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赏赐的黄金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珍贵的金属,因为外表是金黄色而且产量稀少,所以被人们看的很重,古代使用的“两”就是以黄金作为单位。我们看古装剧时,皇帝想要赏赐某位大臣黄金会显得非常大方,一般都是“万两”起步。其实这些赏金并非是真的金子,古代黄金储备量十分有限,如果像这样送可能用不了几次就要把黄金给用完了。那皇帝口中的百金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硬通货”的象征,备受人们的推崇。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皇帝封赏臣子的镜头,动辄就是赏赐黄金万两、丝绸千匹等等。不过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封建社会,真的有那么多的黄金可供赏赐吗? 所谓的赏赐黄金万两,到底赏了多少,或者说,赏的到底是不是金子?
黄金再怎么说也是一种稀有贵金属,任何朝代的皇帝都不可能如此大肆封赏,否则皇帝早就破产了。在秦朝以前,在开采技术和冶炼技术都比较落后的时期,是不存在黄金这个金属单位的。在那个年代,帝王们称为金子的,并不是我们如今所指的黄金,而是“铜”。那时铜的开采量很大,而且化学性质不活泼,保存时间很长,很快就被古人看中,并将它作为商品交换的一个媒介,用来取代当时市场交易常用的贝壳。
那段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是以铜作为货币进行交易的。没有黄金,帝王们赏赐的黄金万两,自然不是黄金而是铜。到了汉代早期,黄金终于被开采冶炼了出来,但是此时的黄金并没有上升的货币的高度,并不作为货币进行流通,单单只具有观赏价值,成为了上层贵族们非常喜欢的东西。此时的皇帝再赏赐黄金,基本上是真的有黄金了。只不过冶炼技术没提高多少,杂质很多,因此纯度不高。所以在汉朝,黄金并不值钱,300克黄金只够买10袋小米。
另外黄金只能由皇室开采,皇室的黄金储量也十分惊人,就更加不看重黄金了。如王莽时代,仅宫廷贮藏的黄金就在140吨以上,所以皇帝才动不动就赏黄金万两。但随着历史迁移,黄金成为财富的象征,并在市场流通,所以黄金就越来越值钱,也越来越分散。但黄金的开采速度却非常慢,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北宋之后皇帝赏黄金的次数和数量都少了许多。
元朝皇帝很大方,经常赏赐战利品和黄金给大臣,但历史上有记载的也不过在忽必烈汗时期一次性赏赐出一千两金子,这已经是个天文数字,想要赏万金给大臣,就算皇帝有心也无力,再者他也舍不得。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侵略者入侵,许多外国人拿白银换成黄金,然后运出国门。那时中国的金银兑换率远远比国际上的更低,所以他们经常拿银子和我们的黄金交换,导致黄金大量外流。同时,他们还在贸易上对中国进行压榨,通过发起战争,提出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补偿给他们大量黄金,导致中国的黄金储备量越变越少。银子、铜钱成了中原大地的主要流通货币,银价越来越低,金价随之走高。
此时的帝王们就算是赏金也大多是赏赐百金,但具体到手的是不是金子还不好说,清朝时期就经常用银子代替金子赏赐大臣,比如口头上说赏赐百金,但最终得到的却是一千两银子。而且皇帝用来赏赐大臣的开支,并非是从国库中直接划拨,是由内务府提供,户部可不会为皇帝的大方赏赐买单。
内务府作为皇帝自己的小金库,除了供应皇帝的日常开支,还要承担着整个后宫嫔妃、诸多皇子的俸禄和各类过节费用,日子紧紧巴巴,他怎么可能从自己兜里掏那么多钱作为赏赐!
你们有没有在古装电视剧中看见过一个大臣立了功被皇帝赏赐黄金万两。我们不禁感慨皇帝是真的有钱,黄金万两说赏就赏。那么万两黄金在当时值多少钱呢?
1、首先这里的黄金并非我们所熟知的黄金
我们可能一直以为当时的?黄金?就是黄金,其实并不是,各朝代对于当时真黄金的开采冶炼技术还不是娴熟,而且各朝代对于黄金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在先秦这个时候,金专门指青铜,黄金的使用比较少。
从战国时期到东汉之前的这段时期的金,一般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多为马蹄的形状或者是大饼状,一块金就是?一斤?。
到了秦朝。冶炼技术有所发展,金的存储比较多,但并不纯,里面还掺杂了许多其他金属,但还是没有作为货币使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推行了圆形方孔钱,这时候的万金是指铜钱
到了明代的时候,才有黄金官锭。古代的黄金一般不作为通用货币,而是作为财富象征。
明清时期,根据《清稗类钞》记载,金一般也会代指白银,并不是真正的黄金。
2、?万两?也并非真的就是一万两
倘若每次皇帝随意赏赐都是黄金万两,恐怕国库也支撑不住吧,即便是古代的万两并不等于现在的万两,但是根据换算,也约等于现在的千两,这数目也是不小的。所以一般来说皇帝虽然说是赏赐万两,但里面有很大的水分,比如说用一部分粮食或绢绸来代替
李世民在平定关东时,就曾经赏赐六千斤黄金,数量没问题,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黄铜充数的,因此古代皇帝所赏赐的万两黄金根本不存在,只是一个好听的虚词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99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盘点,三国时期死得最冤的五大猛将