发动三次西征,形成了统治欧亚大陆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国。蒙古可汗死后,阿里布格和忽必烈可汗就可汗的地位发生了争执。1260年,忽必烈被宣布为蒙古汗。它的名字叫薛蟠汗,它的中文名字叫元世祖。建元的“中央”,就是“中央正统”。忽必烈终于在1264年取得胜利,蒙古帝国宣告分裂,促使蒙古四大汗国相继独立。忽必烈对“蒙古可汗”称号的继承,并没有得到蒙古各部的一致认可。
171年,忽必烈接受了《周易》“大甘源,万物之始,天道之始”的预言,将国家改名为大元。271年12月18日发布《关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诏书》,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被称为大都市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朝代,官方名称中加了“达”字。“达”字在历代王朝都是作为尊称使用的,除了只统治中国北方的辽朝和金朝。宣布新王朝为中国正统王朝,继承了中原历代王朝。历史上称为元朝。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名叫元世祖。179年,元军在雅山之战中消灭南宋。历史曾说“雅山之后无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南宋与南北统治者的对抗。也结束了自窝阔台攻宋以来持续40余年的蒙宋战争。
元朝建立后,继承了蒙古帝国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的主要领土,但蒙古帝国西征的土地并不在元朝的管辖范围之内。经过多次扩张,元朝的疆域于1310年在元武宗达到顶峰。西至吐鲁番,西南至西藏、云南和缅甸北部,南至北海和鄂毕河东部,东至日本海。被誉为“东起流沙,辽代流沙,北至阴山以南之海”。汉唐达到了顶峰”。元朝至元朝期间,经过一系列战争和谈判,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尔哈努特承认其为主权国家,元朝皇帝是“蒙古大汗”名义上的继承人。其客户国家包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
元朝未空之前,疆域辽阔,从北海一直延伸到北海,从东至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省首次纳入中国版图。从元世祖到元武宗,元朝国力达到顶峰,西北被武力平定。此后,元朝继续向外扩张,但在对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袁中期政变频繁,政治仍未步入正轨。元和后期,政治腐败,官吏干预政务,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为了控制泛滥的黄河,徭役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1351年的红巾军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于是他派大将徐达驱逐袁婷,以便在北伐中夺取大都。元朝已经结束了。此后,袁婷退守漠北,史称北元。北元末代皇帝田原于1388年去大元,北元灭亡。
元朝只经历了九十八年的历史就灭亡了,元朝会迅速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内部争斗不休,皇帝更换频繁坚固的壁垒往往都是先由内部破裂,随后才被外部力量攻破,元朝屡屡祸起萧墙,都是由于成吉思汗所设立的制度有关。
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一路征战,一路被他征服,蒙古军队掠夺来的土地人为地分割给他的儿子们,这就使得他的儿子们各个都是一方诸侯,成吉思汗的采取的分封制度,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证明是一套弊大于利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受封之人,各行其是,往往不听招呼,很容易助长分封地主人的野心,从而上演相征伐吞并的事情,从而形成几个强力诸侯,整个局面就是一个字——乱。
最先开始的就是忽必烈与他的弟弟们争夺汗位,导致蒙古分为两大阵营,随机分成四个汗国,四个汗国又相互之间又因为疆域问题相互攻伐,打得热火朝天,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内耗之中,完全没有学习历来王朝新建所采取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以至于后来被敌人各个击破。
特别是入主中原的元朝,忽必烈驾崩之后的元朝中期,皇室内政局动荡,1295-1368短短的七十余年间,元朝就更换了10个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对一个统一的大国来说是一种灾难,而且是巨大的。
元朝的皇帝当中,除了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之外,其余都真是一个不如一个,除了会享受,治国理政什么都不会,皇帝昏聩无能,直接就会导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了,剩下的大家都知道,只能是自己拯救自己了,忽必烈一死,整个帝国大厦都开始在晃动,且幅度一个比一个大,期间出现一个中兴的能臣脱脱帖木儿,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脱脱帖木儿被远窜边疆,最后被赐死,这样的大厦能不倒吗?
二、统治者穷兵黩武,征战不休地盘大多好呀,确实,地盘大的感觉能满足人那颗容易膨胀的心,这样的心态岂小国小家的人能体会到的。大元帝国太太了,入主中原的元加上其他四个汗国,总面积2500万多平方公里,仅忽必烈直接统治的元朝就有1500万多平方公里,如此大的地盘,需要人守护,得养多少军队。
百姓都去当兵了,谁又来耕地种田呢,庞大的军队后勤和军费从哪里出呢?只能加重百姓的赋税,本来就穷得叮当响的老百姓,哪里还有余粮交官家。
纵观整个元朝,没有战争记录的是22年,而且还是穿插整个元朝国诈,没有发生战争的时间最长都没超过三年。仅1280年统一中原之后,有记录的元朝战争就已达近200多场。
元朝入主中原之后,并没有像其他初立朝代那样施行“休养生息”政策,更于1280-1284年间,对日本、安南、缅甸征战,另外耗费大量精力对付国内此起彼伏的“抗元复宋”起义, 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全国各地几乎每一年都有起义,加上元朝内部的各种内讧争斗,元朝似乎专为战争而存在,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战争机器”,不是在打战,就是在大战的路上,可战争打的就是钱和粮,又不肯休养生息,连年征战,百姓困苦不堪,导致起义事件越来越多,陷入恶性循环,有起义就有镇压,有镇压就要打战,打战又要钱粮。
元帝国依托“战争”而存在,实力强大,更因“战争”而亡。
三、民族歧视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对于民间的治理,元朝虽有法典《元典章》流传于世,但其中的法只有汉人需要遵守,蒙古人、色目人遵从本身风俗即可。
《元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案例:元武宗至大元年,有一番僧强买汉人商贩的柴火,商贩上告官府,当时的留守李壁询问案情事,番僧率众冲入公堂,将李壁打的头破血流,结果番僧全被元武宗赦免。
到了元朝末年,更是禁止汉人、南人、高丽人持有军器,省院高官只使用蒙古人和色目人,当时的宰相巴延还曾秘密请求诛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
有鉴于此,经过几十年的民族矛盾激化,加上常年征战,征发民夫强行收税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元末民不聊生,大面积爆发农民起义,最终被明太祖朱元璋驱逐中原,回到漠北,随后也被朱元璋派遣的蓝玉大将将其所灭。
很有意思的内容。大家可以交流一下。我个人看法,土尔扈特部东归,主要原因是受到沙俄的排斥、欺辱、压榨甚至奴役。之所以阻止该部东归,我觉得是基于既得利益的原因,沙俄不想轻易放走可以压迫和利用的群体。因为对于强悍也强势的俄罗斯人,土尔扈特部只是羔羊,而构不成威胁。
至于蒙古在成吉思汗时代的辉煌,所有蒙古人都铭刻在民族的血脉和骨髓里,代代相传。其辉煌的形成有其主观的英雄主义色彩,同时也有历史发展得机缘巧合。一是出现铁木真这样的千年一遇的人物;二是中原宋朝当时的政治取向,刀枪入库,重文轻武,也为成吉思汗创造了客观条件。拿下宋朝后,中原的富饶,无数的钱粮支持了蒙古人超远距离的西征;三事蒙古当时世界一流的军事组织能力。但是为何这一辉煌无法重现,说的形而上一点,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以及在这两者之后深层次的文化的原因。简单讲,蒙古民族简单的生存和生产方式,无法形成有效的经济积累。游牧的草原文化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农、工、商、贸、文化教育甚至群体间的政治关系等等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一个民族的不断更新以及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竞争中立于不败。
所以,以上述3个主要因素拿下超大的地理版图的蒙古人,就像一个小学没毕业的,身体强壮但头脑简单的人忽然中了百万大奖。他很难在短时间内驾驭这些土地和人口,所以吃喝玩乐,跟家里人把钱分了之后(还有分钱不均,打起来),很快又开始过穷日子。
所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依靠民族,依靠人的强大。文化的强大,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壮大,并推动各方面的发展,政治作为社会的人的组织形式也需要和经济文化适应起来共同发展,只有这样,一个民族才能不断强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0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