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北伐有什么影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武帝有一项重要功绩,那就是北伐匈奴。千百年来围绕着北伐匈奴一事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汉武帝穷兵黩武,也有些人认为汉武帝是为了边境安全。那么问题来了,北伐匈奴的意义是什么?汉武帝北伐到底取得了什么结果?这一场战争到底有多耗费国力?为了这一场战争全国节衣缩食,值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汉武帝北伐之战。
地缘政治以及战略分析
按照名字来划分那么可以有很多民族,但是按照生活习惯来划分就只有两个民族,也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生活在非季风区(北方),而农耕民族生活在季风区(黄河流域)。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耕民族掌握的生产资料也就越来越多,人口也随之上升。为了尽可能的养活更多的人口,农耕民族不断得开疆拓土。经过了夏、商、周三代的努力,农耕民族的势力一度辐射至北疆。原本游牧民族的栖息地不断得缩减,最终只能迁移至北方的草原。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农耕民族的脚步始终没有踏足北方的草原。后世北伐战虽然得到了不少领土,但是都得而复失,始终没能在草原上建立稳固的统治。
秦国统一乱世之后把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万里长城,而之后这一道长城就成双方的国境线。长城以北的土地归游牧民族,长城以南的土地归农耕民族,双方一旦逾越这条防线就会引起战争。为什么要以这条线为国境线?这其实还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天气部门将各地区的降水量做了一个统计,然后分别根据降水量来划分了800毫米等降水线、400毫米等降水线、200毫米降水线。我们可以发现长城的位置正巧在400等毫米降水线上,长城以为属于干旱区、半干旱区,而长城以南属于半湿润区、湿润区。
长城以北是干旱区,也就是非季风区,这里适合畜牧业的发展;而长城以南是湿润区,也就是季风区,这里适合农业的发展。可以说400等毫米降水线就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农耕民族在干旱区种地不会有什么收获,因此农耕民族不愿意去北方种地,所以始终没有向北扩张。但是游牧民族却想着南下牧马,因为北方半湿润区同样适合畜牧,只不过畜牧会影响农业的发展所以遭到了农耕民族的反对。历史的脉络大致如此:天气降温(也有内乱的因素)导致农耕民族衰弱-与此同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之后天气升温导致农耕民族逐渐恢复-最后将北方游牧民族驱至漠北-周而复始。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内乱导致中原各国迅速衰弱,而与此同时北方的匈奴开始大肆扩张土地。之后汉朝统一了中原,但是此刻匈奴正处于强势期,而汉朝非常虚弱,因此不得不积蓄实力。文景之治时期北方的匈奴发生内讧,实力大大缩减,因此汉武帝决定将游牧民族驱至漠北,但是游牧民族又不会轻易放弃土地,因此爆发了战争。匈奴与汉朝的战争本质上还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碰撞,基于地缘政治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至于那些说汉武帝是因为一时虚名而发动战争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汉武帝发动战争的战略目的就是将游牧民族驱至漠北,扩大农耕民族的栖息地。
四大战役以及成果
河南之战
元朔二年,匈奴欲攻打上谷地区,而此时的卫青率领大军进宫河南地(河套地区)。卫青率领部队兵出云中,迂回包抄了河套地区,切断了河套地区与匈奴单于的联系。之后不断围剿河套地区的匈奴,活捉敌军数千人,完全控制了河套。
随后汉武帝火速派人修筑朔方城,其目的就是避免匈奴的反扑。要知道河套地区水草肥美, 民间言:“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这里是上佳的养马地。掌握了此地,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战马。更重要的是此处离长安很近,匈奴盘踞于此对汉朝来说是一个大威胁。占领了河套,那么就意味着汉朝会有源源不断的战马,长安也转危为安。更重要的是此地是汉军北伐的桥头堡,长期担任京师防卫、后勤补给、分析敌情等重要任务。
漠南之战
元朔三年,匈奴率领万人南下,并且频繁骚扰边境,其原因是怨恨西汉收复朔方。
元朔五年,汉武帝派卫青北伐,卫青连夜包围了匈奴右贤王的王廷。因为右贤王的疏忽大意,所以大军没有任何防备,卫青发动攻击的时候右贤王仓皇出逃。
元朔六年,卫青再次北伐,而同时霍去病也参加了此次战争。卫青杀敌一万多人,而霍去病率领八百骑兵突袭匈奴,俘虏了一批匈奴高官,但遗憾的时候汉军右侧遭到了伏击,汉将赵信投降于匈奴。
漠南之战双方各有胜负,汉朝稳固了朔方城的统治,并且俘虏了匈奴一大批高官,这对了解匈奴军事、经济、政治有着重大贡献。而匈奴俘虏了赵信,赵信献计远遁漠北,然后等汉军北伐的时候坚壁清野,最后在漠北歼灭汉军。匈奴采取了这一建议,单于开始向漠北迁移,形成了战略纵深。此时汉朝经济已经不支持开战了,匈奴也已经远遁,汉武帝的战略目标初步达成。按理说应该休养生息,但是这一切都被张骞带来的消息打乱。
河西之战
汉武帝北伐时曾让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拉拢大月氏一起反攻匈奴。但是张骞出使的结果是大月氏不愿意反攻匈奴,而且西域诸国不断得为匈奴输血,西南的羌族与匈奴勾勾搭搭,意图合谋大汉江山。此时国际情势对汉朝十分不利,为了挽救这一局面,汉武帝重新制定了战略计划,发动了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霍去病率领部队兵出陇西,之后长驱直入数千里,6日内破匈奴五王国,并且俘虏了一批匈奴高官。
同年,汉武帝抓住了匈奴认为汉朝不会短期在发动战争的心理发动战争。一方面汉武帝让张骞等人攻打左贤王,另一方面让霍去病聚歼河西的匈奴。此次汉军声东击西,匈奴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备,而霍去病行军千里歼灭了河西地区的匈奴,彻底占领了河西走廊。
此次汉朝声东击西,以最小的代价占领了河西,这对历史是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切断了西域诸国与匈奴之间的联系,彻底杜绝了匈奴与羌族合谋大汉的可能。而且匈奴军队遭到了重创,原本三十万大军损失了近十万,匈奴兵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最关键的是西域诸国失去了与匈奴的联系,匈奴的社会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漠北决战
事实上漠北决战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役,河西之战过后汉朝的战略已经达成了,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北方的土地不适合农耕,就算占领也会放弃。而游牧民族南下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除非能杀光所有的游牧民族。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仍旧决定北伐,并且在北伐前掏空了百姓的钱袋。
匈奴为了避其锋芒远遁漠北,汉武帝仍旧穷追不舍,派遣卫霍北伐。
汉军(卫青所部)直扑匈奴单于所在地,并且包围了匈奴单于。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俘虏匈奴单于,反而是让匈奴单于逃出包围。
霍去病率领的部队在匈奴地区四处征战,目的就是尽可能摧毁匈奴的有生力量。霍去病一路追杀匈奴,直到最后封狼居胥山,这才停止征战。
这场战争汉军唯一的战果就是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但是并没有解决匈奴的问题。匈奴单于远遁漠北,仍旧是汉朝的一个大威胁。汉武帝还想再次北伐,但是汉朝的国力实在是不支持了,汉朝反击匈奴之战因此告终。
战役分析
双方国势的扭转
汉武帝北伐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双方国势的扭转。在同等情况下农耕民族的发展要快于游牧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内耗虽然极大影响了农耕民族的发展,但是汉朝初期的无为而治让农耕民族迅速发展。而与此同时游牧民族开始走下坡路,自从冒顿单于死后匈奴也发生了内讧,国力大减。到汉武帝时期汉朝已经恢复得很好了,而匈奴则是一日不如一日。我们对历史的无解就是认为匈奴的势力是固定的,但历史的真相是匈奴的势力会随着农耕民族的势力而浮动。农耕民族强大则游牧民族弱,农耕民族弱则游牧民族强,汉武帝时期正好处在农耕民族强的时期。
民众的支持
汉武帝北伐时期消耗了大量钱财,汉高祖、吕后、文帝、景帝几代人积攒的钱财全部挥之一空,而且为了敛财,汉武帝还搞出了许多手段,比如:卖官鬻爵、算缗告缗、币制改革、均输平准、盐铁专营等。庞大的战争开支通过这些手段转移到百姓身上,最终导致百姓连盐都吃不起。汉武帝死后汉宣帝决定给他庙号,但是大臣指责汉武帝,说汉武帝虽然开疆拓土但是竭尽民力,天下流民几百万,赤地千里人相食。后世都在歌颂汉武帝北伐的功劳,却只口不提百姓们节衣缩食支持北伐,这是对百姓的不公平。杨广东征的时候民众不支持,最终导致隋朝走向灭亡,试想一下如果汉武帝北伐时期民众不支持,那么汉朝又能好到哪里去?自古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那么汉武帝北伐也未必会成功。
名将的功劳
在中国有一个关于名将排名的说法,那就是:“孙吴韩白,卫霍李岳”。这八位将军中有两位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其他时代有一个名将都能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更别说汉武帝一个人就拥有两个了。卫青身为统帅,在北伐时期稳扎稳打,几乎没有什么失误。而霍去病更类似于先锋或者特种部队一样的存在,在霍去病的带领下汉军突袭匈奴,战功赫赫。如果没有这两人,那么汉朝北伐的难度会更大,甚至能不能打赢匈奴还是一个问题。也鉴于卫霍两人的贡献,后世军事家对他们两个评价颇高。
最终影响
匈奴远遁漠北,汉朝国力大损,虽然汉朝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地位,但是并没有解决匈奴的问题。匈奴始终是一个心头之病,但是汉武帝连年北伐导致的后果谁也不想再承担一次,所以汉朝在匈奴态度上也发生了变化。汉宣帝在吸取汉武帝的教训后开始分裂匈奴,这一招也就成了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常用手段。但是汉武帝的影响可没有那么容易消除,因为汉武帝的敛财手段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西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地兼并。如果战争停留在漠北之战前,那么汉武帝的评价将会还很多,但是因为漠北之战导致后世有人不断抨击汉武帝穷兵黩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0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